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高利吸收存款破解房貸放款限制?金管會說話了
銀行房貸水位拉警報,使得銀行核貸房貸申請案件受到限制,但銀行只要存款增加,放款空間也會變大,因此近期出現銀行以高利率吸引短期定期存款資金的現象。不過,金管會表示,本國銀行存款餘額今年1至10月月增率微幅成長,差異並不大。
銀行法第72-2條規定,不動產放款餘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被稱為不動產放款天條,央行今年年中就發現多家本國銀行已接近27%,因此要求銀行妥善調整處理。先前就有房地產專家表示,銀行發現房貸利率拉高至3%,還是有人願意申貸,銀行也就願意以高於2%的利率來吸收高利活存、定存的存款。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今天表示,統計今年1至10月本國銀行存款月增率都是微幅成長,大約介於0.17%到1.1%之間,看來差異不大;其次,銀行主要業務就是吸收大眾存款提供資金中介,為了持續業務動能,部分銀行依照其業務規模、資產負債等結構因素,給予存款戶比較優惠的利率條件,在符合銀行的內外部流動性、風險控管規範下,屬於銀行業務自主經營範疇。
同時,銀行若是以短期負債來籌措資金、支應業務的發展,應該要注意流動性相關的風險控管,侯立洋指出,觀察銀行的流動性覆蓋率LCR,近年來超過120%,且個別銀行LCR都高於法定的最低標準100%,因此銀行局認為,整體銀行業流動性尚屬充裕。
由於央行政策利率偏低,長期以來新台幣的銀行存款利率都不佳,不過,現在銀行對存款需求大,紛紛祭出高利活存、定存,尤其數位帳戶的利率很敢給,2024年第4季數位帳戶活存利率新戶最高的有10%。
台灣銀行業者不顧錢滿為患 「各顯神通」四處拉存款凸顯房市亂象
【彭博】-- 台灣銀行體系滿溢著數兆元台幣的游資,然而近半年來卻出現銀行房貸放款量吃緊、不得不持續為房貸「搶錢」的奇特現象。
本地法律規定,一家銀行在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存款餘額加計金融債券發行額的30%。截至10月底有十數家銀行已逼近此限額比重,主因房市火熱帶動房貸需求居高不下。不動產放款作為重要獲利來源,放款比例已經接近上限的銀行只能「各顯神通」積極增加存款,通過擴大集中度的分母以避免觸法。
據業內人士透露,部分台灣的銀行下令分行行員必須達成特地設立的本外幣存款成長目標。一位行員表示,其分行被訂下約7億元台幣的目標,即使不必面對客戶的後台員工也需要扛業績。另一位銀行行員表示,行內正舉辦存款「競賽」激勵行員吸收存款。另據一名壽險業者表示,部分銀行連較不受銀行歡迎的活期存款也願意收,就算金額只有1億元台幣也無妨。上述人士不願具名接受採訪,因未被授權公開評論。
「房貸跟土建融資對銀行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獲利來源, 所以比例有可能維持在這樣的水準,」惠譽信評副總經理黃嬿如表示,30%這一比例規定體現主管機關非常保守的監管角度。
新冠疫情期間的貨幣寬鬆政策以及AI相關的財富效應,在近幾年帶動台灣的房價不斷飆漲,即使行政院、央行等陸續祭出管控措施仍無法止息,非自住需求購屋資金持續湧入房市,今年第二季台灣住宅價格季指數上漲近12%,創下10年來最大漲幅。
台灣央行於8月份開始對銀行展開道德勸說,並於9月份再次收緊房貸管制,素有房市買氣溫度計的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才開始出現下滑趨勢。
台灣央行和金管會均不予置評。
成長壓力
據金管會統計,截至10月底有11家銀行的建築放款總額的比重超過27%,還有4家超過了28%,補充存款的需求更為急切。中華信評金融服務評等部資深副總經理張書評表示,銀行通常在集中度達到27%至28%就開始積極拉存款,以防有大額定存解約等資金流出導致比例超標。
若房貸這一重要業務的成長空間有限,也意味著銀行後續要維持業績成長將面臨一定壓力。黃嬿如指出,在監管希望銀行能分散貸款集中度的態度下,明年海外貸款成長可期,或可彌補房貸放款量受限的獲利衝擊。
據央行統計,截至10月底購置住宅貸款餘額達10.93兆元台幣,年增率已連續5個月超過10%,在18年來最高水準附近。儘管銀行傾盡全力增加存款金額,黃嬿如與張書評都認為,不動產放貸比例頂多持平,主因目前房價僅暫停成長,並未明顯回檔,且台灣經濟穩健、川普的關稅政策料影響有限,不易出現房價大幅修正的情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