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03-03

2014年6月在香港發行的全球首檔威士忌私募基金「白金威士忌投資基金」(Platinum Whisky Investment Fund),受惠於陳年威士忌和稀有的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價格飆高,去年報酬率高達17%,執行長基什納尼(Rickesh Kishnani)宣布,將首次向37名投資人配息。

  • 威士忌私募基金,去年賺17%。(彭博)〈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威士忌私募基金,去年賺17%。(彭博)〈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該基金的運作方式為集資買威士忌,等到價格飆高後,再透過拍賣會及向私人收藏家、酒店、賭場等出售圖利。該基金的集資目標為1000萬美元,目前已募集到900萬美元,其中近600萬美元已買入7861瓶威士忌。

該基金每6個月對買入的威士忌請獨立機構進行鑑價,最近一次是在今年1月1日,結果較上次鑑價高約26%,最貴的收藏是一瓶出自蘇格蘭麥卡蘭釀酒廠,有60年歷史的典藏版威士忌,價值高達20萬美元。

(編譯盧永山)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016-02-24  23:3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隨著中國經濟成長趨緩,股票及房地產市場都不景氣,香港最近興起藝術品證券化交易的新投資方式,作為投資人資金避險上的新選擇。藝術品證券化交易,是先把藝術品按照鑑定價均分成若干份,然後再像股票那樣發售出去,不過,這種投資方式其實存在很大風險,專家也呼籲進場務必謹慎。

  • 藝術品證券化交易,是先把藝術品按照鑑定價均分成若干份,然後再像股票那樣發售出去。(翻攝自Takung Art Co)

    藝術品證券化交易,是先把藝術品按照鑑定價均分成若干份,然後再像股票那樣發售出去。(翻攝自Takung Art Co)

根據《公視新聞》報導,藝術品證券化交易,曾在全球掀起熱潮,也曾於2011年在中國被禁。交易方式雷同於股票市場,只是販售的是「切份的藝術品價值」,譬如鑑定價120萬港幣的藝術品,可能被分成120萬份,每份1元港幣賣出。香港藝術品證券交易所主管表示:「投資者可以有更多選擇,我有錢,不用只買一種藝術品,那種藝術品的價值又沒有流動性,頂多幾年後賣了賺差價。或者我現在可以買一部分,同樣的錢投資好幾件藝術品。」

根據《路透》報導,香港2013年底才成立的藝術品交易所Takung Art Co,擁有的60件藝術品,2年來總價值竟然翻漲7倍超過1億7900萬港幣。然而,藝術品證券化交易並不是真的藝術品收藏者的投資行為,這些價格翻漲就像在透支未來。此外,專家也警告,藝術品證券化鼓勵投機重於投資,偽作和造假是常態,進場前最好謹慎評估。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612463

--

2011年在中國被禁的藝術品證券化交易,最近又在香港興起,一家交易所成立兩年多來,旗下藝術品價值、已經飆漲了七倍,不過由於風險不小,投資人進場必須謹慎。

中國藝術品拍賣,一度在全球掀起熱潮,不過隨著中國經濟成長趨緩,股票市場和房地產都不景氣,藝術品交易也不若以往熱絡,進場門檻低的藝術品證券化交易,於是又悄悄在香港興起,譬如一件經過鑑定價值120萬港幣的藝術品,可能被分成120萬份,每份一元港幣,進場相對容易,人人都可分食這塊大餅。

==香港藝術品證券交易所主管== 
我認為投資者可以有多種選擇
譬如我有一千萬人民幣
我要怎麼投資?
我是只買一種藝術品
而那種藝術品的價值又沒有流動性
然後幾年後賣了
再賺差價?
或者我現在可以買一部分
我可以用同樣的金額
一千萬人民幣
來買好幾件藝術品?

證券化的藝術品價格,會隨著需求波動,一家在2013年底成立的藝術品交易所,旗下60件藝術品,兩年來總價值已經翻漲七倍,達到一億七千9百萬港幣,其中像是這幅當代畫家劉大為的駿馬圖,價值已經飆到9千4百萬港幣,是劉大為賣出最貴畫作的五倍多。然而類似的藝術品證券交易,過去也曾在中國風光一時,不過2011年當局為維持金融穩定,祭出管制,如今禁令仍未解除。這類交易的風險在於藝術品上市,並沒有做空機制,只能做多,藝術品價格翻漲等於透支未來,當下便形成了泡沫,不利真正有意收藏者的投資。

==藝術品收藏家 朱沛宗==
任何交易者
不管你是買股票或房地產
你必須先認識所交易的商品
我的建議是他們應該收藏藝術品
購買藝術品
跟藝術家會面
支持整個藝術體系

專家指出,藝術品證券化鼓勵投機重於投資,交易活躍的背後,偽作和造假層出不窮,因此進場前最好謹慎評估。

記者 曾惠敏 報導

http://news.pts.org.tw/article/317465

 

華夏經緯網   2011-03-30 10:39:22   

藝術品證券化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黃河咆哮》與《燕塞秋》兩隻藝術品“股票”在經歷了“天天漲停”和多次“特殊停牌”之後,3月24日復牌第一天雙雙跌停,25日繼續小幅下跌。有市場觀察人士稱,嗅到風險的投資者開始離場。天津文交所藝術品份額化上市交易以來,一直處於媒體的風口浪尖,本報3月25日報道《藝術品,如何面對“股票”之惑?》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記者採訪專家學者就“藝術品是否可以證券化”、“藝術品如何與資本聯姻”等讀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做了追蹤報道。

  藝術品證券化,是創新還是陷阱?

  從國外情況看,一件藝術品由多方持有的情況並不鮮見,但將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則很罕見。有專家認為,這也許算是國內部分地區在推動文化與資本市場融合上的創新之舉。

  一些專家認為,姑且不論此種做法是否合乎我國現行金融法規,其合理性上就有諸多值得商榷之處。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不合理之處主要表現為——首先交割實體產權是文化產品交易所的基本屬性,而將藝術品分割、打包等類似證券化的交易顯然與這一屬性不相匹配;其次,與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進行融資而後擴大再生產不同,藝術品不具備再生產功能,不具有社會財富的成長性,份額化方式的目的是讓對藝術品有熱情的投資人可能拿力所能及的資產進行投資,卻難以實現商品的進一步增量。

  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不同於股票市場上有市盈率、每股凈利潤等專業指標作為參照來評定股票價值,藝術品分拆後的價值缺乏衡量的統一標準,投資者憑感覺進場,能掙就掙,其在交易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升值,很容易泡沫化,“擊鼓傳花”的結果很可能是多數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他提醒“此類業務風險較大,投資者切莫輕易介入”。

  目前藝術品份額交易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天津、深圳為代表的類證券化交易模式,另一種是以上海為代表的產權交易模式。據悉,深圳文交所在藝術品證券化過程中對投資對象有很高的門檻限制,只接受現場開戶,對投資者的審查包括必須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具有抗風險能力;在年齡上也有限制,不接受離退休人員的開戶申請等。

  長江商學院教授梅建平: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可能會經歷與股市同樣的成長,對此要有充分的預期,要借鑒過去“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亂,一亂就收”的惡性迴圈。藝術品市場是高端專業市場,需要提高準入門檻;同時,要嚴格執行實名審查制度,建立藝術品市場的保薦人以及保薦公司制度,以保證上市藝術品的確真、確權以及資訊披露;要在競爭和創新中找到更好的發展模式,通過修補交易規則和加強監管來規範。中國今後文化產權的交易方案,需要大膽而穩妥地摸索。既然是摸索,政府應有一個機制聯合各方面的專家和社會精英進行研究,給予指導。

  據了解,目前國外藝術品投資基金的運作模式主要有三種:藝術品組合投資模式、藝術家信託投資模式和藝術品對衝投資模式。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藝術品評估機構,形成了對藝術品價值從上到下一整套鑒定交易體系。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娛樂產業研究所所長謝倫燦:將藝術與資本掛鉤,將藝術品與股票掛鉤,將收藏與炒股掛鉤,這確實是一種金融創新行為。開放藝術品金融市場,讓藝術品投資從小眾變成大眾,一定程度上也許能促使購買者去深入了解藝術。但是也要防止金融陷阱的危險。藝術品“證券化”運作歸根結底有賴於對藝術品價值科學、嚴謹的評估體系。我建議,首先要成立統一、權威的鑒定機構,制定完善精準的業界鑒定標準;其次要對藝術品進行數據庫整理和監管,藝術品鑒定和估價要做到查有出處;同時要建立健全退市機制——國外藝術品退市機制一般有兩種,一是明確了存續期的,到期後進行競價拍賣交割;二是無定期的產品可以要約收購形式退市。此外,也包括系統監管體制和評價標準的制定。藝術品證券化是文化產業領域的新興事物,目前各項政策和舉動都處在試水階段,需要結合我國的特殊國情去探討和摸索。

  收藏變“炒股”,是投資還是投機?

  觀復博物館館長、收藏家馬未都:藝術品證券化,與收藏無關!這種藝術品投資交易模式,不是收藏,更類似資金博弈,看是否有後來人在更高的價位接盤。這種交易模式存在顯而易見的缺陷,設計的框架是不完整的,好比體育競賽,科學的遊戲規則應是既要有限制又讓人發揮。目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呈蓬勃發展的態勢,其背後隱藏的危機令人擔憂,只有大起而無大落,好比平時很少得病的人,反而容易被病毒一舉打倒。在藝術品市場一片火熱的時候發展這種金融模式,也許不是最佳時機。他說,日本藝術品市場經歷過慘烈的暴跌,漲跌的經驗教訓對中國很有借鑒和警示意義。

  從目前天津交易上市的品種價格表現來看,要麼漲停、要麼跌停,這種極端的價格走勢讓市場充滿了投機色彩。這就產生一個問題:藝術品份額是否等同於藝術品收藏,還是作為一種金融工具以藝術品價格作為標的的合約?

  榮寶齋下屬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我分析了兩個市場交易模式的不同,畫廊和拍賣公司的交易基本上是現貨交易,也就是畫本身,現貨交易所對應的是藝術品現時的價值,這裡是時間的“時”,就是說這個時期、這個時間段的價值。份額化交易對應的是藝術品的虛擬價值,若將虛擬價值跟藝術品的本身價格做簡單的比對,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誤解。天津文交所的交易模式中人們交易的並不是這張畫本身,而是對這張畫增值預期的投機——而這兩隻“瘋狂”上漲的股票則已經表現出過度透支增值情況。“我們不能否認藝術品可能還會長期增值,但是過度透支了行情,在極短的時間內可能透支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行情。”

  藝術品份額交易能否讓藝術家真正受益?是否有利於藝術品的創作、欣賞和傳承?

  一位不願具名的畫家:繪畫這種藝術創作,不是靠著資金投入就可以增加產量,提升品質的。這場藝術品份額交易的投機風潮,不論起、落,都與藝術無關。與之有關的,只是收藏者、投資者、投機者之間的財富轉移。而瘋漲的交易價格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藝術家的浮躁情緒。

  目前很多藝術品動輒上百萬甚至上億元,這讓不少人望而生畏。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無疑降低了藝術品的投資門檻,但原本專業、小眾的收藏市場變成金融化、大眾化的投資市場,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呢?

  “這個市場我並沒有仔細研究,但錢多貨少,必漲無疑。”參與天津文交所藝術品份額交易的一位投資者告訴記者,他此前並沒有做過藝術品投資,對上市藝術品的畫家也沒有什麼了解,但有過多年證券交易經驗的他打了個比方:一桶水往一個碗裏裝,不溢出才怪——一隻盤子極小的股票,在股票化的交易模式下面,份額價格更容易被操縱,付出代價的一般是最後的接盤者。

  重要的一點是,藝術品證券化交易這種創新方式的目標是什麼?是為拓寬文化產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渠道,還是推動更多社會資金投資文化事業?抑或僅僅是為創新而創新?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如果藝術品被證券化之後,作用僅僅是提供了更多市場交易的產品,供買賣雙方進行交易,而對藝術品本身的收藏和保護並不會帶來更多幫助;在較多情況下,對利用資本市場壯大文化產業的直接效應也不明顯。這樣的交易方式無疑會助漲藝術品的投機、炒作之風,對產業健康發展是不利的。“藝術品的版權歸屬,是作者本人還是交易所?藝術品份額化後,是不是持有50%以上股份的投資者就擁有了控制權?這些問題都未給出清晰的答案。現在看來,創新此類交易方式也可能僅僅是出於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眼球、擴大交易量等商業利益的考慮。”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市場分析中心主任趙力:現在很多人進入藝術品交易市場,更多是為了獲利,那麼就必須謹慎,有足夠的風險意識。

  “藝術品可以投資,但如果在投機的路上走得太遠,或遲或早必將引發禍患。”馬未都此言並非危言聳聽。(張玉梅 溫源)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王佳

 

藝術品“股票

  2009年7月1日,國內首家藝術品產權交易所—北京華彬藝術品產權交易所揭牌成立,這標志著藝術品可成為拆分的“股票”,開啟了藝術品證券化的新徵程。藝術品產權交易的基本流程是:資產包發行人提出申請,文物部門進行售前審批、鑒定評估,上市審核委員會審核,保險公司承保,發行人對擬上市藝術品進行路演,博物館托管,承銷商進場發行,全過程上網公開。在交易方式上與股市類似,採取電子化、份額化的連續交易、撮合成交等。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操作方便,符合一定條件的投資者只要在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開立權益賬戶、與銀行簽訂三方存管協議並開立資金賬戶,下載交易系統,便可進行電子化交易了。

  2011年1月26日,《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兩幅山水畫登陸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成為首批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品種。這兩幅畫的發行價均為1元/份,分別發行了600萬份和500萬份,上市首日即大漲100%。至2011年3月16日收盤時,《黃河咆哮》和《燕塞秋》的“股票”價格分別漲至17.16元和17.07元,不到兩個月時間,都大漲了16倍以上,讓股票市場的眾多牛股都望塵莫及。藝術品份額化金融交易的最大特點是降低了普通投資者的門檻,擴大了藝術品的投資者範圍,也相對縮短了藝術品的投資周期,使得藝術品投資成為大眾化的投資方式,但短期投機炒作的風險也大大地增加了。

http://wiki.mbalib.com/zh-tw/%E8%89%BA%E6%9C%AF%E5%93%81%E9%87%91%E8%9E%8D%E5%8C%96%E6%8A%95%E8%B5%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