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6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從綴滿鮮花的墓地到屋頂與陽台花園,挪威首都奧斯陸正打造全球首創的「蜜蜂公路」,以保護瀕臨滅絕、對糧食生產至關重要的授粉昆蟲蜜蜂。

  • 站在12樓辦公室露台的會計師斯凱爾布瑞德,與她催生的蜂房。(法新社)

    站在12樓辦公室露台的會計師斯凱爾布瑞德,與她催生的蜂房。(法新社)

領導該計畫、倡議都市蜜蜂保護的環保團體「Bybi」主席梅爾維伊爾說:「我們一再重塑環境,以滿足我們的需求,卻忘記其他物種也生存其中。為了改過,我們必須還給牠們得以存活、餵養的環境。」

以不久前仍是一片草地的奧斯陸亞伯花園為例,在居民與學童的種植下,如今到處都是向日葵、金盞花與其他蜜源植物,因而形成蜜蜂的「補給站」。奧斯陸當局沿著蜜蜂遷徙的路徑,每250公尺便設置一處花粉站,讓蜜蜂可以停下來吃點東西,然後再繼續行程,如此的系統為全球首創。

該計畫參與者包括各級機關單位、公司行號、社團組織以及市民個人,皆受邀將其打造的蜜蜂花粉站發表在網站www.polli.no,該網站則繪測有整座城市的蜂群活動路徑。

奧斯陸花園協會的甘姆斯特說:「該構想的宗旨便是在這座城市,為蜂群打造出有足夠補給站的通道。足夠的食物將使蜂群對人造環境有較好的耐壓性。」

在奧斯陸商業區一棟超現代化辦公大樓的第12樓,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將露台的局部種滿會開花的佛甲草屬植物,當中還有兩個蜂房,約4.5萬隻工蜂在此生活。會計師斯凱爾布瑞德說,這彰顯企業也應承擔生物多樣化的保存責任。她向公司以及大樓其他業主募集40萬挪威克朗(約台幣160萬元),以贊助該計畫。

她說,工蜂壽命約60天,牠們終其一生生產的蜂蜜不超過一湯匙的量,若由人類代勞其工作,以最低工資來算,一罐蜂蜜的成本將高達18萬2000美元(約台幣566萬元)。

雖然挪威的蜜蜂面臨密集農業與殺蟲劑的威脅或許不比美國或其他歐洲國家嚴重,然而該國200種的野生蜜蜂中,有3分之1被認為瀕臨滅絕。由於30%至40%的食物生產仰賴昆蟲授粉,因此蜜蜂的生存威脅引發關注。2005年一份德法團隊發表的研究指出,蜜蜂提供的授粉作業價值高達1530億歐元(約台幣5.36兆元)。

全球蜂群的大規模死亡,已迫使中國四川省的農民手工授粉,而美國部份農民不得不跨越整個美國租用蜂房,以便讓作物授粉。

深信「蝴蝶效應」的梅爾維伊爾在亞伯花園說:「如果我們能在地解決一個全球性問題,那麼大可相信這個區域性方法也能在其他地方奏效。」

 

 

台灣今年蜂蜜產量減少5成,蜜蜂也減少一半,學者檢測發現,有88%的花粉都檢出農藥,認為蜜蜂消失是農藥中毒所致。(資料照)

農藥殺了蜜蜂?

88%花粉有農藥

蜂農說是過勞死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七年前,歐美陸續發現蜜蜂消失,影響農作授粉,出現「蜂群崩解失調症候群」。台灣今年蜂蜜產量減少五成,蜜蜂也減少一半,學者檢測發現,有八成八的花粉都檢出農藥,台灣蜜蜂消失應是農藥中毒所致。

台灣養蜂協會理事長吳朝生指出,台灣總蜂箱數仍和往年一樣,維持在十二萬箱上下,但每個蜂箱原本飼養五萬隻蜜蜂,今年明顯減少一半。

今年蜜蜂、蜜產量 少一半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主任陳裕文說,一位養蜂超過七十年的宜蘭老蜂農,本來養蜂一百多箱,今年五月不到一個月只剩下五箱,經檢測證明,蜜蜂消失是受到周圍果園大量噴灑農藥所致。

歐盟從十二月起,暫時禁止會員國使用可尼丁、益達胺及賽速安等三種導致蜜蜂死亡的殺蟲劑。陳裕文去年下半年檢測台灣主要養蜂地區的花粉源,共檢測四十一件樣本,僅五件未檢出農藥殘留,其中以「福化利」檢出率達六成六最高,其次為「陶斯松」的六成一。

台大昆蟲系教授楊恩誠說,過去認為高劑量農藥才會影響蜜蜂,但他研究發現,即使低劑量農藥,只要十ppb就會影響蜜蜂行為。蜜蜂如接觸急毒就會死亡,若是沾上低劑量的農藥,帶回巢餵食幼蜂,反而影響幼蜂的神經系統,以及學習、記憶行為能力,無法採花蜜、採水維持蜂巢,最後會造成整巢的蜜蜂衰敗。

花粉有農藥 蜂蜜不受影響

吳朝生則強調,蜜蜂與蜂蜜減少,主要是氣候變化、有花沒蜜,蜜蜂採不到蜜過勞死,並非農藥中毒。陳裕文指出,蜂蜜是水溶性、農藥偏油性,花粉檢出農藥,但與蜂蜜完全無關,蜂蜜殘留農藥的機會很低。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已要求農藥加註對蜜蜂傷害警語。未來新藥上市前,也要加做蜜蜂田野接觸與幼蜂急毒性的試驗。



--

台灣精緻農業背後「農藥上癮」真相
知名品牌米疑似農藥殘留超標、進口蘋果農藥殘留標準大鬆綁……一個月來,我們與餐桌上的食物,不斷陷入嚴重的信任危機,到底吃什麼才安心?
【文/今周刊】

 

 

在美國,消費者保護團體每年會選出十幾種農藥殘留最嚴重的蔬果,以及最乾淨的蔬果,供民眾參考。本刊亦根據各縣市衛生局過去三年來,每月對蔬果農藥殘留抽檢的資料,選出台灣十大農藥殘留超標次數最多與最安全的蔬果。

你或許不知道,當你在超市中挑三揀四,想用最少的代價,買到最光滑無瑕的水果;或在菜市場嫌東嫌西,只為一把青翠漂亮的蔬菜時,正是這種「以貌取物」的態度,給了卑劣人性與恐怖農藥可乘之機。

敏豆,又稱四季豆,是全世界產量僅次於黃豆的豆類作物;它口感清脆,又具淡淡甜味,營養豐富,從嬰兒到老人都喜愛,連鹽酥雞攤都有它青翠的身影。七年來,敏豆每公斤批發價平均都在五十元上下,屬中高價蔬菜,颱風季或年節需求大時,更是每公斤「百元俱樂部」的常客。

可別以為價格高檔就安全無虞,相反的,它是台灣農藥殘留問題最嚴重的蔬菜!

本刊根據衛生署轄下各縣市衛生局過去三年來,每個月(二○一○年一月至今年九月)對蔬果農藥殘留抽檢的不合格名單統計發現,包含敏豆在內的菜豆家族(包含敏豆、醜豆與粉豆),被抽檢出來的農藥殘留不合格次數高達九十七次,而且被檢出超標的農藥種類高達三十種,遙遙領先其他蔬果。

農藥會隨時間分解? 連續採收 豆菜類殘留風險最高

從播種到收成,敏豆只需要六十到七十天的成長期,但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月中,敏豆不僅會遭到超過二十種害蟲侵襲,更時常為至少十種以上的植物疾病所困擾。

一位在高雄市栽種敏豆超過二十年的鄭姓菜農表示:「平均每栽種一期敏豆,約需要噴灑十五至二十次農藥;使用的農藥種類至少三十種以上,是一種農藥與肥料成本頗高的蔬菜。」原來,貴,是因為農藥多!

農藥有所謂的「半衰期」,也就是噴灑之後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分解。所以只要能在噴灑農藥後,等待一定的時間(敏豆所用的農藥約三至七天)再採收,農藥殘留的風險就可大大降低。問題是,豆菜類(指菜豆及豌豆)的採收期往往長達一個月,屬連續採收作物;換言之,農夫在採收成豆時,新豆也正好冒出來,農夫如果看到蟲子咬食剛長出的新豆,急著噴藥,很難不波及即將採收的成豆。

豌豆莢(包含荷蘭豆、甜豆莢等圓扁形菜豆)與敏豆的情況類似,同屬連續採收作物,位居蔬果農藥殘留不合格排行榜第二名。此外,也是連續採收的小黃瓜,是餐桌上涼拌或生菜沙拉的常見蔬菜,則高居第四名。

已經退休,但仍心繫台灣農業的台大園藝系名譽教授鄭正勇說:「蔬果的害蟲都是吃素的,牠們的天敵則是吃肉的。農藥經年累月使用下來,天敵數目愈來愈少,害蟲雖然也暫時被消滅,但之後仍會孳生,並沒減多少,甚至對農藥抗藥性愈來愈強,導致農夫對農藥的依賴愈來愈深。」他很憂心,「台灣農業已經對農藥上癮了!」

蟲與人一樣,是會「挑食」的,有些蔬果口感鮮嫩甘美,不僅人愛吃,蟲也特別喜歡吃,比如小白菜、大白菜、花椰菜、高麗菜等,被稱之為「多蟲蔬菜」。有些蔬菜味道較特殊,甚至會有苦味、澀味,蟲比較不喜歡吃,如A菜、茼蒿、萵苣、芥菜、洋蔥、大蒜等,稱之為「少蟲蔬菜」。

專家一向鼓勵在冬天多買多吃「多蟲蔬菜」,因為冬天天氣冷,害蟲也較少,農藥會用得比較少;而且冬季正值許多「多蟲蔬菜」盛產,價格低廉,更降低農民噴藥的意願。

不過,農藥殘留排行榜中,赫然發現原本屬「少蟲蔬菜」的萵苣類,如A菜、大陸妹、蘿美也高居第五名,茼蒿則是第十一名。在桃園縣種植蔬菜長達四十年的菜農呂水利解釋說:「這是以前噴太多農藥的報應。因為用太多農藥,使害蟲與病菌的抗藥性愈來愈強,以前蟲不太愛吃的A菜與芥菜,現在吃到連葉柄與菜莖都不放過。」

沒有劇毒就可放心? 人體累積殘留農藥 罹癌機率大增

呂水利接著指出,消費者選購蔬果講究好看,為了種賣相好的蔬菜,農民過度下肥,反而使土壤孳生更多的線蟲、蝨及其他細菌,產生更多病蟲害;等作物開始成長時,又得噴更多的農藥以解決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封面故事相關報導
1. 蔬果採購『四不七要』 洗滌「因材施教」
2. 容器使用錯誤 你照樣把毒吃下肚
3. 莊雅清『望聞問切』 打造無毒生活
4. 兼顧健康與美味 三招料理生機佳餚

【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833期;訂今周刊電子雜誌;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