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覺得要點出來一點,這一季與上一季比較大的差別是,這一季是2018年財報,因為2017底特別的差,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景德廠的驅動因素,我們的確2017年買便宜了,當時這個廠花1.8億買,用1.35億把所有藥證賣掉,但是光那兩台設備的成本就三億多了,所以怎麼算都划算,但我們當時有想到生產線後面有軟體(software),軟體是很花錢的地方,我們為何願意浪費這個錢,因為我拿掉它後去年的毛利是上去的,我們需要說明這個決定是正確不正確,17年買了他,在18年開始投資,希望19年之後他可以慢慢開始回收,這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講的一個message。
第二件事情是我們去年確實遇到價格競爭的壓力,到底發生在哪裡?其實2017、2018我們生產的批數都一百多批,沒有太大改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做擴產準備,假設目前拿到藥證的八個產品全部都要自己生產,全部都用15%市佔率去算,那我要做多少批次?是1000批以上。我不可能做1000批,大概做800批,一些低毛利的我就要踢掉,因為我知道我的廠沒那麼大,所以我們希望這幾次法說跟大家講清楚,現在其實在做成本重組的事,把過程搞清楚,如何把高毛利的東西做出來。
剛才投資人說我要做24億才能打平,那假設剛才投資人說我要做24億才能打平,那假設我毛利四成,我就賺九億六,我如果不去改善毛利結構,那我頂多打平;可是如果有機會把毛利結構變成五成,那就是另外一種故事,24億的時候就賺12億,以現在股本算就2塊多。成本很重要,但我去年只有四個產品,我根本沒有空間選擇做高毛利還是低毛利,因為有攤提存在,但我現在開始有機會做這件事情。當然中間會有辛苦的過程,不是每一個產品第一天上市都是順利的,但這是我們要投入的成本與時間,這是我們要未來一年努力發展的方向。
更長線來講,新藥也會是考量,老實說其實我很支持公司做新藥,對公司長線的經營是有競爭力的,對台灣的產業也比較好,只是就現在安成藥的成本結構,如何去支持新藥的發展又是另一件事!安成藥能不能自己做或者是利用外部資源?或是現在用安成生技治療泡泡龍新藥AC203就能打贏嗎?還是要延攬更多產品更多資源進來讓長線走得更穩更好,很多事情必須都要思考。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0178
產業動態
資料庫
2019-03-22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3/post/201903220004/%E5%AE%89%E6%88%90%E8%97%A5%E8%91%A3%E5%BA%A7%E5%85%AC%E9%96%8B%E6%94%B6%E8%B3%BC%E5%85%AC%E5%8F%B8%20%E5%B0%8F%E8%82%A1%E6%9D%B1%E4%BB%A5%E6%AF%8F%E8%82%A172%E5%85%83%E8%B3%A3%E4%BB%96%E5%88%92%E7%AE%97%E5%97%8E%EF%BC%9F?utm_source=%E4%BB%8A%E5%91%A8%E5%88%8A&utm_medium=autoPage
加陳國際藥業昨(21)日宣布,擬以每股現金72元公開收購上櫃公司安成國際藥業,收購期間從3月22日起至4月15日止。第一階段將收購安成藥43.57%股權,也就是52,435張,但最低收購量則為6,017張(占安成藥的5%)。
第二階段則是公開收購完成後,在取得安成藥業董事會及股東會同意的前提下,加陳藥與安成藥將進行股份轉換,最終由加陳藥取得安成藥100%股權,並分階段將安成藥下市及私有化。
這是台灣近年來經營者公開收購自己公司的少數案例之一,安成藥也是國內重量級特殊學名藥企業,董事長陳志明更居台灣旅美藥業「四大天王」(其他三位分別是華生Watson創辦人趙宇天、Ivax創辦人許照惠和Impax創辦人許中強)之一。這個公開收購案當然備受矚目,後續會如何演變,也是國內生技業值得關注的大事。
首先,加陳藥的主要大股東陳志明,同時也是安成藥董事長,而安成藥主要大股東也全由陳志明掌控,包括第一大及第二大法人股東Twi及Opulent,各持有24.22%及23.65%股權,至於陳志明個人及他的投資公司新陳投資,也各持有3.62%及4.94%,因此,安成藥業有56.43%持股都在陳志明手上。
此次公開收購最低收購目標5%,意即陳志明只要掌握到公司六成以上持股,就可以在股東會輕易表決通過下市及私有化。
簡單來說,這個公開收購案,就是公司最大股東想把股權全部買回及下市,並伺機找到更好時機,也許到香港或美國再次掛牌,賺第二次股票上市承銷的利益。
同樣是公開收購
安成藥和榮化、日月光、國巨案不同
不過,進一步分析這個收購案,從加陳藥的收購說明書來看,表達了若最低達到收購5%就算成功,推論這個收購案並沒有強制小股東一定要全部賣給加陳藥,也就是說,大股東陳志明並非要透過股東會強制表決並進而收購百分之百股票後下市。
因此,安成藥的收購案,作法不像去年李謀偉結合外商KKR收購榮化案,或是更早沒有收購成功的張虔生家族結合凱雷收購日月光,以及陳泰銘結合外商KKR收購國巨案。
若要對比過去國內的私有化下市案,安成藥可能比較類似六年前的力晶。當時力晶有眾多小股東沒有因為下市將股票賣掉,而是跟著董事長黃崇仁一直持股到現在。
如今,力晶已從記憶體轉型至晶圓代工,獲利明顯好轉,並預計一、兩年後重新上市,苦撐多年的小股東,也終於等到股價回升及重新掛牌的好處。
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觀察,為何榮化、國巨、日月光等收購案,都是結合外資一起做,但是陳志明董事長卻可以獨立完成,不必結合常被稱為《門口的野蠻人》的私募基金,個人獨資完成?
答案很簡單,因為陳志明是旅美醫藥產業的天王級人物,所謂天王指的不只是事業成就,更重要的是身價。
這裡先幫陳志明董事長做個簡單的數學計算題。陳董事長準備二階段公開收購公司並下市,目標至少買到5%,最多則是買到43%。因此,陳董事長最低要花4.3億元(6017張X7.2萬元)買股,如此就可以算成功,因為陳董事長已掌握足以在股東會中讓公司下市的股權。
當然,更完美的情況則是被陳董事長全部買回,如此則要花37.8億元(52,435張X7.2萬元)。
37.8億元是不是很大的數目?對小股東來說當然是很多錢,但對身價百億的天王來說,其實是蛋糕一小塊(a piece of cake)。更何況,六年前安成藥在台以248元掛牌,上市當天最高漲到351元,市值最高達400億元,當時陳志明已賣出不少股權。
如今他要以當年承銷價不到三分之一的價錢收回全部股權,這不到40億元的資金,對陳董事長來說顯然是游刃有餘、不在話下。
72元賣給董座划不划算?
兩個理由告訴你答案
因此,若安成藥確定不是一個強制收購的案子,換句話說,小股東就可以選擇賣或不賣,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小股東到底要不要以每股72元將股票賣給陳董事長?
這裡先說答案,我覺得可以不用賣,理由有兩個。
首先,安成藥身處的學名藥產業近年來確實不好,從美國到世界各地,各國政府都在積極打壓藥價,許多學名藥公司的股價都大幅修正,安成藥身處這種外在環境,即使營收有成長,但多年來難以擺脫虧損,當然很難看到前景。
只是,大股東既然想要私有化公司,必然有其後續計畫,勢必要推動公司轉型,扭轉目前受限於學名藥產業的限制。最可能的情況是,陳志明會透過更多的合併收購,引進新產品線及新人才,讓公司成為一家綜合性藥廠,如此重新掛牌才有新題材可以說故事。
例如,安成藥目前就有一家轉投資的興櫃公司安成生技,安成生技投入的是新藥開發業務,近來還有新動作,預計併購安基新藥,並延攬前順藥總經理黃文英。
未來安成藥把子公司安成生技併入的機會很大,讓安成藥不再只是學名藥廠,若未來再透過其他收購案,執行脫胎換骨的轉型計畫,應該都是可以合理預期,甚至已箭在弦上。
第二個理由則更直接了。所有人都知道,股票買賣最重要是時機點,大股東會選擇買回去的價位,絕不可能是高價區,一定是落在谷底區,至少是低價位的範圍區間,這是用膝蓋想就知道的常識。
更何況,大股東完全掌握公司內部動態,絕對比小股東清楚公司何時會轉好、何時會變壞。大股東選擇此時買回股票,最可能的情況是公司即將有轉機,或許是即將轉虧為盈,或許將取得重大藥證。
總之,經營績效很可能會好轉,如此對進場的大股東來說,才有機會將本求利、讓資金快速回收。
安成藥掛牌至今六年,每年市場都傳出即將轉虧為盈,EPS預估5元、8元不絕於耳,如今苦熬這麼多年,藥證也陸續累積達成,未來業績應有好轉機會,想必這也是大股東選擇此刻進場的重要原因。
因此,基於前面兩個理由,小股東大可不必賣股票,再撐一下就可能見到曙光。小股東唯一可能擔心的是,若公司下市,股票不透明,可能要經歷很長的煎熬。
但換一個角度想,這個擔心其實留給大股東就好了,因為若陳董事長順利將股票買回去,他的大筆資金重壓在那裡,絕對比你還著急,一定想盡辦法把公司整理好再上市,才能讓大筆資金落袋為安。小股東此時只要等著被抬轎就好,天塌下來有大人頂著,真的不勞你操太多心。
不過,在這個公開收購案中,還有部分股東對於過程感到不舒服,原因是安成藥在周一(18日)召開法說會時,釋放出來的訊息很負面,談了很多學名藥市場的挑戰,也讓隔天股價出現明顯修正。
但周四大股東就宣布公開收購,就算有溢價幅度,但相較於大部分套牢的股東來說,這個價位只是讓大家少賠一點而已。
這幾年來,生技醫藥股之所以備受市場批評,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太多股票都是在掛牌後一路往下跌,安成藥在掛牌當天創下351元的天價後,股價就一路往下跌,最低跌到51.7元,所有曾經買過的股東全部損失慘重,這其中也包括眾多壽險資金慘套在其中。
而且,大股東思考公開收購的計畫,也絕對不是一、兩天的事,如此伺機而動並選擇一個股價被打下來的相對低點,確實讓小股東心裡不是滋味。六年來,買到安成藥的股東幾乎都是輸家,沒人笑得出來。
面對這種資金實力雄厚的大股東,小股東其實極為弱勢,未來遇到天王級人物,千萬不要照單全收,因為不會是票房保證,外在的產業與投資環境都有太多變數,絕對需要仔細評估,否則最後只能淪為永遠是「高買低賣」的輸錢下場。
小股東最後能做的,也許只有抱著「不合作主義」,這也不是要表達什麼高貴的理念,只是不要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而已。
生技天王陳志明退出台灣資本市場!安成藥董事長陳志明透過投資公司加陳國際藥業,宣布以現金每股72元公開收購上櫃公司安成藥43.57%股權(較21日收盤價64.2元溢價12%),其後再啟動與安成藥進行股份轉換,完成100%收購。為完成第二階段收購,安成藥將向櫃買中心申請終止櫃檯買賣,並向金管會證期局申請停止公開發行,預計股份轉換基準日在今年第三季。
陳志明是聞名美國學名藥四大天王之一,也是回台投資的重磅生技大咖。由於美國學名藥市場產業結構改變面臨大挑戰,美國食藥局(FDA)加速審查讓新藥品取證加快,但既有產品線則面臨價格壓力,加上FDA品質管理要求提升,研發、生產成本上升,生物相似藥的發展也侵蝕小分子藥市場。在大環境惡化前提下,陳志明成為第一個退出台灣資本市場的生技天王。
安成藥產品以技術門檻及進入障礙較高之學名藥,以及美國簡化新藥上市程序之第四類(Paragraph IV)學名藥為主,主要營收來自於海外市場,惟近年面對海外市場競爭加劇挑戰,業務發展未如預期。
陳志明認為,除既有學名藥業務外,預計將投入新劑型、新分子新藥領域。惟該領域並非安成藥所長,且投資回收期更長、風險性更高,因此,為顧及其他股東權益及風險承受能力,擬透過加陳國際藥業分階段將安成藥私有化。
加陳國際藥業第一階段以每股現金72元公開收購安成藥43.57%股權,收購期間為3月22日起至4月15日止,最低收購股數為6,017,780股(約當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之5%)。
第二階段股份轉換時,股份轉換之比例設定為,1股安成藥普通股轉換為1股加陳國際藥業發行之特別股,且該特別股條件將允許特別股股東於股份轉換基準日後三個月內,申請轉換為加陳國際藥業發行之普通股。
加陳國際藥業強調,若特別股股東未於該期間內申請轉換,公司將以等同於公開收購價格向特別股股東贖回其持有之特別股。安成藥股東若願意承擔及面對未來發展之不確定性及結果,將來亦可與公司共同承擔及面對未來發展挑戰。
(工商時報)
MoneyDJ新聞 2019-03-19 11:01:27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走過去年的低潮,利基學名藥廠安成藥(4180)擬靠持續提高自有產品的廣度與深度,降低美國學名藥大環境競爭加劇的衝擊,經營團隊預期今年會有4個新產品開賣,全年也會維持3-5個新送件申請藥證(ANDA)的數量,只是公司也不諱言,面對原廠越來越多延長產品生命週期的策略,未來勢將思索更多合縱連橫策略。安成藥去年營收8.23億元,毛利率從前年40%驟降至8%,加上少了前一年度的非常態性一次收入,導致稅後淨損從2.49億元擴大至5.09億元,每股稅後淨損4.23元;公司也首度對外分析毛利率細項,其中,美國市場因價格競爭壓力,毛利率從前年42%跌至23%;台灣毛利率反倒高於均值;而去年影響毛利率最大的,來自新併入的景德因將非眼科的代工淡出,經濟規模降低,導致未分攤固定製造費用大增,出現負毛利率,拖累整體表現。
安成藥去年有全年銷售的自有產品,總計還是4項,市佔率介於10-40%,但因4個產品都是2015年上市至今,無論在價格或市佔率都面臨新競爭壓力,還有一款憂鬱症產品於去年10月上市,現還在市佔率拓展階段;而透過併購、行銷授權與共同開發取得的產品,也有HYD、CPX分別在2017/4及2018/3上市,還有併購景德取得產品線,組成目前營收的樣貌。
但這樣的產品線,在聚焦學名藥領域的公司來說,顯然廣度不足,加上公司也坦言美國學名藥廠面臨了更多的挑戰,包括未來四年即將到期的原廠藥市場規模遠低於過去十年平均,且即便美國FDA明訂了藥證審批的速度,有利縮短安成未來新品上市的時間,但同時也代表了既有產品線可能面臨更多學名藥廠競爭。
尤有甚者,來自原廠藥更趨多元的產品生命週期管理方式,像是對專利延長戰術更多、更彈性的授權AG廠、透過併購取得搭配銷售的產品等等,目的都是先發制人,墊高其他不屬盟友的學名藥廠加入戰局的有形成本。影響之下,一個是原廠獨賣時市場可能動輒10億美元,一有AG廠加入,價格先殺七折,其他學名藥廠若要加入戰局,報價恐怕得用AG廠基礎再打折,市場潛值與毛利率壓縮。
而印度、日本、中國的新競爭者,也造成市場更趨紛亂,特別是中國學名藥去年送出60張新藥證申請,即便該等廠商可能只是想享有美國取證後的中國加速審批優惠,因而真的取證後不見得會在美國上市,但就可能造成市場價格的紛亂,徒增壓力。
安成藥不諱言,面對美國學名藥市場因產業結構改變的挑戰,公司只能加強產品的廣度與深度,包括今年會有4項產品上市,另上半年會送出2個新藥證申請,全年也會維持3-5個的新品項申請案。另公司除既有口服緩釋劑型外,併購景德是要跨入更利基的眼科用藥,而與益得(6461)合作的呼吸科用藥,美國FDA規範標準也漸趨明確,安成藥也預計2021年上半年送件,跨入新領域。
法人估計,以安成藥設定常態毛利率低標的四成估算,年營收要近20億元規模才有機會轉盈,以此看來,今年挑戰仍存,接下來要觀察新品上市後的市佔率拓展與外部結盟的速度,而自身產線改善與合併景德的效益何時發酵,則是毛利率能否盡快回到常態的關鍵。
(圖說:安成藥董事長陳志明資料照片)
MoneyDJ新聞 2018-12-20 12:25:35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安成藥(4180)宣布其高血壓用藥Metoprolol Succinate ER Tablet(TWi-011)學名藥已獲得美國FDA正式核可並取得學名藥證;此消息亦激勵安成藥今(20)日股價跳空開高後,於盤中進一步攻上漲停板59.9元。
安成藥宣布,旗下高血壓用藥Metoprolol Succinate ER Tablet,已獲得美國FDA正式核可並取得學名藥藥證,將進行上市銷售的準備工作,未來將透過美國子公司在美國市場銷售Metoprolol Succinate ER Tablet學名藥。
安成藥並指出,據國際醫藥專業統計機構IMS資料,該藥品於截至今(2018)年10月為止的前12個月,於全美國的銷售金額約為6.4億美元。
《生醫股》藥證入收成期,安成藥獲利看俏
2018/10/17 08:01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安成藥 (4180) 挾著未來1年內將有約9項藥品可望陸續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其中更有5項營收潛力將超過8億元的藥品,法人預將帶動明年營運大躍升,不僅將正式進入獲利,且EPS將有不錯的表現。
上半年每股淨損1.86元,前三季營收5.72億元,年成長率僅0.55%的安成藥,由於第四季將有憂鬱症用藥Bupropion HCl ER Tablet、高血壓用藥Labetalot Tablet等藥品上市,加上高血壓用藥Diltiazem HCI ER Capsule也規畫年底交貨,明年第一季正式在美上市,預期第四季起營運將有明顯成長力道,明年在重磅藥品上市帶動營運轉盈下,昨(16)日股價呈現跌深反彈力道,一早即直奔漲停,以60.2元作收。
安成藥目前有11項產品在FDA審查中,其中5項專案可望在今年第四季、明年上半年取得FDA回覆,另6項CRL回覆準備中。
法人表示,安成藥目前有乾眼症、性功能障礙、多發性硬化症、降血壓和帶狀皰疹神經痛等5大藥品可望在明年取得藥證,該重磅藥品目前在美國市場的規模都高達10億美元以上,保守估計安成藥的市占比在10%以下計算,每個藥品未來年銷售額應可望貢獻至少8億元台幣,加上原有藥品的銷售,初估安成藥2019年營收應有挑戰30億元機會,呈現倍數成長,並開始進入獲利。
安成藥總經理劉念華今年股東會時即表示,過去幾年耕耘的口服產品,今年底到明年將逐步轉變成營收、獲利,明年產能將從一班制提升至二班制,並積極評估擴產,而針對中期動能的眼藥,該公司在2017年底併入的景德工廠,規畫明年下半年接受美國FDA查廠,預計眼藥廠2020年後就會對營收有明顯挹注。
營運漸入佳境的安成藥,去年底已取得上市許可的憂鬱症用藥Bupropion HCl ER Tablet,由於生產已獲得FDA同意,目前已交貨美國,預計10月上市,該藥品美國市場規模約8.05億美元。
另外,與外部合作的高血壓用藥Labetalot Tablet,美國市場規模約5,500萬美元,安成藥合作夥伴已於6月取得美國上市許可,預計10月上市。(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杜蕙蓉/台北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