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柔/台北報導

 

創辦人鬧雙包 Flying V戰友撕破臉
無名小站共同創辦人林弘全,成立Flying V群眾募資平台,要幫有創意和想法的人,找到熱情贊助的資金。(本報資料照片)
創辦人鬧雙包 Flying V戰友撕破臉
FlyingV 小檔案

募資平台Flying V爆發創辦人爭議,Flying V發出一紙聲明給所有會員,以不指名道姓的方式,宣稱有人冒用Flying V創辦人名義;募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出面反擊,兩個台灣網路新創圈的著名團隊公開撕破臉。

台灣創業風潮方興未艾,連「創業」本身都能成為一個商機。看準群眾募資平台的提案者需要一定程度教學,曾參與Flying V草創期的團隊成員,另外成立貝殼放大顧問公司,不料竟導致雙方爭議。

 

Flying V在農曆過年前夕突然發出聲明,表示Flying V登記公司名稱為昂圖股份有限公司,該平台由林弘全提出想法、創立,由鄭光廷擔任執行長營運且共同出資成立至今。

同時並強調自2014年開始,特定人士在尚未得到公司許可下,就對外宣稱為flyingV創辦人/共同創辦人。「且於任職其間多次擅自做出超越職權的決策,無視公司制度並不當使用公司資源,加上個人誠信問題故遭公司解職。」

通篇聲明措辭嚴厲,雖未指名道姓,卻顯然有特定對象,震驚台灣的網路新創圈。

Flying V創辦人林弘全更在臉書表示,「在一間公司裡,如果業績好,我們會說他是top sales(頂尖業務),而top sales常常會覺得都是靠自己撐起一家公司,並且拿業績要脅老闆。」

隨後貝殼放大營運長、共同創辦人王佑哲公開回應,為另一個創辦人林大涵打抱不平,Flying V與貝殼的私人恩怨浮上檯面。

林大涵則表示,他自2011年昂圖改組時,即持有技術股,使用「Flying V創始團隊」身分曾獲得同意,甚至為了公司草創,薪資只領2萬元不到。因林大涵的聲明有截圖為證,網路輿論開始傾向林大涵。

兩個團隊各有人脈與支持者,以致網路新創圈的看法也分成兩派。相關業界人士指出,領薪水的員工不能算創辦人,「不過從薪資單來看,這個薪水不合理,絕對包括技術股,林大涵做很多事,也是創辦人在做的事。」

(中國時報)

是產品預購,或是圓一個夢想?群眾募資平台的運作機制,近2年備受考驗。曾獲得不少寵物飼主青睞,由台灣團隊開發的「貓臉辨識」餵食器CatFi,拖了一年無法出貨,遭控詐騙;打破歐洲群募金額紀錄的無人機Zano,去年底破產關門。

日前CatFi團隊發出最新聲明表示,為了順利量產,已修改硬體設計,預計今年6月能出貨,但現階段沒有足夠資金退款。距上次CatFi創辦人宋牧奇發出道歉啟事,差不多是1個月後。

 

由於能解決家裡同時養很多貓、又想給予不同貓咪適量食物的問題,CatFi備受「貓奴」們期待,2014年登上美國募資平台Indiegogo,募得24萬美元,相當於800萬元台幣的資金,樣品曾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出,不料原訂去年3月出貨,遲遲沒有下文。

直到去年12月,小額投資人投訴媒體,指控CatFi詐騙,當初策畫產品的奇群科技電話變成空號,宋牧奇才在Facebook粉絲團道歉,坦言錯估硬體製造、團隊研發成本,正尋求資金以解決困難。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句經典名句鼓勵不少青年創業,不過在募資平台上,支持夢想和產品預購之間界線模糊,夢想如果破滅,誰來負責?

募資平台Kickstarter寫下歐洲最高金額的提案「Zano無人機」,結案時吸引了1.2萬人贊助,募資總額高達233.5萬歐元(約台幣8470萬元),但這個產品最後無法出貨,公司關門倒閉。

Kickstarter為維護聲譽,聘獨立記者調查此事。最後獨立記者Mark Harris的結論是,群眾募資平台應清楚定位自己媒合的角色,避免被群眾視為購物網站,並負起更多監督的責任。

(中國時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