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16: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現職友訊董事長的科技業大老宣明智,最近宣布明年3月「鐵定交棒」,業界盛傳,總是閒不下來的宣明智,下一步就是正式出任10月創刊的《鏡週刊》董事。
根據《上報》報導,《鏡週刊》原本由《壹週刊》前社長裴偉、前立委謝國樑共同籌劃成型,外界咸認出身基隆二信家族的謝國樑應是金主,但謝國樑在9月突然宣布退出《鏡週刊》經營,業界這時就盛傳,宣明智即將浮上枱面。《鏡週刊》高層透露,「宣明智一開始就進來(投資)了,現在準備來當董事。」
關於宣明智進軍媒體的動機,他本人曾經說過,任何創新構想的「新鮮事」都讓他樂此不疲,完全不缺錢的他,投資超過100家公司,總共投資多少錢「根本記不清楚」。2015年,宣明智有感於國家不能再內耗,甚至加入交大學妹、前立委徐欣瑩創辦的「民國黨」,幫助徐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搭檔競選正副總統。
【焦點】《壹週刊》退輔會另創《鏡週刊》2016-08-18 12:30
二○○一年,香港《壹傳媒》老闆黎智英揮軍來台,台灣《壹週刊》(以下簡稱台壹)在當年五月三十一日正式創刊,創刊號報導前總統陳水扁女兒陳幸妤及準女婿 趙建銘的私生活,創下單期銷售二十七萬份的歷史紀錄。這本被視為台灣最具爭議性與指標性的綜合性周刊,在邁入第十六個年頭時,去年首度轉盈為虧,除了要面 對全球印刷傳媒廣告流失與數位轉型的挑戰,今年又面臨創刊元老裴偉自立門戶,台壹究竟要如何在內外夾攻的危機中殺出一條活路?
台壹退輔會密謀《鏡週刊》
近一年來計畫籌設新媒體的團隊不在少數,由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前中國時報社長王健壯及前風傳媒總編輯謝忠良合作的網路新媒體上報,剛在七月十五日正式上線,謝忠良也曾在台壹擔任過副總編輯,而業界一度傳聞台壹前社長裴偉也將參與上報,意外的是裴最後另起爐灶。
今年五月份,台壹公布一波優離方案,幾乎是同時,傳出裴偉也將離開這個他待了十五年的公司。消息人士證實,裴偉當初是「被辭職」,主因是黎智英不滿裴偉推動數位化的想法保守,腳步過於緩慢。不過,裴偉私下向舊屬慨嘆:「因擋不了資遣方案才憤而辭職,要與同事共進退。」
言猶在耳,不到兩個月,卻傳出他覓得資金要創設與舊東家性質雷同的新媒體;此外,他還大舉接收遭台壹資遣的舊員工,近期更策動台壹現職的一級主管、記者整批離職。除此之外,他也向其他傳媒挖角,並重金招聘數位人才,種種戲劇性發展,不免引來反擊的聯想。
據調查,裴偉籌設的周刊暫時定名《鏡週刊》,主要取「明鏡如水」之意,由他掛名董事長,公司地址選定台北市東興路上的一棟大樓,位於凱渥模特兒經紀公司樓上,目前正著手裝潢,預計十月五日創刊,要在台灣攻城掠地。
丟離職單像一串肉粽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發行的《周刊王》,當初成立時,也曾挖角台壹記者複製經驗。但此次《鏡週刊》網羅的對象,除了文字及攝影記者之外,還包括文、美編,連行政部門、秘書、司機都不放過,一名內部人士描述:「像肉粽一樣把人整串帶走,是想要讓台壹難看,打臉老東家罷了。」
領 取優退方案走人的「退輔會」成員,無縫接軌地投向新東家懷抱,裴偉持續大手筆挖角台壹現職記者,幾乎全編輯部的員工都曾被詢問過。一名記者說,為了彌補跳 槽可能產生的損失,新東家同意將潛在的資遣費,按月分攤加計入月薪裡,並允諾跳槽的同事加薪升職、擴大管轄人力編制等,種種與媒體現況反其道的土豪式投資 舉動讓台壹記者奮不顧身的投奔。
在新東家精準策畫下,八月九日當天,多名在職記者發難,向台壹人事部門申請離職單,連續三天,包括財經、社會、專案、娛樂組記者及一級主管︵含副總︶,將近二十人遞出辭呈。這個突發狀況讓職員面面相覷,早已得知內情的記者則私下感嘆:「這一天總算來了!」
離職繼續上班扮演「臥底」
兩個月前才經歷大批同事「優離」的台壹員工,顯得人心惶惶、士氣低迷,深怕打拚十五個年頭的台壹會「就此倒閉」。有記者不諱言,留任的主管面對變局顯得畏縮、茫然,讓底下同仁無所適從,「硬撐下來也許只是為了和對方賭一口氣」。
也有員工痛批,部分已遞辭呈的同事刻意不放假,繼續參與社內各級會議,有人居然在辦公室公然挖人或在會議後向敵軍通風報信,「實在有夠扯」。另一名台壹內部人員轉述,有跳槽員工怕被貼上「背叛」標籤,拚命向同事澄清「我們是為了要找尋初衷才走,不要怪我們。」
相對於基層員工的心理波動,由黎智英欽點,剛在上月接管台、港蘋果日報及所有雜誌營運的新任壹傳媒出版媒體行政總裁張劍虹,卻顯得氣定神閒。雖然台、港壹傳媒遭逢自家人叛變的消息時有所聞,但《鏡週刊》的規模明顯較大且有針對性,他能否終結這場危機?
港人喊話,台壹換新血
八 月十二日下午,就在大批記者被挖角,台壹人心惶惶的時刻,張劍虹按照原定計畫,召集台壹一級主管開會討論數位化過程。沒想到,一到會場張竟然率先自爆: 「有沒有聽到我們公司九月要關門的消息啊?」與會主管先是噗哧一笑,左看右看沒人敢講話。張說:「先前不是說六月(要收),但我們也沒倒啊!」
會議中,會計部門公布去年微幅虧損百萬港幣,張劍虹淡定解釋:「虧這些錢是小事,不知道為什麼會渲染成我們做不下去?等這個月沒倒,流言還是會持續放話干擾,但我要告訴你們,打仗的時候不需要在意這些事!」
張的話說得堅定,一名主管終於鼓起勇氣問,「您知道十月份有新雜誌成立,要跟我們打對台嗎?」幾個準備跳船的主管們沒有防備,有的低頭看地上,有的表情尷尬,等著看張怎麼接話。令人意外的,張根本沒把戰場與《鏡週刊》劃在同一個領域,只強調台壹有自己要進行的轉型計畫。
事 實上,張劍虹在確認台壹有大量記者準備離職後,立刻點名台蘋社長陳裕鑫擔任救火隊長,陳先從台蘋找來曾待過台壹的資深記者,從十五日起臨時支援兩個月,先 用自家資源確保台壹如期出刊。台蘋其他主管也臨危受命,動員人脈詢問線上記者,希望替台壹補足人力。這兩個平時有競爭關係的媒體,在危急的時刻居然演出了 令人動容的「兄弟情誼」。
但這安排,卻正應了台壹留任員工的擔憂,有同仁在會議中發難:「聽說台蘋會派人來支援,之前我們也有同仁去壹電視支援,去的時候都不是純幫忙(意即想要入主)。」只見張果決地說:「這些人從台蘋來支援沒錯,但他們就只是支援,早晚會離開的,你們要建立自己的軍隊。」
據瞭解,張劍虹接管台壹以來,雖然主導瘦身方案,卻也反向擴增十多名數位部人才,同時砸下數百萬元換掉老舊的電子器材,加上這場數位會議裡透露的一切,都凸顯了黎智英數位化的決心,也用行動打破台壹短期內收攤的謠言。
一 名前台壹編輯部主管、並長期觀察傳統紙媒走勢的人士分析:「看來黎智英和張劍虹面對台壹大地震,看法並不悲觀,對壹傳媒管理層而言,台壹內部的資深記者配 合數位化的腳步過慢,甚至消極抵抗,早已讓香港人頭痛不已,如果可以趁機換新血,不但降低龐大的薪資成本、省去大筆資遣費,還提前換來另一批年輕、掌握數 位能力的記者,難道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嗎?」
《鏡週刊》的資金成謎
相對於台壹的全力轉型,將成立的《鏡週刊》卻大走回頭路,不但接手台壹沉痾的人事成本,更將大筆資金挹注在市場日益衰退的紙媒,如何創造新的營運模式殺出周刊活路,成為傳媒圈討論焦點。
而資金來源絕對是令人好奇的一環,據說,《鏡週刊》背後是私募基金,股東身分相當神祕,初期募資金額約有六到十億元已經到位。市場傳言,資金來源與中信集團少東辜仲諒、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可能有關聯,但兩集團已私下否認此事,讓金主身分暫時成謎。
但有趣的是,攤開壹傳媒的買賣史,中信、台塑不是首次被提起。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黎智英曾打算把台灣壹傳媒(當時含壹電視)包裹賣給辜仲諒、王文淵、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龍巖董事長李世聰、台灣產物保險董事長李泰宏等五大買家,後來因故破局。
本刊調查期間,知情人士另透露《鏡週刊》的取材走向,將向新興的香港網上新聞媒體香港01(hk01.com)取經,以政商時事深入報導為主、生活娛樂為輔。
裴偉:不會用中資自找麻煩
香 港01是于品海在香港雨傘運動後籌組而成,于品海目前是香港上市公司南海控股的主席,主要業務是中國內地的電影院生意,于年輕時開始涉入中、港、台三地的 傳媒經營,多次被港媒起底背後有中國政府資金。而香港01上的部分報導或評論文章更因立場親中與親梁振英,惹來不少批評與猜測。
上個月,港媒又報導他聯合中國富商及高幹資金,想收購香港九倉的電訊及有線電視台業務,于雖否認此事,但「中資」傳言始終不斷,香港部分學政界人士擔心此舉是中國有計畫的干預言論控制。
而尚未成立的《鏡週刊》,如果新聞取材仿效香港01,不免令人懷疑背後是否也染上中資色彩。但裴偉似乎早有準備,據轉述,他曾向友人強調,中資企業會引起爭議,拿中資做媒體是自找麻煩,強調金主都是純台資企業。
記者致電裴偉查證,稱他是「社長」,他口氣嚴肅地強調:「我已經離開《壹週刊》,不再是社長了」,記者想詢問他關於籌設新媒體的狀況,他僅表示:「都還未定案,還不成熟的事情,以後再問會比較好。」旋即掛掉電話。
不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本暫定名為《鏡週刊》的雜誌,未來新聞取向怎麼走?辦雜誌的想法和動機為何?誰是出錢的企業老闆?在問號背後的答案,未來終將一一浮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