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檔擁董監事改選題材股

董監改選行情蠢動!今年有570餘家上市櫃公司將改選董監事,加上公司法第173-1的大同條款上路,市場派對大股東持股不足的公司虎視眈眈,例如中信金、元大金等16家董監及其關係人持股比偏低,可望獲公司派回補布局,或市場派爭搶籌碼的動作,有機會迎來一波行情。

據《公司法》規定,董監事任期不得超過三年,慣例為三年一次於股東會召開時改選。由於股東會召開高峰期通常在6月,依召開前60日股票停止過戶向前推算,4月底前是搶攻董監事席次的大限,因此,每年第一季掀起「董監改選行情」的機率最大,甚至在前一年的第四季就有可能起跑。至於公司法第173-1去年11月上路,持股逾三個月且持股過半的投資人,可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董監事,此一新規定,更為董監改選增添變數。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4~6月為股東會密集召開的時間,在董監改選前,大股東通常會適度回補股票,以利經營權的掌握。欲推敲具董監行情的個股,可在今年將進行董監事改選的公司名單中,初步篩選出持股比率偏低者,搭配質押比率過高、股價淨值比偏低者逢低買進。

董監事持股比例若過低,恐引起市場派覬覦,專家觀察,董監持股低於一成最值得注意,如有市場派欲介入董監席次爭奪權,股價想像空間相對較大;而質押比率則以五成以上視為過高,因超過1/2不得行使表決權;股價淨值比在1上下,因股價與淨值相當,有意取得經營權的金主買進成本不致於過高。

在570餘家今年將進行董監事改選的上市櫃公司中,以董監持股比率未達一成、設質比率逾25%及股價淨值比小於2者初步篩選,有包括中信金、金橋、元大金、華晶科、中纖、金寶、開發金、浩鑫、友達、中電、昇華、信音、國統、萬泰科、鴻海、幸福等16家。

法人指出,惟仍須進一步檢視個股,包括董監事持股成數最低標準等,另因重量級權值股股權常由外資或政府基金掌握,而兩者也通常站在公司派一方,董監改選撼動不易,反觀中小型股的董監改選行情機會則相對較高。

(工商時報)

 

 

 

2019-02-10 14:07聯合晚報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

三年一度的董監事改選,激發市場派和公司派上演持股爭奪戰,而出現股價漲升的現象,投資人可乘勢布局,參與董監改選行情,坐擁波段利潤;再者,去年年報將於3月底前公布,股利政策也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分析師表示,時序進入2月份,董監改選行情和高股息殖利率題材也是每年投資人可選擇的方向。

 

董監改選部分,如果董監持股比率偏低,則在股東會董監改選前,勢必要回補股票以提高持股。此外,若董監事的設質比例過高,將會影響行使表決權的權力,同樣也會引來市場派的競爭。

 

除了泰山、台苯等為近期熱議焦點,包括國產、永豐餘、新纖、聲寶、東元、泰豐、農林、厚生、南紡等資產股、國泰金、安泰銀、華南金、開發金、元大金、第一保、旺旺保等金融股也可能是董監改選行情的布局對象。

 

分析師表示,在回補股票的過程中,市場籌碼就在供需上出現較大的變化,此時若有市場派想要參選董監席次,特別是牽涉公司經營權時,就會出現股份競購的情形,對董監改選有興趣的投資人可留意董監事持股偏低、董監事持股質押比率高且股價偏低的標的。

 

除了董監改選行情,隨去年年報即將公布,再加上目前市場資金保守,傾向尋找基本面佳且殖利率高的標的,高殖利率題材遂逐漸浮上檯面。

 

台股有許多高股息績優股,讓投資人可穩定獲得配息,也可將得到的現金再投入該股,以利滾利。分析師表示,高殖利率股一向是退休基金、壽險基金等長線操作者愛好的布局族群,不過為避免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建議投資人要選擇獲利持續成長且殖利率近年維穩等標的,包括瓦城、聯詠、裕融、朋程、同欣電、茂達、崇越等預估今年股息率逾5%,是可考慮的個股。

 

2019-02-24 00:12經濟日報 記者盧宏奇/台北報導

 

 

報系資料照
報系資料照
 

 

 

今年578家上市櫃公司將改選董監事,加上大同條款上路,市場派對大股東持股不足的有料公司虎視眈眈,不論是先前的台苯,以及最近相當強勢的元大金控,都因公司派或市場派爭搶籌碼,走出一波漲升行情。

根據公司法第195條規定,董事任期不得超過三年,今年預計有578家上市櫃公司必須進行例行性董監改選,其中包括統一、南港、裕隆、鴻海、華碩、廣達、友達、安泰銀、國泰金、開發金、元大金等重量級企業。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根據往年經驗,持股偏低的上市櫃公司董監事或大股東,為了鞏固經營權,只要遭逢董監改選年度,通常在精算可掌握的流通在外籌碼後,開始提前逢低回補股票,也不會在股東名冊過戶前先行賣出股票,有利於股價緩步走高。

 

此外,如果董監持股不足的上市櫃公司,具有體質良好、帳上現金多,甚至未重估過的土地資產豐富等條件,也可能吸引市場派覬覦,默默從市場上吸納股票,甚至展開惡意併購或借殼上市,雙方爭奪有限籌碼,推升股價上揚。

以今年來看,率先登場的就是台苯,在去年10月傳出民進黨大老吳乃仁的家族裸退後,接著董事會通過在元月底召開股東臨時會,提前全面改選董監事,正式引爆經營權之爭,特定外資也自9月中旬進場拉抬,股價自21.1元低點,最高拉至28.5元,波段漲幅達35%。

今年金融股將有國泰金、中信金、華南金、開發金、元大金、安泰銀、第一保、旺旺保等七家改選董監事,由於金金併、民民併議題持續發燒,加上扮演金融市場大鱷的寶佳集團四處插旗,讓不少金融股大股東產生危機感,低調加碼自家股東,抵抗市場派介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元大馬家,去年大舉回補元大金逾26萬張,以去年平均股價14.4元計算,至少砸下37億元買股,最近又傳出寶佳已買進元大金4.5%持股,難怪股價自開年來呈45度角爬升,去年除息後低點13.05元上漲至今,漲幅逾三成,還吸引外資跟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