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600壯士」解套!他靠1招倒賺300萬 網驚:一般人做不到

中時新聞網

台積電大客戶、美國繪圖晶片巨頭輝達(Nvidia)25日狂噴近25%,激勵台積電ADR飆漲12%,今(26日)在台股交易的台積電股價大漲逾4%,一度衝上568元。有網友在PTT發文表示,自己買了42張台積電,最高買在608元被套牢後,採取「愈跌愈買、分批加碼」策略,如今帳上獲利超過300萬元,因為看好後市會繼續放著,貼文一出,網友們紛紛恭喜賺大錢,還有人點出重點「一張一張的攤平 一般人做不到」。

輝達公布第一季財報及對第二季財測展望均優於預期,帶動台系供應鏈股價漲勢凌厲,其中指標股台積電周五終場大漲4.2%,收在566元。

分析師表示,台積電衝破546元「巴菲特防線」,漲到568元,已經來到相對高點,不建議此時再進場,因為短線風險偏高。

有網友在PTT發文,大方曬出對帳單,2021年11月買了1張608元的台積電,同月還買進1張593元,之後台積電股價一路狂殺,他的策略就是愈跌愈買、分批加碼,每次下跌就買進2張,一路往下買到375元,最後手上持有42張台積電。估算投入金額近2千萬元。

他說,當初設定往下跌就買進,不考慮現金股利,均價大概在475元左右,目前未實現損益加上現金股利等,帳面獲利大概300萬以上。「即使考量營利衰退,目前本益比都還是在歷史低位,所以基本上會繼續放著,反正長期都還是看好」。

貼文一出, 引發網友驚嘆連連,「厲害高手 逆向加碼」、「了不起 我是砍在3字頭...XD」、「其實你的錢買房地產賺更多」、「我用100股 你用一張 我們之間的差距太大」、「標準的閒錢投資 這跟本多不多 沒關係 就是看好 分批往下買,這種買法 就是怕戰爭而已」、「能這樣買真的很有紀律,很多人都忍不住」。

--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85017675.A.0C2.html

又到了六月鳳凰花開的季節 我兩年前買入的兩張NVDA也即將畢業 2024/1/19 的$400 covered call 隨著Jensen 的AI iPhone 時刻 即將劃下句點 https://i.imgur.com/jRFccCG.jpg

https://i.imgur.com/V0KvVu8.jpg

在這難熬的兩年熊市裡 持倉的成長股曾經暴跌-90% 之多 倉位面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而在這些煎熬的夜晚 陪伴我的 只有老黃的NVDA 和 石川零 是老黃教會了我 做人千萬不可以放棄 就算是-90%的成長股 也會有漲回來的一天 如今NVDA即將畢業 離我而去 我將未來傳承給PLTR跟UPST https://i.imgur.com/T4txUx4.jpg

希望這兩隻AI 概念股 薪火相傳 永不熄滅 在此勉勵跟我一樣的散戶 最後引用投資大師查理芒果的名言 Time in the market beats timing the market

 

大陸網紅基金頻翻車 只因過度All in

大陸A股的行業類股輪動快速,使得押寶單一類股或單一類股指數的「AII in投資」,意外造就不少年度網紅基金,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類股大漲一波過後,若來不及下車,反過來又導致網紅基金的績效頻頻翻車,引發大陸投資市場關注。

 

證券時報報導,網紅基金行業化、指數化投資的背後,一方面是基金經理人能力圈過窄造成依賴,另一方面則來自基金公司的默許甚至鼓勵,在公募基金行業內卷競爭的背景下,此類產品的工具性質使其能夠在上萬支基金中被客戶快速識別。

 

不少基金行業人士強調,由於缺乏可持續與可複製的投資邏輯,若不能拓寬能力圈,單一策略的網紅基金會階段性釋放其有效性,也會階段性出現失效,加大基金績效變差的風險。

 

「第1季財報看全年」這是基金經理人研究上市公司得出的一個小定律。其實,對基金持有人而言,基金經理人第1季或者前半程的表現,也基本決定著所持基金的全年績效能否多收三五斗。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21日,全市場主動型基金的年內最佳收益率已接近60%,是來自銀華基金旗下的銀華體育文化靈活基金;排名第二的是來自東吳基金旗下的東吳移動互聯基金,年內收益率接近50%;位居第三的則是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體育文化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46%。

 

從基金的名稱上來看,基金產品均具有鮮明特點,即行業主題,且偏向文化傳媒互聯網。截至今年第1季末,這3支基金持倉的核心品種為「AI(人工智慧)+傳媒」,傳媒主題基金也成為今年基金績效大戰的核心玩家。

 

往前追溯可發現,在白酒基金讓位之後,醫療基金與半導體基金迅速搶位,沒多久新能源行業主題基金則搶得C位,而如今,基金持有人眼中的「小甜甜」已變成傳媒主題基金,在頻繁的行業風格輪動之中,簡單粗暴的單押投資,也一次次地打造出網紅基金經理人。

 

華南地區的一位基金經理人說,現在行業裏面很多人都看得很通透,把主動型基金做成類行業指數基金,下猛藥效果更好,這種現象既有投資者過分看重短期績效的需求,也有基金經理因市場輪動而求存於市場的需求。

 

基金經理人「AII in」某個單一賽道,往往獲得超越同行的績效,甚至拿到冠軍,不過盈虧同源、路徑依賴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深圳地區某公募基金的一位研究總監坦言,基金經理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路徑依賴的問題,尤其是當基金經理人透過某種熟悉的投資方法獲得領先的績效優勢後,大概會在後續的投資中延續風格,最終導致盈虧同源。

 

一次風口上的成功豪賭,對年輕基金經理人形成後續投資的路徑依賴,是極為明顯的,上海地區的一位公募基金經理人因AII in新能源賽道而在2021年獲得全市場冠軍,成為頂流網紅的他,時隔兩年的持倉依舊集中於新能源。

 

類似的情況,也曾發生在AI+傳媒上。數年前,一位年輕的基金經理人在單押互聯網傳媒賽道後,奪得了基金行業的年度冠軍並成為2015年的公募一哥。不過,之後市場轉熊市,該基金經理仍繼續重倉傳媒賽道,導致基金淨值大幅下跌,最終遭到公司解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