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榮車輛與漢翔合作主導研發的「漢唐一號(Alighter) 電動巴士」,5日舉辦全球發表會,唐榮分別與漢基綠能及金賓汽車,簽署電動巴士代理銷售與維運服務合約。唐榮董事長何義純表示,Alighter電巴2022年第一季先打算在台上市銷售,同年第三、四季擬再進軍美國電巴市場,搶攻全球電巴銷售商機。
何義純強調,漢翔與唐榮車輛打造鋁合金全低地板的Alighter電巴,是繼富豪(Volvo)等六家電巴業者之後,全球第七家使用鋁合金全低地板電巴。
漢翔董事長胡開宏透露,漢唐一號Alighter電巴,每輛平均售價在1,000萬元,相當具有市場競爭力。
Alighter電巴採用複材車身,除可減輕約600公斤外,也使續航力則提升至450公里以上。舉例來說,該電巴0~20公里的加速,僅需2.3秒,大幅縮短加速時間,後續將進軍美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市場,試圖打響台灣電巴的品牌。
漢翔與唐榮等公司,2020年8月攜手開啟電巴合作案,並合組CTP(Commercial Taiwan Partnership)聯盟。其中,包括漢翔、亞力電機、大同、遠東機械、信邦電子、飛宏科技、帷享科技、奇美車電、為升電裝、台灣穗高科技,及和全豐光電等一階(Tier 1)聯盟成員共同參展或助陣力挺,使得Alighter台灣電巴生態鏈,已儼然成形。
何義純5日與漢基綠能及金賓汽車,簽署電巴代理銷售與維運服務合約,預定2022年第一季先在台灣上市銷售。至於海外市場,公司將與海外經銷商洽談,預定2022年第三、四季先打算進軍美國電巴市場。
漢翔董事長胡開宏說,2021年是漢翔科技服務業務的豐收年。漢翔與唐榮2021年6月8日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書,確立一同發展鋁合金全低地板電巴;同年8月12日又舉辦電巴車型概念發表會,並宣布組成CTP聯盟,經半年後的密切合作後,Alighter電巴5日正式亮相,並供來賓試乘。
2002年,唐榮鐵工廠一分為三,鋼鐵本業轉型為「唐榮公司(2035)」上櫃,「鐵路車輛事業部」和「公路車輛事業部」等兩大部門則各自獨立,前者與中國鋼鐵、日本車輛及住友商事合資組成「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鐵路列車,後者則變身為唐榮車輛,由選擇留下的何義純負責籌組。少了集團資源與業務奧援,何義純雖爭取到繼續使用「唐榮」這個招牌,但須自籌3千萬元資金成立公司。
「『唐榮』兩個字代表的是品牌的價值……我們50位老員工,每人拿出30萬元,共集資1千5百萬元,另外找法人投資1千5百萬元。」「有一家合作的韓國企業看上唐榮的造車能力,原本想要併購,最後我們買回法人手上的股權,及時化解了公司成立以來第一個危機。」何義純經歷了一段不為人知的驚險歷程,才順利在高雄路竹廠掛上「唐榮車輛」的招牌。
離開國營事業大靠山,「我必須另闢商用車市場,尋找新唐榮所需的養分,評估後認為擁有技術才是關鍵。」何義純透過香港商太古汽車,成功和全球商用車排名前五大的VOLVO搭上線,雙方在2003年簽下卡車及巴士共2張商用車技術授權合約,同年與香港商太古汽車簽署1千3百50輛VOLVO卡車與巴士組裝合約。
合作初期,VOLVO派了一個30人的團隊來台灣,以六個月的時間將技術導入唐榮車輛,前後共做了10款不同的車型,沒想到,與大咖合作才是挑戰的開始。「要成為VOLVO合格授權工廠,必須符合全球稽核標準,例如一個螺絲沒鎖好都會扣分,小則1分、多則5分,輪軸等重要零件沒裝好,一次就扣25分,在VOLVO的標準中,一旦車規涉及安全,完全沒有妥協空間。」唐榮車輛高雄路竹廠廠長王可明說。
王可明透露另一段祕辛,「VOLVO的標準是扣18分,第一次稽核時,我們就被了扣200多分。」「那個時候,所有權是唐榮,工廠管理權是VOLVO原廠,因此一開始就出現語言溝通障礙和文化嚴重衝突,還有老闆是誰?員工要聽誰的命令?導致所有權與管理權之爭。」
何義純舉例,VOLVO重視工時、自主性管理及效率,為了保護長時間站著工作的員工,VOLVO要求在走道上鋪上地板,以減少對膝蓋的衝擊,「這些事都得靠彼此花時間坐下來溝通,重新調整與適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