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政府應正視壽險業經營難處
精實新聞 2012-12-06 09:50:04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為防壽險業炒房,金管會今年以來數度出手,從近一個月商辦標案分傳停標看來,確實已收到初步成效,不過,在全球低利環境恐延續好一段時間下,關了壽險業資金去化的一道門,如果沒有對應開了新窗,壽險業將面臨越來越艱鉅的大環境挑戰。
一家壽險業動輒幾千億、甚至上兆的可運用資金,要找常態的去化管道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此波金管會利用「此嚴彼鬆」的資本適足率調整,被市場解讀是希望引導壽險資金「棄房轉股」,如果單就該政策宣布以後台股的表現看來,似乎真有點救市的影,不過,在希望壽險資金對台股上漲、經濟建設有些正向貢獻前,確實也得先正視他們所面臨經營的困境。
從幾大壽險的資產配置看來,中大型壽險如國泰、新光、富邦、中壽(2823)等,投入台股的資金比重大概都落在7-12%間,整體壽險業投入台股的比例還低於該平均,該比例確實不算高,不過追本究因,為何壽險業不敢大壓台股?其實不乏長期資本適足率穩定性的考量,特別是在目前全球對金融業資本管制趨嚴下,台股又屬相對波動性較大的市場,壽險業在資本配置上得將風險放在收益考量之前,因此即使投入台股,也只能選擇低貝他值、現金股息概念股的防禦類個股,不敢大壓。
這也說明了壽險業為何這麼喜歡買地買房,起碼在穩定的觀點,房市可能優於股市,假設能賺取優於台股定存的穩定租金收益率,就是一個壽險業不錯的資金去化管道。當然,金管會此波將放寬壽險業計算資本適足率的標準,未來帳上有價證券可採半年均價計算,降低短期股市波動的衝擊,這一定會對激勵壽險業加碼投資有所幫助,但其他配套仍還有持續開放空間。
如業者提議的海外投資放寬、素地開放適度鬆綁等,都是業界想出自行解套之道,著實值得主管機關參考。以海外投資放寬方面,主要還是考量海外固定收益市場的深度及廣度,即使目前收益率也受到低利環境衝擊壓縮,但至少有足夠的胃納量;對壽險業者來說,如果台灣的公債或公司債有足夠的籌碼且合理的收益率,當然也希望留在國內,至少不用負擔匯率風險,但無奈就是台灣債市的容量確實還不足以消化壽險業的可觀資金去化規模。
而國泰金(2882)先前建議,在確定長期開發的前提下,放寬部分長期開發素地的「閒置」標準,這也是實務面值得思索的方向。就實際情況來說,要壽險業得標素地後在6個月內完成規劃、取得建照,9個月內正式開發,本來就有其難度,特別是動輒幾百億元的投資,自然需要多方思索,這部分如果能與限制壽險業短期進出素地買賣一併考量,或許可收既引導壽險資金投入中長期建設、創造就業機會,又避免炒地嫌疑的疑慮。
也許有人會說,壽險業也是一般的產業,政府或許不該給予特別的保護,但壽險業手上的資金多數來自保戶保費,其中,不少也是退休基金,以重視市場機制的美國處理AIG個案來說,也有大到不能倒的考量,而國內主管機關自然也知道保險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因而在處理保險業退場上格外謹慎,但如果不能正視壽險業面臨資金去化管道的窘境,難保壽險業不會成為下個「慘」業,到時全民得付出比國華人壽標售更高的成本,恐就得不償失了。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1e62e40c-a4f3-4476-9aa0-6fbce006d539&c=MB06#ixzz2EEvfILKM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保險7禁令切忌矯枉過正
|
|
||
金管會基於保險業穩健經營等考量,再度對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祭出7大控管措施,加上先前對銀行辦理不動產放款,採取諸多管制措施,打炒房、穩定房價的立意良好,但過程中也須注意,不宜矯枉過正,以免影響金融機構業務發展,甚至對拚經濟產生反效果。 國內景氣不佳,行政院主計總處10月底大砍全年經濟成長率(GDP)至1.05%,被外界戲稱「九降風」,主計總處23日將發布全年最後一次GDP預測,外界擔憂會不會出現「連十降」。政府為了挽救低迷的經濟,陸續推出多項振興政策,包括吸引台商回流、鼓勵壽險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帶動經濟成長。 尤其國內民間資金充沛,政府相關部會都希望能導引投資,提振經濟,金融主管機關配合政策,在將龐大的保險資金導入公共建設上,不遺餘力,但在積極導引壽險資金帶動經濟成長的成果尚未顯現下,主管機關在控管保險業投資不動產上,倒是展現高效率,頻頻出招。金管會在8月修改規定,將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收益率標準,從1.875%提高到2.125%,日前再度修正規定,對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祭出7大控管措施,包括投資收益率大幅提高到2.875%、投資商用不動產5年內不得移轉所有權等。即便在業者反對下,金管會仍火速公布從19日生效,市場預期在7禁令下,年底前保險業將全面退出不動產市場投資。 金管會嚴控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用意,是基於穩健經營考量,並避免保險資金加入炒房,但也不能忽視保險業龐大資金去路的問題,若不准投資國內不動產,在投資大陸地區有價證券、買海外不動產上,又有層層的限制,那麼保險資金到底能投資什麼?保險業高達12兆元的資金,這些保戶的錢運用如果沒有去路,無法獲得合理效益,對保戶是一種損失,保險公司因此增加的利差損,也無助財務健全度,相信這也不是保險監理的本意。 壽險資金主要來自廣大的保戶,壽險資金加入炒房行列,絕對要禁止,但保險業的資金去路也要通盤規劃,主管機關在「一禁一放」之間要多加衡量,不要讓保險資金被迫存放銀行閒置,包括保險業投資海外不動產及大陸地區有價證券等限制,都可積極思考適度鬆綁。保險業者認為,跟國外相比,台灣商用不動產租金收益率其實並不高,僅有2%上下,日本及新加坡不動產租金收益率,分別有4%到6%,但因主管機關相關限制下,保險業只能投入國內不動產,也間接助漲房價。為舒緩保險業龐大資金的出路,主管機關在限制投資國內不動產的同時,也應同步放寬其他的資金運用限制。 除了保險業,最近一年來,金融主管機關為配合打炒房政策,也對銀行辦理不動產放款從嚴監理。根據銀行法,商業銀行辦理建築放款的總額,不能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究竟那些項目必須計入上限計算,金融主管機關的認定愈來愈嚴,連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的不動產放款也須計入,最近有不少銀行業者向金管會反映,限制愈來愈嚴,導致多家銀行放款業務大受衝擊。 根據媒體報導,房貸業務量不小的合庫,從9月開始就不做房貸業務,最近雙子星案向銀行詢問貸款,銀行也無法承接。政府鼓勵台商回流,但如果連蓋廠房這類興建案的融資,銀行因30%上限問題無法提供融資服務,對拚經濟反而有負面影響。 保險業投資、銀行業放款,是經濟發展的必需品,應扮演更積極正面的角色,金融主管機關在監理上,可以多加思考,不能老以「防弊多於興利」的心態,才能讓金融業的資金發揮正面功效。 【2012/11/21 經濟日報 |
全文網址: 保險7禁令切忌矯枉過正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512933.shtml#ixzz2CpdTUNzm
Power By udn.com
觀察站/關門不開窗 濫頭寸恐暴增
|
|
||
壽險業競相投資不動產,讓不動產價格愈炒愈高,金管會出重手阻止,並暗示短期不要再投資不動產市場。壽險業龐大資金無處可去,金管會關了壽險業一道門,應積極幫業者開一扇窗,壽險業才能有健全的發展。 今年股票市場表現疲軟、債券價格又處於歷史天價,壽險業資金紛紛轉往房市,主要是房市價格有撐,且具備固定的租金收益,對壽險業而言,算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不過,台灣商用不動產租金收益率低,約只有2%上下,業者還是紛紛投入,主要是主管機關限制業者只能買台灣的不動產。放眼國際,日本不動產的租金收益率有4~6% ,新加坡也有6%,主管機關是否考慮開放壽險業也能投資國外不動產,讓壽險業更有效運用資金。目前保險業的國外布局非常有限,只有大陸與越南兩地。 保險業資金來源來自廣大的保戶,資金成本很貴,以大型壽險公司而言,成本大約有4~5%,如果不積極運用,擺在現金部位或銀行定存,就會持續虧錢。 主管機關一定要趕快推出配套,幫壽險業資金尋求更多元的去路,開放投資海外不動產是一條路。否則資金無法去化,擺在帳上變成濫頭寸,才是壽險公司更大的風險。 【2012/11/20 經濟日報】 |
全文網址: 觀察站/關門不開窗 濫頭寸恐暴增 | 壽險買樓遭管制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3/7510402.shtml#ixzz2Cif7D3wC
Power By udn.com
「新六條」禁令祭出!壽險投資不動產短期趨冷
精實新聞 2012-11-15 07:46:56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金管會再對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祭出「新六條」!包括提高不動產收益率下限至2.875%、出價時就得符合標準、購買素地10年內不能賣,且須附有承租戶同意書、不能購買預售屋、不動產投資案董事會須逐案授權等。業界預料,此將使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意願更趨冷。
事實上,金管會近年對保險業投資不動產已數度祭出新禁令,也引發業界不滿,惟為防範保險業出高價買樓買地引發的連鎖效應,金管會昨日再度從嚴規範相關投資,並丟出所謂的「新六條」,緊縮保險業的不動產投資。
首先,將不動產收益率下限提高0.75個百分點至2.875%,且不得有兩年的緩衝期,須在出價時就符合標準。
其次,為了避免保險資金短進短出,新規定還明定,保險資金購買素地10年內不能賣,且購買素地須附有承租戶意向書;購買商辦大樓也同樣5年內不能轉售,並限制不得購買預售屋。
而目前不少保險業的董事會對投資不動產是採概括授權,保險局也規定,未來要逐案授權,等於加重董事會責任。外界也預期,新的禁令最快11月底上路。
業界評估,新規範影響最大的包括提高投資收益率下限及不得短進短出,如此一來,不僅縮小了壽險業可投資的不動產標的,多少也會影響壽險資金的運用彈性,短期內壽險業應會淡出不動產的標售,長期是否讓過高的精華區房價下修,值得觀察。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67cd2918-2917-482d-8dfc-a7509e1b7020&c=MB06#ixzz2CFbuOnWB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