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1654期/謝金河:台股的下一個大趨勢在哪裡?

http://www.cdnews.com.tw 2012-01-01 11:44:00
【謝金河/專欄】 

二○一一年即將走入歷史,今年各國股市表現漲跌很不一樣,表現最強勢的是中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成熟市場以美國道瓊表現最出色,S&P500全年無漲跌,已十分不易,NASDAQ100小漲,NASDAQ小跌,美股已是全球最強勁的股市。另外,逆勢上漲的有南非,亞洲有菲律賓、泰國、印尼、而馬來西亞股市小跌,也算是不錯。 

台灣的金融股原本是今年選舉行情秘密武器,但是被歐債危機壓垮,加上「四大慘業」逾兆的貸款讓大家深感不安,台灣的銀行股分類指數從三四一.二三跌到二四六.六,跌幅達二七.七三%。今年辦理現增的銀行股,讓所有大股東全部套牢,這是這麼多年來難得一見的景象。 

跨國飲食連鎖業者表現出色 

全球股市天涯若比鄰,開始出現同類相互調整的走勢,看完了下跌嚴重的類股,回頭來看看今年什麼股票漲最多?我們意外發現各個產業中具競爭力的公司股價表現最出類拔萃,尤其是食品通路表現最突出。先從咖啡連鎖店說起,STARBUCKS(星巴克)從○九年跌到七.○六美元之後,展開漫長的多頭氣勢,星巴克股價從七.○六美元漲到四六.三五美元,今年以來星巴克股價上漲四二%。 

跨國飲食連鎖集團,表現最出色的是麥當勞(MCD:UST),麥當勞從四七.九七美元一直漲到一○○.八二美元,今年麥當勞股價從七二.一四美元起漲,漲到一○○美元以上天價,漲幅達三○%,這是難得一見大漲幅。另一家速食巨霸肯德基(YUM)也寫下五九.四八美元歷史天價,YUM今年上漲二○%,也是可圈可點。然後是可口可樂,今年也創下七○.二美元高價,今年的漲幅達五.八四%,至少跟上美國道瓊指數的漲幅。 

中國公司治理問題浮現 

最近台股量能急凍,成交量屢創新低,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下一個台股的大趨勢在哪裡?左想右想卻一直找不到答案,關鍵在這裡,從一九九○年代台灣與日本出現泡沫化調整後,我們很清楚看到中國的崛起,因此,從九○年代以後,我們常用一個觀念來看市場,也就是說從A到B,直到H,然後到T。A與B是指深滬A、B股,H是香港恆生與國企股,T是台股。過去二十年,我們把投資重點放在大中華市場,很清楚可以看到這個脈動,但是這個大趨勢,走到這裡,我們已隱約看到這個大方向,似乎走到了盡頭。 

今年深、滬B股跌幅都超過三○%,上證跌了超過二○%,深證下跌三○%,跌幅都在亞洲居首位。台股今年下跌二六%,也是前段班,香港今年下跌一七%,也跌了很深。過去最耀眼的大中華市場,如今全都了弱雞,最嚴重的是上證跌回十年前的位置,最近一度暴紅的電子書大廠漢王科技從一七五元一口氣跌到一一.一三人民幣,有下市之虞,這家公司董事長劉迎建來台演講口氣很大,如今虧損累累,股價暴跌。最近暴跌股還有一家重慶啤酒,宣稱用啤酒酵素提煉B型肝炎抗體的藥,股價炒到八三.一二人民幣,突然說研發失敗,如今跌到二八.四五人民幣,股價停牌交易。中國企業公司治理的問題開始浮上檯面,這是股價跌跌不休的主因。 

跨境投資才能贏 

台灣的投資人要成為新一輪的贏家,恐怕必項跨境,也就是說在大的跨國銀行開戶,去買全世界各國,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像是日本股市跌了二十年,但也出現一些如FAST RETAINING(UNIQLO),或工具機的FAUNO那樣的企業,歷久不衰。在南韓,你必須挑選三星電子,或汽車的現代汽車。或是稱霸南韓內需的樂天七星。在美國,你可能要去挑最有競爭力的IT企業,如PC或手機的APPLE,軟體的IBM,網路的GOOGLE,或是一二年可能上市的FACEBOOK;在食品通路裡,王牌就是麥當勞、YUM、星巴克、可口可樂;藍籌績優股則選P&G、嬌生、WALMART。在歐洲,你可能要去挑成衣之王的INDITEX(ZARA),或瑞典的H&M,歐洲食品王牌的聯合利華、達能、雀巢;歐洲汽車有賓士、BMW、福斯,精品則有HEMERS、LV、SWATCH、法國春天等品牌。 

這說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世界是平的,競爭開始無國界,像是成衣品牌的競爭,未來的世界可能剩下前三大─H&M、ZARA、UNIQLO分享的世界,今年在成衣競爭中第一個被拋出去的是在香港上市的思捷環球,從六四.四五港元一口氣跌到七.五五港元,很多二線成衣廠開始面臨空前壓力。體育用品由NIKE、ADIDAS稱霸也愈來愈明顯。中國擁有十三億人口,未來想打造民族品牌,但今年安踏從一八.七六跌到六.二二港元,李寧從三一.九五到五.九五港元,都是在這一輪競賽中敗下陣來的代表。這證明了中國的土搶打不過歐美的洋砲,這是很殘酷的事實,全世界都必須面對。 

選前救市難大漲 

現在市場以為是總統大選,兩黨僵持,或者是民進黨可能執政,台股暫時不會漲,大家把希望寄望在選後,其實競爭全球化,台灣有競爭力的企業不多,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選前政府救市,台股勉力支撐在七千點以上,不具大漲潛力,但是關鍵在元月十四日總統大選後只剩下三個交易日,然後要面對農曆年節九天休市,之後歐債問題有義大利一年期債務到期壓力,可以說是關關難過,保持戒慎恐懼的心態,是大選前最好的策略。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654期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洪耕書:有品牌才是王牌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曾經以自有品牌—佛朗明哥葡萄酒,成功席捲國內紅酒市場的陸海洋行,今年要再以自創品牌,搶攻台灣威士忌市場版圖;陸海洋行總經理洪耕書說,在競爭激烈的進口酒類市場,必須重視品牌經營,他強調,「若沒有品牌,就沒有明天」、「有品牌,才會有王牌」!

以銷售洋酒為主的進口代理商陸海洋行,成立於1997年,為股票上櫃公司—陸海交通關係企業;一手打造陸海洋行,是現年僅48歲的洪耕書。

過去,陸海洋行最令酒類市場矚目的是,以自有品牌的方式,在2005年引進「佛朗明哥葡萄酒」,結果,該款酒曾經連續多年拿下單一品牌紅酒的銷售量冠軍,累積上市至今,總銷售量更達近千萬瓶。

洪耕書說,台灣人和歐洲人對紅酒的口感並不同,許多台灣人喜歡的是「不澀不酸」,若將產品「照單全收」進口,不僅沒有特色,往往也不符國人喜好需求;因此,洪耕書特別多次前往法國酒莊,挑選符合台灣人口味的紅酒,並自創品牌來經營。

「沒有自己品牌,等於把明天讓別人掌握。」洪耕書說,過去很多類似例子,當國內酒商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將某款酒知名度打起來,結果,母公司卻把品牌代理權拿回去,在台灣新設分公司,等於以前努力讓別人接收。

此外,繼紅酒成功的經驗後,陸海洋海今年同樣要再度以「自創品牌」,分兩階段進攻國內版圖最大的威士忌酒市場。洪耕書說,第一階段是從蘇格蘭進口的「格蘭有你」威士忌,這款與英國酒廠合作、適合台灣口味的平價威士忌,已在去年11月上市,將採取「鄉村包圍城市」策略,先從台灣鄉鎮、逐漸回攻城市,今年預估銷售目標約4萬箱。

第二階段則是「都市拓展鄉村」,陸海洋行將推出高價位的自有品牌—「老酋長」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預計在今年4月上市;洪耕書說,將透過這兩個自有品牌,並邀請名人代言搶攻國內威士忌市場。

洪耕書指出,隨著經濟環境變化,消費者對酒類產品知識大幅提升,不像過去,只聽菸酒專賣店員的建議買酒,換言之,想要單純靠進口而沒有品牌,很難在國內市場成長。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