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出不去、進不來、吃不飽、搶著要的台灣壽險業

  • 2012-08-01 01:15
  •  
  • 工商時報
  •  
  • 本報訊

 英國最大保險業集團英傑華(Aviva)日前不顧台灣金融監理機關金管會的反對,以168字的新聞稿,宣告與舊愛第一金分手。網路上流傳的哀怨名句:「為什麼在一起需要兩個人同意,結婚還要爸媽點頭,分手卻只要一個人做決定?」拿來形容此一事件,倒也十分生動貼切。2008年1月第一英傑華人壽(現在的第一金人壽)正式營運時,不但得到爸媽(金管會)的祝福,小倆口也信誓旦旦要天長地久。那知「婚後」不久,就因經營理念不合,英傑華放出要分手的訊息,恰似「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但金管會對於英傑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相當不諒解,堅持不答應。這是外商壽險公司「出不去」的情況。

 在另一方面,法商安盛(AXA)集團於5月間向金管會遞件申設在台分公司,卻被金管會拒絕。安盛集團於1993年和澳洲商國衛合資設立安盛國衛人壽,集團總部於2001年決定撤出台灣市場,將4萬多張保單出售給全球人壽,但安盛國衛人壽在台營業執照還在。安盛集團2006年併購瑞士信貸集團下Winterthur保險事業,進而取得瑞泰人壽,次年就把瑞泰人壽賣給中國人壽,這是安盛集團第二次離開台灣。安盛集團這次捲土重來,以英屬百慕達商安盛人壽為主體,申請在台設分公司之所以被拒絕,原因是金管會對於安盛集團進進出出的作法十分感冒。這是外商壽險公司「進不來」的情況。

 兩家外商壽險公司「出不去」或「進不來」,金管會的決定,外表上看似大相逕庭,但其實無論「出不去」或「進不來」,基本原因都相同:金管會不希望外商壽險公司「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增加市場的混亂,因為壽險業本質上應是長期經營的行業,而且台灣的壽險市場已經是個「吃不飽」的市場。

 2011年全體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受經濟成長趨緩與前一年高基期影響,創近10年來的首次衰退,較上年同期減少4.5%。壽險業者受困於近十多年來利率持續走低,因而產生「利差損」,尤其多年前推出的高利率保單,更是許多經營已久的壽險公司最大的痛。並且,由於保障型壽險保單性質屬於長年期負債,在國內卻沒有足夠的長年期資產(例如20年期、30年期公債)可以投資,藉以達到「年期對稱」(Duration Match)。

 遙想十大建設時期,政府發行鉅額長年期公債,業者購買公債,以公債利息為準,發行相對應的保單,笑稱當時甚麼都不做也都可以獲利。近幾年來由於政府公債發行餘額已經瀕臨上限,以致公債發行額不敷各界所需,壽險業者賺取國內利差的時代已經回不來了,因此目前有高達37%的資產配置於國外,雖然賺了國外的「利差益」,但常因匯率變動賠了「匯差損」。

 此外,業者原先採用第四回合經驗生命表,多年來由於國人平均餘命延長,死亡給付延後,業者還有「死差益」可以填補「利差損」、「匯差損」。今年7月1日開始,採用第五回合經驗生命表,為反應平均餘命延長,有關死亡保障的險種,保險費率降低,而使這部分的死差益減少;至於醫療險、長期看護險等險種,為反應平均餘命延長,保費必須提高,此類保單的銷售,在一開始可能會施展不開。因此,保險業繼續成為「艱苦行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1年底壽險業有將近新台幣12兆元的資金,卻只有4,319億元左右的淨值,而且虧損42億元,但已經較2010年虧損215億元有大幅改善。淨值比率偏低,財務體質脆弱,連續數年虧損,獲利前景看淡,本業這樣艱困的行業,卻還有人絡繹於途,爭相投入,乍看之下,實在令人費解。

 坊間盛傳,12兆元資金的運用,所產生的龐大周邊利益,才是吸引人爭相投入的原因。例如:超過7,000億元的股票投資,成為證券經紀商極力爭取的衣食父母;而壽險公司從養地到不動產完成開發,整個流程裡的資金運用,更「造福」許多相關行業的業者。另外,保險公司龐大的業務員人力,也是不可忽視的通路資源。因而,這個艱困行業,除了被政府接管的國華人壽情形特殊,其他公司經營權易手的情形這些年裡仍陸續發生,尤其像南山人壽這種經營健全的公司,更引起各方人馬競逐。若非保險局對於股東適格性訂定規範,否則「搶著要」的情況可能還會更熱烈。

 綜言之,保險業由於其保險給付屬於長期負債,且保戶若主動解約更有相當程度的保單價值損失,因而若干壽險公司,其經營雖有虧損,也不致有「擠兌」之虞。於整體市場已趨飽和情況下,除非外商壽險公司有長期經營承諾,否則主管機關採取行政措施,使之「出不去」或「進不來」,恐難避免。整個壽險市場雖然「吃不飽」,個別公司卻隨時有人「搶著要」,看似充滿矛盾,其實背後自有一套故事。主管機關宜對業者加強監理,莫讓冰山底下的巨大冰層,撞毀了鐵達尼號郵輪。



〈分析〉外國和尚難敲台灣鐘!外商壽險錢歹賺掀出走潮!
2012/07/27 10:20 鉅亨網 記者陳慧琳 台北 

目前留在台灣的外商壽險公司,不含合資公司,共有11家,由於外商壽險在台賺不到錢,近期再掀起撤走潮,英傑華(AVIVA)昨(26)日大動作發布聲明稿,表示將退出台灣保險市場,除了英傑華集團,包括紐約人壽、宏利人壽、保德信人壽等,均傳將撤出台灣。

金融海嘯後,外商壽險大舉撤台,包括ING安泰、保誠、全球及南山人壽,之後還有美商萬通集團出脫三商美邦持股,大都會人壽先賣給國票金不成,最後嫁給中信金;今(2012)年將再掀起第二波出走潮。

台灣壽險市場一年有新台幣9000億元到1兆元的新契約保費,但外商壽險公司經營近20年,竟搶不到10%的市場,目前留在台灣的外商壽險公司,不含合資公司,共有11家,去年全年合計新契約保費833億元,市占率才8.4%。

壽險業面對10年低利率環境,加上台灣高利率保單造成的利差損壓力,同時,壽險殺價吸金搶市占率,讓外商壽險公司根本搶不到通路,在賺不到錢的窘境下,外商壽險公司紛紛求售。

2008年由第一金與英傑華集團合資成立的第一金人壽,成立才不過幾年,英傑華就多次宣示要走的決心,英傑華先是傳出在英國證交所公開表示撤台,昨天更透過公關公司直接發聲明稿給媒體,證實退出台灣市場,但其合資的另一半第一金,根本不知情。

不只英傑華集團擬撤資離開台灣,先前市場也有傳言指台新金擬併紐約人壽、元大金擬併宏利人壽、保德信人壽與華南金旗下華南銀可能將採「合庫模式」進行三階段合併等,被點名者均不願對傳言有所回應,但若「傳言」成真,光是這幾年,就有將近10家的外商壽險出走。

英傑華高調喊撤 第一金錯愕

 

英傑華正式對外宣布撤離台灣保險市場,但能否離開,還得看金管會態度。
(彭博資訊)
英國最大保險業者英傑華(AVIVA)昨(26)日發布新聞稿,對外宣布將退出台灣市場,這動作金管會與合資夥伴第一金事先都不知情。英傑華高分貝宣告想撤資,創下外商壽險公開槓上主管機關首例。

英傑華2008年與第一金成立合資公司第一金人壽,目前股本22.5億元,英傑華持股49%。早在2010年,英傑華便對外釋放有意撤資消息,但被金管會以違反長期經營承諾而不准撤資,創國內史上外商壽險想退卻退不了的首例。

第一金人壽目前有效保單約10萬件,投資型保單為最大宗,占首年保費高達80%,次為房貸壽險,約占8% 。第一金人壽董事長簡明仁、總經理林元輝昨均強調,保戶權益不受任何影響。

英傑華昨天委託公關公司發布的聲明只有短短168字,文中提到,退出台灣市場是為落實專注高成長市場的經營策略,強調「已向金管會申請批准」。

英傑華高成長市場總裁Simon Machell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將重心放在少數高成長市場,並使經營更有效率。退出台灣市場有利集團資產組合最佳化及財務收益最大化。

英傑華決定撤台已逾1年,一直等不到金管會同意,昨日使出「撒手鐧」—主動發布新聞稿,不僅第一金高層錯愕,第一時間急著聯絡英傑華卻碰壁,連金管會也事先不知情,獲知消息後,立即去電第一金了解情況。

至昨天晚上為止,第一金透過英傑華委託的公關公司,並去電新加坡及大陸等地,試圖尋找英傑華高成長市場總裁Simon Machell及亞太區總部兼中英人壽總裁Eric等人,想要了解英傑華的態度,但都沒有任何回音。

第一金高層表示,昨天一直未能聯絡到對方,不了解英傑華為何如此做,也有人質疑英傑華的作法相當不智,認為雙方還沒有找出解決方案,就大動作發布新聞稿,對第一金是個傷害。

第一金認為,英傑華出其不意,突然發布新聞稿的動作,讓他們有被將一軍的感覺,不能不顧另一個大股東,就自己跑,英傑華應想想是否對其商譽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2/07/27 經濟日報】


金管會火大 痛斥:誠信在哪?

英商英傑華(AVIVA)發布新聞稿表明要退出台灣市場,惹毛金管會。金管會保險局昨(26 )日表示,AVIVA不跟金管會溝通,而是透過媒體披露,非常不恰當;且「AVIVA不遵守當初來台的長期經營承諾,誠信在哪裡?」

保險局副局長陳開元表示,英傑華不論要進要出,都要有充分的理由來說服主管機關。監理機關也是有尊嚴的,「你這樣欺負台灣的監理機關,國際上會怎麼看你?」

對於英傑華表示退出理由是「依據其經營布局與投資報酬策略規劃出的結果」,暗指在台的投資報酬率不佳。陳開元說,公司經營不好,自己要先檢討。

若英傑華找好接手對象,金管會是否仍不允許退出?陳開元表示,這是假設性問題,還是希望英傑華與第一金好好談,時空環境改變,說不定雙方可以繼續合作下去。

陳開元表示,英傑華如果要走,接手者須符合大股東適格性,也就是類似南山案的「五大原則」,包括保障保戶及員工權益、資金來源須符合法令規定、有專業經營能力、對併購公司有長期經營承諾及有財務能力因應未來增資需求。

今年4月,英傑華亞洲總部便行文給金管會,表達希望退出。金管會5月回函,要求英傑華先跟合資夥伴第一金先談好處理模式,再跟金管會講。

陳開元說,5月回函至今,英傑華都沒跟金管會聯繫,亦未說明股權該怎麼處理,就透過媒體說要撤離台灣市場,非常不恰當。陳開元表示,英傑華要來時,提到3年計畫、5年等拓展業務計畫,但來台兩、三年就想撤走,「金融機構講出來的話,就要有誠信。」

對於英傑華要走,保險局長黃天牧也曾表態:「外資要來就來,要走就走,對台灣的保戶公平嗎?」外資保險進入台灣市場時,都有長期經營的承諾,「若要離開,當然要請他說清楚。」

【2012/07/27 經濟日報】



新聞幕後-來或走...誠信是最大考量

  • 2012-07-27 01:14
  •  
  • 工商時報
  •  
  • 彭禎伶

 安盛人壽(AXA)申請要進台灣,被金管會駁回,至今仍不放棄,還在努力溝通;英傑華人壽處心積慮要離開台灣,卻走也走不掉,外界看來,保險局的監理怎會「想來的進不來,想走的不能走」?其實保險局在乎的只有「承諾」兩個字。

 安盛人壽這次是第三度申請要來台灣發展,且以分公司架構,前兩次離開,都有些保戶問題沒有處理妥適,這次又只以資本額較低的分公司模式重回台灣,重回的理由說不清楚,更重要的是,保險局認為安盛人壽先前未處理好對台灣保戶的承諾,這次守信、負責的可能性又有多高?

 英傑華人壽是英國極資深的大型壽險集團,卻來台不到3年就要棄守,雖說可能是與合資方理念不合,但就保險局而言,大型金融業要進軍任何一市場,都應有透徹的市場調查及評估,選定合資對象也應是三思後的決定,現在只以理念不合及市場成長性不足,當成退出的理由,保險局難以接受。

 最重要的是,每一張保單至少都是6年以上的承諾,當初保戶將資金交給壽險公司,多少都有評估公司的品牌,現在大股東或外商壽險公司說走就走,等於是對保戶失信,且若先前銷售的保單在多年後成為財務上的壓力,外商已離開,最後還是台灣自己要解決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