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正視閣員提前披露經濟數據的問題

近日內閣閣員經常在立法院提前披露經濟指標,僅以近一個月之內就發生三起,政府的統計發布制度,有必要重新加以檢視。

三周前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裡,當立委詢及經濟部長張家祝九月外銷訂單的情況,張部長不假思索,隨即把下午四時才能對外發布的數據提前公布。他所答覆的九月訂單384.2億美元,年增率2%,自然成為重要訊息而在網路流傳。

兩周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財政部長張盛和同樣又把次日才要發布的十月海關出口對外透露,他表示「十月份出口續呈負成長,衰退為個位數」。雖未把詳細的數字講出來,但出口最重要的訊息已盡在這寥寥數語之中,這席談話自然成為當天晚報、隔天日報的頭條重大新聞。

一周前同樣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當立委質詢經濟預測一事時,負責經濟預測的主計總處又成為焦點;如同前面兩位閣員,主計長石素梅也在會中預告下修今年經濟成長一事。事實上,主計總處是否下修,要到月底才會拍板對外公布,石主計長提前預告,自然又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消息。

我國統計發布制度亂無章法,於此可知。不論是外銷訂單、海關出口統計、經濟成長率,都是總體經濟至為關鍵的指標,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訂有發布時間,統一對外發布。而在此之前,經濟學者及輿論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但發布機關卻不應對外披露,這是政府統計發布的基本原則,各國皆然。

過去三周在立法院提前預告相關訊息者皆為內閣閣員,而非負責編製統計的單位主管。我國的外銷訂單統計來自經濟部統計處,海關統計來自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預測來自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我們關心的是這些統計單位編製完成的數據在何時送到部會首長手裡?而送到首長手裡與對外發布的時間又相隔多久?

這雖是細節,卻是關乎統計公信力的大事。今天我們的經長、財長及主計長之所以能在立法院提前預告,並非他們未卜先知,而是統計單位提前呈報相關數據。這些數據如果在發布前一、兩個小時呈報首長,讓首長心中有個底,以應外界詢問,這算是人情之常,無可厚非。但如果提前一、兩天呈報首長,意欲為何?就令人費解了。

這絕非我們多心,歷年的經驗告訴我們,要維繫政府統計公信力,統計從調查到發布的流程,不容含糊,否則統計公信力將前功盡棄。最近台灣許多知名的食用油出問題,就在於生產細節不夠透明,以致有以棉籽油、芥花油摻混高價橄欖油的空間。如果我們政府統計調查發布的流程中也有如此含糊的空間,其所生產的統計難保不重蹈食安危機的覆轍。

我們認為統計單位完成調查的數據,送到首長手裡與對外發布時間相隔多久,必須法制化,以讓外界清楚統計資料生產、發布的流程,絕不能有一絲絲的含糊。而資料送到首長手裡與對外發布時間相隔不可太長,太長就讓外界有想像空間,讓統計的獨立性與公信力有瓜田李下之嫌。

長期以來,正因為統計上呈首長到對外發布的流程沒有法制化,使得首長得有下指導棋的空間,而令政府統計頻遭外界質疑。近年由於經濟表現不佳,幾任閣揆對統計數據關心備至,忽而要主計總處在重要統計發布前與經建會橫向聯繫,忽而要主計總處建立預警機制,讓決策高層在發布經濟預測前能掌握情勢。閣揆聯繫一下、預警一下的用意也許良善,卻是干預了統計的獨立性,違反了聯合國統計委員會(UNSC)的「政府統計基本準則」。試想,今天可以預警一下、聯繫一下,他日難保不會進一步要求檢討一下、修正一下。從防微杜漸的角度思考,統計結果上呈首長到對外發布相隔的時間,自然必須法制化。

談到統計法制化不免讓人感慨,因為我們的「統計法」自民國61年發布以來未曾修訂過。以一部四十多年未曾修訂的法律如何讓政府統計法制化,如何捍衛統計獨立性,如何維護統計公信力,在在都是難事。因此,正本清源,仍在於儘速修訂統計法,並將相關編製發布的流程寫入此法。有了此法作為後盾,長期以來的政府統計問題才能徹底解決。

我們籲請決策當局花些時間,想想國家統計問題,不要只是成天想著保二、保三這麼膚淺的問題。因為沒有好的統計編製及發布程序,就得不到正確的數據;得不到正確的數據,將會讓政府誤判情勢,致令經濟日趨乏力。兩千六百年前管仲曾說:「不明於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欲經於水險也。」此語殊值深思。

惟統計法的修訂曠日費時,在統計法修正實施之前,主管統計單位仍應以行政命令,規範統計上呈首長與對外發布的相隔時間,而閣員們也應盱衡情勢慎重發言,以免讓自己成為破壞政府統計公信力的罪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