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台新金/彰銀8年懸案,別再拖了吧!
精實新聞 2013-07-03 18:49:08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延宕八年,台新金(2887)與彰銀(2801)的合併爭議,近日再度浮上檯面!台新金「預料中」的利用常董席次優勢,通過台新銀與彰銀的合併研究案,彰銀另一大股東財政部急的跳腳,急呼不歡迎惡意併購,並要主管機關嚴查台新金藉此炒股的可能性。雙方角力戰事隔多年後再度轉至檯面上,狂吸媒體版面。
台新金何以「沉默」了八年,今年卻二度出手,先是今年2月台新金董事會上,通過台新銀併入彰銀的建議案,上週又在彰銀常董會上,通過兩者合併研究案,兩次財政部都發表了極為嚴厲的聲明;台新金看似強渡關山的動作,似乎不符合民不與官鬥的企業傳統,更遑論是遭高度監管的金融特許行業。
台新金的動作,與其說是蠻橫,不如說是沒有其他對策的對策,講直白點,或可說是「死豬不怕滾水燙」;這個對台新金本來是擴張機會、卻成營運危機的八年懸案,如果不出險棋、要政府給個答案,再持續拖下去,台新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同業積極擴張、登陸西進,自己卻不斷流失先機;反正「最壞的狀況不過如此」,台新金動作從鴨子滑水躍上檯面,心態可想而知。
而該等指標中,高雙重槓桿比例一度成為金管會不讓台新金併購紐約人壽的三大理由之一,諷刺的是,先前台新金也曾公布,雙重槓桿比例中有45%是因為投資彰銀;嚴重點想,如果該問題維持現狀,台新金可能其他所有的業務擴張,都會因「財務疑慮」遭阻,這恐怕也是台新金一改以往「一動不如一靜」的思維邏輯之一。其實,台新金八年前因為想併下資產規模超過自己的彰銀,總計投入365億元,為籌得該資金,一連發行了次順位債券及特別股,也造成高槓桿的財務風險。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台新金今年4月底的雙重槓桿比例達118.4%,在所有金控中居冠,負債/淨值比23.7%、負債/資產19.16%,也都僅次於新光金(2888)高居金控第二。
回歸這個懸案到底如何有解?金管會給的四個面向,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首先,就法令遵循來說,台新金吃下彰銀的特別股,一度被列入二次金改的指標案件之一,卻也是少數新政府上台後,沒有被要求「歸零」的案件,代表相對於中信金(2891)插旗兆豐金(2886)的「紅火案」,起碼在當時交易的法規面,並未違法,因此即便馬政府並不想接收「二次金改」的結果,但就法規面的立場,恐怕沒有駁回的空間。
現在公、民股的爭論點,在於當初政府標售彰銀特別股,究竟承諾了什麼?根據台新金對外公布當初的投標內容,「為配合金融機構整併政策,政府會同意把經營管理權,移交給得標機構」,代表了得標者將擁有彰銀的經營權,這也是當初台新金願意付出高於市價超過四成、高於淨值1.1倍標得彰銀特別股的主因。
當然,財政部現在堅持的另一立場在於,同意給予經營管理權,不代表同意兩家銀行合併,這個說法當然也沒錯,如果回歸到股東的立場,一談到合併,當然就有合併對價合不合理等問題,只是基於目前金控法的限制,台新金旗下同時擁有兩家銀行,也不合法,且除輿論壓力外,基於法令規章及最大股東利益,財政部似乎也不能以「不同意合併」的預設立場,關了雙方談判的大門。
公司治理是這個懸案的第二個觀察點;當然,在現行法令政策規範下,金融業幾乎沒有沒合意併購的空間,不過,除了台新金與彰銀兩大股東外,彰銀還有超過20萬的小股東,台新金股東人數也有18萬名以上,台新銀與彰銀「曖昧卻模糊」的關係,不見得能替股東創造最大利益,有些程度上,可能還有商業利益衝突的問題。就像也因各國規定而遭延宕的聯發科與晨星案,假設聯發科的人事都已進駐晨星,最後合併案卻因海外法規胎死腹中,所有機密檔案已被對手看光的晨星,恐怕才會是最大輸家。
財務狀況是台新金要啟動併購彰銀比較需要思考的一環;因為台新金有近400億元的投資卡在彰銀,卻遲遲不能動作,讓財務體質始終成為外界疑慮的重點,特別是全球金融業在金融海嘯後,去槓桿化的趨勢持續,台新金如果要將彰銀轉換為100%持股的子公司,恐怕也只能以換股的方式,將對財務比例的影響性降至最低,只是合併後台新金的股本勢必明顯擴張,且相對於台新銀去年稅前ROE有超過15%,彰銀還不及10%,兩者假設合併後,如何發揮獲利「1+1大於2」的效應,不無挑戰。
未來發展則是金管會審查該案的第四個要素,不過,站在監管單位立場,恐怕只能是否能永續經營及是否涉及壟斷等防範立場出發,而永續經營與否,除主事者的意願外,還是需回歸財務體質,其他的發展則應回歸經營團隊對雙方股東的願景,能否獲得支持而定。無論如何,這個萬年懸案,再拖下去不僅答案也不會從天而降,且可能徒增更多變數,總也該給兩邊合計數十萬的股東以及數百萬的客戶一個合理的交代了吧!
(圖說:照片為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今年股東常會與小股東阿土伯合影)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2efac7f6-abba-49d5-9591-f6961586ad38&c=MB06#ixzz2Y2p6tI9W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台新:得不到公股陣營善意回應
針對台新銀行併入彰銀議題,金管會要台新金控和財政部溝通,台新金控發言人林維俊昨(2)日強調,目前還沒看到金管會公文,暫時不知金管會意見,但4個多月來台新金一直都在努力要和公股溝通,都沒得到善意回應。
林維俊表示,台新金從今年2月20日提出將台新銀併入彰銀建議案後,就開始積極尋求與財政部溝通的機會,希望爭取到財政部的支持,但始終沒有得到坐下來溝通的回應,協商大門一直緊閉,使得4個多月來的過程非常不順利。
據悉,台新金除以公司名義發文,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並且也以個人的名義發文,努力尋求溝通管道,包括財政部、行政院等在內,總計行文次數約7次,但都沒有得到回應。
林維俊指出,台新銀與彰銀的合併提案,立意完全基於為台新金對所有股東創造最大的利益,更是廣大股東提案通過所託付的任務,爭取兩銀行合併;甚至依金管會的規定,金控公司旗下不應有2家子銀行,但台新與彰銀合併案已拖延進入第8年,實在沒有再拖下去的理由。
林維俊重申,兩家子銀行如能完成合併,不論對所有股東、員工、客戶權益都有提升的效果,更對台灣金融業走向國際的競爭力極有幫助,台新將全力以赴尋求與財政部坐下來好好溝通。
一場未完成的合併案
昨天的財金版有一則重要的新聞, 就是盤前傳出彰銀反向要購併台新金控. 這讓台新金盤中漲停, 不少分析師這是以退為進的策略. 即便後來財政部否認有這件事, 盤後台新金仍然發佈正式消息董事會決議敦請財政部同意彰銀購併台新金, 即便是放棄未來主導權都可以.
台新金是彰銀最大的股東, 佔有22.5%股權, 結果本來要買人家的, 卻變成了要求別人買下自己. 是不是背後有什麼計算我不知道. 但是這也正凸顯出台灣二次金改但求最快速度下達成金融業整合的荒謬之處. 這篇不是教案, 但用這篇帶大家回顧一下二次金改的歷史.
先講一下彰銀, 大家都知道就是傳統的三商銀. 在早期台灣銀行被壟斷的年代, 靠著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累積了大量的財富和資產. 能進三商銀工作是當時人人稱羨的金飯碗. 1990年台灣新銀行開放, 一口氣多了十六家銀行, 大家都在爭放款的大餅. 嚴重競爭的結果讓很多品質不佳放款依然放行. 三商銀也被迫跳下去跟著衝. 埋下了後來高逾放的陰影.
緊接著到了偉大的宋神掌年代, 三商銀成為了神掌攏絡人心的工具, 大量官員(在職和退休)進入三商銀不說, 不管是省議員關說還是借貸, 抑或是省政府所需建設, 省屬的三商銀大門永遠敞開. 讓神掌在省府短短執政期間不管是在省議會或地方都博得了勤政愛民的美名. 惟一的變化是三商銀節節高升的逾放率.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散去了, 風暴時台灣政府以安定金融為由要求銀行不得任意抽銀根, 這讓台灣成為金融風暴中亞洲受害最輕的國家之一. 但當大家以為風暴過去了, 台灣開始爆發金融危機, 東帝士、大裕、廣三、安鋒、國產…等一個個集團之前憑著高度槓杆運用的財團一個接著一個倒下, 由於這些財團多半靠著關說超貸, 省屬三商銀的呆帳達到史上高峰.
2000年大家知道阿扁當選了, 台灣第一次反對黨當上總統. 或許有人告訴他台灣銀行業陷入的困局, 或許他知道金融業一直是國民黨的金脈. 不管如何, 在2001年台灣啟動了第一次金改. 第一次金改的重點在打消呆帳, 提高銀行適足資本率, 因此政府以調降銀行營業稅的方式, 讓這些銀行來打呆帳. 接下來就是調整體質, 第一銀花了上億元找Accenture 來組織改造, 搞的亂七八糟. 彰銀則是找上了ING 三年花了六億.
接下來呢? 在當時財政部長林全的主導下, 第一銀和彰銀同時想引進外資來改造. 同時以發行鉅額GDR方式希望引進專業機構. 結果呢? 這些銀行在台灣被當作是寶貝, 認為股價為低估應該溢價發行. 但是拿到國際市場上, 一方面知名度很低. 一方面當時台灣的銀行根本透明度很低. 到底呆帳是否都被合理提列了外資根本不相信. 結果根本賣不掉. 甚至外資紛紛要求從溢價發行改成折價(也是發行價低於台灣本地上市成交價), 於是有人天才的建議了我們阿扁大總統或是財政部官員, 外資不肯買是因為買GDR有三個月閉銷期太久了. 政治天才經濟低能又很努力拼經濟的阿扁大總統於是很阿沙力的宣佈, 以後台灣發行的GDR不必再受限於三個月的閉鎖期了. 消息一出, 當時正在發行的第一銀GDR馬上從乏人問津變成二倍超額認購. 當我們政府官員從下而上紛紛大贊當今聖上英明時, 不久後大家就發現這從頭到尾都是一場騙局. (請參見”第一金GDR疑雲”).
大張旗鼓打頭陣的第一金出了事, 彰銀的海外發行只好低調. 當時財政部長說有3~4家國際機構對彰銀有高度興趣, 結果實地查核後, 本來訂價約新台幣20元一股的特別股乏人問津. 大家都出十元左右. 訂價太高賣不出去, 訂的太低又是賤賣國家資產. 特別是當年國民黨掌控了國會多數, 當年自己搞了一堆狗皮倒灶的事不知檢討, 但要檢討別人倒是很厲害. 所以在立委整天砲轟下, 於是整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海外GDR發行失敗, 但彰銀的問題仍在啊, 壞帳很高, 銀行適足資本率不足的問題還是要解決啊. 問題是定價太低立法委員又罵. 怎麼辦?
2004年阿扁大總統連任成功. 在他的經濟顧問建議下決定推動二次金改. 相較於一次金改主要用來打消呆帳, 二次金改主要目的用來撈錢, 說錯了, 是提高台灣金融競爭力, 提出了四大目標. 簡單的說, 就是要透過合併一方面讓台灣過多的銀行減半, 並提高銀行的競爭力, 並能進軍國際. 此方向一出, 後來的發展大家都很清楚, 台灣金融業走向效法對岸的國有資產私有化, 合併風起雲湧, 國壽併了世華銀, 富邦併了北市銀. 拋開後面的政治獻金不談, 以上二案最大的爭議就是這二家都用了自家保險公司的資金來達成自己合併的目的. 當然再扯下去就太遠了, 大家可以等我未來的中壽護航辜家併開發金的故事再提.
Anyway, 二次金改給了彰銀另一個機會. 於是財政部又提了一個發行可轉換優先股計劃. 以國內私募型式, 以一股17.98元發行14億股. 約佔彰銀22%. 當初外資估彰銀價格都在10元左右現在一股要賣17.98元豈不是”莊孝維”. 當然這和立委要求有關. 財政部當然知道不出點誘餌是釣不到魚的. 於是正式公告公股會支持買下這批特股股的公司取得彰銀經營權. 這對前幾大民營金控 如中信、國泰、富邦來說都是很大的誘因, 只要拿下彰銀就可以確定拿下10%以上的市佔率. 除此之外, 財政部也找了幾家外資, 其中以新加坡的淡馬錫最有興趣. 最後, 為了怕當年GDR萬人呼應一人到場的局面再演, 還安排了官股控制的兆豐金在牛棚熱身準備上場救援.
結果出人意料, 台新金以一股26.12元, 總計新台幣365億6千8百萬拿下22%. 比第二名的淡馬錫一股多了3元.
這讓我想到有一集”康熙來了”的叫賣哥嗆小s, 這台百貨公司賣1萬8, 妳喊2萬2, 妳是白痴嗎?
台新金的天價搶標引發不少法人大賣台新金. 但台新金老闆作這樣的決定當然不是沒有精算過. 很簡單, 相較於國泰、富邦、中信這些咖, 如果台新不設法拿下這最後的肥肉, 未來一定敵不過其他這些民營金控. 反正向前衝是找死, 留下來是等死, 不如拼看看. 但台新老闆忘了一件事, 國泰、富邦, 甚至是那個和他不合的老哥之所以敢出天價拿下其他銀行, 其實用的都不是他自己的錢, 而是旗下壽險公司的資金, 那他….沒有保險公司的奧援.
那怎麼辦? 反正就借錢嘛. 於是台新銀依樣畫葫蘆以私摹方式發行了普通股、特別股和可轉債, 最後引進了新橋資本(Newbridge Capital)、索羅斯旗下QE基金和日本野村證券集團共350億元的資金.
(註 新橋: 80億普通股, 120億特別股和 70億可轉債, QE40億普通股, 野村40億普通股+特別股). 這些外資投資檯面上的理由是看好未來台新金併彰銀的綜效. 但想也知道, 這些基金多半還有一些檯面下的條件, 但是是什麼, 我當然不可能知道.
這裡看來告一段落了. 其實精彩的才開始. 台新金成功吃下彰銀22.5%股權是在2005年7月, 並在當年11月取得彰銀過半董監席次. 當時也是阿扁聲望開始低落的時候. 換句話說, 也是國民黨最努力打扁的時候, 大概是錢送的不夠公關沒作好, 國泰和富邦的購併案都有爭議, 甚至是元大都買下國民黨的復華銀了, 惟獨台新和彰銀被拿出來用放大鏡檢視. 很快地大家發現了一件事, 台新金購併的錢主要來自新橋資本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大家卻不知道新橋資本主要的錢都是借自公股行庫(約有220億). 於是很多人說這叫利益輸送, 是用大家的錢借給台新去壯大自己. 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公平, 要是這招是萬靈丹, 那為什麼說的人不去做? 這時候, 另一個倒楣的事發生了, 彰銀內部員工反彈. 為什麼呢? 很簡單, 因為他們看到其他民營入股公營行庫後, 是怎麼對待那些老員工. 這些老員工長期養尊處優奉公守法配合政府政策, 自然無法接受民營金控那種績效至上的觀念. 所以呢? 這些員工就以揭弊和台新金不公平入主為由, 找了立委當靠山對台新金進行抵抗. 當然啦, 當時彰銀的董事長有沒有在背後支持, 我就不知道了. 但也因為雙方人馬的不合, 台新金雖然掌握了彰銀半數的董監事, 董事長也由台新指派, 但台新一直無法真正插手彰銀進行任何改造.
最後, 最最倒楣的事來了. 台新金當初買的是特別股, 註明三年後以1:1轉換為普通股. 到了2008年, 台灣除了一些深綠的還深信會有逆轉腎之外, 幾乎大家都知道政權又會輪替了. 而一直砲聲隆隆的二次金改勢必會被拿出來檢討. 於是台新金在2008年1月想到選舉前趕快完成合併搞一個生米煮成熟飯. 於是在2008年1月11號企圖以奇襲方式在臨時董事會方式提出以1:1.3(彰銀 VS 台新金)合併的提案. 沒想到事情走漏, 民股臨時找了當時的抗議天王立委邱毅擔任董事. 這下子事情當然就沒完沒了. 一下子台新告邱毅 ,一下子邱毅告台新法人代表董事, 反正就是一團濫帳. 不過反正這些人本來的目的就是想拖過總統大選.
結果當然就如同預期, 馬英九大勝, 國民黨再次上台. 而二次金改被列為檢討對象. 台新金的生米只煮了一半, 當然被喊停. 但是買了22.5%總是事實. 於是財政部就喊出了要1:1.8才合理. 這種事就算台新金的吳老闆願意, 背後的外資也不可能同意. 一場金控的美夢, 就這樣被政治力硬生生的卡住了.
最後談一點心得
台新金併彰銀案從頭被罵最兇的, 就是台新金和外資募資, 外資又向公股銀行借錢. 所以推論出了台新是全民的錢去買下彰銀. 這真是100%狗屁理論. 如果照這個理論, 台灣所有借錢的人都是拿全民的錢來成就自己囉. 台灣錢太多, 利率太低自然會造成外資來借, 而且又沒有匯率風險, 何樂而不為? 依我看, 這至少比國壽和富邦拿壽險的錢來成就自己要正當的多了. 至少吳東亮要肩付的風險和責任都要比上二位大得多.
第二, 彰銀員工一直認為自己是以大事小. 是因為政治力而受委曲. 但是為什麼不去想看看, 自己這麼多年來績效有好過嗎? 如果實力是這麼地被低估, 為什麼沒有外資肯入主? 台灣銀行普遍存有股東分散, 控制股東持股比例很低的問題(公股銀行除外), 也因此違法放貸的問題一直很嚴重. 台新金持有22%股權在台灣金融界算高的. 如果大股東持有多數股權, 卻因為政治力介入無法真正進入經營. 其實是台灣治理非常糟糕的範例. 但就如同我之前寫國巨私有化的結論一般, 從公司治理角度來看, 陳泰銘是個很糟糕的人, 但是你不能因為這樣就否決了國巨的私有化. 因為從頭到尾他都是依照台灣的法令進行, 問題是出在台灣法令而不是陳泰銘的作為. 只憑意氣而不憑法令, 這才是台灣最可悲的事.
最後, 彰化銀行從一家非常好的銀行, 變成一家高呆帳高逾放比銀行, 再到最後合併無法成型. 從頭到尾就是四個字”政治介入”. 這也是我一直覺得台灣最可憐的地方. 台灣有一堆口才很好頭腦裝屎的政治人物, 他們自以為在伸張正義, 但實際上卻不停以政治力干擾正常經濟運作, 我們有一堆自栩為法律人出身的領袖, 但實際上卻是用他們無知的財金知識在在干擾專業. 結果是你會在台灣常發現A和B都在作同樣的事, 但結果是A沒事, B卻有事. 很難想像在過去十幾年台灣是一個由台大法律系精英領導的國家.
最後的最後, 吳東亮幹麼要拋出合併案? 媒體說這是以退為進. 合併後憑著股權优勢他終究還是新金控的實質領導者, 名字叫不叫台新根本無所謂. 事實是否如此我不知道. 但如果我是他心裡一定很幹. 合併案搞了七年卻是看得到吃不到. 更遑論因為這個合併案可能搞得台新金財務吃緊或是影響其他投資計劃了. 退後一歩想, 就算吳東亮想再撐一下, 當初背後支持他的那些外資也撐不下去了. 以台灣當局過去的作法, 我猜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另一家金控在官員協調下買下彰銀股份, 表面上皆大歡喜. 但你會發現當初彰銀工會也好, 立委出面也好, 抗爭了半天最後一樣落入另一個民營金控手裡. 不然就是又一個官股金控出來搞定, 大家繼續擺爛. XD~這就是台灣. by RUSRULE
台彰併不成 小股東轟財部是詐騙集團
↑彰銀21日舉行股東會,股民阿土伯在場外舉布條表達意見。圖/顏謙隆 |
←阿土伯(左)在台新金股東會,拿出特製紅布條,要董事長吳東亮「亮」起來。圖/呂清郎 |
台新與彰銀合併案大事紀 |
股市名人阿土伯昨(21)日現身彰銀股東會,除準備「財政部是有牌詐騙集團」的白布條,還直指財政部部長張盛和處理台新併入彰銀案時是「流氓嘴臉」。彰銀股東會現場則有其他小股東力挺阿土伯、支持彰新併,甚至建議取名「新彰銀」。
台新金與彰銀合併案拖了快8年,阿土伯昨天在彰銀股東會炮火猛烈,強調當年彰銀身陷財務危機,如果不是台新注資救火,問題恐會很嚴重。今年2月台新金提出台新銀併入彰銀的議案時,當天激勵台新金、彰銀股價都大漲,顯示市場投資人也站在支持合併的一方,財政部的彰銀股權只有12%,只是第二大股東,憑什麼要全部聽他(指財政部)的。
阿土伯說,他擁有120萬股彰銀股票,也有台新金股票,絕不會傷害彰銀,還形容財政部長張盛和「一咧面凶概概,甘哪土匪」(一臉凶樣,像個土匪)。
阿土伯痛批財政部後隨即「趕場」前往台新金股東會,之後更拿出特製的紅布條,要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亮」起來。他並提出臨時動議,為使合併案加速進行,授權吳東亮必要時可向法院提告,結果獲股東會通過。阿土伯強調,如果吳東亮不執行,他也會考慮對吳東亮提告。
彰銀工會理事長黃水泉則發言表示,工會反對合併案。他強調,從今年2月20日台新金提出台新銀併給彰銀的議題,財政部做出非常明確的回應,此時若再研究,將會徒勞無功、勞民傷財。
黃水泉表示,從2005年7月下旬台新金宣布入股彰銀以來,股價從28元左右一路走跌,迄未回到當初水準,可以說從一開始,投資者就已用股價來表達意見,認為彰銀和台新合併並不被市場看好。
彰銀公股代表梁懷信昨天也對阿土伯表達抗議,要求主席應遵照股東會發言的議事程序,並應制止部分股東「不當的人身攻擊」;另一個公股代表、財政部主秘阮清華也捍衛財政部立場,強調合併一定要顧及國家、員工及股東的利益,有綜效且雙方合意。
阮清華表示,財政部並不反對合併,但一定要透明化並尊重市場機制,對象也要有彈性,將以爭取彰銀的最大利益做為前題。
《金融股》台新、彰銀聯姻不順,阿土伯急跳腳
阿土伯今天同時出席了彰銀和台新金的股東會,阿土伯表示,個人持有彰銀持股120多萬股,彰銀在7年前開國際標,標售14億特別股,為了讓標售順利還修改章程。目前,台新金在彰銀有經營權但沒有主導權。
阿土伯認為,如果財政部不支持台新金合併彰銀,應該退回當初365億元的特別股價金,而不單是要求台新金自行在市場出售14億的持股。
除了阿土伯外,其他小股東也提出彰銀無法合併,對台新是一個絆腳石。
董事長吳東亮今天回應股東時表示,彰銀合併得從兩方面來看:一、投資角度台新金持股彰銀沒有損失;二、但從金控發展來看,合併案遲延讓金控失去很多的機會。吳東亮強調,台新金在小股東的支持下,會盡力和財政部溝通,也希望財政部能顧及彰銀和台新金42萬股民的期待。
《金融股》與彰銀合併案,台新金:拒成金融界「文林苑」
2013/05/07 15:14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新金 (2887) 今舉行法說會,法人再聚焦與彰銀的合併案,將彰銀和台新銀的合併比喻為金融業的「文林苑」,政府推動金改好比都更,而彰銀和台新銀的合併遲遲無法成行,宛若文林苑都更遲滯不前。台新金財務長林維俊強調,會依照符合公司治理和尊重股東權益的方向努力,也會符合行政院江院長的期許,不希望彰銀合併案成為金融界的文林苑!
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公營和民營金融機構的整併,只要符合公司治理、尊重股東權益兩大原則,政府不會故意不准。
台新金今天也重申三點主導彰銀和台新銀合併的必要性,一、今年台新金2月20日董事會通過要求彰銀和台新銀合併,主要是在ECFA架構下,銀行需提高競爭力,有利兩岸的競爭;二、合併已拖了七年,對股東必須有所交待;三、台新金在2005年7月22日標構彰銀,主要是配合政府的整併政策,財政部當時也白紙黑字承諾經營權將移轉給得標者。
專家傳真-讓台新、彰銀解套是推動金融整併當務之急
- 2013-04-25 01:03
- 工商時報
- 吳孟道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金組高級助理研究員
日前,甫接任政務委員的薛琦拋出金融整併的風向球,引起各界熱切關注與討論,也讓國內銀行家數過多、規模過小、同質性過高、殺價競爭、國際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對於這股金融整併風潮,支持與反對的聲音都有。
支持者認為唯有透過整併,讓台灣金融機構大型化、規模化,才能減少價格競爭並提升獲利水準,從而提升台灣金融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但反對者卻認為,當前國內銀行同質性過高的問題即使整併後也不會改善,尤其是現今政策風向傾向公公併或民民併,在缺乏互補性的情況下勢必無法發揮整併的綜效,反而徒增成本。雙方論點各有其立論根據,難以斷言誰對誰錯,但觀察政府態度,金融整併的推動似乎已是箭在弦上。
基於整體金融產業的發展考量,對政府推動金融整併的作法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我們認為政府若真有心要推動金融整併,首要之務是必須解決台新彰銀合併的爭議,否則仍難脫二次金改弊端叢生的陰影,金融整併政策勢將難以順利推動。無論當初台新金併購彰銀的過程是否仍有爭議,但台新金真槍實彈拿錢出來,而彰銀也收下了,這是不爭的事實。一味地拖延此案不加以解決,只會留給外界不佳的觀感。
況且,台新金因為併購彰銀事件,持有彰銀22.55%股權,加上此部份被歸類於長期轉投資,造成台新金財務上的雙重槓桿比率過高,即長期投資占其股東權益比率高達119%,接近法定上限的125%,其中光投資彰銀股權就占了將近五成。這道枷鎖也使得台新金空有資金,卻無法比照其他同業,進行具規模的併購案或其他轉投資事項,嚴重阻礙台新金的發展及競爭力的提升。
特別是西進大陸投資,根據「兩岸金融業務往來投資許可辦法」第48條第三項規定,本國金融公司若要參股投資中國金融機構,計入本次參股投資金額後之雙重槓桿比率,不得超過115%,台新金高達119%的雙重槓桿比率,讓其參股中國金融機構機會全失,即使兩岸金銀三會已取消OECD的限制,也是不得其門而入。
政策的不一致性,往往容易使得民眾無所依循,且弱化政策的效果。就如同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Kydland及Prescott的時間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理論所指出的,相較於「一個短視的、每一期都重新進行最適化選擇」的政府而言,「一個能預先承諾政策、並執行」的政府絕對能夠產生更好的政策效果。
不論未來台新金與彰銀的合併爭議,是要透過原價買回(不計利息)、公股股權交換、甚或其他具體可行辦法,若可以同時兼顧公平合理、財務結構、股東權益及市場透明度等多方面因素,則政府著實有必要讓此爭議儘快落幕。不然,在推動金融整併的同時,容易遺留話柄予人批評政策的空間,也不利整併政策的推動。值得政府深思!
社論-另一種台灣的悲哀
永豐金控宣布旗下的永豐銀行將要引進大陸的中國工商銀行入股,成為永豐銀行20%的大股東,而且永豐金控係以「淨值」,也就是經營多年的成本價,接受中國工商銀行增資。這項交易再度凸顯了台灣金融機構規模過小,逐步仰賴大陸方面資金挹注的困境;最近關於金融機構合併的討論日漸升溫,的確存在不得不然的背景。
但是,我們至今看不到主管機關對於台灣金融產業前景,提出任何前瞻性的規劃。我們只見到立法院熱炒一陣「公公併或是公民併」的表面題材,以及掌握金融股股權的財政部不斷拿出「維護國家利益」這種空泛的理由來搪塞,而金融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面對媒體的詢問,則一律以「沒有見到提案」這種被動的態度來回應,完全看不到政府對於金融產業未來的走向有任何的想法。
日前工商協進會舉行的「工商早餐會」,因為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財政部長張盛和聯袂出席,再度讓金融合併的議題成為早餐會的焦點。不料卻發生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解讀財金部會對金融整併「樂觀其成」,但當天立刻被財政部張部長更正澄清,強調「並未說過對台新銀行與彰化銀行合併樂觀其成,外界純係錯誤解讀」的烏龍事件。
台新銀行在2005年7月22日耗費365億元鉅資,遵守公開競標的程序取得彰化銀行14億股特別股,成為彰銀最大股東。但是資金投入後就此動彈不得,既無法向前推進合併彰化銀行,也無法退出賣掉持股;當年財政部承諾給與的經營權,實際上又逐漸流回財政部手中。台新銀行長達7年9個月進退兩難的歷程,成了民間與政府合作最血淋淋的例證。
張盛和部長在針對工商早餐會的澄清說明中指出:一、2006年彰化銀行辦理現金增資案,財政部對投標者僅承諾給予經營權,並未提及合併事宜;二、彰化銀行未來如進行整併,財政部將在兼顧股東、員工及客戶權益,及不影響國家整體利益前提下,審慎考量;三、整併對象之選擇,一定要有綜效及互補,而且公司治理要良好、財務結構要健全。
張部長講得面面俱到,但台新對彰化銀行有經營權,這是白紙黑字寫在當年合約中的權利,張部長也公開說曾承諾給予經營權,卻又不准台新提出合併方案,豈不自相矛盾。台新有了主導權,再佐以政府金融整併的政策,以及在符合各方利益下,原本已經讓出經營權的公股,理應有支持的義務,而合併也就因台新的主導而必然會是結果之一。主導是因,合併是果。衡情論理,主導權公股本身就可以決定,合併需要股東會的議決,當然財政部不會在承諾函中表達,但佐以其他承諾,台新一旦提出合併案,財政部其實已沒有立場反對。
台新當年是在彰化銀行出現嚴重壞帳,政府又無力增資的情況下,進場擔任救火隊的角色,起先投入365億元買入特別股,而且還逐步加碼將持股增加到25%。當年競標的價格每股26.07元,比目前彰化銀行市價還高出54%,過去七年多來彰銀股價更從未超過台新的決標價。台新的股東投入鉅資卻慘遭套牢,付出極為沉重的代價。
了解台灣政治生態的人都曉得,財政部所提出的「維護國家利益」、「財務結構良好」、「公司治理健全」,大多是表面的理由。台灣所有的金融機構在金管會鉅細靡遺的嚴格監管之下,不可能存在不符合財務結構不健全、公司治理有瑕疵的問題。財政部真正擔心的是,台新與彰化銀行的合併,可能改變金融市場既有的競爭秩序,因為兩家銀行的合併,會產生總資產達到2.7兆元,僅次於台灣銀行與合作金庫的全國第三大銀行。兩家銀行的合併雖然可能創造規模效益,提升股東權益,卻也會改變既有的產業生態,進而觸發一連串的新的合併潮。
我們的金管會與財政部乃至行政院,對於金融產業的發展方向實際上並沒有具體構想。公務人員但求平安的心態,讓台灣的金融產業看似平靜,卻在國際競爭的舞台上不斷退步。台灣的銀行與證券公司雖然都曾經在亞洲國家獲得領先的地位,如今卻只剩下中國大陸的零頭,只能當香港、日本、新加坡銀行的小弟,連韓國的證券資產管理公司都踩進台灣大門;而原本有龐大財富管理市場作基礎的台灣共同基金業者,卻越做越小,越做弊案越多。
愛麗絲夢遊仙境裡面,有個撲克牌皇后的角色,她在裡面拚命地向前跑,卻只能留在原地,她說:要用兩倍的速度往前奔,才能夠真正向前移動。這雖然是個虛構的寓言,卻真實描述了台灣金融產業的困境所在。面對不斷變化、競爭劇烈的國際金融市場,台灣如果繼續抱殘守缺,最終只有將最寶貴的金融戰略資產,按「淨值」拱手讓人,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台灣的悲哀。
--
公股管理要走大道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2.13 03:02 am
國票金6月將改選董監事,做為大股東之一的公股態度成為關鍵。前次改選時,公股因不想捲入國票金兩大民股相爭的戰局,賣股退出,如今卻又傳出動員公股行庫加碼,想要重返董事會。面對同一家金融機構的權力改組,公股政策不能前後不一,這些股權紛擾也凸顯出公股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有待儘速調整改善。
民營化原是公股管理的政策主軸之一,但在民營化前,確保公股權益則是公股管理的重要工作。不過,以公股金融機構民營化為主的二次金改出現官商界線不清的爭議,也讓公股管理迷失了方向。例如公股拿下台北101大樓經營權,即被財政部視為重要政績之一。台北101大樓是民營公司,但因公股持股不低,董事長即使由民股代表出任,人選仍多由官方主導,最近財政部更直接將董事長改為官派。從維護公股權益而言,這種作法尚無不當;但之後公股為避免持股被民股頂新集團超越,竟指示金融重建基金(RTC)停賣台北101股權,卻與民營化方向相違;尤其RTC是基於金融安全而設,本應儘速收回處理不良金融機構所承擔的債權,早就該退場了,如今竟成公股擺弄的棋子,完全悖離RTC成立的目的。
對於國票金股權,財政部並未承認動員公股銀行加碼,但不少公股銀私下默認。不論財政部公股小組是否已開始加碼或僅屬評估,我們都希望財政部懸崖勒馬,因其既不符民營化政策,也不尊重公股行庫的經營專業,更有違財務投資與策略投資混為一談的公司治理精神。公股行庫持有金融機構股票的資金是存戶的錢,原屬財務投資,而非政府出資的策略性投資,公股小組自不宜隨意動員公股行庫加碼投資;且一旦投資虧損,責任又要算誰的?
彰銀是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公股管理個案。公股在彰銀的持股跟民股相差不遠,公股若也下令公股銀加碼,三年前就可以拿下過半席次董事,取回經營主導權,但財政部未如此做,主因擔心民股台新金無法跟彰銀編合併報表,財報大受影響。國票金跟台新金狀況相去不遠,但公股管理的政策卻大不相同。公股是國家資源,公股管理政策須有一致性及足以服說外界的正當性,否則如何有效管理?
再者,整併向是推動民營化的方式之一,政府口頭上從未鬆動,也宣稱要推動「公併公」,但標準化流程訂了多年形同虛設,釋股政策也早已喊停,至今只是「紙上談兵」。例如兆豐金持股台企銀多年,金管會早就要求兆豐金須在明年改選前出清,可說是宣示公股整併的大好機會,但最近傳出將延期,顯然還是欲併還留。
民營化、釋股、整併等大事做不了,公股管理政策就變成一些無關宏旨的小事。例如財政部一度力推的公股銀行整合平台,口號打得響,卻經不起評估,包括合購海外行舍多不可行、信用卡整合因涉及聯合行為而進退兩難等。
再如委外評估成立國家控股公司,研究結果雖可行,財政部卻只想做「虛擬」控股,也是不了了之。成立國家控股公司茲事體大,本來就是件困難重重的政治工程,與其花時間弄國家控股公司,不如直接推動土銀、台灣金釋股及民營化有效率,且更具政策指標意義。
公股事業的「公婆」太多,本來就會拖累企業的經營效率,唯有民營化才是正確的方向。公股管理政策應回到正軌,不要再抓錯方向;尤其公股金融機構的市占率高達50%,在金融體系扮演關鍵角色,身為最重要的股權管理者,更應有宏觀、積極的作為。
財政部應拿出對整體金融產業、國家經濟發展更有貢獻的大政策,做出一番作為,別老在枝微末節打轉了。
【2011/02/13 經濟日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