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暫停證所稅、砍預算救財政
經過總統敗選、褪下光環後的蔡英文,走過台灣中南部鄉鎮,甚至遠到地球另一端的英美及印度。
【文/張靜文、陳彥廷】

經過總統敗選、褪下光環後的蔡英文,走過台灣中南部鄉鎮,甚至遠到地球另一端的英美及印度。

沉潛十個月後,她選擇《今周刊》成為復出後的第一個媒體專訪。面對國家經濟困局、財政危機,她提出「證所稅暫停」、「總預算大砍二○%」的說法,她說:「這樣才會帶動結構性的轉變。」

十一月十五日,台北天氣轉涼,在北市長安東路的小英基金會辦公室內,我們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進行午後訪談。

儘管剛從美國回來,還在適應時差,但採訪當天蔡英文的氣色、精神都非常好。在訪談之前,她先到翠山莊拜訪李前總統,請益有關國家財政危機召開國是會議相關問題;隔天還要針對「創新」議題請益科技大老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接著又要到中部與中小企業主一同尋找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

從一位學者,因緣際會成為總統智囊,之後入閣從政,再成了在野黨黨主席,甚至還選了新北市市長及總統。雖然經歷了兩次落選,但蔡英文說,兩次參選讓民進黨重新凝聚向心力,再站起來;此外,一向不多話的她,現在話也變多了,「這些都是難得的收穫」。

雖然言談中還是維持著一貫的「冷調」,但一講到台灣的未來,蔡英文馬上拿出她從英國抱回來的戰利品:一張碩大的世界地圖,她說,地圖上的文字鐵定讓大家嚇一跳。

她表示,「這張英國人做的地圖,整張地圖裡幾乎找不到『台灣』兩個字,但是放國名的位置有幾個字叫『中(chon)華(wha)民(min)國(guo)』,然後有個小小括號寫著TAIWAN;國際上的地圖,反而符合政治現實,你不覺得很好笑嗎?」尤其最近她開始研究伊斯蘭文化後,更覺得這世界真是大,她覺得我們不該每天都看著「碗裡的東西」。

把格局放大後,蔡英文決定跨出傳統藍綠對抗思惟,尋求國家財政危機解方,第一步,她提出召開國是會議。而這個說法也即刻獲得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支持,接下來就看馬總統怎麼接招了。以下是蔡英文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的內容。

談證所稅 公平正義可兼顧市場邏輯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關於退休金,小英基金會拋出召開國是會議構想,目前總統府的態度是要回歸體制,你的想法是什麼?

蔡英文答(以下簡稱答):什麼叫體制?聽總統的講法大概就是透過行政機關做好方案,然後舉辦公聽會,之後拿到立法院立法。如果透過這種傳統的模式可以解決,那退休金的問題早就解決了。

其實台灣退休制度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平衡」!國家的福利資源使用失衡,財政也失衡;這個失衡是動態的,也是每個人感受的問題,所以這不是文官體系的科長、處長、次長坐在家裡,就可以想出解決的辦法。

這樣長久的失衡,造成社會的對立,需要透過對話、集體協商與妥協,把過去累積已久造成的失衡現象扭轉過來;而國是會議就是社會彼此對話、集體協商、相互妥協的過程。「國是會議」由在野黨提出來,其實對執政黨是一個滿大的善意。

台灣社會過去太倚賴強人政治,但民主社會「對話」是必要的,台灣必須建立「對話」的機制;況且退休金問題並不是執政黨單獨可以解決的,必須社會共同參與面對。

問:目前經濟衰退,財政困難,資本市場更因為證所稅即將實施,造成市場凍結如一灘死水,關於證所稅你有什麼看法? 答:基金會執行長林全提出,民進黨版本的證所稅「就是所得稅,但是用證交稅的方法課徵」,因為這樣的方式符合市場邏輯。所以在證所稅議題上,國民黨最大問題是錯在不曉得追求公平正義,可以用符合市場邏輯的模式達到,市場邏輯及公平正義是不能切開的。

我的想法是這樣,我不代表民進黨,因為我不是主席。我覺得政府現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機不對」,政府根本不該先處理這個問題。後來我也請林全明確向黨團講,「我們不在這個時候處理這個問題」。

所以我的主張很簡單,第一,現在不要處理「證所稅」的問題。第二,如果真要處理,那就用林全的版本。我覺得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證所稅應該暫停。

談台灣再起
發展農業、鼓勵年輕人創業

問:現在國家財政困難,但有人說,只要經濟發展好,財政問題就解決了。但是以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來看,未來台灣經濟要回到以前幾乎是不可能?

答:這個我贊同。面對未來的低成長,我覺得現在政府機關所有預算都要減二○%,一定要大砍,才會帶動結構性的轉變!大砍之後再拿出一○%,重新分配給最需要的,但不一定只有用在年金上面,而是用在整體最需要用到的地方。

因為我當過部會首長,所以我知道砍掉一○%,政府或部會都還是會活得好好的,而且最近幾年部會的預算都還在成長……許多部會有些業務確實應該淘汰。大砍之後,才會有帶動結構大改變的效果。

問:執政黨執政不力,在野黨也沒具體主張,讓人民覺得未來沒有希望。如果在野黨重新執政,你有沒有具體的作法?
答:台灣面臨一連串問題,在我看來只牽涉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動力要從哪裡來?過去,經濟成長率等於就業率,但是在全球化架構下,這之間的關係已經分開來了。
今天「經濟成長率」已不等於就業機會,所以一個國家要發展經濟,一定要有一雙翅膀,一方面創造就業機會,一方面創造產業競爭力,缺一不可。

創造工作機會部分,台灣可以發展的在地經濟就是農業。

過去因為WTO談判,造成眾多農地必須強制休耕,所以農業預算大多用在發津貼;我們的農委會不像是產業部會,反而比較像福利部會,因此要振興農業的第一步,就必須把農委會這些福利預算轉換成產業預算。

且從WTO談判到現在,時空環境都已轉換,台灣農業的休耕制度也到了須全面檢討的時刻了。未來在農業政策上,我的主張是,土地的所有權還是歸人民,但管理權應交給政府。政府必須以高於休耕補貼的金額,向人民承租耕地,之後政府就可以透過「整批」的概念規畫,大規模來使用這些休耕的土地。

問:這雙翅膀一端是農業,那另一端是什麼?
答:另外一端就是施振榮董事長講到的「創新、創業、高價值」,而這些過去經濟部也拿了很多錢出來補貼,但是二十年過去了,卻都沒做出來!其實創新最重要的問題,除了國家補貼外,民間有沒有那種自己可以發展出來的能量?

記得我父親那一代,因為二次戰後經濟蕭條,工作機會很少,所以要自己打拚,當年大家辛苦創業,成功創造台灣經濟發展。到我們這個年代,逐漸有了大公司,現在大家都到大公司上班,求安穩反而都不創業了。

最近我到很多地方去看,聽到企業界很多人抱怨:「大公司一直吸納人才,讓創業市場失去動力。」如台積電吸收很多台灣高級人才,可是這些高級人才做的東西並沒有完全運用所學,他們的聰明才智並沒有完全發揮。這些人才如果可以釋放出來,自己去創業,絕對可以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當前很多大公司營運岌岌可危、甚至缺少機會,我認為年輕人大膽「創業」的時間點到了,現在要鼓勵年輕人創業,年輕人的衝勁才能讓台灣的產業再動起來。

  • 問:靠著農業及創新,台灣經濟可以重新站穩腳步再出發?
    答:近來我和幾家大企業談過,大家都覺得,韓國是傾全國之力,去扶植一家企業,我們這樣和韓國拚,由於口袋沒人家深,基本上已經拚不下去。

    如果我們現在已經沒辦法與人家「拚口袋深」,那我們就要學會保護自己。也就是說,過去台灣就靠著大宗的製造業,或者說兩兆雙星等大引擎帶著台灣經濟往前;但是將來的發展將不是幾個大引擎,而是千千萬萬個小引擎,一起帶著台灣往前走。

    不管是退休金、財政或是經濟問題,要找到解方不難;如何從政策轉換成可以被執行的方案,然後凝聚共同意志去執行,這才是困難點。

    談新領導人
    下屆總統要有只做一任打算

    問:大選後你曾經提到想去找能讓台灣改變的力量,經過一連串的下鄉,又繞了地球一大圈,你覺得這個力量是什麼?你找到了嗎?
    答:我覺得重生的力量來自於「走到了谷底」,這個力量其實還是一種「人民的共同認知」,比如民眾一直期待一個強人領導,但是民眾都忘了,政治人物能量或能力也是有限的。

    馬英九這次的執政,暴露了國民黨根本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完全只靠著馬英九一個人的光環,重新拿回執政權。總統做到讓大家「怨聲載道」,就是讓人民感覺馬英九所代表那個年代的價值已經過去了。民進黨未來若重新執政,必須累積社會基礎,有其他社會力量的支持,才能把力量發揮到最大。

    問:有關二○一六年國家領導人,你認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格局?
    答:我覺得多災多難的國家,領導者必須具備冒險犯難的精神,所以我認為,二○一六年的總統要有「只做一任」的打算。因為這個國家現在有太多東西需要改變,要改革的東西很多,一個人如果心裡老是想著「要連任」,就沒辦法改革,因為連任這個因素就會制約總統。
    況且未來這幾年,我們沒辦法期待現在這位總統會做什麼事情,所以二○一六年的總統鐵定要有大刀闊斧的改革決心,不能有連任的打算。

    蔡英文
    出生:1956年
    經歷:陸委會主委、立法委員、行政院副院長、民進黨主席、新北市長候選人、2012總統大選候選人
    學歷: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台灣大學法律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