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被遺忘的大陸 非洲已成全球經濟增長新源頭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2-08-09 22:01
被遺忘的大陸”,這是非洲給世人最普遍的印象。其富饒、神秘,但又貧窮、混亂,長久以來,“非洲的饑民”幾乎成為一個定式性的專有名詞。非洲貢獻給了世界《盧旺達飯店》、《最後的蘇格蘭王》、《血鉆》、《戰爭之王》等杰作的題材,也讓其中那些血腥、殘酷的情節湊成了這塊大陸的圖案。很多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甚至對這里絕望,他們在做預測時,甚至無法給非洲預留位置,因為那里似乎跟不上文明應有的節奏。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可能真的會發生改變,據世界銀行的報告,2011年撒哈拉以南地區國家經濟平均增長率高達4.9%,與經濟危機前的5%基本持平。除了南非(其GDP占該地區GDP總量1/3以上),該地區其他國家平均經濟增長率為5.9%,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過去10年中,非洲大陸的經濟產值已經翻了三倍,而未來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目標是達到5%的增長率,成為發展速度僅次於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地區。如果這一切真的能夠實現,毫無疑問會是人類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壯舉,而非洲,也將“走出非洲”。
埃塞俄比亞饑荒不再
2012年世界經濟論壇非洲會議,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這本身就意義非凡,埃塞俄比亞曾經是非洲上世紀幾次最著名饑荒的發生地。甚至為了紓解埃塞俄比亞的饑荒,還誕生了世界音樂史上的名曲—《天下一家WeAretheWorld》。
很多人并不知道,現在埃塞俄比亞已經是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該次會議公布的數據,埃塞俄比亞在2011至2015年間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8.1%,使其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排名第三的經濟體。2009年埃塞俄比亞的人均GNP已經達到了1549美元,男性的平均壽命增加到56歲,女性為60歲。而且考慮到埃塞俄比亞不是一個石油出口國,這個成就更加顯得突出。
和主要非洲國家類似,埃塞俄比亞工業薄弱,其主要的經濟產品都是農業產品。埃塞俄比亞素有“東非水塔”之稱,有14條主要河流流經這里,也擁有非洲最大的水資源儲備。咖啡發源於埃塞俄比亞,它是非洲最大的咖啡出產國,而國土面積并不是特別大的該國也可以列為世界十大牲畜出產國,同時它還是非洲第二大玉米產國。
沒有什么礦產資源的埃塞俄比亞能有這樣的成就很令人吃驚,政治上逐漸走向穩定或許才是亞的斯亞貝巴從餓殍遍地變成“腳手架上的城市”的主要原因。當年的大饑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錯誤的經濟政策和政治動盪。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不久前在題為“非洲崛起”的封面文章中稱,非洲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果,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非洲終於實現了穩定,建立了像樣的政府。在非洲國家擺脫殖民枷鎖之后的30年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通過選舉和平地更迭過政權或總統。然而,自從貝寧在1991年開啟了非洲大陸的先例之后,政權和平更迭已經在非洲發生了30多次。
埃塞俄比亞依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是它至少開了一個好頭:踏踏實實搞生產,沒有石油和黃金也能改善生活。
加納奇跡
曾經是非洲經濟唯一代表的南非,過去的王牌是豐富的黃金產量。但是對許多新興的非洲國家來說,“黑色的黃金”將助它們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1年,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加納。其交出的成績單是13%。歷史上,加納曾有另外一個名稱—黃金海岸,雖然現在加納的黃金出口量仍占世界第二,而且產量是1990年的5倍。但是石油已經成為它新的財富之源。
上世紀70年代,加納的沿岸就發現了石油,然后其石油產量就穩步增長。但是2007年,一個儲量估計為3億桶的油田被發現,而整個加納的石油儲量才5億桶(非洲第6,世界第25),其意義不可估量。
另外,長期以來加納因為英國殖民者較為良好的管理,是非洲國家經濟水平較高的一員。
1966年前的加納經濟曾一度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其人均GDP一直是西非其他國家的兩倍。2010年經濟增長就達到了7.1%,2011年干脆翻了一番。
除了加納以外,即將成為新產油國的還有烏干達,其吸引的外國投資大幅增加。以肯尼亞為例,過去3年來,肯尼亞每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出額為1.08億美元,其中相當一部分轉向了其鄰國烏干達。
除了加納等國因為發現油田而受益外,非洲最大的產油國尼日利亞正在邁向一個新興工業化國家,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總收入的98%,占國家總收入的83%。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報導,尼日利亞的GDP按購買力平價算,自2005年的1707億美元到2007年的2926億美元,幾乎翻了1倍。該國正迅速接近中等收入國家,擁有非洲第2大的證券交易所(尼日利亞證券交易所),是美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最大的貿易伙伴,提供給美國的石油量位於所有國家中的第5位(11%的石油進口)。甚至其電影都開始受到世界廣泛的關注。
最近尼日利亞總統古德勒克·喬納森干脆取消了能源補貼,這在過去或者其他國家,很可能釀成一場巨大的社會動亂,因為這意味著大幅度降低普通人的生活水準。但是在尼日利亞,一切平靜。
安哥拉和葡萄牙的角色轉換\
尼日利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另外一個黑非洲國家安哥拉也是。這個過去因為非洲殖民體系瓦解后發生最大規模內戰而聞名的國家最近幾年因為兩件事而讓世界側目。一是其首都羅安達因為火熱的經濟泡沫成為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僅次於日本東京列第二位;其次就是其向過去的宗主國葡萄牙提供經濟幫助。
這個角色調換非常不尋常,在2007-2008年間,有4.5萬名葡萄牙人在葡外交部注冊為安哥拉居民。一年之后,這一數字便已猛增至9.2萬人。而就在不久之前,安哥拉人還在為逃離內戰而遠赴葡萄牙,以求改善生計。
2011年安哥拉的BIC銀行將以58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葡萄牙商業銀行(BPN),而這一價格僅是當初2.6億美元報價的1/5。而出售BPN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葡萄牙發放1130億美元紓困貸款的一項條件。
同時,葡萄牙最大上市銀行—千禧銀行(MillenniumBCP)的最大股東是年利潤超過30億美元的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Sonangol,其還在覬覦葡萄牙國家能源企業GALP的股份。2011年它還收購了ESCOM公司的股份,后者是葡萄牙聖精集團(GrupoEspiritoSanto)在非洲從事采礦和地產的子公司。
安哥拉和葡萄牙的這種角色轉換,是非洲殖民體系崩潰以來的第一例,但是恐怕其并不會是最後一例。
消費文化興起
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主義也在席卷這塊古老的大陸。非洲不再只有瘦骨嶙峋的饑民和無盡的蒼蠅蚊子,也開始有現代化的電影院、購物中心和西方消費文化。
走在尼日利亞最大的商業城市拉各斯(被華僑們稱為尼日利亞的上海),人們會看到熙熙攘攘的購物中心,街道上不僅本土連鎖餐廳林立,還涌現出了越來越多像肯德基和沃爾瑪這樣的全球品牌。
肯德基在尼日利亞門店已經超過20家,沃爾瑪不久后也將開設兩家旗艦店。在拉各斯機場,你會看到來自中國、卡塔爾和土耳其等國的20多家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而且依靠廉價的中國制造,尼日利亞已經擁有近9000萬手機用戶,他們支撐著4家主要的電信企業。
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年輕人一到黃昏就占據了戶外購物中心Arcades。他們先是占據了停車位,然后是人行道。不到半個小時,神氣活現的人群占據了幾乎每一塊行人空地。這些男孩和女孩穿著綠色匡威全明星運動鞋,聽著美國饒舌歌手的流行曲。除了未來職業的夢想外,很多人最希望的是趕緊擁有一部手機。因為在盧薩卡,年輕人沒有手機就沒有地位,許多人不得不和最好的朋友共用手機。
非洲的中產階級正在崛起,非洲開發銀行的一項報告指出,2030年,非洲很多地區將會有更多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階層,他們的消費額將從2008年的6800億美元,擴展至2.2萬億美元。按照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報告,盡管印度人口數量比非洲多,但是非洲擁有更多的中產階級消費者。在能源產業以外的跨國公司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到非洲,將之視為新的增長故事。沃爾瑪以24億美元收購了南非最大的零售商Massmart。IBM已經在超過20個非洲國家開設辦公室。AES美國最大的私人電力提供商之一,已經成為喀麥隆國家電力最大股東和運營商。美國大型數據處理公司ACSA在加納雇傭了超過1800名員工。在整個大陸,谷歌正向網絡基礎設施投入資金,增開日益增長的非洲語言搜索頁面。
在Arcades購物中心,《變形金剛》和《美國隊長》等好萊塢大片正在上映,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有五間放映室的電影院門口排著長隊,許多人迫不及待,過去充斥著非洲印象的許多可怕圖像,似乎已與他們無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