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鼎炒股風暴》中研院院長自肥 結黨營私 翁系人馬吃香喝辣
翁啟惠擔任中研院院長近10年,卻在卸任前夕深陷浩鼎炒股風暴,不具名研究員踢爆,翁啟惠從2006年上任至今,修改中研院不少人事命令內規,甚至帶頭自肥、結黨營私,「翁系人馬」在中研院坐享高位、領高薪,占據職務多年,排擠了年輕人的升等機會。
中研院研究員表示,身為學術最高殿堂的中研院院長,因女兒是浩鼎大股東,卻不知利益迴避,在學術界做了最壞的身教。本來還有研究員打算發起連署罷免,但沒想到翁在返台前,自己先提辭呈了。
「不返台也好,回來只會被釘得滿頭包!」中研院退休研究員李信徹指出,翁擔任院長期間,修改不少內規。例如,研究員及行政主管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特聘研究員卻可延到70歲,獲全球性學術殊榮者,如諾貝爾或同等級獎項,更不受年齡限制,其聘期由院長提請院務會議決定,形同創設全國唯一「終身特聘」制度。
李信徹舉例,74歲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李文雄,是中研院院士,但他也創下全國唯一「國內14職等事務官年紀最大紀錄」,當了9年主任,今年已經是第3任,至今月領40多萬元,這些都是人民納稅錢。李文雄並非不可取代,而是他與翁啟惠關係密切,翁給他的特權,這也排擠了年輕人的升等機會。
3億研究計畫沒啥成果
知情人士透露,翁啟惠和李文雄合作國科會(現科技部)獎補助金額高達3億多元的生質能源國家型計畫,買了很多貴重儀器,但卻看不到什麼具體成果,還曾遭監察院糾正,根本是酬庸自肥、結黨營私,「一點院士的格調」都沒有。
知情人士表示,翁啟惠還曾讓不具中華民國國籍、在美國有「正職」的教授擔任中研院某研究所所長,結果1年有一半時間都不在台灣,而是在美國,最後是11名研究人員連署投訴「叛變」,所長才被換掉。
李信徹說,不少研究員對翁評價都是生意人,而不是科學家。甚至連他一手策畫推動的南港生技園區建案,就是為了浩鼎量身打造,美其名發展台灣生技,實際上卻是利用國家公器、私相授受,「把中研院當成他在台灣打造生技國王的私藏。」
南港生技為浩鼎打造
對於被指為「翁系人馬」,李文雄澄清表示,說他是翁啟惠的人馬根本是無稽之談,強調自己的人事一切遵照中研院的人事法令,第3任任期到今年底,他也跟翁說,「只要有人來接班,我就退下。」
對翁捲入浩鼎風暴,他說台灣社會要考慮,有用的人不小心犯錯、做了不恰當的事,外界就不能原諒他,這代表社會不是很健全;至於生質能源國家型計畫早已結案,有申請一些專利及開發,不能說完全沒成果。
(中國時報)
2015-03-10
〔記者湯佳玲、吳柏軒、甘芝萁/台北報導〕中研院創設全國唯一「終身特聘」制度,讓獲諾貝爾獎或等同諾貝爾獎級的傑出學者,得以「活到老、領到老」,甚至有七十三歲仍在擔任中心主管的特聘研究員,每月四十多萬元高薪全民買單,遭研究人員批評中研院「自肥」,認為年滿七十歲就該退休,若真樂在研究,可當志工或顧問。
中研院退休研究員李信徹指出,本來研究員及行政主管的法定退休年齡六十五歲,但特聘則可延到七十歲;這群人年齡漸長竟還調成無年齡限制,形同「終身職」。
李信徹舉例,七十三歲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李文雄,創下「國內十四職等事務官主管年紀最大紀錄」,由於他也是編制內佔缺的特聘研究員,就會排擠其他同仁升等機會。
中研院發言人吳金洌表示,若研究員是年滿六十五歲的中研院院士,即可延聘至七十歲;獲全球性學術殊榮如諾貝爾獎或等同者,得不受年齡限制。
目前中研院符合此條件者有院士李遠哲、徐遐生和李文雄;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明年十月任職期滿後,也因身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有資格成為第四位特聘研究員。李文雄亦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李文雄︰找到新主任就會退
吳金洌說,李文雄續任第三任主任時尚未滿七十歲,如果超過就不行。不過,經查李文雄是卅一年九月出生,第三任主任自一○三年一月一日續任,當時已滿七十一歲。
李文雄則強調,雖當時滿七十歲,但曾請教人事室獲得許可,現已在尋找新主任人選,只要找到人,不見得會做完第三任,就會退下。
考試院銓敘部表示,中研院進用研究員非透過國考資格認定,因此退休不受公務人員退休法規範,由中研院自訂。
世新副校長︰特聘若佔缺 排擠升遷
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認為,特聘若佔缺,將排擠年輕教師與預算,也不利現有人員升遷。
立委邱志偉認為,除了諾貝爾獎外,年滿七十歲的特聘研究員不宜兼任主管,任何終身職都不合理;立委黃志雄也建議中研院檢討,以免外界觀感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