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列一般事業廢棄物 廢五金可進口 環團憂重演二仁溪汙染
我國《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將有重大修改,環保署在9月2日發出預公告,並在10月2日進行一場公聽會後,目前已進行到隨時可正式公告施行的階段。在此修改中,包括了廢電線電纜、廢變壓器/電容器、廢電腦等12項俗稱廢五金的混合五金廢料,從有害事業廢棄物改列為一般事業廢棄物,從此可以合法進口。
擔憂此舉不但使目前國內仍未完整的有害事業廢棄物管理制度雪上加霜,而大量進口的廢五金也將使二仁溪悲劇重演,加劇國內環境負荷。包括看守台灣、台南社大、主婦聯盟、地球公民、綠色陣線與立法委員田秋堇等民間團體,28日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開放,更希望環保署能懸厓勒馬取消公告,先正視國內廢棄物的總量管制。
民間團體表示,環保署對此重大改革異常低調,不論是只公布在環保署自家網站上,或是排除了民間團體、只找相關產業舉行公聽會,都有黑箱作業的嫌疑,當民間團體發現此事,已面臨隨時可以公告實施的階段,因此他們緊急召開記者會,更要求環保署暫緩公告,「就算是公告了也可以撤回或是不實施。」地球公民執行長李根正強調有此前例,民間團體不會輕言放棄,因為此修改恐怕導致當年二仁溪的污染事件再次重演的悲劇。
花了42億還清不完 二仁溪殷鑑不遠
回收廢五金,從其中提煉貴重金屬是否為環保署口中的「高科技煉金術」?回顧遭受廢五金重傷害的二仁溪,已經花了超過42億的經費,但至今仍未整治完成,可謂得不償失的全民共業。因此民間團體擔憂,此次開放進口廢五金將使惡夢重演。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說明,60至80年代,台灣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廢五金拆解中心。而在1970年初期,一位商人開始在台南灣里地區展開廢五金回收,20多年來當地居民露天燃燒廢五金,甚至將廢棄物直接推進河裡。直到1983年才遭加拿大勞長春博士檢測出當地的空氣中戴奧辛含量高達0.2ppm,為垃圾焚化爐周界空氣中戴奧辛濃度的數億倍以上,同時二仁溪的水質與河畔土壤也受到重金屬的嚴重污染。
當民眾開始反對後,相關產業變陸續移到中國的貴嶼,也造成孩童血鉛等公共衛生問題,受全球矚目。如今卻要在將其迎回國內,令民間團體憂心。「電子廢棄物掩埋場在哪裡?」「相關配套措施的政策環評呢?」黃煥彰提出質疑。立委田秋堇認為,若有心協助目前淪為世界電子垃圾處理中心的中國,應該做的是提供技術,而非運回台灣。
台灣自身難保 廢五金處理難 目前管制不周全
雖然環保署表示,國內業者的技術已有提升,與當年二仁溪事件時大不同。但目前國內事業廢棄物一年產生約1800萬噸,即便目前號稱有82%已做到再利用,仍須耗費土地資源與能源。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便指出,廢五金即使以合法方式處理,仍會對環境帶來負擔。包括貴重金屬需要用酸去溶解或採電解精煉,所產生的廢酸廢水需要處理,處理過程會有汙泥,處理過的廢水也會有重金屬。而非金屬部份更有很大部份為塑膠,大多含有溴化阻燃劑,其脂溶性的特性,容易累積在人體內造成損傷。而沒有回收價值的塑膠,會送去掩埋或焚化,其中PVC塑膠所產生的就是世紀之毒戴奧辛。
綠色陣線林長茂展示照片,舉出日前才在泰山親眼見到一座地下工廠,不但廢五金露天堆放,而焚燒產生的廢氣也長期困擾著鄰近的林口居民。林長茂指出,而類似的非法業者目前仍多,以地下工廠或甚至露天處理者,環保署與地方政府都無能力妥善管理。如今要再開放進口,只怕將有更多衍生的問題難以處理。
謝和霖更說,環保署近年不斷推動「填海造陸」,顯示國內對此無力處理更已經找不到廠址了,但謝和霖認為「填海造陸」將毀壞海洋生態與海岸景觀,造成更大的問題,並非好的解答。
進口公害拼經濟? 也衝擊國內食品安全
民間團體舉出管理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的國際公約「巴賽爾公約」,當中以提防「出口公害」、「就地處理」有害廢棄物為核心精神。但環保署現在卻以將廢五金改列為「一般事業廢棄物」來解禁,此舉卻等同於是「進口公害」,民間不禁以「瘋了」「精神分裂」來批判,大罵馬政府居然以「有害廢棄物拼經濟」,實在悲哀。黃煥彰指出,2002年郝龍斌面對電纜業要求開放,都有道德勇氣斷然拒絕,目前沈世宏卻主動一口氣開放12項,真是大倒退。
主婦聯盟秘書長陳曼麗指出,目前食用油問題受到關注,但政府要守護食品安全,應該由福衛部與環保署等部會一起聯手合作。陳曼麗表示,廢五金政策的錯誤,將全面影響空氣、水源,污染農地,最後還是將衝擊全民健康。謝和霖指出,廢五金改列一般事業廢棄物後,便可以往農田魚塭堆放,黃煥彰亦擔憂可能化為爐渣,造成更大的問題。
對環保署修法讓12項五金廢料准許進口之質疑
前言
全球消費者的手機、電腦、電視、音響與列印設備使用與更換頻率不斷增加,歐洲和美國電子廢物增長速度從每年3%上升到5%。電子廢棄物從2009年的5,000萬噸,一舉攀升至7,200萬噸以上,加上科技技術突飛猛進,新材料不斷引進,更讓廢棄物後段處理難度愈來愈高,同時中國和印度的電子產品市場也非常繁榮,亞洲每年估計產生了1,200萬噸的電子廢物。另外手機和電腦是淘汰與升級最快的電子產品,手機的平均壽命只有18個月,是數量最大的電子廢物。
在美國一年有1.3億的手機被廢棄,而造成6萬5千噸電子廢物。「電子廢棄物」(E-Waste)是指各類消費型電子設備或儀器,在達到其使用年限告終後成為廢棄物,大多數電子產品內既包含許多重金屬、塑膠等有毒物質,所以許多國家就把手機與電腦等相關產品判定為有害事業廢棄物。
環保署進期將提出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修正草案,最大變革在將廢電線電纜、廢電壓器、光碟片、通訊器材、電子零組件、廢電腦、廢家電、廢印刷電路板及其廢料等12項混合五金廢料,原為有害事業廢棄物;放寬認定為一般事業廢棄物。環保署官員指出,放寬認定標準後,這12項五金廢料就能合法進口,擴大國內再生業者料源。環保署官員表示,國內資源再生業者的技術相當先進,卻苦於缺乏回收料源,不少業者乾脆出走到大陸,新標準上路後,將有助國內再生產業發展。
對環保署修法讓12項五金廢料准進口之質疑
一、國外的電子廢棄物處理技術非常先進﹐但為甚麼要讓開發中的國家來處理呢?
美國每年約有50%~80%的電子垃圾被出口到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而日本每年廢棄的100萬台家用電腦中,以正規管道回收煉製率不到10%,絕大部分都輸送給了發展中國家。美、日等國家研究發現,雖然電子廢棄物處理技術非常先進,但考慮其整體產業鏈建構成本,尤其是外部成本,如儲放空間、空氣、河川與土壤污染等成本,還不如把這些電子廢棄物送到發展中國家處理更划算。
電子廢棄物處理需經回收或外國進口經運送至中游處理場所進行拆解、分類、粉碎、篩選等處理程序後,再送入熔煉廠,提鍊純化出金、銀、鉑、鈀等貴金屬及單一金屬,再供應下游相關銀樓業或鍊銅、鍊鋁、薄膜濺鍍廠工業原料所需。美、日的人力與土地成本高,另外拆解是種高危險行業,外國工人的工資、保險和福利都會上昇﹐一旦出現工安事故企業很可能血本無歸。
二、電子廢棄物開放對環境與產業之影響作細部評估與配套措施是否進行政策環評?
回顧2002年,業者曾向經濟部工業局及環保署提出建議,目前處理技術及污染防制設備皆已提昇,處理過程並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要求政府重新開放部分規格混合五金廢料,即不含油脂廢電線電纜進口,以維生計。當時環保署廢管處回應,國內產業所需銅原料,尚不需仰賴進口廢電線電纜作為料源。此外,混合五金廢料規格多達五十八種,此例一開,其他規格廢五金者如要求比照辦理,要求開放進口,將後患無窮。因此在未就環境與產業之影響作細部評估並提出配套措施之前,環保署不會考慮開放進口。
現在環保署只提出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修正草案,最大變革在將廢電線電纜、廢電壓器、廢電腦、廢家電、廢印刷電路板及其廢料等12項混合五金廢料,放寬認定為一般事業廢棄物。環保署官員指出,放寬認定標準後,這12項五金廢料就能合法進口,擴大國內再生業者料源。環保署對外部成本如儲放空間、垃圾掩埋場、空氣、河川與土壤污染等是否有作細部評估與配套措施?環保署這項政策,基本上已違反台灣環境基本法的精神,環境基本法第三條『基於國家長期利益,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均應兼顧環境保護。但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對環境有嚴重不良影響或有危害之虞者,應環境保護優先』。
十年來也許冶煉技術進步了,但相對的材質變得更複雜,污染物質也更複雜。為什麼郝龍斌署長認為會後患無窮;1項都沒開放,而沈世宏署長認為進進口有毒廢棄物可增加再生業者料源,一次就開放12項?
三、違反巴塞爾公約的核心精神
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於1989年草擬、1992年正式生效。它是一控制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的國際公約。
第八次締約國大會(COP8): 於2006年11月27日在肯亞奈若比召開,鑒於大量的電子產品更新週期越來越短,電子廢棄物多達每年五千萬噸,故本次大會重點議題即在探討不斷增多的電子廢棄物(e-waste)處理與管理策略。最後大會除作出數項決議外,並發表《奈洛比宣言》,包括如下重點:
1.推動電子廢棄物清潔生產技術、綠色設計以及減少電子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
2.鼓勵已開發國家將技術轉移給開發中國家;鼓勵國家、區域以及國際間採取行動,推動電子廢棄物的無害化管理。
3.經由建立健全的國家政策、法律以及認真執法,改善廢棄物的管理。
4.防止電子廢棄物非法運輸。
巴塞爾公約主要在於減少有害廢棄物的產生,並避免跨國運送時造成的環境污染,並提倡就地處理有害廢棄物,妥善管理有害廢棄物之跨國運送,防止跨國間的非法運送行為,並提升有害廢棄物處理技術,促進無害環境管理之國際共識。
巴塞爾公約的精神在於提防世界各國「出口公害」,『就地處理』有害廢棄物是最核心的精神,而台灣環保署卻修法要「進口公害」。
四、電子廢棄物掩埋場在那裡?
台灣環保署的決策,竟然是用行政命令直接把有毒廢棄物改成一般事業廢棄物,讓台灣成為處理電子廢棄物的世界工廠。龐大體積的電子廢棄物需先拆解;來獲得其中最有價值的晶片、銅、銀、金等,而其他廢棄的有毒金屬往往被任意傾倒在鄰近地區,通常就在農田或甚至飲用水源的周遭。環保署政策竟然選擇犧牲全民乾淨的土地、河川與空氣品質換來少數財團的利益。
回收1噸(1000000克)電子廢棄物約可提煉出300克黃金、1公斤銀、150克銅。但經拆解大量電子垃圾何去何從?
環保署沈世宏署長告訴人民,台灣每年有380萬到700萬立方公尺不適合燃燒的廢棄物、爐渣、營建剩餘物,須進行最終處置,但國內公營及民營掩埋場大概三至四年就會達飽和。台灣面對龐大的電子垃圾其妥善掩埋場在那裡?
我們更質疑環保署沈世宏署長目前積極推動的『填海造島』計劃,未來將成為世界各國龐大的電子垃圾的掩埋場?
五、電子廢棄物陳倉暗渡的毒源
電子廢棄物中有毒污染物質主要包括來自電路板、電子零件等之電子廢棄物因電鍍而含有氰化金鉀,重金屬類污染物鈹、汞、六價鉻、鎘、鉛、鋇,塑料相關污染物聚氯乙烯(PVC的製程需加入含有機錫、鉛、鎘的安定劑,以及含鄰苯二甲酸二脂的塑化劑)與溴化阻燃劑等。
以鉛為例,鉛被使用在印刷線路板的焊料中,另外鉛的氧化物則被使用在陰極射線管中。即使非常少量,鉛的洩露仍然會導致兒童的智力損傷,還會傷害成人的神經、血液與生殖系統疾病。印刷線路板中的另一要素是通常被使用溴化阻燃劑(85%的電子廢物,包含溴化阻燃劑)。溴化阻燃劑是一種環境賀爾蒙,孕婦體內如果溴化阻燃劑含量偏高,會影響到嬰兒的學習、記憶能力與動作的協調能力,另外溴化阻燃劑還會影響甲狀腺與荷爾蒙分泌系統,在拆解過程中的一些粉塵顆粒物也會對工人的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遺忘的歷史教訓
一位工人不到五分鐘就拆解了一台美國的掃描器。電動螺絲刀噌噌卸下外殼,榔頭幾下敲散架字,剪刀把連接線路剪斷,然後用鉗子把細節部分的鋁合金零件和塑膠件分離開來,電腦鍵盤,起子一撬,按鍵就像炒豆一樣一顆顆崩落下來。這是台灣二仁溪廢五金年代對黃金歲月的深刻記憶。
二仁溪近出海口流域,從50年代末開始,早期以露天燃燒廢電線、電纜,再以酸冼來回收銅為主,漸漸的回收種類增加,舉凡電器廢料、IC板、電話交換機…等。舉例來說進口8噸的電話交換機廢料大約值48萬元,可提煉出100兩的鈀,一天一個工作組可獲利30萬元。但為了萃取重量百分比不到0.1%的鈀,每月一個工作組要處理2400噸的廢料,然而焚化後不但造成的空氣污染(含有劇毒的戴奧辛),廢酸則深深的污染了二仁溪,所遺下大量的灰燼、爐渣、廢棄物一車車往二仁溪倒。在廢五金全盛時期灣裡近80%的人口與此行業有關,並沿著二仁溪蔓延到茄萣鄉、湖內鄉與仁德鄉,白天的灣裡像個髒亂的大垃圾場,夜晚的灣裡則黑煙裊裊。
民國72年7月加拿大勞長春博士檢測結果發現土壤中含2ppm、空氣中含0.2ppm的戴奧辛,這樣的毒性己超過適合人類居住的安全界限。同時由衛生署環保局研究指出灣裡地區在62年至71年間癌症死亡人數增加45%,先天性畸形兒發生率是2.13%,高出本省發生率0.669%甚多。灣裡地區無腦畸形嬰兒發生率高達1.06%,台大醫院的相關報告為0.112%。
75年在二仁溪囗與喜樹地區發生綠牡蠣事件,牡蠣含銅離子高4,000ppm(國家標準值為100ppm)。而當時灣裡地區,廢五金酸洗廢液含銅離子高85,000ppm,鋅離子31,000ppm,鎳離子20,500ppm,遠超過水污染防治法放流水標準規定含銅量3,000ppm、含鋅量500ppm以下。除了過高的銅離子外,根據農委會調查報告,二仁溪河口的鋅、鉛、鎳、汞、鎘等重金屬皆超過天然海水含量的五倍以上,對水產生物的危害比銅離子更嚴重。
民國90年環保署環境檢驗所針對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淡水河、頭前溪、中港溪、朴子溪、二仁溪、高屏溪、東港溪十條河川,進行魚類多氯聯苯濃度污染調查,顯示中、北部河川屬輕度污染,南部為中、高度污染,多氯聯苯在魚體累積濃度,由高至低依序為肝、腸、卵、皮、肉。 這項長達五年的研究,抽樣魚種有八種計七十九條,包括吳郭魚、大鱗鯔、烏魚、大眼海鰱、虱目魚、鯰魚、泰國鱧魚、北陵魚等,其中吳郭魚為十條河川共通的魚種,依多氯聯苯的含量來看,這十條河川都遭受多氯聯苯的污染。若以吳郭魚肉多氯聯苯含量看,高屏溪、二仁溪、新店溪是全台多氯聯苯污染最嚴重的河川,濃度各為178、130及65 mg/g, 其中在二仁溪方面,吳郭魚肝臟多氯聯苯濃度高達989mg/g,直逼衛生署訂定的1,000 mg/g安全容許量。
在二仁溪捕獲的大鱗鯔、吳郭魚肝臟多氯聯苯濃度,多數超過我國食品衛生標準,而二仁溪大鱗鯔的卵多氯聯苯平均濃度更高達4,015mg/g,超出安全標準為四倍多。
六○至八○年代,台灣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廢五金拆解中心,隨著台灣人力成本的上升,環保意識抬頭,拆解業已無利可圖,於是台灣拆解業開始外遷。全球電子垃圾,80%被運到亞洲,而其中90%進入中國,其他地區如印度、巴基斯坦、尼日等落後國家,中國於是成為世界電子廢棄物處理中心;主要處理地區在大陸汕頭市附近的貴嶼鎮與台州。根據2007年汕頭大學對貴嶼165名1~6歲兒童的血鉛水準進行調查研究顯示,貴嶼鎮郊區的小孩,血中鉛濃度竟超過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所定標準的兩倍以上,兒童血鉛含量高,其中81.8%的兒童出現鉛中毒症狀,中度鉛中毒者達到24.4%。同時從貴嶼鎮機械粉碎工廠排水道的沉澱物中,除了重金屬外,更發現共43種同族的多溴聯苯,它們是最常被用作電子產品中的溴化阻燃劑。
面對這歷史,台灣與中國黃金歲月的悲歌,台灣政府各部會用於二仁溪出海口附近流域週遭污染清除費用前後已超過30億,然至今尚未清除完畢。除了多處污染區尚待整治,二仁溪的底泥污染也完全沒有被清除,這個教訓告訴台灣人,少數人的財富;不應當建構於犧牲乾淨的空氣、土地與河川換來。同時錯誤的決策不但違反世代正義,還會對後代子孫留下『痛土悲歌』。
參考資料:
-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綠色和平科學組在其實驗室對樣本進行分析及負責撰寫此報告。關於綠色和平科學組的簡介,請參考鏈結:〈http://www.greenpeace.to/〉。
- 綠色和平:《電子廢棄物回收在中國和印度:工作場所和環境的污染》,2005年。
- 彭琳、霍霞、徐錫金、張源、丘波:《電子廢物回收拆解污染對兒童血鉛的影響》,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5年。
- 黃煥彰:《戀戀二仁溪》,看守臺灣,200212
開放廢五金進口?環團轟:瘋了
作者: 湯雅雯╱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0月30日 上午5:30中國時報【湯雅雯╱台北報導】
環保署擬修改《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把12項有害事業廢棄物的混合五金廢料,如廢電線電纜、廢電腦等,改列為一般事業廢棄物合法進口,引發環保團體重炮抨擊「簡直是瘋了」,強烈反對環署開放電子廢棄物進口,「別讓台灣將成為世界級廢五金垃圾場!」
環團更質疑,開放政策將讓財團大賺黑心錢,恐加劇農地重金屬汙染、綠牡蠣再現。
環保署係9月在官網預告修正《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10月舉辦公聽會,環團也質疑環署「黑箱作業」,僅邀請廢棄物相關業者,未邀請任何環保團體前來討論,環署並預定年底就公告實施。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吳天基表示,公聽會廣邀社會大眾,包括環團,「環署大門永遠敞開,只怕他們不來」,且電子廢棄物絕對不可能拿來填海造陸,請環團不要模糊焦點。
他指出,考量台灣資源短缺又以電子產品為出口導向,環署經過3年研究,研議適度開放部分混合五金廢料進口,扶植資源再生產業發展。環保署強調,目前尚在公聽會意見整理階段,環署將嚴格把關,業者須提清理計畫審查核准,並依規定上網申報廢棄物的清理流向。
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指出,國內事業廢棄物一年高達1800萬噸,儘管政府號稱再回收利用率高逾8成,但許多都是會汙染土地的事業廢棄物,如爐渣、焚化爐底渣等,環保署在填海造陸外又要開放進口電子廢五金,「是嫌台灣廢棄物還不夠?」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黃煥彰說,廢五金曾造成二仁溪極大汙染,台灣於1993年禁止廢五金進口,沒想到環保署現在卻大開倒車,「一口氣開放12項廢五金,簡直是精神分裂、瘋了」,當初二仁溪花了10多年、42億元整治,現在問題都還沒解決,又要進口公害圖利業者。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廢五金中的有害物質包括汞、鉛、溴化阻燃劑、聚氰乙烯等,燃燒會產生戴奧辛等,長期吸入會致癌或損害大腦和神經系統,環保署走回頭路,讓土壤重金屬汙染更嚴重,乾脆改名為「工業局」、「環境不保護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