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3-25 10:42:00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中美貿易戰帶動轉單,加上少了稅負一次性影響,市場預期,機構件廠商同協(5460)第一季營運明顯年增,法人預期,首季將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今年獲利也將重回成長。而雖去年公司僅是小賺,但因帳上現金充裕,每股現金股利預期仍有一定水準,相對具備防禦題材。
同協成立於民國61年,創辦人成大電機的背景,在當時機構件廠商多是黑手創業的背景,顯得格外特殊,而這家公司成立至今也堅持不用外籍勞工,以保障本國員工的工作權利,雖產業變更一度面臨盈餘壓縮,但後透過自動化的調整,也還算維持穩定獲利的公司,掛牌至今年度從未虧損過,在特殊利基市場,如在調波器(Tuner)領域,高峰期一年出貨超過8千萬個,在官方統計裡至少名列亞洲最大供應商。
去年首季公司因營所稅調整、導致海外獲利一次性課稅的問題,同協單季稅前雖然仍賺,但稅後出現掛牌以來首度的虧損;不過因公司主力客戶過半來自國內、外網通廠,受到此波中美貿易轉單的需求不少,元月營收出現年增雙位數,前兩月營收累計年增率也有近一成水準。
根據法人的估計,同協第一季營收可望優於去年同期,獲利有機會轉虧為盈,今年內部對大環境採審慎保守的態度,即便現階段該公司終端產品都不在中美貿易第一波課稅範圍內,只是全球景氣詭譎多變,是否影響終端買氣還有待觀察,不過在終端市場還算是穩定下,營收看穩,獲利應可反應少了一次性稅負的影響,獲利應該可以重回成長。
而根據法人的預估,同協去年因首季稅負影響,去年每股稅後盈餘恐將不如前年的0.46元,但以帳上光是約當現金就有超過3.2億元來看,現金充裕,截至去年第三季每股淨值12.39元,預期董事會仍有機會維持一定的現金派發予以長期支持的股東。
專業沖壓件廠同協電子(5460)前2月營收逆勢優於去年同期,儘管中美貿易戰變數仍多,但同協旗下網通客戶轉移生產據點的速度優於預期,導致今年第一季拉貨動能不弱,從前2月營收表現來看,同協首季營運可望優於去年同期;同協旗下客戶的主力應用在網通,5G進程若加快,同協可望受惠。
同協資本額7.2億元,為專業沖壓件廠,旗下客戶數多達50~60家,絕大多數應用在網通產品上,預估占比超過60%,往來40年以上的客戶不在少數,2月營收在多數電子廠營收普遍衰退之下,同協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4.07%,達5,580萬元,累計今年前2月營收達1.3億元,年增9.65%。
同協表示,由於客戶轉移生產據點的速度很快,加上新產品在今年第一季加入,首季的拉貨動能相對強勁,第一季營收應有機會優於去年同期;不過同協也強調,中美貿易爭端影響終端需求,短單相形增加,訂單能見度還是不夠長,今年的外在環境變數仍然大。
同協為46年的資深沖壓件廠,在眾多產品上與客戶長年合作,發展出合作開發的夥伴關係,兩岸員工數從掛牌時的800人,透過設備自動化、製程整合等方式降至400多人,員工的流動率極低;由於掛牌以來年年配息,絕大多數同協股東均惜售股票,經營風格相對殷實。
同協的主要客戶涵蓋國內、國外網通基礎設備廠,以及網通中繼設備廠,隨著各國加快5G基礎設備進程,同協認為,5G商轉的速度若是加快,同協可望同步受惠。
截至去年第三季底為止,同協的每股淨值達12.39元,目前股價僅11元,依照同協年年配息的慣例,今年的現金殖利率仍可期待。
(工商時報)
同協電子(5460)受惠於客戶出貨暢旺,第2季合併營收為2億3230萬元,季增21.74%,法人預估,同協第2季獲利可望較第1季大幅成長,在新模具零件逐步量產下,同協預估,第3季及第4季營收有機會逐步攀升,同協將於8月9日除息,每股配發0.5元現金股息,以7月27日收盤價11.9元來計算,殖息率約4.2%。
同協第1季受到稅率由17%調升到20%的影響,認列近700萬元所得稅費用,稅後轉虧,不過受惠客戶出貨暢旺,同協第2季合併營收2億3230萬元,較第一季1億9081萬元成長21.74%,隨著營收成長,加上台幣貶值,可將第一季的匯損回沖回來,法人預估,同協第2季獲利可望大幅成長。
在新模具零件逐步量產帶動下,同協預估,第3季至第4季營收仍有機會逐步升溫。
同協將於8月9日除息,每股配發0.5元現金股息,以7月27日收盤價11.9元來計算,殖息率約4.2%。
(時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