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躲肥咖」,國內美籍人士棄存款、買金條。據統計,上半年我國金條進口較去年大增逾百分之卅;銀行業者透露,除工業生產需求增加,確有不少來自「躲肥咖」的客戶買盤。 財政部統計,上半年我國黃金條塊進口九點六二公噸,與去年同期的七點○五公噸比較,大幅成長百分之卅六點四五。 銀行主管說,美國政府海外追稅的「肥咖條款」七月上路,擁有台、美雙重國籍的「有錢人」不願把錢存在銀行,而是分批購買小規格金條,「目的很清楚,就是要逃避美國政府的追稅」。 不少達到美國稅務居民申報門檻客戶,趕在六月底結清國內存款帳戶,轉而購買金條、珠寶及房地產等商品,徹底脫離金融體系。 尤其,銀樓比銀行更不易被查稅,估計銀樓的金條銷售量更可觀。銀行業者發現,今年以來,一台兩(約四點八萬台幣)、一英兩(約四萬台幣)的金條,銷售量明顯成長,且第一季銷售優於第二季。 業者說,依洗錢防制法規定,現金交易達五十萬元,銀行就要申報;「聰明」、手腳快的有錢人,因要同時規避銀行的大額通報系統,及美國「肥咖」,只好「化整為零」,分批、小量買進小規格的金條。 業者表示,二○一一年九月國際金價飆到每英兩一千九百廿美元天價後反轉走跌,迄今跌幅逾百分之卅;今年金價雖反彈一成,但投資性買氣仍弱,今年金條進口大增,似乎不是投資需求。 尤其,隨著美國海外追稅的「肥咖條款」上路,黃金條塊進口需求跟著增加,尤其是五、六月分,進口量各為二點二公噸及三點一公噸,是月平均的二、三倍。 「肥咖」七月一日上路,七月金條進口成長趨緩,單月淨增零點七七公噸。 業者表示,一般而言,「有錢人」在銀行都有租保管箱,客戶把買來的金條、外幣現鈔等直接存入既有的保管箱;但這波肥咖資金大逃亡,保管箱業務未因而受益,出租率維持在原水準。 但業者認為,肥咖們不可能永遠撤出金融體系,「除非他們永遠不賣黃金、不賣房子,否則終究必須把錢存到銀行。」 |
美國公民棄籍潮 創紀錄
根據美官方於週三所公布的統計顯示,今年放棄美國公民的數量,將打破歷史紀錄。就連持有雙重國籍的美國歌手蒂娜特娜(Tina Turner),也在這波放棄國籍潮的名單上。
特娜雖長期旅居於瑞士,但甫於去年4月才領取瑞士國籍。但即將上路的肥咖法案(Fatca),迫使特娜在不久的將來,必須放棄美國國籍。
根據美財政部統計顯示,今年第3季放棄美國籍的人口達560人,使今年度迄今為止,放棄美籍的人數,就達2,369人。
這個數字與2011年全年度的1,781人相比,為33%的成長幅度。當年度的「棄籍潮」,已破歷史紀錄。光今年前半年,就已打破2011年全年的數量。美國公民的棄籍潮,已為不可逆的趨勢。
美國為全世界,除了非洲小國厄利垂亞(Eritrea)外,唯一會對旅居海外公民,課徵境外所得稅的國家。就算這些所得的發生地點,與美國毫無地緣關係可言。此項將於明年7月上路的法案,稱為肥咖法案。
美國這幾年的棄籍潮,是在該國政府近來開始打壓其公民停泊在境外的所得所至。甚至在瑞士伯恩的美國大使館網站上,還列有「放棄國籍」的選項。許多放棄美籍的公民,通常持有瑞士或加拿大等雙重國籍。但近來類似肥咖等法案,迫使許多美國公民直接放棄國籍,以免被課徵高稅率。
根據肥咖法案的條文,如果美國公民,存放於境外銀行的款項超過5萬美元,境外銀行必須通報美國的相關單位,或是自動扣除30%的紅利、利息、以及其他款項,並匯入美國財政部的國庫內。
這項嚴厲的稅收法案,使許多外國銀行,不樂意與美國公民產生業務往來。因為這些銀行,將被迫依照美國的財政法規營運,這對銀行業而言,為額外的營運成本。
如此的制度,對旅居於海外的美國公民,造成不必要的困擾。甚至因找不到肯配合的銀行,無法擁有正常生活。
躲美國追稅 台灣肥咖現金大脫逃
|
|
||
美國「肥咖條款」今年初生效,後年起,與美國簽約國家的金融機構,都要向美國通報「在海外美國人金融資料」,供美國政府查稅。私人銀行理專透露,為避免被美國追稅,有錢又有美國籍的「台灣肥咖」正進行有史以來最大一波資金撤出潮;這些資金趕在通報生效前,逃離金融機構,紛紛湧入不動產、貴金屬及收藏品市場。 銀行說,擁有美國籍及綠卡的台灣人,保守估計至少卅萬人,雖並非人人都是真正的肥咖,但只要有一百名高資產族,自銀行、壽險或基金公司中,每人搬出一千萬元,就是十億台幣,估計這波撤離金融機構的資金將達五十億元至一百億元。 一名不願具名的私人銀行理專透露,他有名大客戶,年初就將大保單解約,並自帳戶中調出不少錢,說是跟朋友搶買高鐵青埔特定區附近的透天厝,兩個人「一買買一排」;由於這名客戶有美國籍,理專猜測,他買房地產的用意,應是要躲避「肥咖」追稅。 會計師指出,美國政府透過「肥咖」,要全球金融機構申報「美國客戶」資料,但「不動產不是金融帳戶資料」不須申報;近期的確有不少「台灣肥咖」將資金轉到「不會申報」的資產中。除了不動產外,還有「實體」貴金屬和藝術品等收藏品,後兩者也不用申報;但因為黃金價格一路跌,買黃金的大戶明顯較少。 根據「肥咖條款」,銀行自明年起,就要判別「滿五萬美元」帳戶,是否為美國人所有。有理專透露,有些具美國籍的客戶「化整為零」,將原先一個「大帳戶」,拆成都是五萬美元以下,這樣就可避免被銀行判讀追稅。也有大戶跟理專抱怨,「以前想當美國人,是因為怕中共打飛彈,沒想到,現在老美比共產黨還可怕」。 |
降低存款避稅 轉為不動產珠寶
【王郁倫、蕭文康、陳瑩欣╱台北報導】美國即將開始對海外美籍人士追稅,擁有美國籍還不到1年的主機板廠高階主管Tim表示,自己正在研究肥咖法令,而身邊不少擁有台美雙重國籍朋友,也陸續研究避稅方法,由於存款是最簡單的查稅方向,很可能會將存款轉為不動產、珠寶或轉到不同親友戶頭裡。目前台美無邦交,未來須視台灣政府配合提供資料程度而定。
他認為,美國或許財務窘迫,但不影響各國人民取得美籍的信心,因為要看各人移民美國的考量。而T君觀察,身邊有一些特別有錢的客戶朋友,確實有提過考慮取得稅制較友善的第3國家國籍而放棄美籍,因有錢人拿其他國籍不難。
放棄美籍不見得划算
Larry年輕時赴美深造後並工作多年取得美國籍,目前是半導體廠總經理,妻子與小孩仍住在美國。他說,自己拿到美籍約20年,面對美國政府追稅,認為還是誠實申報為上策,因為美國人的海內外所得都要課稅,即使放棄美籍,總資產還是會被清算且要課15%的資本利得稅,不見得划算,「該繳的逃不掉,所以不會考慮放棄美國籍」。
37歲的Lisa在洛杉磯從事人資管理業,她認為法律應該不溯及既往,有錢人自然會找其他避稅管道,如果台灣政府完全配合美國執行肥咖條款,那麼台灣低稅率、吸引投資的誘因就不存在,「而且我繳稅給美國政府,台灣政府也無法受惠,無法照顧到台灣人。」她並說,既然最後自己的稅都交給美國,「那我反而會考慮放棄台灣籍,寧可轉去日本或中國投資。」
Lisa也批評,美國大企業像蘋果、臉書都在開曼群島設公司,逃稅早就逃得遠遠,而且他們都有養專業的遊說專家,歐巴馬惹不起這些人,只能挑中產階級這個軟柿子來吃,中產階級當然要自己想辦法因應。
棄籍逃稅 被抓到恐坐牢
長期在美者屬申報範圍 小心誤踩地雷
【陳瑩欣╱台北報導】美肥咖條款上路,會計師表示,美國政府是「玩真的」,即使放棄美國籍,也都可能被嚴查追稅,情節嚴重者,甚至會有牢獄之災並遭驅除出境。此外,美國稅法有「無辜第3人」條款,即使自己是不知情的人頭戶,若被查到有海外資產,照樣要乖乖接受處罰,恐成肥咖條款最大受害人。
申請除籍前先追稅
洛衫磯僑務委員、會計師林清吉表示,已有美國籍的僑胞想要「放棄美國籍」避稅,但難與美國資產、子女生活圈脫鉤,美國國稅局近年來已決定針對有意放棄持有綠卡(長期居留權)的民眾以「有逃稅意圖動機」的理由加強追稅。
德勤會計師陳光宇說,棄籍者若是被抓到惡意逃稅,除了補稅加罰款以外,嚴重還要坐牢並被驅逐出境。
林清吉說,肥咖條款有「自首」和「抓到」兩種不同程度的處罰,就算是自首的人,雖可免去牢獄之災,仍需精算過去8年來海外的資產最高值,並繳最高27.5%的罰金,很多還在申請程序綠卡的民眾因為肥咖條款太可怕,主動放棄申請美國居留權。
林清吉表示,美國國稅局「玩真的」,早就料想到有人想用棄籍避稅的手段,會在美籍人民申請除籍以前,先做追稅,若沒有把該繳的稅、該受的處罰走完,也無法完成棄籍動作。
人頭戶須補稅申報
林清吉說,最近在美國舉辦的幾場肥咖演講,台下戴鑽錶、金戒指的人一堆,個個憂心忡忡,這些人都有危機意識,可能還不是受肥咖條款衝擊最大的對象。美國稅法有「無辜第3人」條款,即使自己是不知情的人頭戶,若被查到有海外資產,在肥咖條款追稅下,照樣要乖乖接受處罰。
如果有美國籍的民眾父母利用他的戶頭理財,就可能會成為被肥咖申報的對象,即使沒有逃稅動機,仍有補稅申報的義務。
陳光宇說,長期在美逗留的外國人也被美國國稅局設計在肥咖條款申報範圍中,只要3年內在美待超過183天,就會被金融機構申報資產,如果有好心的婆婆媽媽飛到美國幫女兒、媳婦坐月子帶小孩,即使沒有美國籍,也很可能誤踩肥咖條款的地雷。
投信生存戰 盼政府伸援
|
|
||
美國的肥咖條款將上路,投信業者表示,雖此條款主要是針對美國籍身份者追稅,但若國內金融機構無法完成簽訂相關協議,造成境外基金被扣稅,勢必將引發贖回潮,尤其投資美國相關基金的金額相當高,這影響層面將超乎預期。 投信業者主要業務來源就是銷售基金,其中,境外基金的引進銷售是主力之一,而基金投顧業者更是只有靠銷售境外基金成為收入來源,一旦肥咖條款上路,而國內金融機構未與美國簽訂相關協議,不但是境外基金投資人受影響,投信投顧業者更面臨生存危機。 業者期盼政府能出面協助相關事件的處理,畢竟這是跨國性的問題,而屆時主管機關若需要業者配合的事項,也將會盡全力配合,以求能把衝擊及損失降到最小。 基金投顧業者指出,因境外基金投資人具有台美雙重國籍的不少,為了因應美國肥咖條款上路,內部會先研議,是否有成立相關專案小組的必要性,針對客戶的資料與後續的溝通等著手進行,以避免美國肥咖條款真正上路後,造成過大的衝擊。
【2012/10/08 經濟日報】 |
全文網址: 投信生存戰 盼政府伸援 | 財經焦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415301.shtml#ixzz28lQ74gsm
Power By udn.com
n 美肥咖條款 掃到境外基金
經濟日報頭版:明(2013)年將上路的美國肥咖條款(FATCA),影響層面正在擴大。據金管會了解,國內金融機構若未依FATCA規定跟美方簽訂相關協議,國內金融機構銷售的境外基金,將被加課30%的稅款,境外基金投資人權益將大受影響。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到今年7月底止,國人投資境外基金的規模高達2.4兆元;其中,投資地區包含美國的基金金額,至少有1.3兆元以上,影響層面相當大。美國政府祭出肥咖條款,正式名稱是「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要求全球金融機構向美國政府通報美國人的金融資料,以供查稅。FATCA明年上路後,外國金融業必須跟美方簽訂「外國金融機構(FFI)協議」,配合提供美國客戶資料,執行上將加重金融業的負擔與困擾。
研調處評析: 本訊息對銀行對基金銷售手續費收入將形成負面影響,也將造成銀行作業成本的增加,就基本面來說,是偏向負面的影響,至於影響程度應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只是未來在基金銷售上的難度可能增加,尤其是美國地區的基金。美國肥咖條款(FATCA)的內容是,國內金融機構若未依FATCA規定跟美方簽訂相關協議,國內金融機構銷售的境外基金,將被加課30%的稅款,境外基金投資人權益將大受影響。由於國人透過銀行信託資金投資境外基金時,是以銀行的名義(信託架構所有權人已移轉到銀行)投資,因此,只要是投資跟美國市場有關的境外基金,投資人獲利都會縮水。舉例來說,某境外基金投資美國股市,包括蘋果股票,如果蘋果配發股利時,股利所得就要被扣30%的稅,基金淨值就會受影響。投資人想贖回基金時,資本利得同樣也會被扣30%的稅,投資收益大幅縮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