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藏股成效差 帳面損失可觀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今年8月全球發生股災,國內上市櫃公司陸續投入庫藏股自救,不過許多公司庫藏股成效不佳,不但股價跌得比大盤慘,帳面損失也相當可觀,影響股東權益;另外,還有9家公司根本是「口水護盤」,實際買回的張數不到預定買回張數的10%,護盤決心讓人質疑。

下半年宣布要實施庫藏股的公司超過200家,件數超過250件,包括宏達電(2498)、日月光(2311)、中纖(1718)等都是二度實施,不過許多公司錯估庫藏股實施時機,以宏達電為例,庫藏股買回均價804.2元,上週五收盤價僅405.5元,帳面損失將近80億元,跟宏達電資本額86億元,相去不多。

此外帳面損失超過億元的公司還有國泰金(2882)、南港(2101)及新世紀(3383),其中新世紀庫藏股帳面損失1.1億元,上週五股價還創下2年來新低,當初與中國普天合作炒得沸沸揚揚,結果卻是一場夢。

除了帳面損失可觀的公司外,護盤沒成效的公司一大堆,台股8月股災以來跌幅不到2成,但是實施庫藏股的公司跌幅超過3成的卻不少,宏達電、環科(2413)、合晶(6182)跌幅甚至超過4成。

口水護盤 庫藏股虛晃一招

另外,還有明泰(3380)、迅杰(6243)、矽創(8016)這3家公司宣布要實施庫藏股,結果一張都沒買,其中迅杰股價從宣布實施庫藏股來,跌幅將近4成,跌破6年多來新低,庫藏股擺明是虛晃一招。

還有中環(2323)、美吾華(1731)、光磊(2340)、及成(3095)、厚生(2107)、全智科(3559)這6家公司,庫藏股買回的比率不到10%,結果上週美吾華、全智科、及成股價頻頻破底,表現比大盤還弱勢。

證交所主管表示,上市櫃公司高價買回庫藏股若是要註銷股本,雖然法規上不傷害股東權益,但這些現金其實是可以拿來當股利發放,或是現金減資,效果都比高價買回庫藏股要好,對長期持有的小股東才有正面意義,所以用高於每股淨值買回庫藏股,希望公司都要好好評估,以股東權益為最大考量。

--

政府救大股東 誰來救散戶?

記者陳永吉/特稿

上週金管會又要銀行公會暫緩大股東質押股票斷頭,可以協商變更授信條件,以減輕股市賣壓;但看在散戶眼裡,同樣是股東,大股東質押就不用被斷頭,小股東用融資買股,維持率不足哪有情面可講,券商直接在市場賣出,散戶血本無歸,同樣是高槓桿金融操作,股票面額相同,價值卻差很大,政府差別待遇還真是「大」「小」眼!

其實8月股災以來,已經有超過200家公司實施庫藏股,件數超過250件,等於有多家公司不只實施一次,講好聽一點,庫藏股是拿來維護股東權益,但很多公司大股東、董監事這些內部人,股票質押比重超過5成的,實施庫藏股根本就是拿公司的錢去幫大股東護盤,讓他們避免被斷頭而已。根據統計,在這200家實施庫藏股的公司,有高達61家公司大股東、董監事或高階主管,股票質押比重超過5成,這個比率達3成,其中更有24家公司,光是董事長股票質押比重就超過5成,而實施庫藏股僅需董事會同意,請問這些公司實施庫藏股究竟是救了誰?

這24家公司中,股票質押超過9成的有翔準(3087)、磐亞(4707)、全智科(3559)、志超(8213)等4家公司,其中翔準董監事持股質押比重高達100%,而且實施庫藏股以來,買回均價14元跟上週五收盤價9.78元相比,又跌了3成,跌幅比大盤還慘,公司拿股東的錢買完庫藏股後,散戶投資人真的受益?

其實大股東這些內部人,高槓桿金融操作,本來就要自負風險,跟散戶一樣,沒有理由政府要多關照他們,否則就坐實了馬政府「重商輕民」的指控,而這些大股東高質押的公司,政府應該禁止他們實施庫藏股,否則銀行救大股東,誰來救散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