close

華映債權銀行團會議臨時改地點。據銀行主管透露,由於今日債權銀行會議地點已經曝光,為了避免媒體聚集守候在大同大樓樓下圍堵,因此接近中午時,大同集團及華映和管理銀行台銀商討之後,臨時將會議地點改成晶華酒店,這種臨時改會議地點的作法,可說相當罕見,由此也顯見大同、華映看待該場會議的機密性。

(工商 )

 

華映案-堅持重整為哪樁?

 

華映聲請重整,影響大同經營權之爭。市場人士指出,就大同公司派對於股權及經營權保衛戰來看,華映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包括外界鮮少知道,其實華映在海外設置的「華映百慕達公司」,透過QFII的方式,持有非常多的大同公司股票,據悉持股比重達到2%。

另據悉,華映的重整,除了與台灣近20家銀行業者有關,也將影響到大陸銀行,據了解,這家銀行就是大陸的民生銀行,一旦華映進入重整,不論是國內、大陸的銀行,都無法動到華映自己持有或是透過境外公司持有的大同公司股票。

了解大同集團的金融圈人士指出,華映和另一子公司福華電子都買了相當多的大同股票,除了上述透過華映百慕達持股超過2%,包括福華電子也買了3千多萬股的大同股票,因此在面對經營權之爭,華映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如今華映向法院申請重整,也可說對於大同集團公司派透過華映掌有的大同股票取得「護身符」。

另一方面,華映走上重整之路,市場派多次杯葛籌資計畫也是重要原因。與大同集團有授信往來的銀行指出,大同自從陷入經營權之爭,林家大股東籌資問題也複雜化,包括市場派先前去函金管會質疑大同辦理現增,以及反對尚志資產管理公司處分外界認為最值錢的芙蓉大樓,堅持要用都更,而非直接處分,使得大同公司的籌資行動處處碰壁。

另一方面,大同集團也曾向銀行界人士表示,大同希望透過賣出在大陸上市的華映科技公司股權來為華映增加現金流,但礙於股權價格遲未談攏,也是華映走上重整之路的原因之一。

(工商時報)

老牌面板廠華映成立於1971年,經過CRT映像管時代,也做過電漿電視,在台股更是創下多項紀錄,首家股本破千億元的面板廠、史上最大減資金額紀錄、單日破百萬張的台股成交量紀錄、唯一在大陸掛牌上市的面板廠,但也是唯一打入全額交割的面板廠,如今面臨重整,讓人不禁感嘆華映怎麼了?

其實華映相當照顧老員工,即使2008年以後營運狀況急轉直下,公司也鮮少裁員,透過無薪假、減薪等種種方式,保有員工的工作權,雖然只有兩座工廠生產,不過員工人數仍高達4,450人,更有不少是沒有換過工作的資深老員工。

財務體質不佳的華映,在2009年以低於面額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雖然募資百億元解決燃眉之急,但也造成股本膨脹,衝破了1,648億元,成為第一家股本破千億元的面板廠,也是上市公司當中股本第二大的公司。後來還因為GDR具套利空間引發賣壓,曾經爆出單日成交量108萬張的歷史天量。2010年華映為了避免因為淨值低於5元打入全額交割股,減資998.89億元,減資比率高達60%,減資幅度之大,也寫下台股紀錄。

此外,華映雖然新世代面板生產線投資落後,財務狀況不佳,自2008年以來連續9年虧損,但公司始終沒有放棄投資擴產。2009年華映入股閩東電機,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整併大陸的模組廠,並且更名為華映科技,成為首家在A股成功借殼上市的面板廠。2015年透過華映科技宣布在福建投資6代廠華佳彩,而華佳彩2018年正式投產,卻碰上中小尺寸面板沒有旺季的一年,讓集團營運雪上加霜。

近年來台灣面板廠大多是縮減資本支出,盡量保留現金在手,華映旗下還有一座4.5代廠停工,卻仍然在大陸建新廠,也讓集團的財務更加惡化。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