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5  16:35

〔本報訊〕國防醫學院教授出身的食藥署長葉明功今下午召開記者會,特別為此事件正名,並表示劣質豬油衍生的相關產品,一律下架,此外,業者應自清,主動至各衛生機關說明。

  • 食藥署長葉明功一改過去主管保守作風,堅持資訊透明、訊速,餿水油被查獲不到24小時,就迅速公佈下游廠商名單。(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食藥署長葉明功一改過去主管保守作風,堅持資訊透明、訊速,餿水油被查獲不到24小時,就迅速公佈下游廠商名單。(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葉明功表示,中央和地方成立了相關緊急小組全面調查,但由於部分地區人手不足,短時間無法稽查完畢,約至晚上才能陸續回報,未來相關資料會同步上線至食藥署及消保處網站,避免網路塞車情形,他也讚許部份廠商跳出來自清,希望業者們能主動至各衛生機關說明。

他澄清,本次食安事件不是地溝油,應定義為「劣質豬油」,他也強調,不管是油或是油的衍生產品,查到一律重罰,不合格者皆下架,此外,明天10點將有醫藥食油專家公開說明,解決民眾疑慮。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5日電)對衛生福利部分析業者使用餿水油是因豬油漲價,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朱慶誠表示,不能以此理由合理化業者使用餿水油。


餿水油事件延燒,衛生福利部食藥署今天研判,可能因為豬油漲價,業者3月起用混油降成本。
朱慶誠強調,今年全國毛豬交易均價每公斤最高曾到84元多,4日降至81元,今天更進一步下降到80元,希望中秋節前豬價可以控制在82元以下。

對於衛福部的分析,朱慶誠回應,豬油價格會隨豬價波動,但不能因此合理化使用餿水油,而且就他所知,市場也進口國外豬油補充貨源。

至於傳出進威公司也購用餿水油製造飼料,朱慶誠說,根據畜牧處勘查、訪談郭姓業者,應該只是製油工廠,不是飼料製造商,屏東縣政府已先封存該業者生產的油,送中央畜產會及畜產試驗所進行雙重檢驗,一週內結果會出爐。

畜牧處說明,若是餿水油,苯比、酸價及黃麴毒素等會比較高;若用到皮革廠廢棄皮脂油,則會驗出砷、鉛、汞、鉻、銅、錫6種重金屬,一旦檢驗出有問題,會直接移送法辦。

2014-09-06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去年受豬隻下痢疫情影響,國內豬隻大量死亡造成供應量比去年短少高達五十二萬頭,農委會自過年後,每月忙著調豬、消費市場陷入沒豬可買的恐慌,豬價高漲兩成多。令人料想不到的是,缺豬問題竟引發油品業者鋌而走險以劣質油混摻豬油的「蝴蝶效應」!

餿油省4倍成本 半年多賺5千萬

食藥署長葉明功透露,經衛生單位約談了解,強冠因今年缺豬,豬油供應量不足、價格變貴,一公斤約要三十至五十元。強冠為省成本,自今年二月起以一公斤十至十五元的成本購買,換算可節省一至四倍的購油成本。

他還說,強冠上半年營業額約七億元,豬油產品在營業額雖佔比不高,但從中獲取的不法所得仍待追查。

若以下游廠商透露強冠製造銷售一桶十五公斤的「全統香豬油」售價約一千元,換算其銷出的劣質豬油近五萬兩千桶,約進帳五千多萬元。

2014年09月06日19:48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蘇正德,應食藥署所邀出席說明強冠企業全桶香豬油風險,蘇正德表示,這些油不該給人吃,但健康風險相當低,經過他估算,民眾一天可能吃到30毫克,份量相當於一滴油,如果內含有害物質,威脅也很小,這些看法引起網友熱議。

ptt有網友將他過去發言列出來,包括了2013年問題澱粉爆發,曾接受《自由時報》採訪時提到,「順丁烯二酸是水溶性物質,能夠排出體外,並沒有民眾想得那麼毒。」同年針對大統假油事件投書到《台灣新生報》,認為「銅葉綠素鈉是合法食用色素非毒素」,而《中國時報》報導,2009年對於開放美國牛肉問題,蘇正德出席「台灣食品科技學會」記者會時提到「牛肉本無罪」,社會各界吵成這樣,已經是政治口水掛帥,這不是「牛」的問題,根本是「馬」的問題。

大多數的網友,質疑「蘇正德是否在幫廠商說話」、批「為什麼要花錢吃這些油」,但也有網友力挺蘇正德覺得「油在任何食品中,本來就是佔少量了,哪個白痴會直接喝一杯的油?」,認同蘇正德的論點。(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4年2月28日

豬疫蔓延快半年 官方應變慢半拍
記者凌筠婷、簡慧珍、姜宜菁、陳沛/聯合報

「看到小豬一隻隻死掉,真的很心疼!」仔豬下痢疫情蔓延已五個多月,豬農損失慘重,抱怨農委會應變消極,還淡化疫情。

 

疫情未見控制,豬農怨聲連連,學者也認為目前的「局面」已難以預防;台大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也直指政府沒提高警覺,是這次疫情嚴重的主因。

 

在這波仔豬疫情中,屏東縣最嚴重,本身也養豬的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常務監事潘連周說,全屏東縣有九成養豬場受害,死亡仔豬超過卅萬頭,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說只有十四萬,「根本黑白講」。

 

仔豬下痢疫情從南部傳出,台南、雲林也跟著「淪陷」,半個月前彰化縣僅一千頭仔豬死亡,昨天已增加到兩萬多頭,感染的養豬場也從一月的四十八場,增加到九十一場;雲林則有三萬多頭豬感染。

 

疫情持續擴散,也暴露防疫通報的問題,彰化洪姓飼料商說:「不少養豬戶沒通報,實際感染場數應超過八成」。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科長廖美惠說,豬下痢不是法定傳染病,因此未強制通報,導致中央未能察覺疫情嚴重程度,才使疫情蔓延。

 

「防治不是發公文是要有行動。」賴秀穗認為,去年底台灣疫情發生時,政府就能提出具體作法並落實執行,「即使有疫情也不會擴散到那麼大」。他走訪養豬場,發現這波疫情嚴重,政府要負很大責任。

 

財團法人動物科技研究所研究員陳啟銘表示,這波疫情是病毒株變異,侵犯力是以前病毒的十到五十倍,這是前所未有的嚴峻疫情,當前政府和農民應合作防治。

 

彰化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張勝明認為,政府應找出傳染管道,農委會說是美國同型病毒株,但怎會流入台灣?如何防堵?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這波疫情到底從哪開始,至今仍是謎。屏東、彰化等縣市都把矛頭指向雲林,雲林反駁,認為去年七月屏東送的檢體就發現下痢病毒,雲林則在十一月傳出疫情。對於雲林縣的說法,屏東縣家畜疫病防治所長徐榮彬表示「不清楚」。

 

 

飼料車傳播病毒?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長黃鴻猷表示,下痢感染途徑目前不明,屏東的仔豬販售到各地,可能是傳染途徑,飼料廠的貨運車全省趴趴走,也可能傳播病毒。

 

剛出生的仔豬抵抗力不足,如果喝到的母奶內有病毒,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記者凌筠婷/攝影
雲嘉南一帶爆發仔豬下痢疫情,官方統計,已有十二多萬頭豬病死。台大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昨批農委會防檢局明顯沒作為,才使疫情擴大。防檢局昨天召開防疫會議,提醒養豬業者加強消毒,發現疫情一定要主動通報。

賴秀穗昨指官方防疫不力,國外早有疫苗,政府應緊急進口給業者使用,雖然效果非百分之百,但有比沒有強;且防檢局應於第一時間主動提醒養殖戶加強消毒、不要引進新豬隻等。

賴秀穗指出,目前尚有一半的豬隻未受感染、沒有抵抗力,因此疫情還會再傳下去,病毒雖不喜溫暖天氣,但非三、四月就停的住,可能得等到七、八月。

農委會防檢局昨召開防疫會議。防檢局副局長趙磐華說,疫情最嚴重時期已過,近日發病豬隻數量未明顯增加;已得過病的母豬已有抗體,且天氣漸暖,判斷疫情擴散機會不大。防檢局也研議要畜衛所研製死毒疫苗,以防秋冬病毒肆虐。

趙磐華表示,這次流行的下痢病毒未在台灣出現過,因此豬隻皆無抗體,現有的消毒措施也不夠;下痢病雖非法定動物傳染病,但業者要建立「豬隻有異常死亡狀況,就要通報」的習慣,防檢局才能掌握疫情,即時做出應對。

防檢局表示,去年十一月傳出仔豬下痢疫情時,即發公文向業者「嘮叨」提醒,也請地方防疫所關心,但養殖場可能怕被查到有疫情、被政府限制生產,因此多不歡迎防疫所抽查。

趙磐華說,仔豬病死對業者來說損失不大,加上下痢病不屬死亡率高的法定傳染病,不能強制打疫苗,因此業者常抱持小豬「死了就算了」的心態,除非政府能出錢,否則業者多無意願花錢買疫苗。

【2014/02/18 聯合報】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 1日電)豬下痢致台、美小豬死亡慘重,有專家疑是美國國力強,OIE才未列為應通報疫情,仍可出口。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說,不用通報合理,因發生過就不會有高死亡率。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指出,台灣的疫情病毒基因序列與中國大陸及美國發生病毒同為高致病性變異株,與美國一模一樣,因為3年前,台灣還進口過美國種豬;與中國大陸的病毒也很相似;且美國的病毒疑來自中國大陸。顯示此病毒已在全球傳遞。
近來國內發生仔豬下痢案例為豬流行性下痢病毒(PED),農委會公布,去年10月到今年2月25日止,下痢仔豬累積死亡數約21萬197頭。賴秀穗表示,另美國也已有300萬、400萬頭的死亡數。

賴秀穗指出,最早發生小豬下痢疫情是1971年的英國,後來整個歐洲幾乎都感染、發生疫情,也出現大量死亡;但後來發生過就有免疫力,死亡率就不高了,轉而變成地方疫情。

他說明,針對此疫情,英國於1977年自豬分離出CV777,以此製作疫苗,但效果不彰;後來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發生疫情時,也以同樣的成份製作疫苗使用,效果一樣不好;另如菲律賓也使用過該疫苗,效果照樣不佳。

由於此疫情又跨國傳染,死亡率及量都龐大;已有數位專家質疑,小豬下痢這波也引起美國數百萬隻小豬死亡,卻不用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主因就是與美國國力龐大,能影響國際組織運作有關。

專家們也認為,這類情況就跟瘦肉精受美國運作影響,在國際會議上被表決通過,因而制定出殘留標準一樣,終能銷售多國;也與美國發生過狂牛病,但仍可出口的情況一樣。

賴秀穗指出,OIE未將小豬下痢列入須通報疫情,他認為合理,因為美國及台灣這波疫情會死很多小豬,與過去沒發生過此疫情,所以沒有免疫力有關;發生過就不會有高死亡率,會變成地方疫情,所以不用列為須通報疫情。

至於PED為何會產生?賴秀穗說,原因不明。

嚴肅看待仔豬下痢疫情 列印
作者是 東方報   
週四, 13 三月 2014 00:00

陳海天

臺灣自1997年3月確診發生「豬隻口蹄疫」後,迅速蔓延至全臺20縣市,政府當時雙管齊下採全面預防注射及撲殺病豬方式,於4個月內撲殺了300多萬頭豬隻,疫情始獲得控制,不料在去年10月,臺灣卻出現不少仔豬感染了PED(豬隻流行性下痢),疫情逐漸蔓延,但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遲至今年1月5日才獲知仔豬下痢死亡資訊,顯然疫情通報機制與防疫行動都亟需檢討。

據中華民國養豬協會指出,在這波仔豬疫情中,屏東縣最嚴重,全屏東縣有9成養豬場受害,死亡仔豬超過30萬頭,但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說只有14萬頭。不管是養豬協會所稱的「30萬頭」或防檢局說的「14萬頭」,都不是小數目,豬場裡在短期內只要有100頭仔豬死亡就已是相當嚴重的疫情警訊了,何況有許多縣市的養豬場都陸續發生大量仔豬死亡的病例。

財團法人動物科技研究所認為,這波疫情是病毒株變異,侵犯力是以前病毒的5到50倍,這是前所未有的嚴峻疫情。

由於糞尿及乳汁均帶有病毒,亦容易藉由人員、車輛或器械媒介傳播,因此防檢局要求各養豬場,須嚴格執行人車管制與使用器械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避免運豬車、飼料車、化製車及相關從業人員進入場內,定期執行器械、畜舍、場區、大門口及周邊環境消毒,並避免購入來路不明豬隻;而PED病毒對消毒藥劑均敏感,人員及車輛實務操作都必須配合鞋具、輪胎完整清潔去污後再行消毒或以消毒藥水浸泡清洗至少30秒以上,才可清除污染的病毒,若只是淺踏或隨意消毒,未將污物移除或消毒時間不足,並無法有效防範病毒入侵。

在PED疫情升溫期間,由於市場肉價飆漲,致便當、肉圓、肉羹…等亦均隨之喊漲,存活仔豬搶手,養豬戶惜售,無不趁著豬價大好時把豬養肥,撐重到130公斤以上再賣,故豬價可能一路漲到中元節。各縣市家畜肉類同業公會理事長已開會決議,全臺同步啟動「多休市」機制,直到豬價回穩才退場;並建議政府調查豬價異常飆漲是否有人為操縱、惜售情形。

農委會也已針對2月5日至3月5日這一個月來全臺29家肉品冷凍廠進行調查,發現前10大、市占率共近9成的廠商中,有5家疑似採購過量、有囤貨之嫌,其中一家還囤積達1,500公噸,皆已函送公平交易委員會,將會同查察是否涉有聯合漲價等違法事實。

這次仔豬下痢疫情防疫單位警覺性低防疫不力,農委會雖已採取多項補救措施,但仍難辭其咎,而豬農也應面對現實積極配合共同防治;至於消費者,則不妨改採「以量制價」態度,從自我減少消費量來迫使市場調降豬肉價格,例如暫不吃肉、改吃素食,或許對平穩肉價會產生正面的效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