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由  (上市公司) 國巨 公司提供
序號 6 發言日期 100/04/12 發言時間 20:16:03
發言人 張綺雯 發言人職稱 財務長 發言人電話 (02)2917-7555
主旨 國巨公司本日臨時董事會決議
符合條款第二條第 38 事實發生日 100/04/12
說明
1.收到公開收購人收購通知之日期:100/04/06
2.現任董事、監察人及其配偶與未成年子女、持有本公司已發行股份超過百分之十
之股東目前持有之股份種類及數量:
稱謂                姓名               股份種類數量(股) 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持股
董事長本人          陳泰銘              35,535,806                  0
董事本人            林來福                       0                  0
董事本人            士亨興業有限公司    20,921,632                  0
董事之法人代表人    王寶源
董事之法人代表人    阮文林
董事本人            旭昌興企業有限公司  56,631,063                  0
董事之法人代表人    林宗勇
董事之法人代表人    張綺雯
董事之法人代表人    楊世緘
董事之法人代表人    簡學仁
監察人本人          昇泰興企業有限公司  11,000,000                  0
監察人之法人代表人  翁啟勝
監察人之法人代表人  賴源河
3.就本次收購對其公司股東之建議,並應載明任何持反對意見之董事姓名及其所持
理由:
本公司全體出席董事依照「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之規定,
就本次公開收購對於本公司股東之建議進行討論。
惟董事陳泰銘、林宗勇、楊世緘、簡學仁、張綺雯、王寶源依公司法第206條準用
同法第178條規定迴避而未參與表決,經董事林來福先生徵詢審議委員會,決議通
過對本公司股東之建議如下:

(1)就公開收購人遨睿擬以每股新台幣16.1元收購本公司普通股事宜,為評估公開
收購人提出之公開收購價格是否合理,本公司已聘任外部專家安侯國際財務顧問股
份有限公司及中華無形資產鑑價股份有限公司就公開收購價格進行專業評估。

(2)外部專家之評估意見如下:
1)安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依可比較公司法及市價法計算每股之權益價值
區間為新台幣15.21元至新台幣20.26元。
2)中華無形資產鑑價股份有限公司依市價對淨值比法、現金流量資本化法及市價
法計算國巨於2011年4月8日,在企業繼續經營假設的基礎之下,並考量控制權溢
價之每股股權公平價值應介於新台幣14.77元至17.48元。

3)因此遨睿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提議將以普通股每股16.1元為對價公開收購國巨股
份有限公司普通股股權,依本評估意見,其公開收購價格應尚無偏離合理範圍之
情事。

(3)建議本公司股東詳閱公開收購公告及公開收購說明書,自行決定是否參與應賣
,查閱公開收購說明書之網址:http://www.yuanta.com.tw/。
4.公司財務狀況於最近期財務報告提出後有無重大變化,及其變化內容:
公司財務狀況,一百年第一季合併自結數,銷貨毛利率下降幅度達20 %,謹公布
重點如下:
2011年第一季自結合併營收為NT$65億,第一季毛利率為22.3%,主要因競爭激烈
價格下滑、匯率波動及原物料成本上漲影響。營業費用率維持在10.2%,持續顯
現費用控管效益。營業淨利率為12.1%,單季合併營業淨利為NT$7.9億,單季合
併稅後淨利為NT$6.45億。
5.現任董事、監察人或持股超過百分之十之大股東持有公開收購人或其關係企業之
股份種類、數量及其金額:
目前無。未來持股情況請詳閱公開收購說明書。
6.其他相關重大訊息:
(1)公開收購人擬於本次公開收購完成後,與被收購公司分別召開董事會及/或
股東會(視本次公開收購取得之股數而定)決議通過以現金為對價之合併案,
即公開收購人與被收購公司合併,以公開收購人為存續公司,被收購公司為消
滅公司,並擬以公開收購每股收購對價扣除屆時被公開收購公司民國一百年已
發放之每股現金股利後之金額為合併對價,合併基準日將於合併契約所訂條件
成就後由雙方董事會協議而定。

(2)因公司本身非當事人,關於本公司董事長陳泰銘先生與KKR公司間之協議內
容請參閱公開收購說明書。


以上資料均由各公司輸入後由本系統對外公佈,資料如有虛偽不實,均由該公司負責.

 

 

國巨:股東自行評估是否應賣

2011/04/12 19:22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2011年4月12日電)國巨 (2327) 今天下午召開臨時董事會,經過外部專家的專業評估及部分利益相關董事迴避下,董事會通過決議,建議股東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公開收購的應賣。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與KKR共同主導的遨睿公司,4月6日表明以每股16.1元公開收購國巨流通在外全數股權,加上陳泰銘與KKR有意讓完成收購的國巨下市,更為被動元件產業及台灣資本市場投下震撼彈。

 

雖然每股16.1元的收購價格是國巨近7年的高點,加上與公開收購前1交易日收盤價有14.2%的溢價空間,依公開收購相關規定,國巨由個人董事林來福委託外部專家,針對遨睿公司公開收購價格16.1元的合理性評估報告及建議。

 

國巨公司法務長陳香嚴表示,依據安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及中華無形資產鑑價公司的評估,其合理價格分別為15.21元至20.26元與14.77元至17.48元,認為遨睿公司公開收購價格16.1元,尚無偏離合理價格區間,建議股東自行決定是否應賣。

 

--

陳泰銘:國巨的問題 是台灣產業都會面臨的問題!

2011/04/12 19:45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國巨 (2327) 董事長陳泰銘今天表示,國巨民國76年掛牌上市,當時股本只有4億元,營收也達4億元,但是經過20多年來,如果以完全稀釋後股本,已經膨脹到近300億元,國巨即使今年營收繼續成長,營收也約達300億元,但就算維持去年的獲利水準,就算獲利可達45億元,EPS還是只有1元多,但以整體產業來看,國巨就算每年可成長5-10%,但很難恢復到以往每年3-4成的成長。「國巨的問題,是台灣產業都會面臨的問題」!

 

陳泰銘今天傍晚邀媒體茶敘,在長達1個多小時的過程中,暢談決定公開收購國巨的心路歷程。陳泰銘表示,「講出來比較舒服,不然會很悶」。

 

陳泰銘指出,國巨的股本從4億元膨脹到近300億元,不是國巨的問題,「台灣的產業,像我們這樣的公司,都會面臨的問題」,公司上市後籌資,擴充產能,發展到某一程度後,都會面臨股本膨脹的問題。而國巨擅長的是被動元件,無法立即轉進觸控、新能源等成長達30-40%的產業。以被動元件產業來看,大概10年是一個產業周期,2000年被動元件風光過,去年第3季又是另一個高峰,大家看到去年景氣好,擴產產能出來,但景氣變化快,馬上又面臨價格下滑競爭,再加上匯率、原物料、大陸薪資等,雖然國巨作了很多產品結構調整等努力,但還是只能勉強維持5-10%的成長。

 

陳泰銘說,「投入國巨近30年,我今年54歲,國巨占了我的黃金時期,也是我一生心血」,陳泰銘強調,不想看到國巨在這現況上打轉,因此一直在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陳泰銘表示,國巨進行過減資,但速度緩慢,且無法解決員工分紅入股問題,因為員工分紅費用化的相關規定,只要進行員工分紅,馬上就會影響獲利,如果獲利僅維持在EPS 1元多水準,股價也大概只能在10幾元。

 

陳泰銘指出,公開收購國巨讓國巨下市,「是我的選擇,無所謂對錯」。要讓國巨突破目前的瓶頸,讓員工不要只是拚每個月營收等短期績效,「宏碁的藍奇不是就因為連續2季沒達成目標就下台?」要讓員工能夠為了未來3-5年較長遠的目標努力,讓員工分紅入股是相當重要的,透過公開收購讓國巨下市、減資,並讓員工入股,國巨才有機會聚焦在中長期計畫。

 

陳泰銘期盼透過公開收購讓國巨下市,經過2-3年後努力轉型,達成讓國巨從「區域公司」轉型站上國際舞台的夢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