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連鎖餐飲 業績爆香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歷經多年的努力和耕耘,本土餐飲品牌總算熬出頭了!外食人口大幅成長,再加上原物料成本大幅上漲,給了連鎖餐飲業加速拓點的好機會,去年國內餐飲市場兩大品牌王品和爭鮮,雙雙交出營收爆衝三成的佳績。

 

受惠去年景氣成長,全台連鎖餐廳的營收明顯成長,根據經濟部統計,2010年全台餐飲業營收達3,4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12%。其中,連鎖餐廳營收成長幅度最高約7.32%。

 

各家連鎖餐廳當中,王品集團去年兩岸合併營收達70.9億元,年增率達34%;以迴轉壽司起家的爭鮮集團表現也不俗,去年集團營收66億元,年增32%;其他本土餐飲品牌的營收也成長二至三成。

 

除了王品及爭鮮之外,鼎泰豐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香港鼎泰豐去年下半年才獲得米其林殊榮。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表示,鼎泰豐從來不問獲利,只追求品質進步,把品質做好,生意自然會好,香港鼎泰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過去讓加盟主做,現在收回自己經營後立刻就得獎。

 

目前,鼎泰豐在全球擁有近70家分店,保守估計,年營收應該已突破百億元;但如果單就台灣、香港及美國的直營店來看,去年營收超過10億元。

 

楊紀華表示,去年鼎泰豐才開了新竹店,明年10月,還會再開一家台中店。至於海外授權部份,泰國店也計畫在明年開幕。

 

看好餐飲業的前景,三商行及南僑在多年前就已跨足餐飲業,成果也十分亮眼。除大型的連鎖餐飲業之外,走特色料理及主題式婚宴的餐飲品牌也有不錯的表現。

 

以台式料理聞名的欣葉餐廳,及泰式料理在台灣頗受好評的瓦城泰統集團,去年營收也都大幅成長,成長幅度接近三成。另外,以主題式婚宴起家的典華餐飲集團,最近就計畫從婚宴跨足飯店經營,在台中及台北開設婚宴旅館。

 

【2011/02/07 經濟日報】

--

產地通餐桌 大趨勢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餐飲市場千變萬化,近來,全台吹起一陣環保樂活風,如何吃得更健康、更安全已成為全民運動,民眾未來到餐館消費時,服務生不僅替客人點菜,可能還要兼負講解食材出處的責任,將食材產地和餐桌連結,餐廳業者也必須提供食材來源出處的書面資料。

 

台灣本地產的蔬菜、雞肉、豬肉及海鮮將成為市場上的大熱門。為了確切掌控肉品的品質,並穩定食材成本,國內餐飲業已悄悄進行上下游整合。

 

以鼎泰豐為例,所使用的雞肉來自花蓮的簽約農場,完全按鼎泰豐要求的規格飼養,牛肉、海鮮也都由長期簽約廠商提供。

 

三商巧福也是採取同樣方式,三商巧福所使用的酸菜和辣椒,都是來自彰化合作的簽約廠商,雙方合作十多年;為了完成上下游整合,三商巧福併購了一家製麵工廠,自己製作麵條,提供旗下所有餐廳使用。

 

蔬食風盛行,台灣連鎖餐飲業霸主「王品」也看上這塊市場,新推出的品牌「舒果」,試營期間就已造成轟動,單月營收就達3、400萬元,讓王品團隊大為驚豔。

 

【2011/02/07 經濟日報】

--

鼎泰豐 堅持傳統味道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

圖/經濟日報提供鼎泰豐能有今天的成就,成為世界級的餐飲品牌,董事長楊紀華表示,最大不同之處是追求品牌永續經營,不只是經營餐廳,而是經營一個中華美食的品牌,鼎泰豐不只賣美食,也賣中華文化。

他指出,守住傳統,也是另一種抓住消費者口味的方式。

 

鼎泰豐做的是小點,是擁有百年歷史傳統的中華美食,只要守住好味道,把品質守住,就是最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美食。

 

但要守住傳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鼎泰豐花了上億元打造中央廚房,所有食材都不計成本購買最高等級;為了留住優秀員工,薪水也比一般餐飲業多一倍。

 

楊紀華表示,為了維持品質,鼎泰豐從來不在意到底開了幾家分店,也不會追求高獲利,再去創造其他品牌。鼎泰豐最在意的,是如何提升服務水平及食物的品質,員工們有沒有得到合理的待遇,但只要把這兩件事做好,生意自然好。

 

鼎泰豐對開新店或海外授權,一向採隨緣態度,以台灣的鼎泰豐為例,一定要等到有適合的管理人才出現,擁有合格的員工,才會考慮開新店。

 

【2011/02/07 經濟日報】

--

欣葉 將台菜推向國際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欣葉餐飲集團總經理施劭偉。

圖/經濟日報提供談到發揚台菜,在北京已有據點的欣葉餐飲集團,可算是台灣餐飲業的代表。為了進一步將台菜推向國際,欣葉集團正計畫前進歐美。

欣葉集團總經理施劭偉表示,台灣因為歷史因素有幸成為中華美食聚集的地方,大陸各省美食經過台灣廚師變化後,成為更精緻的新台灣料理。

 

欣葉是一家老字號台菜餐廳,為了讓台灣美食走向國際,近幾年,欣葉積極走向國際,繼日本、北京店之後,也在新加坡設立據點。

 

為了維持台灣料理的美味,欣葉也和僑委會合作,提供國外經營中餐廳的僑胞們廚藝訓練,如果有機會也不排除和海外僑胞合作,在海外設立更多分店。

 

未來,台灣可以成為中華料理的研發中心,提供在海外經營中式餐廳的僑胞全方位的援助。

 

近幾年,欣葉除了台菜外,還開了呷哺呷哺涮涮鍋、咖哩匠、蔥花及101食藝軒等餐廳,吸取更多經驗,將台灣料理做更多變化,吸引更多不同客層。

 

【2011/02/07 經濟日報】

--

南僑 靠創意端出特色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南僑集團董事長陳飛龍。

圖/經濟日報提供南僑集團能夠在餐飲市場打下一片江山,董事長陳飛龍源源不絕的創意,及對美食的堅持功不可沒。

陳飛龍表示,「經營餐飲業,不要一直想可以開多少家店或是賺多少錢,只要是美食,消費者喜歡吃,就算無法複製,也有開店的價值。」

 

陳飛龍表示,餐廳包含了一個地區或國家的文化,對本土餐飲品牌來說,如果本土市場都站不穩,海外市場的發展也有限。未來,勢必將有更多國外知名餐飲品牌來台挑戰,先在台灣試水溫,再前往大陸發展。這些國外餐飲品牌擁有跨國採購優勢,再加上國際級名廚加持,台灣餐飲業者如果無法找出自己的特色,還和他們做一樣的菜,很快就會被他們擊敗。

 

就拿潮江燕和點水樓來說,兩家餐廳的料理都是具中華文化背景的風味料理,這些料理都是外國人學不來的,只要將這些料理做到極緻,就不必擔心國際餐飲品牌的競爭。

 

陳飛龍對美食堅持超乎常人,以俄羅斯餐廳為例,餐廳設立之初,他就堅持提供全套正宗俄羅斯菜,並且從俄羅斯找來一批高手,希望能將最正宗俄羅斯口味料理介紹給台灣人。

 

【2011/02/07 經濟日報】

--

瓦城 料理規格化取勝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徐承義。

圖/經濟日報提供去年,瓦城泰統集團營收突破12億,年增率三成,除歸於景氣回春之外,也展現了瓦城20年來辛苦的成績。

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徐承義表示,今年,瓦城將走出台北,進軍中南部市場,預估總店數可達38家。至於大陸市場,瓦城的願景就是成為全球最大東方美食連鎖餐飲集團,傳承東方美食與廚藝,只要有人喜歡瓦城泰統的美食,瓦城都會願意去開店。

 

瓦城泰統集團旗下品牌包括,瓦城、非常泰、1010湘辣料理三品牌,總店數27家、遍布全省北中南市場,未來仍會走與百貨與大型購物中心合作的概念,持續開拓新據點。

 

台灣餐飲市場口味十分多樣化,瓦城能夠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最主要原因是將東方料理規格化,所有烹調過程及食材都規格化,讓每一位廚師都能做到口味一致。

 

除了將食材規格、配方及烹調流程標準化,更成立「瓦城泰統廚藝管理學院」,透過廚藝管理學院考核和訓練,未來瓦城所有廚師的培訓將更有系統化。

 

【2011/02/07 經濟日報】

--

典華 主攻全包式婚宴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典華董事長林齊國。

圖/經濟日報提供早在五、六年前,為了改變台灣的婚禮文化,典華就提出一站式婚宴服務的概念,提供全包式婚禮服務,成為全台第一個以婚禮為主題的宴會餐飲集團。

典華董事長林齊國表示,近幾年,隨著其他競爭品牌跟進,使得台灣婚宴市場完全改觀,想要結婚的新人們在預訂婚宴場地時,就能得到專業婚禮顧問提供全套服務,從菜色安排、婚紗珠寶的挑選,一直到出國度蜜月。

 

為了提高競爭門檻,典華特別創業界之先,在大直投資大型的婚宴會館,當時,許多同業都不看好,後來證明,典華的投資是正確的。

 

面對婚宴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這一次典華決定再拉高競爭門檻,引進婚禮主題旅館概念,計畫投資數十億元,在台北和台中打造全新的婚禮旅館,預計二年後即可完工。

 

未來,台中典華婚禮旅館將提供305間客房,自助餐廳可以容納500人同時用餐。

 

【2011/02/07 經濟日報】

--

爭鮮 新鮮食材贏口碑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爭鮮集團總經理孫榮謙。

圖/經濟日報提供面對世界各國餐飲品牌挑戰,以日本料理起家的爭鮮集團認為,食材的「鮮度」才是決勝的關鍵。

爭鮮集團總經理孫榮謙表示,食物要好吃根本在於食材,特別是海鮮,因應其他品牌的挑戰,爭鮮將會加強在新鮮食材的取得能力。

 

原物料價格大漲,以海鮮為主的爭鮮集團,食材大多來自日本,再加上日圓升值,使得爭鮮食材成本大漲40%,目前食材成本已占總體成本五成,如何降低食材成本已成為爭鮮集團一大挑戰。

 

爭鮮集團將跨足海鮮進出口貿易,希望能夠以最合理的價格,提供國內消費者最美味的海鮮。

 

孫榮謙表示,爭鮮集團跨貿易已經3年,業績從第一年3,000萬元,到今年已達4.5億元。

 

預見食材將會大漲,為了降低租金成本,爭鮮也跨足商場經營,這一部份年營收約5億元。

 

目前,爭鮮集團在台灣擁有140家迴轉壽司,23家定食8,還有6家迴轉火鍋,再加上商場經營及貿易,今年營收約可達58億元;另外,香港也有五家壽司店預估年營收可達1億元;大陸也有70家火鍋及壽司店預估年營收可達7億元。

 

【2011/02/07 經濟日報】

--

戴勝益:菜色物超所值 才是王道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2.07 03:10 am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圖/經濟日報提供王品集團能夠快速成長,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認為,在於王品總是能端出讓人覺得物超所值的菜色。

戴勝益指出,幾年前,台灣大環境不佳,讓王品磨練出一身好功夫。以西堤牛排為例,消費者4、500元就可以吃到全套西式牛排餐,從前菜、主菜、點心及咖啡一樣不少。

 

戴勝益指出,新一代消費者和過去不同,他們懂得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

 

貴的東西不見得好,而是要他們消費得起且感覺物超所值,一旦他們認同這個品牌,就會一直跟著這個品牌一起成長。

 

台灣的餐飲市場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過去被視為宴客必備的鮑魚、魚翅,現在很多人都不吃了。新一代的消費者重面子,但更要裡子,他們會選擇體面的餐廳,但在點菜時,會選擇好吃的料理,而不是最貴的料理。

 

為了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王品集團採取的策略,先找到美味的料理,再透過集團標準流程,將單項產品加以量產,再以平實價格提供給消費者。隨著原物料、租金成本不斷高漲,未來,國內連鎖餐飲業將成為市場主流。

 

隨著餐飲業水準不斷提升,本土品牌的服務水平,已不亞於國際品牌,甚至已超越國外品牌。和國外品牌相較,本土連鎖餐飲品牌不必支付占營收約二至三成的品牌授權費用,節省下來的錢,可以用在支付員工獎金及食材成本上,自然能吸引更多消費者。

 

【2011/02/07 經濟日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