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兩石斑魚養殖場被中國大陸驗出禁藥隱性孔雀石綠及隱性結晶紫,但兩業者喊冤,抽檢後也未被驗出禁藥,懷疑可能是活魚運搬船上其他養殖場問題。
台灣兩石斑魚養殖場被中國大陸驗出禁藥隱性孔雀石綠及隱性結晶紫,但兩業者喊冤,抽檢後也未被驗出禁藥,懷疑可能是活魚運搬船上其他養殖場問題。學者點出,「借單」外銷才是問題所在,政府只在末端抽驗,無法解決問題,且「運販商」扮演重要角色,但外界對該角色一無所知,當然無法管理,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恐都須徹底檢討。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台灣鯛協會執行長郭建賢說,政府有外銷石斑魚合格名單,這次很明顯就是「借單」,也就是一艘活魚運搬船若接到十公噸訂單,但合格養殖業池中若僅能取得部分石斑魚,其餘就「想辦法」拿其他養殖業者的魚,但這些養殖場可能未登記、沒被列管,就容易出問題;一旦被檢出藥物殘留,也難回頭追蹤魚從哪來。
郭建賢還說,漁民「在養量」恐也未確實申報與登記,若稽核發現從某養池場出口的數量,比原先登記的在養量還多,那就代表有問題,也才會採借單方式。
郭建賢建議,政府既然列管合格外銷名單,一戶到底有多少魚一定要確定,借單者要不要處罰,違規幾次就取消名單;沒有在外銷名單內者,就要嚴格禁止不能進到活魚運搬船中參與外銷,否則劣幣逐良幣,才是產業損失。
也有某南部養殖業者說,能夠自產自銷的養殖戶是少數,大多數養殖戶須依賴運販商收魚。郭建賢說,像這次殘藥事件到底跟誰收的魚、收了多少量,產品有沒有合格、合法,運販商最清楚,就看有關單位願不願意面對問題。
郭建賢還說,台灣養殖業都是小戶,運販商不來抓魚就慘了,因此銷售常受限於運販商。且運販商運作方式外人未知,以台灣鯛為例,廠商常要求產銷履歷的魚,但運來的魚若就不是產銷履歷,運販商總是有辦法「借」來一張產銷履歷證明書。
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說,石斑魚是ECFA早收清單的品項,過去銷陸採取綠色通關,現因疫情以及兩岸關係冷淡,因此檢查趨於嚴格,查核有問題就應自我檢討改善,無須牽扯政治。
學者表示,石斑魚的產業鏈上中下游都須徹底檢討,「借牌」外銷才是問題所在,政府只在末端抽驗,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農委會漁業署昨公布兩養殖場魚體的抽驗結果,含陸方昨所稱土黴素(羥四環黴素)等四環黴素類、結晶紫、還原性結晶紫、孔雀綠、還原性孔雀綠及動物用多重殘留分析等常規檢驗項目,計89項次,並沒有驗出藥物殘留。
某國產養殖業者說,孔雀石綠、結晶紫、磺胺劑在養殖消毒上實在「夭壽好用」,雖然是禁藥,但若有人用,他也不意外。
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郭建賢表示,這些都是染料原料,進用但並非買不到;且去檢驗本來就列為合格外銷廠商的養殖業者「怎麼可能驗得出來」,這樣的檢驗,不過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確實列管外銷名單,誠實登記放養量,若外銷量與養殖量不合,就應該介入開罰,這些工作有沒有落實,才重要。
他表示,外銷石斑魚政府有公布合格外銷的名單,這次事件,很明顯就是「借單」;也就是,一艘活魚運搬船若接到10公噸石斑魚的訂單,但從合格的外銷養殖業者的池中,僅能取得2公噸的合格石斑魚,另外8公噸,一樣可以「想辦法」拿到其他業者的石斑魚,但這些養殖場可能未登記,可能沒有被列管,就容易出問題;一但被檢出藥物殘留,回頭也無法追蹤是哪裡來的魚。
這回,活魚運搬船業者也提供了收購的名單,漁業署要求移動管制,同時續追查及檢驗﹐結果最快下周出爐,但究竟列管多少養殖場,漁業署並沒有說明;郭建賢說,說不定根本沒辦法掌握到底收了那些養池場的魚,也找不到源頭,連活魚魚搬船船主恐怕也不知曉跟誰抓的魚。
他表示,我們的養殖魚池在養量有沒有確實申報與登記,這才是最大的問題,若稽核發現,從某養池場出口的數量,比原先登記的在養量還多,那不就代表有問題,大家都採用借牌方式在出口。
郭建賢說,政府既然列管了外銷名單,今天這一戶到底有多少魚一定要確定,借單者要不要處罰,違規幾次就取消名單;沒有在外銷名單內者,就要嚴格禁止不能進到活魚運搬船中參與外銷,否則如現在,管理不嚴格、規則不清楚,養殖業者有沒有來驗證登記申請成為合格的外銷業者都無影響,沒做也沒關係,沒有在名單內的養殖業者也可以外銷,變成劣幣逐良幣,被驗出藥殘、禁運,才是產業損失。
漁業署長張致盛昨表示,一切都還在調查當中,等待檢驗結果出爐,會盡快向外界說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