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5-26 13:37:22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水泥龍頭廠商台泥(1101)今(26)日在股東常會上,由董事長張安平(見附圖)一次向股東說明台泥集團的轉型之路,會後記者會上,他坦言,2年前很多人看不懂台泥在做什麼?但在全球能源緊縮、價格飆漲,且環保節能減碳意識抬頭,就可以看到台泥走在正確的路上。他也明確表示,2025年起,台泥來自水泥的營收會大幅下降,而循環經濟、綠能、儲能會成為主要的收入之一。
過去5年,台泥在每次法說會上,比較多談節能減碳和資源循環的重要理念、談轉型佈局的計劃、以及相關的經營策略方向,確實很多法人在過程中摸不著頭緒,而經過幾年佈局、併購、甚至興建新廠後,相關的營收貢獻也逐步發酵,成為突破今年水泥產業在中國衰退影響的支撐力量。
從資料統計,台泥今年第1季在大陸水泥營收衰退7.8%,銷量較去年同期更衰退24.1%,但台泥單季合併營收229.7億元,逆勢年增4%,主要就是過去5年儲能、能源等新佈局的營收貢獻。張安平對2025年起轉型帶來的貢獻更具信心。
他表示,全世界水泥了高原期都會衰退,所以台泥5年前就預作規劃,以循環經濟做為未來重要的集團發展佈局,過去2年也將三分之二的獲利投入在ESG,在兩岸興建廢棄物處理設施,投入各種綠能案場建置,並併購義大利儲能公司NHOA,致力碳中和的完整藍圖。
法人以台泥若2024年小港電池廠生產2.16億顆、每顆逾5美元估算,屆時會成為台泥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對此,張安平表示,未來水泥的營業量確實會往下降,百分比也會跟著向下,但隨著台泥的轉型發酵,綠能、儲能、循環經濟的比重會越來越高,將2025年將可看到成為重要的營收之一。
過去台泥是單純生產水泥的公司,亦是法人眼中獲利平穩、並且高配息的高殖利率股,如今公司轉型成為資源循環利用的循環經濟概念股,盼解決社會問題並增加獲利,未來台泥也以成為科技成長股為目標,追求營收成長動能。
MoneyDJ新聞 2021-05-18 12:24:30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台泥(1101)首季財報出爐,單季EPS 0.57元,略優於去年同期的0.55元,亦優於法人圈預期。原本法人認為,在煤炭成本上漲壓縮,台泥營收雖增、獲利恐降,但在台灣需求極佳、海外歐洲廠獲利大增,且轉投資能源相關子公司、信昌化均減虧,造就今年第一季獲利逆增。台泥內部目標,今年拼獲利維持去年高檔。
台泥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220.38億元,年增11.3%,毛利率25%,則年減5個百分點,營業淨利42.08億元,年減12%,但業外收益達到6.4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4億元翻倍成長,稅後淨利33.19億元,則較去年同期的30億元年增1成,EPS 0.57元,優於法人原估的0.5~0.55元。
分析台泥今年首季的財報,受惠於台灣台商回流的建廠需求,帶動水泥、預拌混凝土價格居高,因此台泥單季台灣廠貢獻有1~2倍成長,大陸的電廠亦貢獻不錯的收益,此外,透過荷蘭投資公司持有的葡萄牙和土耳其廠,今年亦有大幅成長態勢,合計單季歐洲貢獻業外收益達到2.8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6億元同期翻好幾倍。
同時,台泥重要轉投資公司亦有減虧,像是信昌化,去年第一季台泥認列虧損1.37億元,今年則小幅貢獻獲利1117萬元;台泥循環能源(能元科技母公司)去年第一季認虧2170萬元,今年僅虧1236萬元,虧損亦收斂。
而今年首季中國水泥本業的台泥國際貢獻度為5.98億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的6.68億元;今年中國水泥業拼全年貢獻走穩。台泥表示,首季中國水泥報價走跌,且煤炭價漲,侵蝕獲利,但第2季水泥價格走穩,第3季盼下跌幅度低於去年,第4季再上漲優去年,則全年中國整體獲利有機會守穩。
外界關注的和平電廠部份,第1季貢獻業外獲利5.65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9.63億元,法人估,今年台泥來自和平電廠的獲利會減少約20億元。
不過,法人認為,台泥今年和平電廠雖獲利減少,但在中國廠走穩,而台灣廠、歐洲廠大增帶動下,今年台泥全年營收仍看升,EPS則有望拼守穩4元以上。
MoneyDJ新聞 2020-11-18 11:17:42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台泥(1101)集團昨(17)日舉辦聯合法說會,董事長張安平(見附圖中)表示,今年是天災、水災、疫情衝擊的一年,疫情外地球也經歷了許多自然和氣候的改變,也讓集團意識地球生態永續運行的社會責任,因此台泥擬定了2025、2030、2050年的減碳計劃。而總經理李鐘培(見附圖左二)則表示,台泥將以環保為競爭力,環保政策越嚴格對台泥越有利。至於明年度,台泥則預期兩岸的水泥需求均佳,營運有望持穩。
台泥此次法說會,從董事長張安平開始的致詞,到總經理李鐘培的營運展望說明,都以大篇幅說明環保節能的重要性,並揭露台泥至2030年的減碳計劃。李鐘培表示,將打造「低碳的台泥」,並專注於三項核心事業,一是水泥及新種建材、二是廢棄物處理、三是能源,目標是能減碳、減排。
台泥也積極發展綠能,除日前宣布、即將於下周一動工的嘉義漁電共生案以外,台泥也已完成太陽能14MW、風電21MW的建置,小幅貢獻收益;並有141MW的綠能建置或計劃中,目標2025年再生能源佔集團用電比重從6%提升至20%。
業績部份,台泥今年受到中國大陸疫情和水患干擾,前3季營收小幅年減約6%,但在煤價成本有利水泥本業及和平電廠下,累計稅後淨利184.07億元,則逆勢年增3.88%,EPS 3.15元。
從台泥法說會揭露的中國大陸水泥售價觀察,今年在疫情封城影響下,台泥主要銷售地區的平均售價仍優去年,首季達402元人民幣、高於去年同期的370元人民幣,而即便第2、3季一路下滑,仍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個數位字,較差的是西南地區,則較去年同期平均下跌逾30元人民幣,但李鐘培表示,西南售價已到谷底,明年展望不會更差。
台泥的水泥營收仍以兩廣、蘇州、台灣為主,而中國大陸整體營收佔比約為66%,而海外佈局,也漸入佳境,土耳其和葡萄牙廠原本去年前3季虧損2.68億元,今年則已挹注獲利4.82億元。李鐘培說,看好兩國的水泥需求仍佳,尤其土耳其也正在進行水泥廠的整併潮,有利長期營運表現。
展望後勢,台泥預期明年台灣水泥價格將穩定,中國也在疫情、水災過後需求釋放,尤其當地仍強力執行錯峰生產及環保政策,有助控制供給量,因此明年整體水泥本業營運仍看穩。
至於和平電廠,今年該廠前3季獲利跳增逾5成,主要受惠煤價下跌,台泥內部則坦言,明年要像今年大幅成長不易。
法人則看好台泥長期的發展趨勢,在追求減碳、減排下,將有助台泥在中國、在海外發展競爭力,此外,長期積極投入電池、綠能產業,也有助擴張營運觸角,挹注未來穩定的營運動能。
法人估,台泥明年度在中國、台灣、海外水泥業均穩固下,營收估可重返成長軌道, 今年營收估約1200億元附近,明年則有望看到1200~1300億元;獲利部份,由於今年煤炭在低檔平穩,成本變化不大,有助明年的毛利率維持今年水準,而雖和平電廠成長動能不強,但獲利也將平穩。
以現行股本594.41億元估算,法人預期,台泥今年EPS將在4.2~4.4元左右,而明年則有機會挑戰重回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