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 05:30

南台灣最大地主、持有12萬坪土地的南和興產公司,是娶妻五房的前高雄市長陳啟川,為避免身後子女爭產成立的管理公司,最大股東為持股兩成的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其餘由五房8名子女均分。原該是家族代代相傳,卻驚傳出售58%股權給外資亞太置地公司。

本刊調查,以大房長子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田植為首的其他房子女,不滿陳啟川文教基金會長期被三房代表陳田圃掌控,因而求去,並憤而賣南和興產持股。「陳田圃引外力介入,導致兄弟失和,現在三房只能跟外國人打仗。」家族成員表示。

對此,陳田圃反擊其他房賣股是「賣祖產,家醜。我們持有4成股權,有牽制權。」一場千億家產的爭奪內鬨浮上檯面。

週末午後,高雄市中山路與五福路口車水馬龍,這個以大統百貨五福店為中心點的十字路口,近半世紀以來都是高雄最繁華的商圈;加上附近有百貨商場林立的新堀江及玉竹商圈,及中央公園與城市光廊,如同高雄的心臟地帶,四周土地也榮登「地王」。

家族內鬨 賣祖產

然而,就在大統百貨斜對面,一塊占地近二千坪、市值高達四十億元以上的鑽石級空地,卻一直被當成停車場使用。原來這裡是高雄前市長陳啟川的老家,二○○六年陳家子孫在市府進行文化資產審議的前一天,火速拆除七十五年歷史建物,引起輿論抨擊,地主南和興產至今未開發。

陳啟川在一九五○年成立南和興產,負責家族土地管理、開發和租賃,一九九三年他過世後,由五房子女共治。當地建商說,該公司是南台灣最大地主,擁有高達約十二萬坪土地,多半位於市中心精華區,總市值約七百億至近千億元,持有建地面積超越台北宏泰、國泰建設等集團,是地產南霸天。


陳啟川生前曾說:「這條街看過去都是我的土地。」除了高雄寒軒飯店、特力屋、家樂福、愛買、環球影城等,都向南和興產租地外,陳家還曾捐地一萬多坪給市政府做為公園,以及捐給高雄醫學大學及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三﹒三萬坪土地。

南和興產等同是陳家金脈,讓陳家人坐收租金都吃喝不完,但去年底陳家人竟賣出五十八%持股給外資亞太置地公司(Asia Pacific Land),經營權旁落。這在南台灣引起震撼,尤其賣祖產是台灣人大忌,外界紛紛揣測原因,直到近日,一位家族成員才向本刊透露:「就是家族內鬨、兄弟決裂。」…







撰文:何醒邦 攝影:林玉偉、陳肇英、蘋果日報 繪圖:林佳欣 設計:徐立芳

2015年08月10日15:27 
 

前群益證券創辦人陳田文涉嫌自2005年至2014年間,協助香港商瑞興全球財富管理公司(CAPITAL GLOBAL MANAGEMENT LIMITED,簡稱CGM)在台灣販售未經金管會核准的4檔境外基金,台北地檢署今依違反《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將陳男及蘇姓部屬緩起訴,但2人須各繳200萬、50萬元給國庫。

陳田文為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的二女婿,林堉璘則是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的哥哥、三重幫的成員之一。檢調查出,陳田文在群益證擔任董座,自2005年間起,協助瑞興全球財富管理公司在台灣販售未經我國金管會核准的境外基金,金球財富管理公司還聘請陳的蘇姓部屬擔任顧問一職。金管會查出,這些未經核准的境外基金共有4檔,自2005年開始販售至2014年才停止,10年間售出的基金價格就高達數10億元。

據了解,陳田文與蘇姓部屬到案後均坦承犯行,檢察官同意給予緩起訴,並令於緩起訴確定後,陳田文繳交200萬元、蘇姓部屬則繳交50萬元給國庫。(呂志明/台北報導)

--

2015年05月12日 04:10 

記者顏瑞田/高雄報導

高雄陳家自大家長陳中和在日治時期興旺開始,即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以及鹿港辜家,並稱台灣5大家族,因為在高雄發跡,所以被稱為「高雄陳家」。

目前,陳家在檯面上的人物,以陳中和第二代陳啟川家族、和陳啟清家族為主,其中,陳啟清家族的代表人物,就是前高雄市議會老議長陳田錨、陳田文、以及陳田稻等兄弟。

 

陳家第3代現在企業界已各領一片天,陳田錨的2個兒子,分別是曾任立委的大眾銀行董事長陳建平、和欣高天然氣公司總經理陳建東,陳田錨的九弟陳田文,則是群益金鼎證券集團創辦人,因與宏泰集團負責人林堉璘成為姻親,而受到矚目,至於陳田文的後代,目前都還在國外求學。

陳田錨的五弟為大眾證券董事長陳田稻,目前接掌陳中和基金會董事長職位,二弟陳田垣則是金門汽車負責人,代理福特汽車,三弟陳田慶則任職美國波音公司技術總監,各有專長。

而處於南和興產公司股權交易熱頭上的,則是陳中和的第二代陳啟川家族。其中,陳啟川的三房陳田圃曾經在國民黨的安排之下,出任已被併購的高企銀董事長。

陳田圃的長公子陳建甫一直低調任職家族企業,同時擔任高雄美國商會理事,因迎娶台苯董事長、前中鋼董事長林文淵的女兒林妍君而浮上抬面。至於陳田圃的二兒子陳建潤,則自行創業。

陳啟川另一個活躍檯面上的後代,則是大房的陳田植,他曾任南和興產公司董事長職務,後來,從1993年擔任高醫董事長迄今。(工商時報)

被譽為南台灣最大地主的南和興產公司,長期由陳啟川一房到五房的後代子孫,共同持有,相安無事多年,如今卻驚傳售股、分產,原因眾說紛紜;但因為當事人都不願說分明,留下市場一堆揣測。

在地政商界說,前高雄市長陳啟川過世後,留給後代的代表之一是南和興產公司,之二是財團法人高雄醫學大學和高醫附設醫院,高醫由大房代表陳田植,從1993年擔任高醫董事長迄今,陳田植並曾任南和興產公司董事長職務。

 

在外資入主之前,南和興產公司則由二房陳田柏擔任董事長,三房代表陳田圃接任總經理,9席董事分別由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以及五房代表出任,多年大家都相安無事。

據指出,變天之前的南和興產董事會,有一個最大的合約共識,就是南和興產名下的祖產,只租不售,因此,現在看到的家樂福愛河店、寒軒四維店、吉安愛買科工館店、以及高醫旁停車場等,都是南和興產的出租地產。

由於陳啟川後代,許多都長年在美國和日本,因此,由大多數時間在台灣的三房陳田圃這一脈實質經營,因而引起其它房室的不同意見,進而規劃分產。

另有一說則是,長期居留國外的陳啟川後代,基於理財需求,不想再繼續共同持有家族財產,因此在其中一房的主導之下,牽線亞太置地公司,吃下除了三房以外的股權58%,各自落袋為安。

至於亞太置地及其子孫公司買進南和興產股權,市場認為,亞太置地單純是「買最大的」,因為,南和興產就是南台灣最大的地主,也是台灣5大家族的代表,買下南和興產,具有不凡的意義,未來再伺機出售資產獲利。

另有房地產界人士猜測,亞太置地輾轉設立子孫公司成為南和興產大股東,可能是要將所持有的南和興產股權,以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的基金模式發行給特定人,如果買方是陸資企業,等於買下高雄房地產的灘頭堡。(工商時報)

高雄陳家百年老店南和興產公司,最值錢的資產之一,就是早期轉投資的彰銀等股票,根據了解,其所持有彰銀、三商美邦等股票5萬多張,從今年開始,已由亞太置地公司新團隊,陸續出清,售股所得近30億元,下波標的將是陳啟川家族的老本和基業,高達42公頃的土地資產。

不過,根據公司法第185條規定,公司要處分主要資產,必須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股東出席的股東會,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同意,而陳啟川三房家族還持有42%股權,因此,一場外資與陳啟川三房的南和興資產保衛戰續集,恐怕還有硬仗要打。

 

此外,由於亞太置地及其子孫公司,持有58%的南和興產公司的股權,而陳啟川家族位於觀音山,佔地約8公頃的墓園,也在南和興產的名下,在亞太置地入主南和興產之後,陳啟川家族墓園「等於是外資的資產了」,急壞了家族成員,因此希望能夠單獨買回陳啟川家族墓園,「免得淪為出賣祖宗墓園的不孝罵名」。

據悉,陳啟川家族不同房室,要協商買回觀音山墓園,是陳啟川後代在處理南和興產公司股權的過程中,唯一的共識,該案目前正由雙方洽談中。

知情人士說,103年12月26日,亞太置地公司(Asia Pacific Land LTD.)、以及達原、願興等亞太置地孫公司的代表,進到南和興產公司的辦公室,要求在場所有員工,交出工作資料和證件之後,即由前董事長陳田柏通知召開臨時董事會,改選新的董事長和指派總經理。

從那個時候開始,南和興產公司擁有的彰銀、一銀、台泥、中國化學、中國製藥、三商美邦等5萬多張長期投資的股票,南和興產如有董監事席次的,新團隊都先行辭職,然後,陸續出售持股,據悉持股幾乎已經出清,出售股票所得接近30億元。

雖然售股所得,無論新舊股東都可以受益,分得利益,但是,高雄一位資深會計師說,由於現行法律對有價證券的出售,並未有證券交易所得稅,而是併入公司所得、或是個人所得課稅,如果屬於國外法人,售股獲利採就源扣繳,單一稅率20%,不過,國內個人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級距為45%,因此,此一股票交易案,對南和興產公司的陳啟川三房「會比較吃虧」。

消息人士說,南和興產外資大股東,下一步恐將鎖定土地資產下手;不過,資深會計師表示,亞太置地等外資持有南和興產股權雖有過半,但是,還不到三分之二,除非陳啟川三房同意,否則,亞太置地想要賣出南和興名下土地資產,恐怕要有一場拉鋸戰。(工商時報)

高雄陳啟川家族 金雞母賣外資
南 和 興 產  ●總部位於高雄市和平路上「南和和平大樓」的南和興產公司變天,從高雄陳家手上,成為跨國外資企業。圖/顏瑞田

高雄3大家族之一的前高雄市長陳啟川家族擁有的南和興產公司,驚傳已出售58%股權給跨國企業亞太置地公司(Asia Pacific Land LTD.)及其子孫公司,只剩三房的42%。

由於南和興產土地資產超過42公頃,資產價值達1,400億元,58%股權取得的資產價值達800億元,引發高度關注,南和興產土地只租不賣的鐵則,也因陳啟川後代分家、分產而讓人驚嘆!

 

陳啟川1903年創設的南興公司(後更名為南和興產公司),知情人士證實,陳啟川大房代表陳田植、二房陳田柏、陳田原、四房陳田銘、以及五房陳美吟,跟少數陳家姊妹和極少數外人,總計持有的58%股權已全數出售,陳家只剩三房的陳田圃、陳田堅、陳田城、以及陳啟川文教基金會共有的42%股權。

消息指出,買方主體亞太置地公司,是業務遍布亞太地區的私人房地產投資、開發和資產管理公司,而亞太置地執行副總裁Richard Jay Reitknecht,去(103)年12月,已成為南和興產公司的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則由Reginald John-Walter MacDonald擔任,取代原董事長陳田柏、總經理陳田圃,南和興產正式成為外資企業。

南和興產的買方團隊,可能基於財務槓桿、融資併購、節稅、或是資金募集等考量,為此案特別先轉進馬來西亞設立「馬來西亞商Takau Holdings Limited」,再以此名義在台灣設立轉投資「德高置地第一公司」、「德高置產第二公司」、「德高置產第三公司」,進行股權交易。前述3家公司的負責人都是南希‧弗格森(Nancy Ferguson),以Takau Holdings Limited法人名義出任董監事的人員,也都相同。

由於「Takao」的馬卡道語,代表的正是高雄,而南和興產公司正是高雄最大的地主,因此,馬來西亞商Takau Holdings Limited成立的目的,更顯得具有針對性。

只是,攤開南和興產公司改選之後的現有9席董事名單,除了陳啟川三房的田潤公司、田圃企業、園城企業、以及潤成企業的4席外,根據經濟部公司登記資料顯示,新的6家法人股東,包括達原、願興、致力、期昌、程凱、以及致德公司,母公司都是德高置產第一公司,其中,亞太置地執行副總裁Richard Jay Reitknecht,也並非以亞太置地、或是德高置地系列公司的名義出任法人董事,而是以達原法人代表出任。

南和興產新任總經理Reginald John-Walter MacDonald是程凱的法人董事代表,至於致力、和期昌的法人代表,又是另一批新面孔。

外資新團隊入主南和興產這家百年資產老店,原因不明,但是,龐大的資產可能是關鍵之一。據指出,南和興產名下的土地高達42公頃(約127,050坪),一位房地產鑑價師推估說,陳家資產依不同的土地分區使用價位來看,大約從每坪80萬元到300多萬元,土地資產總市值至少達1,400億元。

針對此次交易,本報以電話連繫南和興產新團隊、以及現在擔任高醫董事長的陳田植辦公室,但是,並未獲得回覆。不過,根據南和興產1,400億元的資產,亞太置產取得南和興產58%股權估計,價值約800億元,交易金額也應相近。(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