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7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桂先農昨天說,銀行業未來發行手機信用卡,若持卡人遭盜刷,原則上將由發卡銀行負起損失賠償責任;但若能證明是持卡人的責任,例如沒有好好保管手機,或借給他人偽冒盜刷,則由持卡人負責。
金管會發布「手機信用卡安控規範」,即日起全面開放銀行業可發行「手機信用卡」,只要消費者有智慧型手機,又符合持信用卡資格,就有機會透過手機內建卡片或外接背匣等方式,直接「刷」手機購物。不過,到昨天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提出申請。
金管會前兩年已經以「專案」方式,核准國泰世華、台新、中國信託、台北富邦等銀行發行手機信用卡,但各銀行「發機」狀況並不理想。官員說,曾有銀行向金管會專案申請發行3到5千支手機信用卡,後來僅發行約1千支左右。
銀行業者表示,因為最受歡迎的iPhone手機,無法內建卡片,只能採貼背匣方式「拚裝」手機信用卡,有消費者覺得影響外觀。
至於其他智慧型手機,雖提供「第2個插槽」可內建卡片,但因為這些手機「不具經濟規模」,消費者若想「刷手機」,還要再買一支新機,因此推廣狀況並不理想。
|
--
《主筆室》行動支付新世代,銀行商機吃的到?
精實新聞 2013-01-23 15:09:13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金管會日前公布開放銀行申請手機信用卡業務,儘管細則還未完全到位,卻已敲響行動支付新世代的想像,國內業者評估認為,以智慧型手機目前在手機市場滲透率超過三成來看,只要從背匣式走向SIM、Micro SD模式、提高非接觸式POS設備佈建滲透率,並降低刷卡安全疑慮,台灣有機會繼日本後,成為另個行動支付發展重點區域。
台灣信用卡淹腳目!這句話可非其來無據,根據金管會統計,台灣目前信用卡整體流通卡數近3,400萬張,有效卡數超過2,100萬張,等於每個國人手中幾乎都有一張以上的信用卡,且每年透過信用卡簽單的金額超過1.6兆元,保守以手續費1-2%計算,每年貢獻銀行的收入就達160-320億元。
不過,在信用卡手續費收入的背後,台灣銀行業也正面臨市場過度飽和的競爭之苦,在整體信用卡新增發卡市場已難再有大成長下,各家發卡行只能透過拼現金、送獎品/服務或年費折讓等方式,企圖從對手那挖到一點轉行客戶,這也讓信用卡從早年的「暴利市場」逐步微利化,銀行業與其衝實質貢獻有限的邊際新戶,還不如期待成為「主力高端客戶」手中的首選卡。而行動支付可能給予銀行業一個新的戰場。根據統計,國內目前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已近三成,資策會還預估,2015年將達五成,但民眾透過手機構物的比例僅16%,這其中的差距很多來自使用便利及安全性的疑慮。
以手機信用卡來說,目前雖有五家銀行試辦,但說穿了心態都是「加減做」,因為現有背匣式的解決方案,不僅可支援的智慧型手機還有限,且在更換手機時就得重新申請,不僅對使用者不便,銀行管理及維護更是勞民傷財,因而即使五家銀行試辦已久,實際滲透情況卻是有限,甚至有些業者私下直言,「根本沒什麼可以對外界說的」。
為了解決目前背匣式的不便,業界或有意將手機信用卡發展引導走向不同手機間得以互通的SIM、Micro SD卡模式;不過,究竟主流將採哪種模式,電信及銀行業者恐怕還有一番角力爭戰,電信業者當然最愛SIM卡方案,等於該服務將綁門號使用,不過消費者如果更換電信業者或門號,可能就得重新申請。
而對消費者來說,將智慧晶片及NFC天線都建置在Micro SD裡的解決方案,可不綁門號、不限手機,只要支援該插槽即可使用,或為最便利的方案,但這也還得綜合考量手機廠、電信營運商及銀行業者成本、金流及客戶流掌握的考量。
不過,多數國銀業者認為,台灣在發展行動式支付不算全無經驗,如越來越普及的Pay Wave及行動悠遊聯名卡等,對未來手機信用卡帶動的新世代,樂觀期待,但得更增加非接觸式信用卡POS機台的佈建。
同時,不僅是銀行業者,電信業者也磨刀霍霍,包括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遠傳(4904)、亞太電信(3682)、威寶電信與悠遊卡公司更早在2011年10月就規畫成立信託服務管理(Trust Service Manager;TSM)公司,希望建置行動支付的後台認證,只是因為還卡在壟斷疑慮,至今仍未能順利過關。
惟無論如何,在全球行動支付的大趨勢下,台灣後勢發展指日可待,對銀行業來說,如果可以透過手機的新載具,擴大信用卡簽單的市場規模,全力搶攻相對還屬低度開發的非實體消費市場,或有開創新藍海的機會。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b98616c3-9831-45b4-9147-9c2112bb0cf9#ixzz2JQQuxric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