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5/post/202011250009/%E5%90%84%E5%A4%A7%E8%BB%8A%E5%BB%A0%E9%83%BD%E6%89%BE%E4%B8%8A%E5%8F%B0%E7%81%A3%EF%BC%8C%E7%89%B9%E6%96%AF%E6%8B%89%E4%BE%9B%E6%87%89%E9%8F%88%E5%8F%B0%E5%BB%A0CEO%E5%91%8A%E7%99%BD%EF%BC%9A%E6%9B%BE%E4%BB%98%E5%87%BA%E6%85%98%E7%97%9B%E4%BB%A3%E5%83%B9%EF%BC%8C%E4%B8%AD%E5%9C%8B%E8%A8%82%E5%96%AE%E8%83%BD%E4%B8%8D%E6%8E%A5%E5%B0%B1%E4%B8%8D%E6%8E%A5

今周刊編輯團隊

國際總經

達志

2020-11-25

11月下旬,標準普爾公司終於宣布將特斯拉納入成分股之列,讓股價再創一陣令人目眩神迷的新高,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吸引粉絲崇拜目光的特斯拉神話即將結束,此後全球大型基金都被迫買進,特斯拉將走下神壇,接受法人機構現實的市場評價、面對百年工藝車廠的急起直追,甚至於,至今債信評等仍停留在垃圾債等級的困境試煉。

 

 

儘管在台廠供應鏈的心中,特斯拉可能隨時變動的市場地位、中國市場隱藏的地雷呆帳,都是高風險,但憑藉技術與嚴格品管,下一回合百花齊放的電動車年代,台灣電動車供應鏈絕對不會缺席。

 

以下是一位台灣特斯拉供應鏈大廠執行長的口述;近幾年台灣的特斯拉供應鏈幾乎都搭上順風車,無論特斯拉訂單占比多寡,股價都跟著特斯拉表現亮眼,看似風光,但這家大廠,亟欲撕掉「特斯拉概念股」的標籤,寧可讓股價回歸基本面。

 

大廠CEO心聲:特斯拉頻殺價,我只能賺管理財

 

前陣子,賓士汽車寫了一封E-mail給我們,它們正在找電動車機件的供應商,希望我們為其車款設計打樣;其實接了特斯拉的訂單後,其他品牌的電動車,幾乎每家都會自己找上門。

 

更早之前,我就跟我們的業務員說,一定要想辦法去開拓其他的電動車客戶,要不然獨押在特斯拉身上,絕對是高風險的。

 

目前我們接到的訂單,多數(按金額算)都還是燃油車,短期內不會不見,但這些幾乎都是已開發完畢的車款,只要接到新車款,7、80%都是電動車,這就是趨勢。

 

從供應商的角度看,特斯拉以外其他的電動車品牌,多數是傳統車廠,這些車廠的成本管控相對平穩,但特斯拉是處在快速成長的階段,它們會更重視成本控制,甚至是壓縮供應商,例如最近特斯拉又將推出Model Y的平價款,或之前推出的Model X日前又宣布降價,其實這些價格競爭,多數都來自於供應商的成本壓縮,等於我的客人一直在殺價,我的錢不是賺來的,是省下來的,靠管理省下來的。

 

為什麼我們會努力想要分散電動車的訂單?因為傳統車廠它們穩健,研究了這麼多年,現在才要正式推出電動車,一輛車款的出廠,是經過很謹慎地研究、設計、測試、打樣完,再實車測試;但特斯拉很衝,樣品趕快給我,趕快上車,測試一下就可以,趕快量產了……。特斯拉大幅縮短了這些測試的時間,因為它是電動車,一開始法規規範是不周全的,美國也是。

 

目前電動車占我們公司比重不到2成,到明年底、最慢後年就會超過3成,這是趨勢。

 

但我們幾乎不接中國訂單,占比很低,那是因為曾經付出慘痛的代價,不要只看到現在中國電動車蓬勃發展的狀況,據我所知,許多台廠都繳了學費。

 

因為過去幾年中國大量補貼新能源公司,太多公司打著電動車的名號,但裡面參差不齊,付款條件一喊8個月……,8個月!市場平均是60天,8個月我們根本不會接受。

 

我們曾經出貨給中國一階供應商,再賣給中國一家知名汽車品牌電動車,結果貨款拖欠了一年多。這一年多,我們每天派人從上海到南京去催討,每天喔,最後終於要到錢,但據我所知,就有台灣公司被它倒了。

 

很多人問我們,中國市場那麼大,為什麼不去?我說,市場大也要收得到錢啊!

 

最近我看到摩根士丹利證券出了一份報告,內容是說在中美關係持續惡化下,到2030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售可能為零,雖然說報告預測不一定為真,但是它提醒了:中國市場、特斯拉都是風險,但電動車的發展是確定的,身為供應鏈,我只有分散風險一途。」

 

中國電動車濃濃台味  「幾乎所有車廠都找上台廠」

 

從車殼到車體,在燃油車世界裡,台廠原本就是全球主要的汽車供應鏈之一,在燃油車與電動車有許多共用機件的前提下,進入第一回合以特斯拉為主角的電動車時代,台廠仍然挺進,繼續成為特斯拉最主要的供應商,緊接著進入第二回合百家爭鳴時期,如同這位執行長所言:幾乎所有車廠都找上台廠。

 

換句話說,在技術與品質領先下,無論誰當家,台廠電動車供應鏈截至目前為止,都立於不敗之地。

 

以近期股價表現也不弱的比亞迪電動車為例,電源廠康舒和汽車專業連接器廠胡連,都是其供應商,這兩家也同時是特斯拉概念股;此外,緯創是蔚來汽車的電子控制系統獨家供應商,甚至還有人入股;蔚來汽車不僅車內車外都充滿濃濃台廠味,也與特斯拉供應鏈有著高度的重疊。

 

如今中國幾乎已經確立是全球電動車的最大市場,連特斯拉的海外第一家工廠都選在上海落腳,中國電動車供應鏈絕對是兵家必爭。目前雖然台廠仍占優勢,但未來在中國本土供應鏈迎頭趕上之際,例如上海特斯拉已經喊出2021年要徹底本土化(指中國),一場免不了硝煙四起的供應商廝殺,台廠在其中未必討得了好。

 

「除了電池芯,其他台灣什麼都能做。」一位供應鏈大廠總座有信心地拍胸脯保證,他說,台廠擁有好的技術與長期汽車供應鏈的嚴格品管訓練,儘管中國市場也許略有崎嶇,但憑著靈活的市場敏感度,提前轉向布局,在下一回合百花齊放的年代,台灣電動車供應鏈絕不會缺席。

 

想深入了解特斯拉面臨哪些挑戰?詳見第1249期《今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