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機讓國土免於污染─回應前國策顧問、義美總經理高志明

有機讓國土免於污染─回應前國策顧問、義美總經理高志明
本文摘要:大家知道有多少資深的有機農夫是因為曾經農藥中毒才轉型的嗎?又有多少轉型的有機農夫在前三年因沒有收成,而坐在田埂上哭的嗎?遭受鄰田效應,無辜受牽連已經很不幸了,我們還要落井下石嗎?再說,若只是被波及,而不是人為故意施放,難道會嚴重到像化學農法一樣處處和事事都下藥嗎?
 

文/宋秉明(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綠色廚房指導老師)

日昨看了一則令我大嘆誤謬的新聞標題「國內認證系統混亂勿迷信有機」,是前國策顧問義美的高總經理向媒體說的(假若這篇內容確實是高總所言,也沒有斷章取義)

確實,國內十幾家的有機驗證似有良莠不齊,在有機農法的把關上也出現諸多分歧和混亂,尤其在市場面的管理和管制未能妥適接軌,這些高總說得都不差。但,站在(前)國策顧問的高度上,怎麼不把矛頭指向政府,反倒要消費者勿迷信有機?

今日看到郭華仁教授的:「有機農業的真諦在友善土地,不是農藥零檢出」,果然不愧為目前國內有機農業的導師!

據農糧署資料,目前全島有機驗證農田面積為5千多公頃,這樣的數字,僅佔全島耕地面積中的0.5%,換句話說絕大多數(95.5%)的農田都是噴藥的化學農法!

親愛的鄉親們,什麼是化學農法(慣行農法),請見下圖:

image001

通常慣行農法會施放四類的化學藥劑,其中化肥的製作之高碳非一般民眾所能想像,而其在土壤中改變土壤化學成分,破壞土壤物理性質及維生物環境會令生態學家嚇一跳;第一代的除草劑類是越戰時後美軍的生化武器用來讓叢林落葉,生長激素類能讓農作變大、變甜、變長、變短….,這些都是賀爾蒙類,當然也是環境干擾素,例如讓青蛙變性……;

至於殺蟲劑類,則是直接消滅農田生物多樣性的劊子手,但現在殺傷力已在減弱了,因為蟲蟲的抗藥能力已變強啦。最要命的是,這四類化學物若全都有效地針對農作物也就罷了,但最不幸的是,大多數都進入土體、水體和空氣,也就是加入全球性循環…..。

再請見下圖,甚麼是有機農法?

image003

除了施放成分與原理都不同於化肥的有機質肥外,任何化學藥劑都不可以放,都必須依農委會所規定而施作。

當然,『農業是保育的殺手』這是一般人不懂的保育常識,希望高總能一起來學習,讓我們的食用國土儘量遠離化學汙染。

養地才能養生,大環境必須變好

東華大學在中央山脈的另一端,於2013/2開幕「綠色廚房」,結合22家東部的有機農場及無毒畜牧場,將乾淨而不施灑藥物的有機農作煮成健康餐食,正式推廣食農教育。主持老師正是環境學院的教授,所以「綠色廚房」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環境學院的實驗室之一,實驗的是:『社區支持型有機農業-將一個雲端上的理念拉到地面上接受市場考驗』。校內有朋友問我:聽說你開了一間養身餐廳,我連忙回應:非也,非也,是養地餐廳,地養好了,自然能夠養身!

還必須在說的是,大家知道有多少資深的有機農夫是因為曾經農藥中毒才轉型的嗎?又有多少轉型的有機農夫在前三年因沒有收成,而坐在田埂上哭的嗎? 若你生病不能服藥物,你能過關嗎? 遭受鄰田效應,無辜受牽連已經很不幸了,我們還要落井下石嗎?再說,若只是被波及,而不是人為故意施放,難道會嚴重到像化學農法一樣處處和事事都下藥嗎?

郭華仁教授說的真好:有機的真諦在友善環境,不在農藥零檢出! 我們的政府及社會大眾們真需要加油了!

image005

image009

(東華有機農業專區內的這畝田,是綠色廚房有機胚芽米飯的來源處)

--

中國時報【魏怡嘉╱台北報導】

食安問題頻傳,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表示,市面上有許多有機食品,但問題國內有機食品的認證系統紊亂,加上國內都是小農,農田緊緊相鄰,即便到過現場認證,難保隔壁噴的農藥不會飄灑過來,有機食品認證不能保證什麼,民眾應調整心態,吃當令蔬果最好,不要迷信有機。

高志明指出,國內有機食品認證的系統多達10多個,但每個系統間沒有一定的標準,包括如何去現場看?多久看一次?看什麼?檢測什麼?大家都不一樣,且都是用抽驗的,並不能代表所有東西都沒問題,這樣的認證可以代表什麼呢?

尤其台灣跟美國、加拿大及澳洲並不同,這些國家的農地都很大,但台灣很多都是小農,農田很小且緊緊相鄰,有的還共用同一灌溉用水,認證人員去現場認證過了,但隔壁農田不是有機田,農藥或其他東西很容易就流到經認證的有機田裏,農夫也不是故意的,但有機已經不是有機。

除了認證系統之外,高志明認為,國內有機食品的管理也很奇怪,農委會管有機認證,但這個有機產品到市面上後,農委會不管,衛福部也不管,有機食品只要上架後,就變成沒有人要管的東西,這實在很奇怪。

高志明強調,其實不需要每天都吃有機食品,只要順著時令買蔬果來吃就好,因為當令的水果,不用灑農藥就可以長得又大又好,且因為盛產,價格也很便宜,賣不了多少錢,農夫更不會花成本買農藥來噴,只要每個人吃食物的觀念及態度正確,有機不有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對於國內食安事件一件一件爆開,高志明預言,國內食安事件一定會再發生,嚴刑峻罰是沒有用的,一定要透過教育、輔導及協助,不然可憐的不只有消費者,還有微型的商攤及食品廠,學術單位應結合起來,一同研究,為台灣食安找出一條出路。

--

郭華仁:有機農業的真諦在友善土地,不是農藥零檢出

郭華仁:有機農業的真諦在友善土地,不是農藥零檢出
本文摘要:「有機風暴」論與農委會錯爆驗證單位停權訊息,所引發的喧然大波,都只聚焦在有機農產品應該要農藥零檢出,批評者也都認為政府及相關單位把關不嚴。但是,有機農業的意義只在於產品沒有驗出農藥這件事情上嗎?(攝影 / 何銘鎧)
 

從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將有機農業耕種面積與農藥進口量做出錯誤連結,質疑市售有機食品問題重重,到農委會主委陳保基面對立委質詢,不明究裡說出有機驗證產品驗出農藥所以針對驗證機構予以停權,導致驗證機構蒙上不白之冤,「有機風暴」論所引發的喧然大波,都只聚焦在有機農產品應該要農藥零檢出,批評者也都認為政府及相關單位把關不嚴。但是,有機農業的意義只在於產品沒有驗出農藥這件事情上嗎?

有機農業關注作物、環境的友善永續

貴仙02

沒有使用農藥的稻田裡,還有河川流下來共生的魚(攝影/張良一)

由聯合國糧農業組織(FAO)及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又稱Codex),對於有機農業有更寬廣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促進及加強農業生態系健康的整體系統管理方法,包括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生物循環、以及提升土壤生物活性。其管理作業應著重利用農場內部資源及物質以及適合當地區域環境條件的管理措施。有機農業生產系統中應採用栽培、生物及機械方法,並排除化學合成物質的使用。

農委會對於有機農業的定義也提及「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

從以上兩者定義可知,有機農業關注的其實是永續農業的管理方法,重心是放在生產農產品的土地。這不僅是生產農作物,還兼顧到周邊生物的棲息,以及農業環境的永續營造。

台灣為何應該要推動有機農業呢?上下游記者採訪關注有機農業發展二十餘年的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來說明發展有機農業的重要性。

2008年石油危機,凸顯依賴石油的農業問題

IMG_8390-1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攝影/何欣潔)

郭華仁先從糧食供需的角度出發說,目前台灣糧食有70%依賴進口,而糧食價格是隨著石油波動,2008年因石油價格一度飆高而導致全球性糧荒,糧食外銷國惜貨不出,十多個進口國家因此發生暴動或街頭抗議,我國總統府也召開國安會議。

對台灣來說,除了糧食運輸受石油影響價格外,還包含了化學肥料。除硫酸銨外,製作農業資材的原料及成品皆從國外進口,價格也隨著石油漲幅波動,而國內農委會僅以各項肥料補助舒緩價格上漲的衝擊,並無其他措施能夠因應。

郭華仁表示,對照目前國內糧食自給率僅有3成左右,依賴石油運輸進行的農業生產遲早會面臨資材成本過高的問題,而目前政府農地任意變更使用,農村老齡化,未來就可能面臨嚴重缺糧。

有機農業雖然不是解決糧食問題的唯一辦法,但相對於高度依賴化肥與農藥的耕作方式,有機農業對於石油的依賴是較低的,因此應該被政府視為可行的糧食問題解決對策之一才是。

應檢討農藥零檢出的做法

對於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有機農產品農藥殘留零檢出的做法須檢討,郭華仁也認為有必要性。他說,雖然有的人會以目前有機農業農藥殘留抽檢合格率達到98%~99%,代表農藥零檢出是能夠做得到的,反對放寬農藥殘留零檢出的規定,但這是一種不面對生產環境上,農藥飄散汙染以及鄰接環境汙染的問題。

郭華仁強調,台灣太小了,連美國都認為飄散汙染是在所難免,訂出有機農業農藥殘留量為安全值的5%,這才是符合實際的作法,也才有機會進一步擴大有機農業栽培面積,生產量增加才能夠讓有機農產品更平價,否則用不切實際的高標準要求,只會限縮有機農業的面積,導致面積小產品單價高,就變成只是有錢人才能吃的起的農產品。

有機農業促進條例的重要性-環境補貼政策

而對於有機農民面對驗證費用,以及生產成本增加等問題,郭華仁認為可以參考歐盟對於生產環境的補貼政策。他說,許多有機農民或是想回鄉務農的年輕農民,會因為入不敷出而放棄,造成農村缺工沒有年輕人的狀況。

為了讓新農民降低生產成本及收入不穩定的風險,郭華仁協助仰山文教基金會擬定「有機農業促進條例」時,第十條就強調應該要讓新進的有機農民,有3年的生態復育補助,以協助穩定生產模式及收入,因為他們是協助我們國人用友善的方式照顧土地。這也需要政府在農業政策上有明確方向,政府要提出有效的作法,並調整預算來支持。

針對近期「有機風暴」論所引發的爭議,郭華仁建議應該要強化有機農業的溝通機制,農糧署、全國認證基金會、驗證機構、學界甚至農友,應該要有共同討論的論壇,針對重大議題跟方向取得共識。郭華仁強調,一個良好的溝通平台,才能夠讓各方有討論及解決問題的機會。

食物鏈組圖-600x450

友善環境水稻田裡,有各式各樣的生物(圖片提供/貢寮里山客)

--

中國時報【陳宥臻、黃天如、王玉樹╱台北報導】

食品安全連環爆,還有未爆彈?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昨日直言,台灣的有機食品到處都是,在餿水油事件之後,可能還會有「有機風暴」!他認為,通路也應做到「源頭管理」,對食安把關。

徐重仁昨日參加遠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提到他剛從日本回來,在日本這麼嚴格管控食安的國家,有機食品僅占市場2%,台灣則到處都是有機食品,這方面要加強認證,政府也應該幫助消費者了解。

有機耕地成長 農藥沒少用

農委會統計,去年台灣有機農地耕作面積近6000公頃,是10年前的5倍之多,其中又以水稻和蔬果居最大宗。

也是農委會的統計,近10年來我國進口的農藥成品,每年都有2、3000公噸;同樣的,用於內銷的農藥成品也都在5、6000公噸之譜(詳見表)。國內實際用於耕種的土地逐年減少,有機耕地的成長如此之速,但農藥的進口及內銷並未明顯減少、甚至還有增加,不禁令人懷疑,進口和內銷的農藥都用到哪裡去了?有機耕種業者更直接爆料,「台灣的有機食品,很多都不有機!」

農糧署農業資材組組長莊老達說,進口農藥數量多寡,與國內農藥生產量的消長有關,如進口多,可能是國內生產少了,無法與有機農田面積的增長混為一談。

對照莊老達說的,根據農委會統計,近年來國內生產的農藥都在7、8000公噸之譜,並無莊老達所言「此消彼長」的情況。

農委會拍胸 農藥零檢出

針對徐重仁所指「台灣到處都是有機食品」,莊老達表示,有機農地生產的有機農作物,連同每年進口約1萬公噸的有機食品,在國內整體食品市場的市占率不到1%,市場規模僅約40多億元,相較於日本的2%、歐洲的5%,相對少得多。在認證部分,農委會拍胸脯保證,台灣有機食品的認證標準,絕對是全世界最嚴格的!

莊老達強調,目前國內經農委會認證的民間有機食品驗證機構有13家,想要申請有機農田耕作的農民,須向機構提出申請,且即使認證通過,每次效期也只有3年;期間還必須接受每年1次的農田現場操作記錄追查,以及不定期的市場產品抽查,以確保耕作過程未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生產出來的作物更必須農藥殘留「零檢出」。

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痛批:「食品GMP認證是假的,農委會的有機認證也是沒路用(台語)。」惟有真正做到友善環境,以及兼顧農民穩定的收入,民眾才可以真正吃到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