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
今周攝影團隊
2019-11-08
雲豹能源出售子公司兆洋給英國商,引發政府大量推廣綠能的背後,可能成為外資來台「掏金」溫床的疑慮。雲豹創辦人張建偉接受訪問強調,太陽能轉售交易,時有所聞,不僅不必擔心外資大舉投資,更要藉此擴大綠能案場,朝2025綠能佔比兩成為目標。
10月21日一篇網路媒體報導,指由前立委賴勁麟擔任董事長的「雲豹能源科技公司」,去年起二度將電廠發電利益,賣給美商貝萊德資產管理,甚至子公司「兆洋」,將今年標得的兩個國產署太陽能電廠土地標案,轉手賣給英商GRP II TAIWAN UK LIMITED,文章稱其「靈活的財務操作,令人歎為觀止」。外界才搞懂,太陽能產業的投資獲利模式,宛如買賣股票般複雜。
《今周刊》訪問2016年成立雲豹能源的創辦人、前董事長張建偉,他憤憤不平地強調報導錯誤百出,強調股權轉換在此產業司空見慣,但發電能源都由台電買回,資源、設備也留在台灣,外資來台投資,政府沒有損失。
「兆洋在2018年10月就以約14.7億元賣給英商,今年6月才以價格標,標到高雄美濃與台南善化的國有非公有地,設置太陽能光電設備,根本沒轉移標案,」張建偉解釋。他表示,英商看重兆洋的案場發電量為70 GW,但後續維運、管理,都會由雲豹負責,也更有籌碼開發其他潛力案場。
「我現在還是兆洋的董事長,雲豹與英商比較像平行夥伴關係,而非競爭關係,因為外商不曉得台灣當地民情與狀況,兆洋比較了解各地需求,以此名義標案場,但和雲豹簽開發合約,後續使用雲豹的模組。」張建偉說。
張建偉解釋箇中關係,也反映蓬勃發展的太陽能業,從開發、建置到運轉,不同階段皆可「待價而沽」,成為國內外金融、地產、私募基金都鎖定的目標。
熟知這項產業的業者就表示,此產業主要是兩種業態,「出資者」與「建置者」。出資者為投資太陽能光電發展的廠商,建置者則從事土地開發、屋頂型開發,等開發後再賣給原本就找好的投資人或金主,等取得款項後再去開發新的太陽能電廠。
部分開發商「以案養案」,以子公司標得民間土地,建置成可穩定發電的案場後,一旦國外基金有興趣,就出售股權。「有些人圈地後就出售,有人公司局部運轉後,一談妥價格就售出,再買更多地。」業者解釋。
《今周刊》今年9月就以封面故事「太陽能發電潮來了!荒地上的兆元商機」,分析中租、國泰人壽、聯合再生能源等國內企業,積極布局;國外投資商貝萊德、瑞士私募基金巨擘合眾集團,也看中台灣為了2025年綠能佔比提升至20%目標下,大量投資綠能的潛力,紛紛搶進。
去年與寶佳地產建設集團少東林家宏合資成立「寶晶能源」,並擔任董事長的蔡佳晉就分析,全世界太陽能案場投資約有5個階段:開發期、取得許可期、完工期、發電2年、發電7年等,外資因應不同標的與目標,在不同階段進場。
蔡佳晉口中的股權轉讓,甚至太陽能策略合作,在業界時有所聞,例如去年8月,太陽能電池廠元晶,與美國I Squared Capital在台投資公司「辰亞能源公司」策略合作,把手中子公司厚固光電的股權,分兩階段以3.445億元出售給辰亞,拓展元晶的海外模組。
此外,今年太陽能導電漿廠碩禾,也處分旗下禾迅綠電的「禾迅一號」百分之百股權給辰亞;也處分日本合同會社的CHIBA2與MERCHANTENERGY NO.10太陽能電廠,分別賣給和上住電株式會社與Renewable Japan。
但外資大舉購買開發前後的太陽能案場,是否成為有錢人玩「財務遊戲」的大型樂園呢,影響政府權益呢?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同業公會前理事長、沅碁科技總經理鄭博文分析,台灣民間企業只要成立子公司,開發太陽能光電,先進行基礎開發、簽約,國外公司有興趣,買股權就可以進場,「政府不受影響啦!因為買電的價格跟內容都一樣。」
鄭博文表示,政府每年以固定費率,例如今年太陽光電地面型每度4.1元~4.5元,其他地區、類型再依不同費率計價,台電躉購再生能源20年,電都是政府買回,設備與資源也都留在台灣,即便投資商是外資,政府也沒什麼損失。
此外,財政部今年4月公布的〈國有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第八條之一規定,非公用土地標租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以設備設置容量與回饋金比率的乘積值競標,回饋比率愈高者得標,也禁止移轉或設定他項權利。代表即便像兆洋代表英商標案,電廠運轉後,不能轉租、電賣給政府,依舊可提升我國綠能比率。
只是,為何雲豹的一舉一動,會備受外界關注?
由張建偉、執行長譚宇軒等人於2016年成立的雲豹能源,與湯孟翰領軍的永鑫能源密切合作。雲豹除了2017年搶得取得立法院屋頂太陽能發電裝置案,成為全球第三座綠能國會建築外,在全台「攻城掠地」,標下高雄台船太陽能標案、桃園埤塘水面型標案,還兩度和貝萊德合作。
自2016年10月起,伍豐科技、和益化工分別挹注資金,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分別持有雲豹20.06%及11.53%,成為第一、二大股東。去年雲豹將兆洋賣給英商GRP後,產生業外收入,雲豹在伍豐帳上每股帳面價值則達13.11元。
因此外界也好奇,張建偉不當董事長,反而將位子交給賴勁麟,自己去當英商旗下、兆洋的董事長,對此,張建偉解釋,他近年到南部洽談案場開發時,許多人重視「資歷與輩分」,賴勁麟曾擔任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現在更是神腦國際董事長,身分有助於在地方談開發。張健偉回應,「賴勁麟董事長親力親為,帶領團隊,我還是在雲豹啊,和以前一樣打前鋒、找好的開發土地。」。
言下之意,雲豹能源實際拓展事業者仍是張建偉,雲豹取得多項重要太陽能標案,也足見這間公司的實力及手腕。在搶案場、整合、建設的壓力下,業者得跟時間賽跑,每個決定都會影響公司生存。
不過,雲豹雖有多個開發案在手,今年上半年仍虧損3151萬元,雲豹每股帳面值跌至12.93元,大股東伍豐帳上認列虧損418萬元。
雖然雲豹的損益影響不大,但若日後還有子公司切割賣出,是否會侵蝕到伍豐及和益兩家上市公司長期的損益,還是需要經營者再多加評估,也讓雲豹的動向,再成為市場追蹤的對象。
外商來台綠能撈金》雲豹子公司兆洋才標下國產署標案,就被以14.7億元轉手英商!
民進黨政府為了推動2025能源轉型,大力推動離岸風電與太陽能發電,閒置的國有土地只要沒有環保爭議,過去幾年已陸續交給民間綠電業者架設太陽能發電系統,不過,部分綠電業者還沒有開始商轉,卻提早賣股票獲利下車。
由民進黨前立委賴勁麟掛名董事長的雲豹能源,去年開始,二度將電廠發電利益,賣給美商貝萊德資產管理,合計出售超過14個案場、裝置容量190MW;今年7月雲豹能源子公司兆洋公司,拿下國產署高雄美濃、台南善化的太陽能電廠土地標租案,同月,雲豹以14.7億元價格,將兆洋轉賣給英商GRP II TAIWAN UK LIMITED,靈活的財務操作,令人歎為觀止。
為推2025能源轉型 民進黨政府這樣做
在2025非核家園的願景下,台灣綠電開發過去幾年如火如荼地展開,日前,行政院再度安排經濟部進行「109年太陽光電6.5GW達標計畫」報告,經濟部方面重申2025年太陽能光電的裝置容量將達20GW,屆時每年發電量將達46億度,每年可提供132萬戶家庭用電,帶動2萬2000個就業機會。
根據經濟部規劃,經濟部在下階段建置計畫中,準備強化產業園區、科學園區與加工出口區工廠屋頂之綠電設置,並且在台南、嘉義地區推動「漁電共生」的示範計畫,由中央負責土地使用管理政策、建築管理政策的鬆綁,縣市政府負責土地整合、電纜線埋設之溝通協商。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院會中表示,目前產業園區廠商,對於設置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有很高意願,「產業園區屋頂型太陽能系統若能集中設置,成本可以降低,經濟部方面目前也與各園區廠協會與光電業者在談,希望由2到3家業者同時進入設置,透過彼此競爭把成本降下來。」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並且轉述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法,9月2日台電躉購太陽光電,一度供電達2GW超過核二與三廠2部機組,「數字令人振奮。」
民進黨政府用台電20年保證收購的躉購費率,吸引業者搶食綠能大餅,經過3年多的競爭,市場領先群也已陸續浮現,例如,中信集團的中租能源,去年底裝置容量已達330MW;台汽電轉投資星能,先前取得台電在台南鹽灘地150MW的建置案。新加坡商韋能在嘉義70.2MW的「台灣艾貴義竹發電廠」正式商轉後,已經與設備廠商聯合再生簽訂3年合作備忘錄,該公司在台營運與開發中太陽能案場超過20個項目,總計超過1.4GW發電量。
綠電市場領先群浮現 雲豹能源財務操作最「令人側目」
不過,在眾多廠商當中,雲豹能源的財務操作最令人側目,該公司係由伍豐科技、和益化工等本土廠商,與亞洲電力等外商投資,中華電信子公司中華投資,先前還差一點投資雲豹,雲豹董事長賴勁麟,是以伍豐科技法人代表身分出任,雲豹2016年成立迄今,已經3度將太陽能案場出售給外資獲利了結。
今年4月下旬,財政部公告《國有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修正案,在基地與農作、畜牧、養殖地的「一般標租」之外,另外增訂太陽光電的標租規則,這是鹽灘地、地層下陷區變更為「綠能專區」之外,國產署首度釋出的國有土地,2公頃以下之土地,還可以獲得免申請土地使用分區變更的待遇。新規定上路後,國產署釋出台中后里、台南善化與高雄美濃3塊國有土地標租案,除了台中后里因為面積過大流標之外,台南善化與高雄美濃都順利拍出,得標的廠商都是雲豹能源子公司兆洋。
高雄美濃與台南善化國有地,面積分別為0.9公頃與1公頃,兩案的投標保證金分別為66.5萬與68.9萬元,招租條件均為「租日起的1年半內要完成設置」,國產署方面要求回饋金的底標價不得低於售電收入的3%,投標設備裝置容量下限分別為665MW與689MW,上限則是1662MW與1722MW,兆洋公司分別以7.63%與8.03%的回饋金奪標。
不過,兆洋在取得2筆國有地標案過程,已經事先敲定外資入股案,經濟部投審會也在7月30日的會議中,同意英商GRP II TAIWAN UK LIMITED申請匯入14.7億元增資兆洋公司。
對於兆洋股權交易案,雲豹能源主管表示,英商入股兆洋,目前交易仍在進行當中,這一筆交易在今年5月即已敲定,因此,雲豹當初並未參與高雄美濃跟台南善化的國有地標租案,不過,雲豹能源創辦人張建偉,未來仍將擔任兆洋公司董事長。
海能風場尚未商轉,股權就已轉手多次!上緯持有只剩1.25%
雲豹能源的太陽能案場股權頻頻轉手,在台灣近年的綠電產業並非特例,資本額9億元的上緯投控,過去參與苗栗竹南的示範離岸風廠投資案「海能風場」,迄今尚未正式商轉,卻已經歷過多次股權交易。上緯投控子公司「上緯新能源」,去年6月將子公司海能國際投資的75%股權出售給澳洲麥格理之後,今年7月底又向經濟部申請將海能國際的「海能風力發電」切割出售,將49%示範風廠的股權,出售給東京電力集團與中部電力集團的合資公司JERA。
上緯投控同時也與美國私募股權公司Stonepeak簽約,上緯同意將「上緯新能源」95%股權出售予Stonepeak,形同將間接持有「海能風場」的25%股權也賣給了外資,如果以上緯持有剩下5%「上緯新能源」股權估算,上緯間接持有「海能風場」的股權只剩下1.25%。
根據媒體報導,雲豹投資創辦人張建偉,曾是金融界金童,在金融圈已有16年以上資歷,2008年期貨操作一役賺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財務操作見長;雲豹能源現任董事長賴勁麟,不僅積極涉入台灣太陽能電業,在另一塊外資積極投入的離岸風電,也看得到他的身影,賴不僅身兼離岸風電葉片產業聯盟召集人,目前也掛名離岸風電葉片廠商天力的副董事長。
--
伍豐(8076)與和益化工轉投資的太陽能廠雲豹能源,在去年太陽能市況低迷時仍維持獲利,今年希望透過引入更多合作案,且開發更多漁電共生與地層下陷區的案件,帶動獲利翻倍。
雲豹能源主要投入太陽能案場開發與電站持有業務,並由旗下與聯合再生能源合資的雲豹日光負責電站維運管理業務。雲豹能源目前資本額約7.27億元,董事長為同時擔任神腦董座的賴勁麟,伍豐約持股二成,和益化工持股13%。
雲豹能源去年營收約2億餘元,所需太陽能模組大多向聯合再生能源採購。該公司創辦人張建偉表示,看好今年國內整體太陽能市場裝置量可創新高,去年每股純益逾1元,希望公司營運表現能一年比一年好。
去年雲豹能源與美國貝萊德實質資產投資團隊簽署70MW(百萬瓦)裝置量的太陽能合作案,雲豹將相關電站案場出售給貝萊德之後,仍為其負責後續維運。雲豹也希望後續能引入更多類似合作案,挹注公司營運動能。
雲豹能源這幾年陸續在雲林、宜蘭、台中、嘉義、高雄等地開發太陽能案件,至今累計約已開發建置上百MW規模的電站,並仍持有其中三到四成裝置量。今年初與台鹽綠能、永鑫能源合作台南約上百MW的漁電共生案場,並協助Google在台灣購買10MW的綠電,預計該公司至今年底累計太陽能開發建置量有機會達200MW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