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退休多年後再次重返零售戰場,很多老友問他,「都已經68歲了,幹嘛還拚命做這些,是為了什麼?」何湯雄的答案是「不認輸,想再搏最後一次」,除希望讓連年虧損的大陸零售事業轉虧為盈,更要讓HOLA招牌在大陸永續經營。
過去兩年HOLA和樂中國累積虧損約新台幣6億元,已超過集團承受的底線,內部甚至討論是否要結束大陸零售事業。何湯雄則獨排眾議,他認為,大陸零售事業過去幾年沒有跟上市場變化,但累積10多年在上海打出的中高端居家通路品牌仍有價值。
何湯雄今年起長駐大陸,身兼和樂中國的董事長與總經理,就是要展開人生的二次創業。
他說,過去兩年和樂中國推出各種營運策略,但成效不大,為降低虧損,已關閉10多家門市,汰弱留強達到減虧目的,確實可以改善財報數字,但對通路經營卻沒有正面作用。
何湯雄曾想投資搶進電商市場,甚至希望透過併購當地電商,讓和樂中國搶食電商大餅,但大陸電商已進入重資本、巨型業者角力的成熟型戰場,現在才進入,規模難以超越。何湯雄說,特力集團最擅長商品採購、通路經營,這是電商通路沒有的競爭力,不如深化競爭優勢,未來若有機會與大陸大型電商策略聯盟,再擴大電商規模也不遲。
--
特力集團旗下HOLA和樂中國迎戰新零售,由總裁何湯雄坐鎮督軍,以商品組合輕量化、提高自有商品銷售比重、加強互動體驗行銷三策略,在大陸推出全新型態概念店,希望優化實體店競爭力,拉攏年輕客群,明年達成損益兩平目標。
HOLA長泰店位在上海浦東的長泰廣場購物中心,今年投資近千萬元改裝,加強互動與體驗展示區,將主力自營商品如鍋具、餐瓷、寢具等擴大規模,品項數由過去1.2萬個降低至3,800左右,每個陳列在架上的商品都是HOLA的明星。
--
大陸電商市場蓬勃發展,不少人對實體通路前景持悲觀看法,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認為,「實體通路不會被取代,發展的機會要看能否抓到80、90後的消費者」。HOLA和樂中國推出新型態門市,就是針對年輕客群重塑品牌價值,以自營商品為主,避開電商價格競爭,走自己的經營之路。
何湯雄分析,大陸電商火熱,但近幾年市場成長幅度放緩,顯示出市場已到飽和階段;反觀實體通路規模沒有縮小,大型購物中心不斷開出,消費者追逐更新、更大、更有趣的商場空間,阿里巴巴會收購中國大潤發,開展新零售,值得觀察。
阿里巴巴收購中國大潤,讓電商與實體通路結盟後有新的發展可能,這個併購案更讓何湯雄確信將實體通路經營好,反而會讓未來增加更多機會。他認為,未來若有大陸大型電商與和樂中國合作,可以策略聯盟、也可以入股,與當地業者結合,可讓營運接地氣。
何湯雄說,阿里巴巴收購中國大潤發、美國星巴克買向統一集團買回上海星巴克股權,最近傳出騰訊收購永輝超市,這些收購案都顯示實體通路在大陸並未陷入絕境,只要實體通路做出特色、有優勢,就更有價值。
---
2006/06/13
【張嘉伶╱台北報導】看好中國居家市場,特力(2908)搶先在中國以自有品牌HOLA設點,今年完成在上海、北京、成都及杭州等開設5家分店目標,昨日公告新增杭州投資案3.6億元,打算2年內擴店達20家,投資額從10億元擴大到20億元。
2008年轉虧為盈
以貿易起家的特力,近年積極拓展自有通路,以綜合型居家賣場HOLA在台灣拿下居家連鎖業前三大,董事長何湯雄則是領先業界,率先於2004年到中國卡位,短短2年已開出5家,各家規模以及業績都超過台灣單店。
特力董事長何湯雄日前曾說,台灣B&Q特力屋開到第5家店以後才損益兩平,台灣HOLA也是第5家店才賺錢,一旦達到經濟規模後,行銷成本及進貨成本都會快速降低,而目前看來,中國市場在居家消費潛力很驚人,而且這種專門店還沒有太多競爭對手。去年中國HOLA特力屋虧損金額約1.2億元,特力打算今年再投入3~6億元、開4家HOLA特力屋,預計2008年總店數將達到20家,總投資金額將超過20億元,屆時能轉虧為盈。
特力發言人劉建成昨天說,國內居家產業市場穩定成長,B&Q特力屋未來每年營收將成長10%以上,特力和樂(HOLA)未來3年每年成長30%,不過最強的成長動力將來自中國HOLA,每年將數倍成長。
2011-03-21
記者楊雅民/專訪
零售事業群今年目標就是希望先讓中國和樂賺錢,所以今年只會新增4-5家店,減少開店投資,預估中國和樂明年就可轉虧為盈,開始賺錢,2013年則會開始爆發性成長,在2014年達到至少50家分店的目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