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與媒體交手事件簿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12日再對媒體無禮開槓!不滿日前聯合報頭版微軟控告鴻海的報導,不但直接在記者會上強勢炮轟《聯合報》嗆退訂,同時還表示之後再也不回答《聯合報》的問題。

12日是郭台銘亡妻林淑如的忌日,過往14年都不改上山祭拜習慣的郭台銘特別從山上趕回來,表示「要給股東、股民、網友一個交代」,因此於中午在鴻海土城總部召開。

開記者會給股民交代

一開始他先是感謝《聯合報》、《經濟日報》11日在第一時間以頭版、頭條刊登,但話鋒一轉就直接狠酸:「既然你們很專業很懂,那你們怎麼會問這種問題呢?」還阻止該報記者提問說:「對不起!我從此再也不回答聯合報系的問題。」

郭台銘強調,為了要不要召開此記者會?何時召開記者會?他費盡思量,在會前他特別責成基金會法務小組、軟件資訊長再加上他個人,共計準備了3套對策,但始終猶豫不決,後因擔心此利空影響小股民權益,決定在盤中召開記者會,且就連上山祭拜亡妻的車程中也不得閒,特別跟女兒要了2頁紙寫滿筆記。

指被告是池魚之殃

郭台銘指出,鴻海和富智康雖然都生產手機,但鴻海生產的是iOS手機,至於安卓系統的手機全由富智康生產,和鴻海沒有直接關係,此次被告,鴻海完全是池魚之殃。

至於委請富智康代工的安卓手機客戶,9成5都是全球前十大手機廠,甚至84%為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客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不太可能躲在背後,要求鴻海出去面對。

昨日也列席的鴻海集團旗下負責安卓手機生產的富智康(FIH)董事會代理主席池育陽也強調,鴻海主要代工的是iOS手機,和此訴訟全然無關,此訴訟案,鴻海幾乎沒有任何損失的風險,至於代工安卓手機的富智康,與所有品牌客戶都簽有合約,合約中明訂既不能代品牌商協商,也不能代墊專利費,更不能透露任何訊息給微軟,富智康完全是依約行事。

(中國時報)

一向標榜與小股民站在一起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看到小股東總是笑咪咪,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卻始終和媒體的關係緊張無解。

微軟日前提告鴻海,讓郭台銘氣極敗壞,擴大報導的《聯合報》、《經濟日報》卻成了代罪羔羊,不但對聯經報系依新聞判斷所編輯的新聞大動肝火,還在媒體提問時,認為對方提問不當,當場揚言退報,而且馬上一口氣將家裡的《聯合報》、《經濟日報》全退掉,以示不滿。

被退報在跑鴻海的記者圈早就不是新鮮事了,只是這次是郭董首度在大庭廣眾面前,將退報說出口。先前郭董也多次退報,只是都是在內部會議上決定,隔日全集團立刻就換成另一家報紙,不單被退報的媒體心知肚明,被新換上陣的媒體也心裡有數,這件事也成了媒體圈不能說的祕密。

另一起至今仍在媒體圈盛傳,且一度成為新聞系必上一課的,就是針對《工商時報》的假扣押和撕報紙事件。假扣押事件發生在2006年間,事由是因為郭董認為時任本報記者提及的供應鏈報價,有損及公司利益之嫌,傾全集團之力,向本報記者提告,求償3千萬元,甚至提出假扣押。至於撕報紙的事由則是因為鴻海2017年股東會當天,工商時報據實報導了鴻海買不成東芝半導體,在股東會後的中外媒體記者會上,郭台銘竟然在外媒起鬨下,當著中外媒體的面撕了工商時報。

但問題是國內最重要的財經媒體就2家,連郭董都公開說過「你們最懂最專業」,但都被霸氣的郭董退訂了,我們也想霸氣的請教郭董,在撕了工商,又退了聯合、經濟之後,每天早起的你,還有什麼報紙可以看?或只是陶醉在孤芳自賞的言論。

(中國時報)

2019/03/12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今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微軟控告鴻海專利費用爭議,除批評微軟「軟土深堀」外,也批評將此外電報導刊登在頭版的《聯合報》、《經濟日報》,除退訂外並揚言不再接受這兩家媒體採訪。

《聯合報》系發言人項國寧未接手機。聯合報系則對此發出聲明,指有關昨《聯合報》與《經濟日報》頭版的鴻海集團新聞,主要為依據外電報導,並已徵詢鴻海集團說法,新聞判斷及處理皆本於專業倫理。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說,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因不滿媒體報導、對特定媒體表達強烈反感,由來已久;若媒體報導失實、也沒有平衡,企業主對媒體宣洩不滿情緒,是企業公共關係策略的一環。反之若媒體報導事實、也有盡了平衡報導義務,企業主還用這樣的方式宣洩情緒並不明智,對企業並無好處,也傷害媒體的職能。

《聯合報》當天出刊的內容標題為「微軟告鴻海『沒付權利金』 全球電子業關注」,除描述微軟在美國加州北區聯邦地方法院,對鴻海集團提起訴訟外,也有報導鴻海集團聲明「集團不評論正在進行中的司法案件」。(唐鎮宇/台北報導)

2019/03/12

繼當眾撕毀《工商時報》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今天再度和媒體槓上。郭台銘表示,昨晚8點發覺到聯合報的頭版微軟控告鴻海的報導,郭說「我家裡只訂聯合報、經濟日報,已跟祕書說要換掉,出了事打壓台灣經濟的媒體不應該訂閱。」郭同時表示,未來不再接受《聯合報》、《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採訪。

現場媒體詢問,鴻海是否因集團下企業幫華為代工,「巧合下惹到美國企業」,郭台銘表示:「如果華為是巧合的話,是妳提的,我們沒說。」郭強調,今天交的是呈堂證供,任何人都沒有強調華為、也沒有影射華為。

郭說,今天是他每一年最傷心的事,但接著他話鋒一轉說:「我感謝《聯合報》、《經濟日報》沒查清事實就把這件事放頭條報導出來。」郭說,「有的媒體還放了我精神不好的照片」,讓身為鴻海集團的代表,他覺得媒體此舉影射。

郭台銘表示,過去鴻海或他本人沒有成立臉書說明,因此鴻海資訊都是各種言論書寫,其中資訊有的對、有的不對,因此開立臉書說明,這次臉書上澄清文字「是心中最沒雜念的一次,振筆疾書20分鐘寫下臉書」,也希望大家可以以臉書公告為準。(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2/1531747/

 

林亞偉

焦點新聞

2004-12-09

《今周刊》獨家報導鴻海對《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提起三千萬元假扣押之訴後,台灣記協公開要求鴻海必須在十二月十五日之前撤回假扣押,否則將採取適當的行動,抗議鴻海的作為,後續發展與影響為何?
 

十一月三十日,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發了一封「抗議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打壓新聞自由」的新聞稿。

記協的抗議,肇因於鴻海在今年中,對《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提起三千萬元假扣押之訴。記協認為,鴻海未對工商時報社方及媒體高層提出假扣押,僅以記者個人為標的,顯然假扣押的動作只在威嚇記者,意不在法律保全動作,這種「大鯨魚對付小蝦米」、殺雞儆猴的舉動,令記協無法苟同。

記協聲明一出,《聯合報》、《台灣日報》,《蘋果日報》,均以大篇幅報導此一事件。十二月四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也有政大新聞系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馮建三,執筆(大鯨魚對付小蝦米)的評論。

企業、媒體爭霸浮出台面

鴻海公司與曠文琪間的假扣押事件,是於《今周刊》四一二期獨家披露。記協會長呂東熹表示,記協常務執委會決議召開座談會聲援曠文琪,更要求鴻海在十二月十五日前,撤回對曠文琪的假扣押,並尋求國際記者聯盟(IFJ)協助,讓全球記者了解鴻海打壓新聞自由的行為,也不排除集結全球同業赴鴻海海內外各據點示威抗議。

呂東熹表示,在記協發表聲明後,已有自稱是鴻海朋友的律師打電話給他,希望記協能夠緩一緩,不要在十五日就採取行動。不過,這位朋友還強調,他只是鴻海的朋友,無法代表鴻海態度。

如今假扣押事件,在各報的網路討論版裡,有聲援記者的留言,也有支持鴻海循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留言。台灣新首富郭台銘與素有第四權之稱的媒體霸權之爭,正式浮上台面。

《蘋果日報》副總編輯王學呈就說,鴻海是大財團,對年薪不到一百萬的記者提出三千萬元假扣押很不公平;鴻海大可以對《工商時報》、《中時報系》負責人余建新提起假扣押,但不應該去欺負一般的受薪從業人員,是完全不對等的動作。因此,該報的處理原則就是處理真相,不計後果,不在乎與鴻海的關係。

不過,對以代工起家的鴻海而言,生意就是客戶的機密,因此並不希望媒體報導任何有關鴻海的接單、報價的新聞。因此,鴻海習慣以法律手段保護自身利益,並針對鴻海認為報導不實,或損及其利益的媒體,循法律途徑解決爭議。

資深媒體工作者、前《經濟日報》總編輯盧世祥說,記者如何記實避禍,既能慎重處理鴻海新聞,也能免去挨告的風險,是財經記者的必修課程,查證更是最不能忽略的新聞報導基本功。

查證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跟鴻海打交道的新聞媒體,要有什麼樣的認知與準備?

主跑筆記型電腦產業五年的《電子時報》記者曾而汶,在去年七月中旬,報導「鴻海將投入筆記型電腦事業,有意購併華宇電腦等其他公司,遭到其客戶廣達、仁寶、英業達等其他筆記型電腦公司的抵制,盡量不採用鴻海零組件」一事。

鴻海於是向士林地方法院民事法庭,以「傷害鴻海聲譽與破壞其和客戶間的友好關係」等名義控告曾而汶。

當時曾而汶還找了仁寶總經理陳瑞聰,請他打電話給郭台銘溝通,結果郭台銘表示他絕對要告。曾而汶和電子時報主管在收到起訴狀後,一方面與律師準備答辯狀,另方面向郭台銘解釋新聞絕無惡意或虛構,只希望將產業動態完整呈現。最後,鴻海在同年八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出庭前一天,撤銷告訴。

鴻海與新聞媒體間的交鋒,除了《工商時報》假扣押事件,另一經典,就是《壹週刊》去年一月第八十八期封面故事(郭台銘親述三千億霸業傳奇)。

該刊為了企畫郭台銘的封面故事,財經組記者臧家宜與攝影主任何曰昌,跑遍中國九個城市,深入鴻海在中國各據點,並且將郭台銘在台灣的家底,從海專時期的朋友到板橋老家,全都拍遍。當《壹週刊》掌握相當報導題材時,再向郭台銘提出採訪需求,郭台銘接受了。

何曰昌說,郭台銘拿得起、放得下。既然答應採訪了,就完全配合。希望像在吃飯、聊天、並在採訪後才去理髮店打理門面,讓攝影好好拍照。而郭台銘喜歡的姿勢,是稍微由下往上拍的「總統照」,如此更能凸顯郭台銘高大的身影。

清楚行規的郭台銘在談完後,還對該刊記者說,「完了!你們訪完了,《工商》、《經濟》也會吵著來專訪。」何曰昌驚訝的發現,郭台銘是這麼懂面對媒體的「平衡」原則,絕不隨便給媒體專訪。

在採訪過程中,郭台銘還數次問道,「你們一定要登嗎?如果我把這一期全買下來,要花多少錢?」結果,以一期十六萬份、每份七十五元計算,總共要一千兩百萬元,郭台銘還說,「你們不要寫我,我乾脆花一千兩百萬元把你們這一期全買下來好了。」

面對不願與新聞媒體打交道的鴻海,盧世祥說,鴻海採取法律行動,表示它是依法辦事。因此記者在處理財經議題時,若牽涉當事人龐大的商業利益,要做到確實查證,以免遭禍。
記者如何記實避禍,面對假扣押事件;記者該如何審時度勢,以客觀、確實的查證報導贏得採訪對象的尊重,成為記者的新必修課。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0412090032/%E5%AA%92%E9%AB%94%E8%A8%98%E8%80%85%E5%9B%9E%E6%87%89%E9%B4%BB%E6%B5%B7%E7%9A%84%E4%BF%9D%E5%91%BD%E6%8B%9B%20P.40?utm_source=%E4%BB%8A%E5%91%A8%E5%88%8A&utm_medium=autoP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