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中國三安成為磊晶大廠晶電(2448)第二大股東之後,再挖晶電牆腳。市場傳出晶電藍光部門10人團隊以「三年五億」的代價被三安挖角。對此晶電表示,重要高層主管都還在,沒有太大影響。
晶電指經營不受影響
LED磊晶龍頭晶電今年六月底宣佈併購璨圓(3061),去年底入主璨圓的中國磊晶廠三安,因而成為晶電第二大股東。不料這第二大股東沒在客氣,幾個月前又挖走晶電藍光研發部門的10人團隊,其中包括副總級人物。
藍光占晶電7成營收,終端應用既包括照明也包括背光。不過晶電的強項在四元(紅光),產能和技術都是全球最大。晶電第三季獲利亮眼,單季EPS1.98元,雖然業外的可轉債評價回沖占了不少,但若單計本業獲利,稅前盈餘也有近10億元,是近三年高點。不過第四季進入淡季,單價較高的紅光產品,稼動率約有8-9成;但占營收大宗的藍光產品,稼動率低於6成。近幾年三安大挖晶電人才,時有所聞。三年前,三安甫投入LED產業不久,就曾以重金挖走晶電「108條好漢」,當時開出的價碼是,在台灣領台幣100萬元,三安就付100萬人民幣,也就是約當五倍薪水挖角。三安最新的挖角動作,開出「三年五億(台幣)」的價碼,平均每人年薪1600萬元,比研發工程師的平均年薪超過5倍以上。
不過這樣的高薪不一定領得久,三年前被挖走的晶電團隊,固然還有部分留在三安,但已有很多約滿離職,也無法再回到晶電任職。業界人士指出,有了前車之鑑,此次被挖走的晶電10人團隊也很擔心,曾事先問三安,除了高薪,有沒有實權?據傳三安承諾將新蓋的廈門廠交給10人團隊主導。
晶電發言人張世賢表示,「幾個月前確實被挖走了兩、三個人,不過研發的高層都還在,不受影響。」
2014-11-19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中國LED廠挖走的台灣人才,約滿離職後,形成「流浪研發團隊」的奇特現象。業界人士指出,部分研發工程師選擇在中國到處接案,替各個磊晶廠調校良率。
三安多年來挖走晶電不少人才,雖然提供高薪,但通常只簽三年約。2010年晶電被挖走的百人團隊,約滿離職,有人表達意願想重回老東家。不過礙於晶電的「國內條款」,無法回鍋。
晶電董事長李秉傑對於員工回任設有相當人性化的條款,跳槽到新世紀、隆達或國內任一家LED廠,三個月內反悔都可以再回來晶電。但只要一出了台灣,就永不錄用。
由於官方大力補貼,中國各地都有磊晶廠,除了最大的三安,還有德豪潤達、同方、華燦等。這些廠商空有財力,沒有技術,MOCVD機台的生產良率往往只有2-3成,很需要技術支援。
離開三安的台灣LED研發人才,就以接案的方式,四處替這些中國磊晶廠調校良率。「看雙方怎麼談,例如良率調到6成以上就算結案。」業界人士指出,接案的報酬還不錯,這些出身台灣的「流浪研發團隊」,一年工作時間只有幾個月,其他都在蒙古、西藏四處旅遊。
只不過,台灣培養的優秀人才,幫助中國磊晶廠坐大,再來打擊台廠。業界大老感歎:「人才的流動由市場供需決定,很難訴諸國家意識或民族情感。」台廠面對砸大錢的中國,只能靠技術不斷精進,誰也不知還能保持領先多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