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微科下波成長 要跨足生醫
|
|
||||||||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日前宣布上調今年資本支出,漢微科最大的客戶就是台積電,受惠於台積電加碼採購機台設備,激勵漢微科三度登上股王,上周五股價以859元作收,穩居股王寶座。 漢微科目前在全球電子束檢測設備市占率85%,客戶囊括全球擁有12吋晶圓廠的半導體晶圓製造廠商,領先美商科磊(KLA)、日本NGR、日立等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站穩腳步後,漢微科評估跨足生醫領域,為公司創造下一波成長動能,要做「永遠的第一名」。
許金榮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漢微科日前成立「新事業開發」研究單位,著眼於中長期策略布局,生醫檢測設備是評估項目之一,為主力產品檢測設備開創新的應用層面。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相較於漢微科前二次登上台股股王,分別只有一、二天,這次漢微科穩居股王寶座已有數周,感受如何?對於接下來的表現有何期許? 答:成為股王的感覺還不錯!雖然,漢微科並未將「股王」視為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它就是發生了(指登上股王)。 目前漢微科的電子束檢測設備,主要集中應用於半導體的前段製程中,日後也可以應用在半導體的後段製程(如封裝和測試)上,以及光罩的檢測。 在非半導體領域,也可能用到電子束檢測設備的技術,例如:影像處理、生物醫學及奈米材料檢測等。漢微科將以電子束技術為核心,跨入不同領域的應用,只要是應用到電子束檢測,漢微科都發願要成為其中的領導廠商。 不久前,漢微科成立「新事業開發」研究單位,請來曾任美商英特爾亞太科技台灣分公司策略投資部總監、全磊微機電業務行銷副總經理的胡瑞卿,為漢微科中長期跨入生醫資電領域,尋找新方向。 漢微科已達成「成為世界級電子束檢測設備的領導廠商」,但要繼續維持第一名是有許多挑戰的。漢微科必須不斷的開發技術、創新產品,提供客戶在研發、量產時,所需要的檢測設備,要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同時,不論客戶在開發新技術、新製程,以及量產時,漢微科都要成為他們可信賴的供應商夥伴。若能達成這樣的使命,漢微科就能保持全球電子束檢測設備的領導地位不墜。 問:日圓貶值,牽動亞洲貨幣的走勢?日系設備廠是否因此增加競爭力? 答:我認為會。拿美元買機台設備,若買日貨,就可以便宜,對日廠的競爭力有幫助。但因市場區隔的關係,對漢微科沒有影響。 問:漢微科南科擴產的進度? 答:董事會已經通過,今、明兩年投資約10億元在南科設置新廠,並於明年第3季開始將會增添新產能,預計廠房規模將可供未來提升漢微科產能達目前的三倍。 漢微科原本在南科的製造廠房,是向母公司漢民承租,去年因原廠房不敷使用,再增租一個樓層,仍無法滿足漢微科的未來需求。董事會決議將興建一座自有廠房,6月28日動土興建,屆時新廠的一、二樓都是無塵室,共6,000坪廠房,是原來產能的三倍大。
跟著客戶旺 備妥二年產能 問:台積電面臨英特爾加入晶圓代工市場的挑戰,如何看晶圓代工產業版圖的挪移? 答:晶圓廠需要依靠完整的供應鏈,包括設備及材料供應商等的協助,才能面對競爭,滿足終端市場的需求。不過,最近客戶們都變得「非常有耐心」,即使外表很急,但心中為清楚先進製程的相關材料、設備等環節,需要一一到位,這是「急不來的」。 隨著半導製程愈來愈精密、困難,把產品規劃的時程拉長,提早量產前的準備期,已是趨勢。 至於台積電、英特爾及三星的競爭,我認為產業競爭是必然的,市場開發需要新產品,新產品需要用新技術,新技術才能達到提升效能又降低成本的目標;愈往高端技術競爭,愈要掌握「良率」,這是控制成本及產品進入市場的最佳「利器」。 問:怎麼看半導體產業今年的景氣?能見度達半年嗎? 答:訂單能見度看到半年,已經算是多的了。應該說是需求的能見度,客戶旺起來了,漢微科就跟著旺起來。我們會配合客戶給的一到二年預測,備妥相關產能,因此漢微科長期規劃是自行興建較大廠房,把生產能量擴充準備好。 問:台積電推動設備本土化,對台灣設備廠有正面的影響? 答:台積電代表的是晶圓代工成長最快的區塊,漢微科也因此搭上同步快速成長的列車,這要給台積電按個「讚」。 但在設備本土化這個部分,台積電對於國內廠商的要求滿有挑戰性,台積電不是單純的支持你,而是給一個很挑戰的目標,廠商要花很多心力去達成。台積電把需求開放給國內廠商,製程技術從40奈米開始,就展開共同配合開發。 晶圓廠要考量「技術」和「成本」兩大因素。以前晶圓製造只要技術前進一個節點,成本就大幅下降,例如0.18微米到0.13,一片晶圓上的晶粒,產出顆粒數增加二倍,於是技術一直往前走,成本就自然下降。 如今技術持續發展,成本不減反增,於是供應鏈在地化的需求大增,在地化對成本下降的幫助,首先是供應鏈縮短了,時間短了,效率變高了,問題的討論及溝通過程都加速了。 問:半導體製程設備喊在地化多時,成效如何? 答:這要視產業別而定。在平面顯示器、半導體後段及LED的供應鏈,已經大幅度的在地化,有許多投入其中的台廠頗具成效。但是在半導體前段製程的設備,少有台灣設備廠的身影。 做前段設備業者,從市調、設計規劃到量產,都要與重量級選手直接競爭,台灣廠商直接投入前段製程設備市場不是容易的事。
迎18吋時代 串在地供應鏈 問:漢微科如何能突破產業天險,成為台灣唯一半導體前段製程的設備供應商? 答:漢微科並不是台灣唯一半導體前段製程的設備供應商。就我所知,至少還有漢辰在作離子植入機。 漢微科進入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的方式與一般公司不同,漢微科是先於1988年在美國成立公司,開始開發產品,一開始的策略,就不是鎖定台灣市場,而是放眼全球。 有時候,「全球化」與「在地化」無法分開來看。「全球化」是要到許多地方去「在地化」,才能生根,因此沒有「在地化」,就無法落實「全球化」,同時「在地化」也是「全球化」的基礎、利基。 光有「在地化」,不能做大,沒有利用到全球供應鏈及價值鏈,競爭力堪慮,所以「在地化」的終極目標是要達成「全球化」。 漢微科一開始,就是把全球的市場當作目標。對新公司來說,任何一個新客戶、新市場,都很挑戰。漢微科在美國完成產品開發後,回到台灣來,前三台設備都是在台灣客戶端驗證,分別是旺宏、茂德及聯電新加坡廠。 問:18吋晶圓的時代會來臨嗎? 答:18吋晶圓是幾個大客戶的需求,我覺得這幾家龍頭晶圓廠,都在準備中,不願意放棄、喪失這個機會。18吋晶圓的時代會不會來臨,可能要看EUV能不能量產,沒有結合EUV,單靠18吋,對業者而言利多不夠。 18吋晶圓技術往前走,成本大幅增加。為了降低成本,要在地化、與在地廠商合作,並做供應鏈的整合。18吋晶圓若要成功,要能在技術和成本兩者間取得平衡點。 有些廠商慢慢從觀望,開始採取一些專案在行動。其它像漢微科、漢辰技術挑戰度相對較小的廠商,因應18吋晶圓,重點在把真空腔體擴大,都已經有些進度了。 問:會考慮併購嗎? 答:漢微科會考慮。但是目前在公司雷達螢幕上,尚未出現併購的目標。 問:大陸業者也是漢微科的客戶,根據你的觀察,大陸半導體產業起來的速度快嗎? 答:慢慢快起來了,IC設計公司經過前幾年的鍛鍊期,已經逐漸成熟了,半導體製造廠的部分製程也成熟了,雖然仍比台灣慢。大陸半導體產業的起飛,台灣IC設計公司將首當其衝,比封測廠受到的影響大。只要大陸會做的產品,對台廠就威脅,大陸業者目前以中低階為主,台廠必須儘速向高階產品轉型、升級,不要在紅海與之纏鬥。
【2013/05/13 經濟日報】 |
全文網址: 漢微科下波成長 要跨足生醫 | 科技產業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7892936.shtml#ixzz2T8obNRkm
Power By udn.com
名人開講-挾技術專利領先優勢 卡位先進製程商機─漢微科總經理招允佳
(102/04/16)
|
(文.羅毓嘉) 電子數檢測設備大廠漢微科(3658)近期營運動能強勁,市場也不吝給予掌聲,股價數度問鼎股王寶座,秘訣究竟為何?漢微科總經理招允佳指出,漢微科不僅受惠於半導體產業製程縮微的正確趨勢,更持續投注資金,力求技術站在半導體業界的「一步之先」,並以專利權卡住競爭對手的追趕,成功掌握能見度長達半年的訂單。 不僅台積電(2330)、聯電(2303)等國內半導體巨頭均是漢微科客戶,招允佳更表示,舉凡旗下有12吋晶圓廠的半導體業者,都已經和漢微科有業務往來。其客戶結構囊括全球半導體業巨擘,等於在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寡頭角逐的製程軍備大賽之時,將持續站穩半導體龍頭業者的資本支出利多,推升漢微科的長期營運成長。 漢微科看好今年營運,訂單能見度長達半年 漢微科主要生產跳躍式掃描系統(Leap Scan)、連續式掃描系統(Continuous Scan)及電子束製程監控系統等機台設備,受惠於半導體先進製程不斷演進,對於晶圓缺陷(wafer defect)的檢測精準度愈發殷切,上一代的光學檢測已漸不敷先進製程使用,電子束檢測機台的需求大幅成長,也造就漢微科的營運榮景。 漢微科總經理招允佳指出,隨半導體廠製程演進、拉高電子束檢測設備佈局,漢微科今年營運展望「非常看好」,目前訂單能見度長達6個月;為承接未來龐大訂單,南科新廠將在Q2下旬動土,明年Q3落成後產能可達3倍。 隨著半導體廠的製程縮微趨勢,帶動客戶對更精密的檢測設備需求往上,成為漢微科今年度出貨最主要動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從28奈米往更縮微的製程世代遷移,無論在研發端、量產端的晶圓缺陷(wafer defect)檢測對於良率的提升將扮演更關鍵角色,未來電子束量測設備出貨需求將有增無減。 招允佳表示,漢微科的電子束檢測設備約有1/4是出給半導體廠的研發端,3/4則用在量產線上的缺陷檢測。若以客戶所在地理區塊來分,台灣是漢微科去年最大市場,佔比重38%,美國居次佔33%,日本佔營收比重則為17%,韓國佔5%,中國大陸3%,其他市場則佔4%。 事實上,漢微科近期訂單能見度佳,只要半導體廠製程持續前進,漢微科都有受惠空間。目前漢微科訂單能見度長達6個月,招允佳也強調,漢微科以技術領先優勢,預期今年的毛利率仍可維持在65-70%(high sixties)的高檔區間,並將利潤回頭注入研發投資,確保漢微科在業界競爭當中能維持領先。 漢微科今年2月營收大幅拉高,引發市場想像美商Intel的訂單是否已入袋?對此招允佳強調,無法評論單一客戶訂單,不過「目前全球擁有12吋晶圓產線的半導體廠,都已經是漢微科客戶,」客戶組合可謂十分強悍。 為了因應未來數年龐大的電子束檢測設備需求,漢微科已決議投資9-10億元在南科設置新廠,招允佳表示,南科新廠的土建工程將在今年Q2底動土,預期在明年Q3完工投產,屆時漢微科的產能將達到現有的3倍左右,用以支應18吋晶圓檢測設備、3D晶片檢測設備等的生產所需。 技術走在一步之先,卡位先進製程商機 漢微科不僅業務發展看法正面,同時往更高階技術佈局的藍圖更十分明確。目前,漢微科電子束檢測的解析度已達3奈米,明年並將推出2奈米解析度的檢測設備、以及可應用於TSV等3D製程的設備,卡位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龐大商機。 招允佳說明,檢測設備技術佈局必須領先客戶的製程擘劃,目前漢微科針對先進製程、更佳產出率(throughput)、乃至包括3D晶片、鰭狀場效電晶體(FinFET)等新製程均有佈局,未來並規劃切入18吋晶圓的電子束檢測設備市場,技術擘劃相當明確。 單以既有檢測設備的解析度提昇而言,漢微科現行主流技術已推進到3奈米解析度,優於競爭對手的5奈米解析度,招允佳表示,漢微科明年將按照規劃推出2奈米解析度的電子束檢測設備;同時,漢微科的矩陣式檢測、乃至多支電子槍並列同測(multi-gun)的技術開發工作也持續推進,在高階檢測領域的技術佈局已經「就位(ready)」。 值得注意的是,漢微科不僅聚焦傳統晶圓製程,在3D的TSV(矽鑽孔)製程、乃至2.5D的矽中介層(interposer)封裝檢測也快馬加鞭耕耘。招允佳指出,TSV是當前先進製程最夯話題,漢微科的檢測設備開發已大致完成,並向主流晶圓廠送樣、協同調校,預期到2014年TSV製程晶圓放量,TSV檢測設備將為漢微科帶來明顯的營收貢獻。 招允佳表示,漢微科技術走在半導體產業界的一步之先(one step ahead),面對競爭對手的挑戰是「樂觀其成」,認為競爭關係可督促漢微科不斷前進;不過招允佳也強調,截至目前為止,如KLA-Tencor等競爭廠商的產品技術仍遜於漢微科,對漢微科「威脅不大」。 2012年全年,漢微科合併營收為41.8億元,年增56.1%,也是全年度的歷史新高,合併毛利率71.3%,稅後盈餘15.17億元,年增1.3倍,全年EPS為23.34元。 |
2012-05-08
許金榮︰打破美日廠壟斷局面
十年磨一劍 苦盡甘來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國內半導體設備廠漢微科(3658)投入電子束檢測設備研發多年,近10年來,陸續取得美日韓等半導體廠訂單,躍為全球電子束(E-Beam)檢測設備最大廠商,董事長許金榮形容,漢微科是「十年磨一劍」,有苦盡甘來之感。 漢微科預計5月21日以每股200元掛牌上櫃,將是國內有史以來股價最高的設備廠。 半導體廠投資1座廠動輒達千億元,但設備龐大商機向來是國外設備廠商的天下。過去半導體檢測設備以光學檢測為主,主要設備供應商有科磊(KLA)、應用材料等,其中KLA市佔率高達70-80%,可說一家獨大。 1998年成立於美國矽谷的漢民微測,花了5年時間才成功研發出第1台檢測設備,許金榮表示,初期晶圓廠仍慣用國外廠商的設備,為了讓客戶願意培養第2家設備供應商,漢微科只好將設備搬移到客戶廠內,讓客戶試用,結果設備性能勝過國外供應商,才有機會取得訂單。 漢微科第1家取得訂單的客戶是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年後日本、韓國等半導體廠陸續跟進下單,打破晶圓檢測設備長期由美日廠商壟斷市場的局面。 目前漢微科的客戶群包括晶圓代工廠及記憶體廠,例如台積電、聯電(2303)、GF、中芯、三星、海力士、東芝、IBM等,英特爾也可望將為客戶,漢微科在電子束檢測設備市佔率已高達80%,遙遙領先科磊等國外設備廠。 檢測設備主要是對晶圓進行掃描檢測缺陷,找出缺陷並進而幫助提高良率,許金榮指出,因光學檢測解析度有限,約在65奈米製程就會遭遇瓶頸,該公司的電子束檢測採跳躍式結合電子槍技術,適用40、28、20奈米等先進製程晶圓缺陷檢測,目前技術約領先同業競爭者一個世代,毛利率逾60%。 半導體成長雖趨緩,但許金榮表示,先進製程仍是晶圓廠及記憶體廠投資佈局的重心,估每5000片產能就需搭配1台電子束檢測設備,市場需求可望持續增加,加上電子束檢測設備進入門檻較高,漢微科在專利與技術領先業界,未來雖會有客戶資本支出縮減、同業技術突破等挑戰,但仍具競爭力,營運成長可期。 漢微科成立的前10年因客戶及銷售有限,持續處於虧損期,一度還減資,直到2010年才轉虧為盈,去年因開發美國市場有成,更獲利6.52億元,超過資本額6億元,每股盈餘10.87元。 目前漢微科股價躍為興櫃股王,今年第1季稅後盈餘2.74億元、每股盈餘4.49元,今年因三星、台積電資本支出大增,下單設備台數增加,漢微科接單能見度達今年底,預計營運獲利將超越去年。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