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8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翻開現金減資公司的公告,幾乎千篇一律都是講要調整資本結構及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所謂股東權益報酬率就是ROE,外傳是股神巴菲特選股最常看的指標,公式是稅後純益/股東權益,所以當一家公司現金減資後,分母股東權益就會變小,自然ROE就應該變大,但台股實例並非如此。
ROE不能只看短線,2013年有18家公司減資,減資後ROE趨勢向上的僅有7家,而隔年增加後,ROE馬上跌回原形的也有7家,先減少再增加的有1家,趨勢向下的竟然有3家,等於ROE趨勢向上的不到5成。
其中高興昌(2008)在2013年因賣地,ROE高達244%,並進行現金減資,結果2014、2016年ROE都是負數;精英(2331)也是2013年ROE為18.5%,隔年變成7.5%,去年變成-6.6%;年興(1451)在2013年為7.7%,減資隔年變成6.7%,去年也僅有7.3%,也都沒有看出減資貢獻ROE的效果。
至於2014年19家減資的公司則更慘,經過2年,ROE趨勢向上的僅有6家,趨勢向下的有12家,還有1家先增後減,現金減資對ROE是正面幫助的僅有31%,像是遠見(3040)、燦星網(4930)都是減資後ROE向下的公司。
最值得擔心的是,當公司現金減資調整資本結構,將資金發還股東,卻導致公司負債比增加,2013、2014年的37家減資公司中,負債比增加的有17家,加上先減後增的3家,家數超過一半,顯然現金減資對這些公司的負債產生負面影響。
舉例來說,2013年現金減資的高興昌,從減資前的16%,去年已增至43%;奇力新(2456)也從51%到去年增至60%;而減資多次的國巨(2327),負債比也從50%升至53%,廣豐(1416)則從42%升至52%。
從這些統計數據來看,現金減資能增加ROE的比例不到一半,但卻有一半的機率導致負債比攀升,難怪有人認為,現金減資其實不算利多。
2017-04-18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上市櫃公司現金減資潮方興未艾,截至上週為止,今年計畫減資的公司已達30家,創下有史以來單一年度新高紀錄,而這30家公司,計畫減資金額共約149億元,若從2013年起算至今年,上市櫃公司合計減資金額將近千億元。
資本市場原本是增資為主的市場,不過部分公司近年認為產業擴展空間有限,或者手上現金太多,持續現金減資,從2013年起,分別有18、19、23、28家已經宣布並完成減資,今年到上週為止,則有高達30家公司董事會已經決議通過要現金減資,由於股東會一個月前公布相關議案就能放進股東會議程討論決議,因此預期今年現金減資公司還將進一步增加。
5年千億撤出資本市場
不過雖然今年已經公告現金減資的公司家數創歷年新高,但預計減資的金額目前僅有149億元,近5年來算是減資較少的一年,跟2015年相當,減資最多的一年是2014年,當年國巨(2327)一家公司就減資近154億元,現金減資金額達266億元,如果加計今年預計要減資的金額,近5年來上市櫃公司合計現金減資高達941億元,也就是將近千億元的資金撤出資本市場。
如果統計近5年來,現金減資次數最多的公司有國巨與廣豐(1416),都是4次;減資3次的有華新科(2492)及精元(2387);減資2次的則有包括年興(1451)、禾伸堂(3026)、奇力新(2456)、精英(2331)、中光電(5371)、穩懋(3105)、厚生(2107)、遠見(3040)、協禧(3071)、所羅門(2359)、佳穎(3310)、德昌(5511)、全銓(8913)、富晶通(3623)、信大(1109)、大億科(8107)等16家。
國巨、全銓 減資逾8成
若以減資規模來算,也以國巨居首,預計今年若順利減資完畢,則公司股本將從2013年減資前的220億元降至35.2億元,減資幅度將近84%,減資金額近185億元,約佔近5年所有上市櫃公司減資金額的5分之1。
不過減資幅度超過8成的不只國巨一家,去年減資2成的上櫃公司全銓,今年計畫減資8成,從去年減資前的5.46億元股本,預計今年減資完後剩下0.87億元,減資幅度也達84%。
營建類也減資 令人好奇
而今年預計減資的30家公司中,較特別的是營建類股有4家,包括順天建(5525)、富旺(6219)、亞昕(5213)、德昌,由於營建類股過去常常需要土地質押借款蓋房子,負債比相對較高,且目前房市不景氣,手上應該留更多現金,這些公司為何不需現金,也令人好奇;不過亞昕在宣布現金減資的同時,也公告將發行今年第一次有擔保普通公司債,所以這公司到底是缺現金還是不缺,讓人摸不著頭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