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百貨 今年EPS拚7元
|
![]() |
||||
|
||||
分析師指出,大洋百貨2011年營收約新台幣258.28億元,年增30%,稅後純益8.45億元,年增77%,每股稅後純益5.14元,優於目前在台掛牌的其他百貨業。法人預估,今年大洋百貨營收可達新台幣328億元,年增27%,稅後純益14.14億元,年增67%,每股稅後純益7元。 大洋百貨最大股東為益航,持有股權比率達52.2%,預估掛牌後,益航股權稀釋至47%,但仍為最大股東。大洋百貨目前在大陸共18店,以「大洋百貨」、「大洋晶典」及「大洋天地」三大品牌開店,主要在福州、武漢及南京三區展店。 顏思文表示,大洋百貨目前自有物業率約22%,因為大陸房地產租金逐漸上漲,未來展店將以開發自有資產為主,預計三年內將再新增大洋晶典、大洋天地兩品牌各一店,自有物業率將提升至30%。但不會跨足商辦、住宅或飯店開發,僅專注於經營百貨。 未來大洋將精耕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及福建等五大城市,持續擴展三大品牌,期望至2020年,在大陸店數達50店,屆時營業額能達250至300億人民幣(合新台幣約1150至1390億元)。 顏思文表示,中國百貨市場競爭激烈,前五強的百貨市占率合計僅占中國零售百貨的5%;目前中國最大的百貨業百盛集團預計今年底可達50店,在中國50店的規模代表一級百貨的象徵,因此期望十年後,大洋也能朝50店目標前進。
焦點個股:‧益航
【2012/04/30 經濟日報】 |
拉抬獲利率,F-大洋將採自有物業拓點模式
精實新聞 2012-04-30 19:08:53 記者 楊舒晴 報導
大洋百貨(F-大洋)(5907)目前全中國共有18家店,總樓地板面積約70.12萬平方公尺(約21.21萬坪),其中,4家店為公司擁有的自有物業,以樓地板面積計算,約佔21%。大洋百貨表示,為了促進營益率及獲利率成長,未來F-大洋將以自有物業拓點為主,並且也可達到規避租金上漲風險效果,期望3年內可提升至30%。F-大洋旗下共有3個品牌,包含大洋百貨、大洋天地、大洋晶典,其中,大洋百貨為經營達10年的品牌,2002年於福建福州開出第1家店,目前總計共16家;大洋天地於2008年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出第1家店,營業模式為購物商城,結合購物中心及社區型百貨;而大洋晶典則於2010年將大洋百貨福州冠亞店封店改裝,大量引進國際精品,如LV、Cartier、Zagna等。
董事長顏思文表示,F-大洋旗下18家店中,大洋百貨南京一店為公司最大的旗艦店,該店樓面積高達6.6萬平方公尺(約2萬坪),去年營業額達人民幣10.59億元(約新台幣49.77億元),約佔公司營業比重19.29%;而公司則十分重視大洋天地及大洋晶典的發展,預計3~5年內,兩個品牌都將會各新展1家店,並且將採自有物業拓點模式,樓面積皆約在8~10萬平方米(約2.42~3.02萬坪),若這兩家店都於3年內順利開出第二間店,則自有物業佔比可望提早達到30%的目標。
顏思文說,由於公司還在從「輕資產」轉成「重資產」(提高自有物業比例)的過渡期,拓點速度於短期內將會減緩,其中,大洋百貨由於有10年的經營經驗,所以拓點速度仍盡力可維持,但大洋天地及大洋晶典的展店速度將會較慢,除受到樓面積偏大而難以尋點的因素外,還有大洋晶典鎖定高端消費族群及大洋天地結合購物中心及社區型百貨的經營模式因素,所以市場評估要更為審慎,耗費的時間將會更長。
F-大洋今年及明年預計都將只新展1間店,分別為大洋百貨的安徽合肥店及湖北武漢四店。但顏思文表示,其實福建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蘇省、安徽省、成都省、天津市、大連市等地區都有在洽談展店計畫,目前手中約儲備6~8個還在進行中的開店計畫,若運行得順利,預計將於3年內陸續展店完畢,因此公司每年2~3家展店趨勢不變。
法人表示,繼去年買進福建泉州店後,近3年還會再陸續新增3家自有物業的店,自有物業樓地板面積佔比將達30%,隨著租金費用率降低,在公司營收成長及獲利率逐步上升的情況下,F-大洋未來獲利成長幅度可期。
F-大洋去年總營收達258億元,年成長30.24%,營業利益達13.55億元,年成長20.87%,稅後獲利達8.45億元,年成長76.47%,EPS達5.14元。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353803b5-0536-4d90-8bdb-412d869ec8b0#ixzz1tgKSaogA
MoneyDJ 財經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