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退燒藥失效… 樹沒種好 隔條街差了2.6度

 

六都綠覆率低 公園綠化多聊備一格 難有降溫效果

 

都市在發燒,綠色植栽是一帖有效的草本退燒藥,但六都綠覆率都低於法定門檻百分之十,除了高雄,其餘五都連百分之五都不到,加上長期不重視行道樹養護,公園綠化多半聊備一格,以致難以降溫。

台灣都會區每人平均擁有綠地面積都少得可憐,六都市民的人均綠地以高雄居冠,但不到三坪大,其餘介於一到一點五坪左右,遠低於國際水準的六到九坪。

 

公園 溫度竟比周邊還高

 

印象中,公園應該是都市中涼爽的「冷島」,但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副教授張琪如曾率團隊實測大台北地區六十座公園,意外發現部分公園的溫度竟比周邊環境高,產生的熱甚至往周邊擴散,原因出在人工鋪面太多,也缺乏適宜的植栽設計。

張琪如說,喬木白天能遮蔭,白天到夜間葉面都蒸散水氣,加上樹冠離地面有段距離,對流好,能為周圍環境帶來涼爽氣流,降溫效果最佳。但都市公園常要滿足不同族群需求,不可能整座公園都種樹,張琪如建議仔細調查公園環境的使用時段與型態,決定人工鋪面比率與植栽種類。

 

行道樹養護差 功效打折

 

行道樹是都市吸塵、遮蔭、調節微氣候的要角,因數量龐大,國際上稱為「都市林」。但因規畫不當、養護不佳,使得這些功效大打折扣。本報記者與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五月廿五日下午一、二點時,實測台北市忠孝東路與仁愛路三段人行道樹蔭下的溫度,忠孝東路測得攝氏卅三點七度,仁愛路為卅一點一度。

 

 

 

林試所副所長吳孟玲說,仁愛路有三千八百多棵行道樹,喬木樹種多元,中央分隔島還有大面積行道樹,都長得很好,樹冠串連成涼爽林蔭大道,能發揮都市綠島功效;反觀忠孝東路三段只有一排行道樹,樹型瘦弱、樹冠小,遮蔭降溫效果差。

台大大氣系教授林博雄指出,颱風過境北市時狂風多走東西向。二○一五年蘇迪勒颱風吹倒一萬六千多棵行道樹,多條東西向行道樹受災慘重,加上未選耐風樹種、生長環境差,以致種樹效果瞬間歸零。

 

樹穴窄 樹冠怎能長好

 

「誰能為行道樹爭路權?」颱風的考驗暴露都市行道樹生存的困境,吳孟玲說,最明顯的包括狹隘的樹穴、過度夯實的土壤,讓樹的根系連伸展和呼吸都很困難。

按實務標準,樹種樹冠有多大,樹穴就應該留多大,至少是樹腰直徑的二到三倍,但全台幾乎找不到達標的例子;樹冠長不好,遮陽效果就差,都市就會發燒。

文化大學景觀研究所所長郭瓊瑩分析,政府到園藝業者養護行道樹的專業都不足,才常出現樹被過度修剪、無風無雨樹竟倒下砸到人車,顯然平時對蟲害病情毫無所悉,大大減低樹改善熱島效應的功能。

「樹要種好,也要種滿。」吳孟玲說,都會區要有造林規畫,種得多且密集,最好串連小綠地變成樹廊,就能發揮降溫等多元功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