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有錢人-迷思385》專家的「良心」在哪裡?
 2013/05/23 17:19當這個社會著詐騙案件越來越多、許多人原本就被「教育」:不該輕易將自己的錢,轉往不值得信任的人之際,又怎麼會單純因為他(她)是某某金融機構的理專或顧問時,就傻得一次把所有錢都交給對方打理?
這幾天,一則「不賣便當給菲勞」的造假新聞,在社會上掀起波瀾。在所有媒體及上萬名網民瘋狂報導及轉載之後,居然峰迴路轉且戲劇性地出現「一切都是杜撰、聽說」的結果。

雖然根據媒體報導,原本「只是聽聞,卻用第一人稱」發文的董小姐,因為被網友「人肉搜索」後,遭到任職的公司「辭退」;至於造假新聞及提供「假便當店老闆」給報社的鄭性記者,則是遭到報社的開除處份。

但是,如果真要認真檢討小錯及大非,則不是記者身份的董小姐,錯誤還不至於該被網友「人肉搜索(根據目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這是明文禁止且會違法的)」到連在哪家科技公司任職,都被掀得非常徹底的地步。

董小姐不但因為為這項完全與工作能力及表現無關的事件,而「丟掉了飯碗」。甚至,還有律師表示,她這行為不僅已經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而且有觸犯《刑法》「加重誹謗罪」,甚至是構成「恐嚇危安罪」的疑慮。

至於造假新聞,甚至是找來假便當店老闆給主管「求證」的鄭姓記者,不但被解職得「一點都不冤枉」,也可以說是完全的「罪有應得」。這是因為身為媒體從業人員,不管他是在哪一種「載體(media)」上散佈,客觀公正且真實的報導是最應該,也是唯一必須要遵守的要件,這裡面絕對不能有一點模糊的空間與灰色地帶。其中唯一「逃掉」的,大概就是也沒有盡到「查證」之責,且將所有內容全數轉載並「大加報導」的各個新聞媒體。

然而,便當文事件又與本期專欄有什麼相關呢?這就要提到最近一陣子,筆者頻頻被問到對一則財經媒體封面故事報導的意見。這則報導是講述一位63歲才第一次投資的退休且中風中年人士,「勇敢拿自用住宅抵押貸款」並投入月配息基金之後,目前每月可以獲得9萬元的基金月配息,支付退休後的生活費及醫療開支。而在這篇文章的標題之後還特別註明著「XXX的故事,值得所有為退休金擔憂的人學習」。

為什麼這樣的故事報導有問題,因為首先,這篇封面故事裡的做法不僅風險極大(因為當市場行情反轉直下時,投資人不但在「月配息金額」方面會「縮水」,更有可能連本金都無法100%保全。

其次,文中提到的投資月配息基金的「本錢」,居然是來自於「儲蓄險保單借款」與「將自己住的房子,用女兒的名義向銀行借款700萬元」的方式來達到。這等於是將槓桿操作,拉到的最極限。這樣的方式,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或大力推薦的投資理財正確觀念。

再者,不論媒體的閱讀者是多是少,但媒體會拿這樣風險極大的故事來當封面故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這樣的投資行為進行「背書」。但問題是:這樣的故事是風險極大

也許讀者會說:「許多專家或媒體也天天在『報明牌』,這媒體如此報導,也沒有什麼大奸、大惡吧」。但讀者不要忘了,這次報導的內容並非「單一標的是否值得投資」的問題,而是「教導一種過於集中風險的投資理財模式」,可以說已經完全全違反了一家負責任的媒體,應該勸導民眾分散風險、儘量避免高財務槓桿操作的良心與責任。因為道理很簡單,有人這麼做或許不會出任何差錯,但一旦投資人有任何損失,這責任該由誰來負?

回到本專欄一開頭所提到的「便當文」事件,該文之所以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很大比例的原因就在於「媒體的爭相『報導』」,讓民眾誤以為「既然有媒體的『背書保證』,那就是值得信賴的新聞與正確的學習標竿」。

事實上,不要說財經媒體必須有良心與責任,所有被投資人大眾稱做「專家」的人,也是不能自外於這個大前提與原則。例如5月18日的《聯合晚報》上,也刊出一位「14年錢投資20萬元,最後只剩下5萬元」的案例。報載這位住在台中,目前身為公務員的阿敏,原本是想拿這20萬元存定存,當作兩個剛出生女兒的「成年禮」。

沒想到,在銀行理專建議各投資10萬元在科技及電訊基金之下,不但沒有達到「錢滾錢」的結果,錢反而越賠越多,14年後贖回後只剩下不到5萬元進入帳戶裡…。

老實說,在這個越來越重視投資理財的社會,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投資案例在媒體版面上出現。其中有不少成功的,當然失敗的例子也不少。過去,筆者也曾經訪問過不少的專家,以及具有成功及失敗經驗的一般大眾,詢問過他們「一位好的專家,到底應該具備哪些特質」?以下是筆者自己的心得,以及歸納整理自這些人的結論:

首先,真正的專家是務實而穩健的。他絕不會譁眾取寵,專門用一些極端(例如高得嚇人的投資報酬率)、誇張(例如風險過高或走旁門左道),以及短線論英雄(例如這五、六年的時間看起來是成功,但仍未到最後蓋棺認定的時刻)的話題,而是務實地告知民眾:想要安全地達到各項人生理財目標,應該要採取按步就班的方式,而不是抄捷徑的做法。

其次,專家一定會透過資產配置的方法,幫投資人分散風險,而不是「集中風險」。他不會一次就要你交出所有資產,然後一股腦全投資在單一或唯二的標的之上。就以「投資基金20萬變只剩5萬元」的情形為例,就是因為自認為專家的理專,並沒有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幫投資人「分散風險」。

也許,當初那位理專的心裡想的是:先別客戶這20萬元是不是所有資產?是不是應該先考慮長期投資在穩定、風險較低的投資標的上?現在有最看好的標的,不立刻全額投入更待何時?就算需要波段操作,先等這一波賺到了之後,再把錢轉到其他更佳的投資標的上。

然而,正因為這世界有太多「有錢難買早知道」的問題,如果每一位專家都能看得懂、又看得對行情,這世界也許就不需要太多幫專家「換副眼鏡」的公司存在。

如果專家能夠幫助民眾預先做好資產配置的計畫,先穩住安全性高的核心資產報酬率「基本盤」,「先求有、再求好」,也才能讓投資人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不敗優勢。不至於因為臨時撲來的風險,既讓投資人措手不及,也造成嚴重的虧損。

再者,真正的專家不會鼓動民眾,把錢投資在自己不熟悉的商品。他應該是先要把你教會,再開始投資的人,而不會在投資人不清不楚的情況下,就把全部身家財產進行押注的行為。

第四、真正的專家會注意並尊重投資人的屬性不同。他不會拿甲投資人的成功案例,要乙投資人照章行事辦理,因為他深知每個人的投資屬性與風險承受度是完全不同的。同一套投資策略,並不適合每一位投資人。

第五、真正的專家或有不準,但一定會幫客戶堅守「停損」的底線。他的預測也許不一定準確,但卻會負責任且有紀律性地幫客戶執行停損的動作,而不是在客戶最徬徨無助時「消失不見」。

第六、真正的專家永遠不會先告訴民眾「投資報酬率有多高」,而是會先提醒投資人各項風險有多少?從歷史數據來看,短期要達到極高的報酬率並非不可能,但其關鍵在於「隨之而來的風險到底有多高?投資人敢不敢或能不能接受得了」?

最後,觀察專家是一項「日久見人心」的工作,專家的信用來自每一次「以客為尊」的累積。當這個社會著詐騙案件越來越多、許多人原本就被「教育」:不該輕易將自己的錢,轉往不值得信任的人之際,又怎麼會單純因為他(她)是某某金融機構的理專或顧問時,就傻得一次把所有錢都交給對方打理?




 
 
20萬投資金 啥米熬14年剩5萬

2013/05/18 14:11

【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採訪整理】
 

今年2月28日,阿敏將投資了14年的景順科技和電訊基金贖回,14年前的20萬元,銀行理專將帳戶管理費扣一扣後,撥了不到5萬元到我的戶頭,我的心裡實在又生氣又慚愧,氣的是自己怎麼在理財上不用心,慚愧的是,那可是15年前女兒出生時我那年邁的老母親給的祝福。

外婆給孫女的20萬元 「滿月禮」

母親現在已經快90歲了。想起十五、六年前,兩個女兒相繼出世,母親開心地拿了彌月金飾和20萬元,對我說:「孩子需要什麼就去添吧! 」還記得當時黃金一錢大概是1000多元,20萬元,我沒拿去買金飾,而到銀行辦理定存,我聽信銀行理財專員對我說,定存沒什麼利頭,建議我用單筆的方式買了兩筆各10萬元的歐洲科技型基金。現在想想,當時如果我拿那20萬元去買黃金,也能買上十兩,到了現在,即使沒有錢滾錢,至少也存上十兩金飾,給兩個快20歲的女兒當成年禮,又或者日後她們結婚時,就當外婆給她們的祝福。

無奈,年邁母親給的祝福,卻連一兩黃金也買不起,看著銀行存簿裡贖回兩筆歐洲基金的金額,值不到5萬元,能做什麼啊!?

我在意的是,在1999年上半年,我聽信了銀行理專的建議,將原本要拿去定存的錢,去做了理財,單筆買進兩筆歐洲基金,一買進,不到半年的時間,台灣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接著又發生了網路泡沫化,基金就買在非常高檔的價位,光是帳面上的損失就令我膽顫心驚。到如今,我都認為,理財專家--專家專家,好像在害人家!

公務員死薪水 怕了積極理財

想想也實在慚愧,14年前買兩檔歐洲基金時,那一年九二一大地震,兩個孩子都還小,我們住在台中,地震時天搖地動,我們住在才搬進幾年的電梯大樓新居裡。而因為這個教訓,讓我這個小小的公務人員,不敢再貿然拿薪水投入投資的世界,我害怕積極理財的存錢方式,於是年復一年,我只能將先生和我的收入投進銀行的定存裡,雖然定存可保本,風險相對其他的理財商品少了許多,但眼看著近幾年房價飆升,我在想,我們似乎錯失了招財購置第二間房子,甚至換到透天厝住的機會。

昂貴的一課

孩子啊!媽媽很有擔當的,雖然在外婆給你們的祝福投資上跌了跤,但對你們倆的祝福與愛一點也沒有少,媽媽這些年省吃儉用,已經將外婆當年交給媽媽的那20萬元,完好地補存在你們的郵局存摺裡,等到你們20歲的那年,就將這20年的愛交到你們手上。

雖然,在你們結婚時,你們可能會想要買些華麗的金飾,媽媽沒有能力將外婆的這筆錢放大,或是將當年曾想的黃金給你們,但是,這20萬元的投資經驗,是媽媽最寶貴的人生一課,外婆給你們的祝福,經由媽媽的手,傳承給你們,在教育與理財的道路上,也是昂貴又真實的一課。



投資理財 阿敏這一課大家必修

2013/05/18 14:13

【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專題報導】

採訪住在台中的阿敏時,可以深深感受到她對於投資理財的無奈。回憶14年前她拿著年邁母親給兩個女兒的出生祝賀禮金到銀行辦理定存時,她說,她是被銀行的理財專員以自己也為家人買了同樣的兩檔基金說服了,所以將原本要定存的20萬元,買入兩筆各10萬元的基金。沒想到竟是「噗通一聲投到大海裡」,14年後,20萬只剩到5萬元,投資報酬率是負的75%。幸運的是,阿敏本金還不算太大,但因一次的投資失利,也令阿敏在十幾年來都對投資失去了信心。

必修1:考量進出時機與風險

從阿敏的故事,記者觀察到幾個地方,想提供給投資人一起參考:

首先,阿敏一個不諳理財的公務人員,為何在面對銀行理專時,卻選擇用單筆買進基金的方式?在記者的詢問下,阿敏說,因理專按計算機告訴她,單筆被收取的手續費比定期定額少許多。但是,阿敏卻忽略了,她省了手續費,卻將自己曝露在單筆進場、且買在相對高成本的風險裡。

必修2:停利停損 保留戰力

其次,阿敏買進了兩檔基金後,除了每個月收到銀行來的基金對帳單,她說,她就鮮少再收到銀行理專的電話,會再接觸到銀行理專,也只是在到銀行辦理存款或定存時。而銀行理專每每試圖說服她再去買基金時,她就會以帳面上還有大虧損的經驗拒絕,而每每提起時,新的理專就只會給她長長的歎息--愛莫能助。

阿敏說,她會將兩檔基金贖回,是因為有次她到銀行時,理專對她說,帳面虧損已經太大,不如贖回吧!阿敏才知道,原來兩檔基金早就合併成一檔,而且因為績效不好,也已下架,不能再接受投資人買進。在看不到錢景下,阿敏毅然決然忍痛認賠贖回。是否,阿敏事先應該要更關心自己的投資?而不是倚賴理專的告知。

20萬元還不算多的,阿敏不捨的是背後有年邁母親給女兒們的祝福,當然也有對理財的失望,此後使她對投資的趨於保守,也多少導致一家人只好繼續住在已快20年的中古電梯大樓裡。

必修3:熟悉商品 檢視績效

阿敏說,兩筆基金贖回後剩不到5萬元,銀行理專建議她改做定存,記者乍聽之下,又覺好奇!怎麼銀行理專會建議客戶那麼微利的投資方式,原來,銀行理專是建議她做人民幣定存。

採訪的尾聲,阿敏仍有怨:「公務人員實在很好騙,所以都被騙了。」其實,人可能都難免有受騙的經驗。逛街時不小心買到瑕疵品;在路上遇到金光黨……都是受騙!重要的是,投資時要瞭解、熟悉所投資的商品標的,即使聽取建議,買進了任何商品,也要積極關心、檢視績效,適時的汰弱留強,才能真正達到「你理財,財理你」的效果和目標。



理專有盲點 投資前先控風險

2013/05/18 14:14

【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專題報導】

審視台中市阿敏這個投資故事,保德信投信投資長余睿明表示,阿敏並沒有表明「投資」要如何的特定報酬率,只是在理財專員的推荐下,把慣有的存款往較高風險的基金投資,投資的結果卻超出了過去的理財觀念,也就是風險與報酬是相對稱的,風險性產品只要抱得夠久,應該是可以使報酬有一定程度的展現,可是阿敏也應要對投資商品付出一定程度的關心。

從阿敏的投資故事來看,她應是買在網路大泡沫前,那時到現在,很多基金都還沒有解套,即便是在泡沫破了之後進行回補,績效也不太可能會回來。從阿敏買科技股,又在網路泡沫前的時間點,可以看出,若她能投資更大範圍市場的風險商品,經歷了一段長時間,通常都能得到正報酬。

針對阿敏的經歷,余睿明給類似公務人員的職業婦女、或比較沒有時間研究投資商品的人三個建議:

一、可以去買百分之百角度的廣角度風險產品,也就是風險性來看,單一國家高於區域型,區域型又高於全球型,若阿敏可以去投資在全球型的風險產品,投資報酬的偏離也比較不會發生。因為,過去十幾年來,全球的GDP還是有成長的。

二、定時定額是較好的運用方式。從2008年美國次貸風暴之後的金融風暴後,用定時定額去進行投資,我們精算過投資報酬率是相當驚人的,這也可以較適合像阿敏這樣沒有足夠時間研究的投資人,避免用單筆進場,將自己曝露在高風險裡,因為單筆進場有可能就買在相對的高點。

三、管理基金績效表現。阿敏可以向銀行理專要同類型的基金績效,觀察1年至3年的績效在同類型基金的前二分之一,就可以續抱,若是在後二分之一,就要考慮是否要進行更換。原則上,像阿敏這樣的公務人員職業婦女,若能做到這三點的理財管理,在投資理財上,就有相當好的管理效率。

另在個人金融業務著墨很深的台新金控則建議,投資人應多留意自己的權益。台新金控提醒:

一、投資人在接觸理財專員時需了解理專是否具備法定的證照,如保險、投資型保單等產品的證照,也是其是否夠專業的保證。

二、理專是否有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及承受風險的能力,而不是只為銷售而銷售。

三、銀行是否有定期寄發對帳單與產品訊息。

四、在投資的過程裡,印章和存摺絕對不要交由理專保管。



 
63歲才懂買基金借貸套利術
Money錢雜誌 │  文/李兆華
 
 
 

 

曾經意氣風發,40歲就當上建設公司總經理;離開建築業後,還繼續加盟連鎖店當老闆。

退休?根本沒想過。

但一夕之間中風,讓許金濱既挫折、又驚慌,尤其還清所有貸款後,手上幾乎沒有存款,妻子也必須全天候照顧他,一度面臨「1人中風、全家發瘋」的困境!
幸好,憑著一顆聰明的理財頭腦,許金濱拯救了自己的生活。
63歲才開始投資基金,就顛覆傳統觀念,勇敢拿自住宅抵押貸款,擴大投資本金,現在每月領9萬元基金配息。
許金濱的故事,值得所有為退休金擔憂的人學習。

2008年的金融海嘯,許多人遭遇失業、投資虧損,人生一夕之間變色。對沒有投資任何股票的許金濱來說,那一年的大崩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在睡夢中醒來後,發現自己中風了。
當時59歲的他,從建設公司離職多年,經營高雄第1家金石堂連鎖書店,僅勉強維持損益兩平。中風之後的他,精算手上的資產,扣除所有貸款後,發覺自己帳上幾乎沒有積蓄,只能靠1981年以400萬元購入的1間店面,每個月5萬元的租金收益,供養自己和太太的餘生。

「1人中風,全家發瘋」,坐在輪椅上的許金濱帶點自嘲、又意味深長的說著:「幸好有人推薦我買月配息債券基金,我仔細研究一陣子之後,發現這項商品優點很多。

現在,我每個月可以領到9萬多元配息。否則,你知道的,貧賤夫妻百事哀,久病床前無孝子啊!」月領9萬多元的配息?看著我們驚訝的表情,許金濱拿出字跡工整的記帳本,上頭詳細記載著每一次基金領息的時間、金額、年化配息率,因為基金有用外幣計價,他連匯率都做觀察。截至目前為止,這些基金的平均年化配息率達到7.5%,月配息數字從一開始的7萬多元,隨著本金的擴大,逐月成長到9萬多元。

今年已經64歲且行動不便的許金濱,是如何運用理財頭腦,從只有微薄存款的中風病人,變成月領9萬多元現金的安穩退休族?他的方法和觀念十分神奇,值得許多正在為退休金發愁的人參考,也相當勵志。

台南囝仔的打拚
父逝早熟 許金濱從小弟做到總經理許金濱是土生土長的台南囝仔,小學4年級時,父親就因中風過世了,母親和家裡的長輩全都是文盲,守著1間五金小店舖過活。「父親過世後,我就像是個小大人,變成照顧家裡的支柱,不但要懂得每項商品的成本,還要幫忙做買賣和記帳。」

他自豪的說,因為天性聰明,甚至還幫母親做起了放款業務。雜貨店有現金收入,可以周轉給需要小額借款的人,月息高達3分利,還款時間一到,他小小的身影就穿梭在街坊鄰居的家門前,當起催收員。
儘管生活忙碌,他高中聯考仍考上第1志願台南一中,「我家住在好長的一條街上,整街的鄰居都沒料到,五金行的小孩竟然考上台南一中。」

從小就背負家庭責任,讓許金濱早熟,也讓他更注意時間分配和數字觀念。大學時念建築系,他把所有空閒時間都用來打工賺錢,畢業後因為高雄一群同學的邀約,決定到高雄的建商上班,從最基層的業務做起,從此就在高雄成家立業,落地生根。

買賣10 多間房子 生活優渥卻沒累積鉅富
「起薪只有5,000元,但是我很會畫圖,下班後就接建築透視圖的案子回來畫。」許金濱拿出當年手繪的建築透視圖,畫工精細、線條俐落,和現在電腦軟體畫出的精準度不分軒輊,更多了一份手繪的溫暖。他說,這張圖大概要畫3個晚上,但是1張圖就能賺6,000元,甚至1萬元!

許太太在旁邊回憶著說,當時許金濱下班回來後,吃完晚餐、休息一下,就開始畫圖到清晨,幾乎沒睡,又去上班了,假日也大都到公司加班。許金濱說:「我的原則是分秒不浪費,工作時間分秒不浪費,之後應用在投資理財上,我也強調分秒不浪費。」

因為工作態度積極,能力又好,許金濱在建築業如魚得水,工作越換職位越高,40歲就當到高昇建設的總經理。早期的建設公司,從找地、設計建築、蓋房子、交屋販售,全部流程都要一手通包,許金濱每個環節都精通,更藉由職務之便,每換到一家新公司,就用員工價買下1~2戶房子投資。

細數他總共經手過10幾戶的房子,大多是短時間內賺取一些價差就賣出,賺多賠少。
不過因為都是透過高成數的貸款,經手時間又不長,雖足以讓家人過寬裕的生活,卻沒有累積鉅額資產。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雜誌NO.67 2013年4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