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15-09-23 01:32
  •  
  • 工商時報
  •  
  • 曾上才

 上月中上旬的人民幣匯率爆貶,頓時之間造成銀行的TRF業務重災,在第一時間,外銀業者就預估這波的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損失「至少在20億美元以上!」而金管會雖然立即出面指出該數字「失真」,但事實上,金管會在8月下旬所公布有關損失估為15億美元的數據,不僅幾乎已貼近外銀在第一時間所預估的數字,金管會上周出面對銀行業的TRF業務下出三道「行政指導棋」,更令不少國銀業者憂心,未來銀行所將蒙受的潛在損失只怕更大。

 這三道行政指導棋,已普遍被銀行業者解讀為是對TRF客戶的「紓困措施」,分別是:1.即時提供客戶相關資訊及部位情況,以讓客戶儘可能隨時有正確的資訊作即時處理;2.在TRF架構下,倘若客戶已觸及必須增提擔保品或補保證金的價格,銀行必須提供更「彈性」的機制讓客戶能應變;3.若客戶出現流動性需求,銀行應在一定的風控前提之下,提供資金融通。

 不過,這三道看似平常指導棋,卻是大有學問,而且形同將客戶的損失「轉嫁」到銀行身上。

 其一,在TRF的架構之下,上手外資銀行、國銀業者,與客戶之間的「食物鏈」關係,其實就形同產業上的批發商、零售商、客戶之間的關係,銀行業者在要求客戶提出保證金的同時,本身也必須同步和外商銀行進行外匯交割,以人民幣的TRF為例,一旦人民幣匯價觸及履約價格等各類型約定價格時,就算客戶賠不出錢,或無力追加保證金,銀行還是得向上手的外資銀行進行交割,提出保證金,倘若客戶賠得出錢來,銀行沒事,但倘若付不出錢來,銀行就得吸收全部的損失。

 對銀行業者而言,追加保證金或是補提擔保品,或許是最後一道能減少損失的方法,這個原理就如同銀行承做授信業務時,要求客戶提出不動產,或是一定的存款作為擔保品,當客戶還不出錢來時,若是這個授信案屬於「十足擔保」類型,銀行至少能透過處份擔保品,回收貸出去的債權部位。

 回到TRF商品,增提保證金要求的原理,是一模一樣的,但此時金管會要求銀行,以更「彈性」的機制,讓客戶能應變,甚至還提出要銀行用分期付款之類的方式讓客戶應變,看似容易,但實際上等於是要銀行承擔更大的損失,因為就算銀行願給客戶所謂的「彈性應變」機制,但上手銀行卻不見得願意跟著「彈性應變」鬆綁對銀行增提保證金、進行外匯交割等要求,這時,夾處中間的國銀業者,反而將成為最大的受災戶。

 或許,金管會認為,這三道行政指導棋,只是透過口頭的「道德勸說」方式進行,銀行業者應更有執行的空間與彈性,但在銀行業者看來,這種未訴諸於文字的「道德勸說」,恐怕將造成業務人員更大的壓力,若不買帳,勢將惹主管機關不悅,但買帳了,恐導致銀行加重承擔風險,但因為沒有主管機關白紙黑字的指令,因此最後等於是由業者含淚吞下,甚至會招致股東的質疑,尤有甚者,若未來新的政府團隊不認同,還可能再增加一項「違反公司治理」的罪名,讓銀行業者如何承受?主管機關所下的指導棋,最大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客訴、避免政府管理的形象受損,但事實上,此舉將產生另一更大的後遺症,並將使TRF成為國銀業者更大的夢魘,主管機關是否應三思而行,不要再徒增更多問題?

--

由於TRF是賺有限,輸無限,且有槓桿效應,所以不少購買了TRF的企業客戶,在這次人民幣跌浪中都嚴重損手。一名銀行界人士透露,有些企業客戶開始抱怨,尤其今年初才入場的新手,因未賺錢便要月月輸錢。

市場人士指,TRF其實並非遠期合約,實為變種的累計期權(Accumulator),由持有認購期權和沽出認沽期權組合而成,TRF與累計期權一樣都設有最大收益終止機制(Knock out),即當離岸人民幣(CNH)升至某水平,TRF合約便會終止,若CNH未觸及終止合約的水平,投資者便可賺取行使價與現價之間的差價,但若CNH下跌,投資者將須賠上兩倍的匯率差價。TRF一般為兩年期,每月埋單一次。

除了企業客戶外,業界指,私人銀行客戶亦因人民幣高位回落而開始輸錢,他們受累於類同的結構性產品:目標可贖回票據(Target Redemption Note),由於他們多以槓桿來投資,故輸上數百萬元也頗普遍。

由於TRF沒有向散戶銷售,所以是次散戶並不受影響,極其量只是去年購入的保本人民幣結構產品無法收取高息,僅能收取0.25至0.5%利息,或略蝕匯水。

市場人士坦言,持有TRF的企業客戶在人民幣跌勢下斬倉情況顯著。現時企業客戶較多抱觀望態度,對TRF的興趣大減,這或影響銀行費用收入,因有關收入頗為可觀。

 

〈理財〉匯損大逃殺!大摩:人民幣每貶0.1 TRF就要虧2億美元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2014-05-02 12:55:54

金管會對銀行銷售衍生性商品進行金檢後,嚴懲亂賣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的銀行,主要是人民幣今(2014)年單邊升值趨勢大幅逆轉重貶,近一年來興起的人民幣TRF,觸及大量要補倉或砍倉的價位,投資糾紛四起,大摩估計,人民幣每貶值0.1兌1美元,整批TRF每個月就要虧損2億美元,將掀起匯損的大逃殺。

TRF全名為「TargetRedemptionForward;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屬有選擇權性質的結構性期貨衍生性商品。過去投資人民幣衍生性產品,一般都是只買賣不交收遠期合約,而由於TRF摃桿效應更大,資金流轉更快,是近兩年火紅的金融商品。


但投資並不是無上限賺錢,因為合約還定有一個保護價(EKI),假設在6.2兌1美元,只要跌到這個價位,需要賠的金額差價的2倍。換言之,買TRF賺錢有限,虧錢恐怕因槓桿倍數而深不見底。
TRF的賺賠取決於人民幣離岸和執行價的高低,在簽定TRF合約時,會定出一個執行價,假設定於6.15元兌1美元,只要人民幣升值,例如升到6.1,與執行價差價500點,TRF就可以賺到合約價乘以目前主流名目本金100萬美元的合約,意即賺5萬美元。

也就是如果逼近EKI,客戶將先被要求補繳保證金或增加擔保品,一旦貶至該價位,且當初合約為槓桿倍數2倍,例如人民幣兌美元來到6.3,客戶損失的金額就高達30萬美元(100*0.15(6.3-6.15)*2)。

今年以來,人民幣大幅轉向貶值,4月報收每美元兌6.2593元(人民幣.下同),全月貶值0.65%。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更曾見6.2676為逾18個月新低,今年以來人民幣已貶值3.28%。

近年來全球的人民幣炒家都押寶人民幣單邊升值,使得人民幣TRF跟著火紅,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統計,自去年初開始銀行端銷售的人民幣TRF金額上看3500億美元,目前還有1500億美元尚未到期,亦即還暴露在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風險之下。

摩根士丹利估計,人民幣TRF執行價大多介於6.15至6.2兌1美元,所以人民幣跌穿6.2之後觸發大量補倉及砍倉盤,大摩更估計,人民幣兌1美元每貶值0.1,整批TRF每個月就要大虧2億美元。且3月中旬還預警指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2%已讓TRF持有者帳面虧損23億美元,如果再貶2%、虧損將突破50億美元。

 

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TRF)

回應(0) 人氣(2249) 收藏(0)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a534414b-543a-48c0-9347-b5ed88f36801#ixzz31O2os9Da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為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中央銀行將其分類為選擇權類的商品。相較於雙元貨幣虧損時只影響利息部分,TRF則可能侵蝕到本金,也因為這種商品的風險甚高,監理機關特別重視銀行銷售前對客戶是否做好KYC的程序。

先前人民幣匯率走勢呈現單邊升值,人民幣TRF在香港相當風行,近兩年台灣金融業TMU(金融行銷業務部門)也大力推廣,甚至鼓勵客戶炒作。市場傳言,部分銀行全年TMU獲利的貢獻度,TRF就占一半以上。但當人民幣匯率走勢反轉時,原本穩定的獲利,開始轉為損失,不願選擇平倉客戶,通常每兩周或每月要增補保證金部位,金額愈滾愈大,終於引發客訴糾紛與政府重視。

TRF交易方法,簡言之,就是由銀行與客戶「對賭」未來匯率,客戶如押對匯率方向,獲利就是「本金X匯差」;若押錯方向,投資人虧損就是「本金X匯差X槓桿倍數」,目前台灣槓桿倍數一般訂為兩倍,因此,這是一種獲利一倍、虧損加倍的投資方式。

彭日成金融詐騙案

已故美籍華裔的保盛豐集團(PEM Group)董事長彭日成與合夥人,以騙局手法,2005年起透過銀行、投信公司在台灣銷售保本連動債商品,詐取6億餘美元,是近十年來國內最受矚目的金融詐騙案。

彭日成金融詐騙行為2009年間在美國被檢舉,銀行、投信及上萬多名投資人才發覺受騙。

 

【2014/05/02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閱讀秘書/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 | 金融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649329.shtml#ixzz31O37dMT9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