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 去年大賺3個股本

2011-01-20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一向不在匯率上做避險的光學元件龍頭大立光(3008),「毫無意外」的在去年第4季蒙受高達3.1億元的匯兌損失,所幸有本業的豐厚獲利當後盾,單季依然繳出EPS(每股盈餘)8.29元的亮麗成績,累計全年EPS達30.16元,優於市場預期。

 

 董事長陳世卿表示,該公司的8M(800萬畫素)鏡頭已出貨、12M開始送樣,今年的營運依然維持成長。

 

 大立光昨(18)日舉行法說會,是陳世卿在去年股東會後從前董事長林耀英手中接棒以來,首度親至會場與法人面對面,加上外資高盛證券趕在法說會前夕發表了最新報告,一口氣將目標價由680元上調至1,130元,因此吸引滿坑滿谷的法人塞爆會場。

 

 對大立光來說,去年可說別具意義,在搬遷到新廠之後,全年度不僅合併營收首度衝破百億元大關,並且賺進高達3個股本。而經營階層在經過改組後,運作依然順暢,穩居全球手機照相鏡頭龍頭地位。

 

 大立光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38.79億元,季增率11.4%,合併毛利率45.8%,營業利益14.67億元,比前季成長10.5%。但受到新台幣匯率升值影響,匯兌損失高達3.1億元,稅後純益為11.13億元,反而比前一季衰退10%。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立光是以新台幣29.13元兌換1美元計算,由於今年以來匯率升值幅度已相當有限,法人評估,由於美元有機會在第1季落底反彈,因此大立光屆時不排除有匯損回沖。

 

 從產品比重來看,大立光去年超過93%營收貢獻來自於手機,維持以往將所有資源集中在手機領域的政策。若以第4季來看,5M-8M的鏡頭佔總出貨量的60%,3M和2M的比重都超過20%,唯3M的數量仍是高於2M。

 

 為因應訂單需求,大立光今年的資本支出預計為15億元,其中6億元為1,500坪新廠房的興建費用,其餘設備方面約9億元,預計明(2012)年下半年開始投產。

 

 展望第1季,由於受到工作天數減少,以及手機旺季結束,因此單季的業績將比去年第4季衰退,但陳世卿指出,衰退的幅度,則比去年第1季較前年第4季要好得多。

 

 從「光學」起家的大立光,從去年開始跨入「機電」領域,設立了1條音圈馬達(VCM)生產線。只不過,此一生產線有別於業界採用大量人工的方式,而是透過自動化生產,因此至今運作的良率和效益仍未能徹底發揮,陳世卿坦言,該公司是「選擇一條艱難的路來走」,但唯有如此,才能凸顯大立光與業界的不同。

 

大立光Q4匯兌損失高達3.1億元 2010年EPS 30.16元

2011/01/19 17:10 鉅亨網 記者張欽發 台北

 

中部光學元件廠大立光電 (3008) 在2010年營收及獲利雙雙改寫歷史新高,縱使在2010年第4季蒙受3.1億元的匯兌損失之下,第4季稅後盈餘11.13億元,累計2010年稅後盈餘40.46億元,創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盈餘為30.16元。

 

大立光電今天在台北由董事長陳世卿召開法人說明會,在外資券商高盛證券將大立光目標價調升為每股1130元的報告提出後,也推升法人出席這個繼宏達電 (2498) 被評目標價「破千元」個股法說會的意願。

 

大立光2010年全年合併營收123.51億元,營業毛利58.05億元,毛利率為47%,營業淨利46.61億元,稅前盈餘43.35億元,稅後盈餘40.4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0.16元,賺回了3個股本。

 

大立光在2010年出貨產品結構仍以手機相機鏡頭組為主,占營收比重93%,DSC鏡頭組占4$%,其餘為多功能事務機鏡頭組等鏡頭。而2010年第4季的手機相機鏡頭組產品依畫素別區分,則為200及300萬畫素各約20%,而500萬畫素以上的產品占60%。

 

大立光董事長陳世卿指出,目前配合行動裝置產品的輕薄短小設計,鏡頭組被要求設計成光圈大、鏡頭薄、感測元件密度高等方向,事實上,除了500萬畫素、800萬畫素鏡頭組產品大立光已量產出貨之外,1000萬畫素以上等產品大立光也已送板。

 

陳世卿對於今年行動裝置的影像設備需求仍表示樂觀,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張,也因此對於2011年首季的營收估算方面,僅較去年第4季38.79億元小幅下滑,毛利小幅衰退,也就是說,衰退的幅度不致於如往年那麼大。

 

對於新客戶的拓展方面,陳世卿說,目前對於韓國客戶的拓展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成果,而對於中國大陸客戶銷售方面,預計在2011年會較大幅的成長,這也正是大立光今年努力工作的重點之一。

 

大立光2011年的資本支出將超過15億元,主要是在台中的精密機械園區內的1500坪土地興建新廠,新廠將建立為地下兩層、地上4層的新廠房,營建成本約6億元,預計2012年下半年可進入量產。

 

大立光對於鏡頭對焦用的音圈馬達(VCM)產品自製的進度上,陳世卿則指出,目前大立光自製的VCM生產線仍在測試自動運作之中,如自動化生產的良率可行,才會投資第2條生產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