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就是要這麼直接和尖銳才是啊…

不過公司的回答有點軟…尤其是為何是換股而非現金併購那個問題

(此外,湯石在大峽谷狂飆時,不是有處分一些嗎?)

 

 

原文連結

https://tkuewlch.pixnet.net/blog/post/50543316

 

孝話 問:
此併購案 1.72 的換股比例是還不錯並沒有算太貴,但我想要了解何時開始決定併購大峽谷。從湯石投資大峽谷至今個人都不認為是一項好的投資,從其獲利表現上來看,雖然股價曾經飆過但湯石並沒有處分獲利,想知道什麼時候決定併購大峽谷,該時間點決定的理由是什麼?

此外,為何是用換股的方式而不是用現金收購?畢竟以湯石手上的現金跟負債比率,即便增加負債採用槓桿方式去收購,公司整體主導權實質上會比較大。

另外合併後公司預期的效益為何?以大峽谷它的產能跟行銷通路以及現有的其他資源屆時將如何整合?整合的過程各個階段預期的成果為何?是否有比較明確的時程規劃?我們會在哪些時間點有對應的效益顯現?

併購之後因為是採換股合併,現有大峽谷的股東跟經營者原則上也變成了湯石的新股東,那在未來決策運作上面彼此是否都有默契到時候會如何分工?朝怎麼樣的方式去整治這個新公司?

在投資領域有一個說法:兩隻火雞就算併在一起也不會變成老鷹。儘管不認同湯石是火雞但是大峽谷的確有火雞的樣子... 當初大峽谷的經營者把大峽谷經營成如今這樣的窘境,究竟是決策問題還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恐怕也不容易下定論。若能歸咎於是大環境的問題自然沒話說,但該如何去評估究竟實際原因為何?

湯石經營團隊介入之後能夠給予怎樣的協助,讓大峽谷變成併購時所預期的表現?畢竟大峽谷的經營者還是會留下來,那雙方之間的想法怎麼整合湯石的股東應該都會想要知道,究竟關於這些公司有怎樣的把握,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