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爭鮮平價取勝 1分鐘賣1,863顆

 

 

大陸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8日公告,麥當勞中國股東、私募基金凱雷集團將收購台灣最大迴轉壽司品牌「爭鮮」26%股份。

 

 

 

綜合陸媒報導,預計本次交易交割後,凱雷和爭鮮創辦人陳氏家族分別持有爭鮮公司26%和74%的股權,並共同控制爭鮮公司。分析認為,爭鮮若順利引進這個新股東,則有望助其加速拓展大陸三、四線城市的市場。

 

對此,爭鮮昨(29)日證實,確與凱雷有接觸,但雙方目前合約細項內容都還在商議中,包括股權比率等,仍未定案。

 

爭鮮源自台灣,在包括大陸在內的全球各地均有據點,包括泰國、新加坡、香港等。

 

據悉,此次有意首度引進外部股東,希望能藉此了解其他市場的可能性;凱雷則是看好爭鮮在台灣和其他亞洲市場的經營實力。

 

爭鮮成立於1996年,由創辦人陳津秋家族經營,主打新鮮、平價、外帶三項特色經營,第一家店從台北永康街開始,在2006年跨出海外市場。

 

爭鮮目前在亞洲有594家店,其中台灣仍是最大市場,共有276家店,中國有159家、香港108家、新加坡30家、泰國21家。

 

品牌方面,爭鮮官網顯示,旗下品牌包括「爭鮮迴轉壽司」、「爭鮮gogo」、「定食8」、「MAGIC TOUCH」、「GO FRESH」等。門市分布於大陸、香港、新加坡和泰國。

 

在大陸市場方面,以爭鮮迴轉壽司品牌為主,門市分布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成都、廈門等城市。

 

因爭鮮迴轉壽司用自助方式節省人工費用,依靠平價吸引一批消費者。

 

此次收購方凱雷,是全球另類資產管理公司,據13f.info統計,凱雷在美國二級市場截至9月底持有股票市值約為31.49億美元,共持有11檔股票/美國存託股份(ADS),其中持倉部位較多為軟體及數據科技公司ZoomInfo Technologies、怪獸充電ADS等。

 

同時,它也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的私募股權機構之一,早期布局消費及零售領域,曾參與包括特步、完美日記、怪獸充電等公司。而凱雷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便是在餐飲領域與中信聯手收購麥當勞中國業務。

 

麥當勞中國成立後,以加速在大陸三四線城市展店訂定五年開4,500家店的計畫。

 

截至2022年9月30日,麥當勞全球的門市規模為3萬9,980家,其中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門市為4,905家,占比12%。

 

---

 

 

爭鮮是台灣最大迴轉壽司品牌,也是國內最大鮭魚進口商,這個台灣人喜愛的平價壽司館,近年全球大拓點,現在,平均每1分鐘全球爭鮮門市就賣出1,863顆壽司。在成功賣壽司前,創辦人卻是從賣衣服起家。

 

爭鮮每年自國外進口超過300個冷凍與常溫貨櫃,每天都有航班空運新鮮食材,配送至全台爭鮮門市及各大型量販店、超市、零售通路及餐廳盤商,近年爭鮮更致力於發展海外門市與國外批發通路,事業版圖不斷延展。

 

爭鮮的創辦人陳津秋是以成衣賣場起家,一開始從事外銷成衣,產業沒落後,又引進音樂連鎖店,甚至開過專賣國內外雜誌的書局,雖然這些事業陸續轉賣、收攤,但憑藉著豐富的創業經驗,他在轉進餐飲業後,才逐步邁向成功。

 

不過,爭鮮也不是一開始經營迴轉壽司就成功,據悉,起初陳津秋連賠了三年,直到以每盤均一價30元的策略,才成功打開市場並靠著快速展店開始獲利。

 

爭鮮站穩台灣市場後,立志要做世界第一的迴轉壽司品牌,2006年開始走出台灣邁向國際,結合當地文化、口味,並以平易近人的售價進入每個市場,打破 「壽司等於高消費」的傳統觀念,平均每1分鐘全球爭鮮門市銷售約1,863顆壽司。

 

爭鮮2006年斥資333萬美元進駐中國大陸市場,以每盤人民幣6元的售價進駐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五大一線城市,並逐步拓展至大連、瀋陽、青島、成都、廈門、武漢等地,之後又以迴轉壽司碟碟8元、爭鮮gogo以每顆港幣3元進軍香港。在新加坡是以每盤新幣1.5元的「迴轉壽司」經營模式與在地販賣拉麵、定食、壽司等複合式日式料理店區隔。

 

---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post/200405060015/

2004-05-06

 

一九九六年年底,爭鮮企業在台北永康街的一間地下室成立,一九九九年才開始成立三家分店,去年一年展店二十八家,展店的速度有如雨後春筍,在台灣各縣市紛紛冒出頭。在這風光的背後,老闆陳津秋卻很低調,鮮少接受媒體採訪。

 
這裡的壽司很新鮮,一盤只要三十元,尤其是蝦卵壽司,吞下肚會有一股幸福的感覺。」爭鮮迴轉壽司店常客樓先生說道,因為公司對面就是爭鮮伊通店,中午一到,附近的上班族都蜂擁著前往爭鮮,常常手腳一慢就得排隊等候老半天,「一般日式料理店生魚片都超貴,這裡生魚片一盤僅要三十元,忍不住就想再拿一盤品嘗。」嘴裡的壽司還沒來得及嚥下的陳小姐趕忙取下另一盤鮪魚生魚片說著。

席間有人問道,爭鮮在台北一家接一家的開,不知道老闆是誰?這麼有生意頭腦。
用餐中,店長為了不讓客人久等,還頻頻催客,如果提早走,還可以打九折。用折扣來提高席位的周轉率,老闆的經營頭腦堪稱一流。

一九九六年年底,爭鮮企業在台北永康街的一間地下室成立,一九九九年才開始成立三家分店,去年一年展店二十八家,展店的速度有如雨後春筍,在台灣各縣市紛紛冒出頭。

津秋成衣 事業第一砲

「這個禮拜我們有兩家分店要開幕,一家在汐止,一家在高雄七賢路上,目前已經有七十家分店了。」總經理孫榮謙眉開眼笑地說著:「我們的辦公室也從許昌街搬到南港昆陽,原本只有一百坪的辦公室現在有三百多坪,寬敞多了。」

不過,爭鮮迴轉壽司能在台灣日本料理界闖出一片天,得歸功於幕後老闆陳津秋,「津秋」這個名字多數人想必耳熟能詳,七○年代崛起的廉價成衣店—「津秋」正是老闆用用自己的名字陳津秋取的。

時空場景拉回一九七八年,那年陳津秋在台大溫州街附近覓了一處地下室開了一間成衣大賣場,後來創業的地點都喜歡選擇地下室。朋友好奇地問他為何獨鍾地下室,他回答,大台北的地下室除了可以規畫為停車場之外,其實可以充分利用,加上租金比一樓店面便宜一半,於是在捷和建設任職的朋友陳文俊的協助下,成立了「津秋成衣賣場」。

民國七○年代,外銷成衣熱賣的那段風光歲月,陳津秋有感而發地說,當時外銷好的成衣大部分都外銷到日本和美國,少數留在國內銷售,造成民眾爭相搶購,在有利可圖的前提下,外銷成衣在台北街頭一家家的躥出來。

在那個年代,台北頂好商圈剛剛冒出來,也尚未有品牌的出現,外銷成衣具有流行感,加上價格低廉,消費者趨之若騖。當時主婦商場(黃文貞創立,後來開發自有品牌NET,接著經營權轉手)、龍太、津秋、永璇、聯亞都頗負盛名,它們在忠孝東路頂好商圈、延吉街、中山北路、天母、公館和衡陽路等熱鬧商圈,蔚為外銷成衣的集散地,津秋極盛期時,在台北展店十三家。

「我念大學時,在津秋買件Levis牛仔褲和襯衫一套花不到五百元,雖然是瑕疵品穿起來還蠻有質感的,學生窮嘛,俗擱大碗就成了買衣的第一考量。」目前在媒體業待了三年的邱先生回憶著。

可惜好景不常,走休閒運動風格的成衣佐丹奴、Hang ten等香港品牌在一九八八年紛紛叩關,由於這些品牌售價便宜、品質不錯且尺寸齊全的威脅下,外銷成衣業不堪一擊紛紛倒地。津秋也逐漸沒落,店也一間間的收起來了。

眼光獨到 開淘兒唱片

高中時期就很迷國外流行音樂的陳津秋,音感甚佳,一首曲子聽過一遍,旋律就能記起來,也因為如此大學時就選填了淡江英文系。喜歡英文的陳津秋不僅日後創業和念的本科有關,還因為熱愛英文抱得美人歸,陳津秋的太太何慧玲在翻譯界和台大外文系教授齊邦媛、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彭鏡禧、輔大英文系教授鮑端磊等人齊名,何慧玲現在在師範大學執教鞭,曾任師大翻譯所所長,目前是英語系副教授。

骨子裡留著商人血液的陳津秋,具有獨到的投資眼光,他曾在九二年引進全球知名的淘兒(tower recordes)音樂連鎖店,在西門町建立一處據點,常逛西門町的民眾一定還記得,大紅招牌三層樓面兩百多坪的賣場,陳列著九萬多張的雷射唱片CD,當時陳津秋就是淘兒台灣分公司的副總裁。九三年七月在頂好商圈成立分店,九五年十一月在士林大葉高島屋又成立分店。

然而,走高價CD路線的淘兒,在低價CD和盜版的夾殺下不堪虧損,今年二月美國淘兒宣告破產慘澹結束,台灣的據點早在前幾年,由當時的玫瑰唱片老闆吳楚楚買下台灣淘兒代理權,吳楚楚接手經營後,淘兒的營運並無好轉,去年底也清倉拍賣結束營業。也是因為淘兒讓陳津秋和吳楚楚結下不解之緣,後來爭鮮公司成立,也找來吳楚楚投資,兩人的交情可見一斑。

陳津秋做過的事業非常的多,舉凡火鍋、網咖、旺角迴轉飲茶、Tanpopo創意料理,甚至在西門町武昌街開了一家專賣國內外雜誌的書局「雜誌瘋」,讓許多愛看外文雜誌的學生流連忘返愛不釋手。

在一次日本的旅遊,陳津秋看到百貨超市部門賣起外帶壽司,想到台灣還沒人引進,腦袋靈光一閃,返台後立刻在台大羅斯福路上開外帶壽司店「壽司霸」,除了外帶壽司還賣甜圈圈許多甜品,在玻璃櫃內看來令人垂涎欲滴,許多小孩路過都會嚷著父母買一些回家當零嘴。不過,由於競爭者跟進,陳津秋將壽司霸收掉不賺錢的門市,目前在台大、西門町、捷運台北車站、圓山站和芝山站等地仍有據點。

轉型餐飲 走過挫折路

一向低調的陳津秋,鮮少接受媒體採訪,不過,據曾幫他裝潢房子的好友透露,雖然他對媒體敬而遠之,不過私底下陳津秋是個相當幽默的人,陳津秋住在台大校園新生南路上對面的台大新象頂樓,這棟社區大樓是捷和建設蓋的,當初捷和建設看他大手筆買下頂樓兩層,於是大方地送他大浴缸和十五頓重的大型冷氣,為此陳津秋還向朋友抱怨過,「送的浴缸從來沒熱過,水放下去沒多久就涼了。」,「夏天一到,人家在家都是穿短袖,我卻要穿起大衣,晚上還得蓋厚重的棉被。」

當初將企業從成衣業轉型成餐飲業,家人和員工都非常反對,陳津秋力排眾議,熬了八年,目前集團企業月營業額超過一億元,終於證明他的眼光獨到。

「爭鮮分店,如果連續虧損三個月,陳老闆會立刻下達撤店指令。」跟隨陳老闆多年的行銷經理陳上樸說,「爭鮮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二○○一年納莉風災來襲那年夏天,爭鮮東湖店和基隆店慘遭滅頂,其中基隆店開店三天就毀於一旦,賠上所有的裝潢費;甚至位於南港的中央廚房品中品,地下室和一樓都淹水,所有昂貴的機器都報銷,損失相當慘重。」這些挫折並沒有使陳津秋灰心喪志,反而愈挫愈勇。

陳津秋果斷的個性不僅表現在事業上,甚至去年聽到醫生說他得到胃癌的噩耗,當下問醫師該怎麼做,醫師建議要切除三分之二個胃,他毫不遲疑要求醫生立刻動手術,手術後的陳津秋,馬上又恢復跑步的習慣。

陳津秋愛跑步是出了名的,全公司上下員工都知道董事長愛跑步,「陳董前一陣子參加國道馬拉松賽跑十三公里的比賽,而且五月中的舒跑盃他也已經報名參加十公里組。」說起有位愛跑步的董事長,總經理孫榮謙笑得眼睛瞇了起來。「只要台北舉辦馬拉松路跑,他從來沒有缺席過。」

在陳津秋的心裡,「沒有體力的人,就沒有鬥志,事情就無法做好。」所以他要求員工要跑步訓練耐力。他會定期要求員工和他參與路跑活動,一位熟識陳津秋的友人表示,「表現太差的陳津秋都看在眼裡,這些員工大概都升遷無望。」爭鮮西門店店長麥小蘋說,每月的最一個星期二和星期六,陳老闆會帶領員工去新生南路的台大操場訓練跑步,每次都會親自頒發進步獎、年度,還會頒發全勤獎。

鐵血老闆背後,其實還有柔情的一面,這得歸功於太太何慧玲。教職出身的何慧玲,在先生的企業裡給予了許多建議,目的也是希望能夠提升員工的生活品質。「陳老闆鼓勵我們多參加藝文活動或郊外踏青,例如演講、演唱會、聽音樂可憑門票抵三十分,外縣市旅遊還可抵五十分,他還規定一年要達到八百分的積分,未達到八百分還會被扣年終獎金呢!」麥小蘋說。

不打廣告 不開放加盟

為了要求爭鮮工作品質,公司還成立評比督察小組,每星期不固定時間抽檢,「除了派顧問抽檢店內是否清潔、服務人員是否按規定戴口罩以及冰箱各類食材是否按規定位置擺放,甚至有時會派人偽裝顧客,測試服務人員態度。」麥小蘋面對公司嚴厲的監督小心翼翼,「每個禮拜一都會公布缺失,要是持續表現不好,除了被扣薪之外,甚至會被降級。」

在陳津秋的堅持下,爭鮮所有分店都不開放加盟,孫榮謙說,做直營店比較容易控管品質,而且專注、簡單和多元化,一直是爭鮮的公司文化。另外,爭鮮也從來不打廣告,老闆相信只要薄利多銷,品質不錯,客人口耳相傳,自然能帶來豐厚的獲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