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1 22:45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指出,三陽定調發展主軸,朝「穩固四輪、擴展二輪(含電動機車)、資產活化」三招,尤其電動機車的部分,三陽一條龍布局,並做好上下游配置,直接投資電池廠,創燃油車廠首例,吳清源目標提高三陽的經營績效,為三陽獲利增添動能。

 

三陽是國內老牌汽機車廠,吳清源接任後兩年前接下三陽董座後,成功扭轉三陽營運,2017、2018年已連續兩年獲利,吳清源表示,三陽是一家基礎深厚的公司,運用原本的基礎,三陽的汽機車產業還有相當多的發展空間;今年吳清源更透過三陽投資農林,成為農林第一大股東,且當選農林董事長,是今年話題人物。以下為專訪記要:

問:在接任三陽董事長二年之後,又接任農林公司董事長,可以兼顧兩邊事業的發展嗎?

答: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安排的,農林前面會有一些事務必須協調、折衝,會比較忙。

然而,畢竟是農業,等到後面穩定了,就可以按照既定的計畫進行,不至佔用太多時間。主力還是在三陽公司。

問:汽機車產業今年的情況如何?

答:台灣的機車內銷市場差不多都是在60萬台到70萬台之間,還是要打外銷市場才能有較大的空間。三陽的外銷規模超過內銷市場,外銷市場包括歐洲、中南美、中東和非洲等等,走出走打外銷市場,讓台灣產業有更好的發展。

 

新車銷售 採高單價策略

 

以三陽來說,機車的業務平穩,今年的策略除了市占持穩之外,新車銷售也朝向高單價產品發展,如此一來,營業額不會因市場萎縮而受到影響。

為了朝這個方向前進,今年預計還會有兩台新車上市,一台是針對內銷150cc的高階車款,預計會在10月推出。

另一台則是500cc的重機,鎖定歐洲市場,挾著高階配備與三陽獨家的設計,預計可以有不錯的表現。

 

旗下產品 兼顧環保安全

 

除了燃油車之外,電動機車也是三陽積極準備投入的領域。我們不只要組裝電動機車,更要從電池芯、電機電控軟體與韌體等,均由三陽自己研發製造。

我們投資的亞福儲能公司將於南科路竹園區設立鋁電池廠,一代廠預計明年6月開始生產,規劃二代廠於2022年完工投產。

鋁電池耐高溫,更環保且壽命長,同時具備極佳的安全性,將可取代現有的鉛酸電池。鋁電池因為成本較鋰電池低,而且具有優異的充放電特性,未來也可直接到符合國家標準之充電站,僅五分鐘就可以充滿80%以上的電力。如此,電動機車將大幅提升實用性及競爭力。

有這樣的產品,無需一昧的仰賴政府補貼,就能有效投入台灣市場,未來更可銷售海外,搶佔全球鉛酸電池的電動機車市場。

上述是平價的電動機車車款,而高檔的電動機車,三陽則堅持採用國產高容量快充電池,我們結合了台、美跨國頂尖技術資源之投入,電池技術已有嶄新突破,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將運用這些成果,推出更多超越消費者期待的電動機車。

對台灣的機車業者來說,生產機車並不困難,電動機車本身並不困難,瓶頸在電池。沒有電池這個核心技術,就沒有辦法談國際盃。

問:汽車市場部分呢?

答:今年整體汽車市場是呈衰退的,三陽的量和去年差不多,但獲利比去年高一點。現代汽車對台灣市場的產品線供應相當充足,整個產品都不錯,但傳統台灣對韓國車的觀念還是比較大的問題。消費者比較迷信日本產品,這對我們來說壓力比較大,但我真的覺得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

現代汽車使用大量的高張力鋼板,這在保護人的考量上是比較可靠的。所幸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人比較比較能夠接受韓國車,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突破的。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問:除了汽機車的事業之外,資產活化也是經營重點?

答:我們盡可能讓三陽的資產活化,發揮更大的效果。像是內湖兩筆土地,其中一筆我認為就算我們自己開發,能創造的效益也不過與對方提供的條件相當,所以我就選擇出售。

另一筆土地,因為預期美中貿易戰,會有很多資金回流,和建商談合建,我們就取得58比42的條件(我們是58),再加上危老法規通過,我請他們趕快申請,多的容積率為公司增加近10億元的效益。

另外像是湖口的土地賣了,轉在竹北購地、建了展示間,同一筆土地一個月可以省下50萬元的租金,把沒有用的土地轉成有用的,就可以靈活再利用。

這段時間我們也買賣了好幾筆土地,不管賺多賺少,只要有賺就做了,未來的開發也都會以三陽為主。

至於三陽在越南南北兩座廠都在遷廠,未來開發勢必可以創造更大的利益。不過現在越南正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再過一段時間再開發會更好。

畢竟三陽擁有人才資金充足的資源,而且三陽更是我們傾全力希望可以更好的公司。

所以我們把賣內湖土地的錢去買了農林一千多坪的土地,取得農林的股權,農林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很值得的投資,未來三陽還會繼續朝多角化發展。

問:未來農林與三陽將是怎樣的關係?

答:在這次農林股東會改選後,我成為農林的董事長,雖然是三方共治,必須投入更多的心力的三方的折衝,但我在買下農林的股份之前,已經實地走訪農林的相關資產,農林可以在茶葉的栽培、休旅農場的開發,有更多更好的成果,也可以作其他的開發,像是在銅鑼科學園區旁的土地就可以有更多的規劃。

我們愈是深入了解這家公司,愈覺得農林有很好的發展潛力,現在三陽已經取得農林12%的股權,不管未來要買要賣都是要公告的關係,既然如此,未來如果有機會不排除再增加持股,作好與農林長相廝守的打算,更強化三陽與農林的關係。

畢竟台灣的機車產業規模受限,一定要多角化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三陽除了自己的獲利之外,可以仰賴農林的收益挹注三陽。

--

從市場派到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吳清源走了很漫長的路。從2011年開始,吳清源只是認為三陽是家值得投資的公司,購買股權、取得兩席董事,打算安心領股息。不料,三陽連著多年沒有配股,吳清源爭取無效,投下更大的資金搶下經營權。

2014年吳清源攜手三陽前總經理張國安之子張宏嘉拿下三陽公司的經營權,從市場派首次成為公司派,但當年吳清源雖然持股絕對多數,卻由張宏嘉主導、擔任董事長,吳清源本人則是沒有實權的副董事長。在第二任之後,吳清源才真正主導三陽公司,並且按照他期待的方向推動三陽發展。

吳清源當年靠這樣辛苦的過程才能取得三陽的實際經營主導權,但這次竟然只靠12%的股權就當上農林的董事長,而且還是兩派勢力都要他來當董事長,他坦言從未想到過。

吳清源分析自己成了農林董事長,應該有三大原因。一是他在實際主導三陽經營後,仍然尊重原本三陽的幹部員工,甚至藉由透明積極的經營方式,讓三陽公司的獲利改善,員工流動率反而比以往更低了,這是農林目前正需要的。二是他並未將三陽公司肢解,出售土地與相關資產,而是在本業的發展上更加投入。這也讓農林另兩派人馬對於由吳清源擔任農林董事長較為安心。至於農林的另外兩方勢力,經過這段時間的經營權之爭,都不願意將董事長交給對方當,吳清源與雙方都有交情,成為唯一的選項。

於是吳清源第一個上市公司董事長經歷多年的浴血奮戰才拿下,第二個董事長卻得來的輕而易舉,而且並未主動爭取,完全出乎吳清源的意料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