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含萊克多巴胺肉品的風險評估
根據衛福部公布2019年進行的「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 該份委託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進行。
該報告主要假設所食用的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皆為進口者,再以國家攝食資料庫的國人牛、豬肉及其製品的攝食量,坐月子婦女則以育齡婦女的每日攝食量加上1副豬腎及1副豬肝計算,進行一般族群(不同年齡層、性別)與高暴露族群(坐月子婦女)在全數食用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的情境下,因暴露萊克多巴胺而導致的健康風險評估。
報告最後結論,若進口牛、豬肉品中的萊克多巴胺含量均控制在聯合國農糧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標準委員會(Joint FAO/WHO Food Standards Programme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建議的最大殘留容許量之下,一般族群(不同年齡層、性別)即使全數食用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因暴露萊克多巴胺所致之95%非致癌風險上限值均遠小於1,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不過,報告同時指出,高暴露族群(坐月子婦女)若全數食用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雖然暴露萊克多巴胺所致之95%非致癌風險上限值仍小於1,但已占ADI(每日容許攝取量)的89.9%,若產婦於坐月子期間每日攝取超過一副腎臟及一副肝臟,則可能會超過可接受之風險。
報告寫道,考量國人對動物內臟的攝食量較高,飲食習慣與西方大不相同,尤其國人在坐月子時期可能會攝取較大量的豬腎與豬肝。建議應降低高暴露族群(坐月子婦女)的動物內臟的攝食量或萊克多巴胺容許濃度,以保障高暴露族群的飲食安全。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上午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強調,風險評估報告是用「極端狀況」來看。假設孕婦坐月子每天吃一副豬肝、豬腎風險較高,但這種算法不合理,如果這樣吃,身體還沒受萊克多巴胺損害,心血管也早就出問題。他雖沒坐過月子,也看過太太坐月子,每天吃一、兩碗就很多了;就算用極端狀況,也還在安全容許內。
食用美牛風險評估
「美國進口牛肉相關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在2018年委託台大公衛學院專案助理教授莊育權所進行。
報告指出,開放進口後食用進口帶骨牛肉與牛內臟的健康風險。結果顯示國內牛肉消費者每天食用美國帶骨牛肉的終生風險中位數為9.29×10的負10次方,第95百分位數為1.27×10的負7次方;食用進口美國牛內臟其終生風險中位數為2.71×10的負9次方,第95百分位數為2.98×10的負7次方。也就是大約每十億人每天吃牛肉,只有1人可能罹患狂牛症。
報告也指出,過去感染狂牛症的牛隻,主要和吃進去的飼料有關,狂牛症爆發以後,各國開始嚴格管制飼料來源,並且進行環境監測,才逐漸緩和情形。因此台灣和美國在2009年簽訂「台美牛肉議定書」,但考量到美國曾經是疫區,僅開放30月齡以下、去除風險物質的美國牛肉及產品進口。
如今美國已經十年沒有再出現罹患狂牛症的案例,而且國際對於相關風險的把關都更加嚴謹,已經逐漸鬆綁牛隻年齡規定。陳時中今受訪表示,一段時間過去後,那時候小牛都長大了,所以台灣現在能夠開放30月齡以上的牛隻。
https://tw.news.yahoo.com/%E7%BE%8E%E8%B1%AC%E9%A2%A8%E9%9A%AA%E5%A0%B1%E5%91%8A-%E5%9D%90%E6%9C%88%E5%AD%90%E7%94%A2%E5%A9%A6%E5%90%83%E5%85%A7%E8%87%9F%E6%9C%89%E9%A2%A8%E9%9A%AA-%E9%99%B3%E6%99%82%E4%B8%AD-%E9%80%99%E6%A8%A3%E5%90%83-%E5%BF%83%E8%A1%80%E7%AE%A1%E5%85%88%E5%87%BA%E5%95%8F%E9%A1%8C-044100600.html
政府拍板開放美豬進口,業者呼籲,盼政府能明確標示進口豬肉所用飼料及產地,讓消費者自行選擇所想購買的肉品。市場擔心進口豬將影響到國內豬價,大成(1210)及卜蜂(1215)股價聯袂下跌2~3%不等。
目前國產豬市占率約8~9成,台灣先前就已有從加拿大、西班牙進口豬肉,但因為進口豬肉有腥味進口,主要多用在加工食品上。業者指出,未來美豬價格一定比國產豬便宜很多,如果疫情持續衝擊消費力,消費者會不會選擇價格較便宜的美豬值得注意,目前還是會先觀察消費者未來對於美國進口豬的接受度。
業者再三呼籲政府希望肉品上能標示清楚飼料及產地,讓消費者能夠清楚辨識,自行判斷到底要不要買含瘦肉精的美豬。台灣國產豬能強調新鮮、沒腥味,將會是競爭力優勢,目前本土業者只能努力把豬養好,提升生產效率,若消費者對美豬接受度不高,將有利國產豬價格維持一定價位。
(時報資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