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neyDJ新聞 2016-05-10 11:35:50 記者 陳苓 報導

標普500雖然有大約500檔成分股,但是拿手術刀解剖一看,頭重腳輕的情況極為嚴重,50檔大型股就佔了市值一半。專家警告,指數型基金投資人應提高警覺,這表示他們的資金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如有萬一,可能會一夕慘賠。

MarketWatch專欄作家Rob Isbitts 9日發文稱,儘管標普500有500檔個股,分配極為扭曲。光是微軟、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就佔了標普500市值的10%,比例過於集中,具有高度風險。再進一步細看,光是50家企業就佔了標普500的一半市值,其他379家公司僅佔標普500權重的30%;也就是說75%的標普500成分股,只佔指數權重的30%。(詳細圖表見此)

這將有不利後果,當前指數型基金極為吸金,但是實際持股恐怕不如想像中多元,集中於少數幾檔個股。部分科技股的影響力更大到不成比例,前八大企業中,有五家是科技網路股。未避險的指數型基金投資人,面臨類似2000年科技泡沫的風險,過多資金追逐同一類型股票,市場過於擁擠,萬一情勢逆轉,恐怕會無處逃生。

 

報導稱,標普500權重集中並非新現象,以往也曾發生。作者預測,不久的未來,投資人會發現指數投資大型股,會像買水餃股一樣,讓眾人財富在一夕間遭到摧毀。持股過於集中將釀成問題。

先前不少人曾對ETF和指數型基金示警。去年夏天,ETF已占美國證券市場交易的1/3,部分人士警告,ETF規模空前,不再被動追蹤市場,反倒可能加劇股市暴跌力道、甚至釀成閃崩。

CNBC 1月14日報導,S&P Capital IQ報告指出,ETF所需的流動性超過追蹤標的所能提供時,將有結構性問題。舉例而言,股市下跌,投資人想賣出指數型基金,經理人可能發現持股難以脫手。這是因為股市低檔時,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可任意挑選部位賣出;但是指數型基金追蹤某一指數,持股比重需與標的完全相同,經理人沒有選擇彈性,只能賣出某幾檔特定持股,賣不掉時,就必須一直等到有人願意購買,這會加劇賣壓,讓股票跌得更深更重。

金融時報(FT)之前也提出類似警告。FT 2015年12月28日報導,ETF規模越來越龐大,不少人擔心ETF可能是下一波金融危機的元凶!原因在於,外界憂心ETF力量過大,不再被動追蹤,反而會扭曲市場。另外,市場發生動盪時,ETF的結構也可能加劇波動。以美國羅素指數為例,該指數每年更新,當年最大交易量往往出現在此一時刻。另外,2015年6月中國A股未能納入MSCI指數,也引爆市場賣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