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太多:處方箋領藥禁拿贈品 「沒道理」
【投訴組╱台北報導】「為什麼領個藥,不能拿贈品?」北市張小姐到住家附近藥局領取長輩的慢性處方箋藥品,去年開始業者讓她憑處方箋領藥時,還能獲得贈品,不料最近藥局表示因遭人檢舉,不得再提供贈品,她認為,又不是多買藥才可以有贈品,連領藥都不能送,未免管太多、太沒理。
送衛生紙很實用
張小姐說,她家有兩名年長的長輩,分別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須長期請醫師開立慢性處方箋,讓他們可在坊間藥局憑處方箋領藥,剛好住家附近有一家連鎖藥房可方便她幫忙領藥,去年初藥局在門口豎立廣告旗,指病患持慢性處方箋領取藥品,可獲贈生活用品,家人陸續拿到一袋8入抽取式衛生紙、知名品牌香皂6塊、約300毫升的洗衣精等贈品,價值不高但很實用,前後拿到3、4次。
「根本不算促銷」
不料今年2月初,張小姐家人再度前往藥局領藥時,藥局人員告知,因遭他人檢舉,衛生單位上門稽查時告知,因法規規定,不得送贈品給領藥民眾,所以2月開始藥局就不能再提供贈品了。
張小姐認為,不管是到哪個藥局持慢性處方箋領藥,都不須另行支付費用,藥劑師開給病患的藥品也是正確的,為什麼民眾不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藥局領藥?「這根本不算促銷,政府也未免管太多了吧!希望送贈品的做法可恢復。」
常見違法促銷藥品行為
★購物贈送藥品
★領取慢性處方箋藥品,另送贈品
★以加價購或特價優惠方式促銷藥品
★發送藥品特價券
資料來源: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藥事服務管理科
政府回應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藥事服務管理科表示,去年中已發文相關單位,要求傳達全台藥局,不得以送贈品方式,吸引民眾到藥局憑慢性處方箋領藥,藥局應以專業諮詢取得病患信任,而非使用贈品當作讓病患長期上門的誘因。
違反藥學倫理
藥事服務管理科指出,病患持慢性處方箋領藥,著重在醫藥分流的專業服務,送贈品恐造成惡性競爭,影響藥學專業,屬《藥師法》違反藥學倫理規範或其他業務不正當行為,依法可移付懲戒。常見違法做法還有促銷藥品、購物送藥品或標示特價優惠等字眼,民眾若遇類似狀況,可向各縣市衛生局申訴。
--
2006/jul/14
扼殺醫藥分業? 百名藥師靜坐抗議
按鈴告衛署長、健保局老總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不滿衛生署刪除醫師釋出處方費、提高診所藥師調劑費,變相鼓勵診所自聘藥師,扼殺醫藥分業,來自各地藥師公會近百名代表昨日上午赴衛生署靜坐抗議,他們身穿藥師袍、手舉標語、在風雨中高喊「侯勝茂下台」,一行人並於下午轉往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按鈴申告衛生署長侯勝茂及健保局總經理劉見祥「瀆職」。
為了解決遭詬病已久的「門前藥局」問題,中央健保局從七月一日起全數刪除醫師的處方箋釋出費二十五元,要求基層診所全面「強制」交付處方給民眾,由民眾自行選擇在診所或是到社區藥局調劑。
原本衛生署自詡這是醫藥分業的一大進步,可讓處方透明化。不過,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質疑,醫師沒了二十五元的釋出處方費後,健保局又將診所自聘藥師每張處方從二十一元調升至三十元,此舉形同鼓勵、加強醫師聘用藥師的動機,未來社區藥局可能根本拿不到處方箋。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何榮生指出,台北市聯合醫院推出藥師執行判斷性服務後,在急、門診處方中發現一千三百多件有疑慮或不同醫師重複用藥情形,建議醫師更改處方用藥後,平均每件可以幫健保局節省一百八十一元。
可見醫藥分業才是處方透明化的陽光法案,但若藥師是由診所醫師聘僱,怎敢質疑醫師的處方?如此一來,無助於重複檢驗處方箋,及早發現錯誤的處方箋。
促釋出處方箋 否則續抗爭
該會要求衛生署要提出具體改善的辦法,讓醫藥分業回歸「單軌制」,即診所不再自聘藥師,而是由醫療院方釋出處方箋,再由民眾自行到鄰近的社區藥局調劑。若未獲善意回應,二十六日還要發動兩千人走上街頭遊行,之後連續一個月,每天也會發動兩到四輛遊覽車赴衛生署前持續抗爭。
--
《專題新聞》醫藥說法╱清查並懲處 減少門前藥局
全國各縣市醫師公會、藥師公會都驚覺「門前藥局」奪利勢力越來越大,目前已經透過各公會向衛生署、健保局下說帖,希望能夠制定辦法懲處這些不循常軌經營的「門前藥局」。
高雄市健保協會理事黃義霖強調,既然市場中已經有健保藥局,而且,基層診所也順應醫藥分業政策,在診所內聘僱藥劑師調配處方箋,沒有聘僱藥劑師的診所應該教育病患拿著處方箋到任何健保藥局拿藥,這樣才是真正的醫藥分業精神。
高市健保診所協會理事長葉英鏘表示,這就是政策不公平的地方,健保局很多醫療資源浪費都是因為制度設計有漏洞,讓有心人有機可乘。
而「門前藥局」根本就是醫藥分業的變相操作,當初健保局為了鼓勵落實醫藥分業制度,鼓勵設立健保藥局,配合附近幾家診所的處方箋調配,同時也能夠合法地買賣藥品。但是,許多生意好的診所卻仍然覬覦健保補助款,私下與藥劑師在診所旁開設另一間健保藥局,說穿了就是該診所的「門前藥局」。
高市藥師公會常務監事湯金獅強調,「門前藥局」已經違反了醫藥分業的精神,而且也壓縮常態健保藥局的經營空間,同時也瓜分健保總額大餅中基層診所的補助款,更是剝奪病患拿藥的自主權。
認定處方箋 找出門前診所
其實,健保局要查明哪些是「門前藥局」相當容易,黃義霖強調,只要將該藥局每個月申請的處方箋補助,處方箋中有七成或是超過一千張以上都是特定診所,就很明顯是「門前藥局」,而非常態的健保藥局。黃義霖提出,病患可以不需被基層診所利用,處方箋不一定要到指定藥局去領藥,如此就可以中斷「門前藥局」與診所利益合作關係。
但桃園縣藥師公會理事長陳前育說,同樣成份的藥物,也因為由不同藥商經手製作而有不同品名,民眾看完病後,即使拿了處方箋到一般藥局也可能四處找不到藥。
不過,為了不讓社區藥局功能空轉,桃園縣政府衛生局去年元月結合六十九家健保特約藥局成立「藥事諮詢芳鄰」,去年十一月並結合藥劑師,推行醫藥專責分工,讓慢性病處方箋釋出件數呈現倍數成長,讓病患不用舟車奔波看病、拿藥,還可以省下掛號費及健保的部分負擔,一個病患平均兩、三個月下來至少省下一千元,這種省時又省力的醫藥分流制度,倒是適合各地衛生局推行。
藥師界感嘆 難以杜絕怪象
藥師界估算,如果要容納健保局核准的所有藥品,藥局起碼要三百坪空間,經營成本一千七百萬元,莊姓藥師說,「連台大、長庚都做不到」,衛生單位不能限制醫師真正釋出處方箋,恐怕根本無法杜絕「門前藥局」的存在。
台中市藥師公會希望健保局訂出如何認定「門前藥局」的標準,降低門前藥局的相關給付,提升一般藥局的給付。
不過開設「門前藥局」的診所也有話要說,一位醫師指出,他是為了方便患者取藥、處方藥不會被置換才開門前藥局,藥師要給他行情兩倍的薪水,健保藥費等給付是匯到藥師的帳戶,也承擔了很大的風險,就曾有聘用的藥師故意叫了一堆藥後離職,害醫師得付上百萬元藥費,這些藥什麼時候才賣得出去是未知數,大家都以為開門前藥局賺翻了,其實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
採訪:記者楊菁菁、李容萍、黃邦平、林相美、徐夏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